分享

物质论1.物质、空间、运动

 书蠹之家315 2015-10-12

                                       物质论  

 

                                          

1.物质、空间、运动

物质与物质之间即是可以分的,又是不可以分的。说它可以分是说它们各具不同的形状;说它们不可分,是说它们的整体是互相融洽的,甚至可以说是互成一体的,它们之间是虽离而又不离,说它们不离而又离,这就是物质的整体的活性与细小的活性的统一。整体的组合与细小的分离的结合。倘若物质是整体的而不能分离的,那么这个整体即使具有整体的活性,而其内部必然都是相对静止的死水一潭(即一个内部的死与外部的活的不相协调性),这必然与实际也是不相符合的,而物质必然是整体的活性与其局部的活性的统一。这是众所周知的。没有整体的活性就没有局部的微细的活性,同样,没有微细的局部的活性为其整体提供活性的能量,则整体的活性也便因无能量支持而衰竭。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便是宇宙间的能量变化的整体平衡定律。也就是说能量只能互相转化而不能消失;能互相传递并可以积蓄而不能无影无踪;可以消耗(消耗即是能量的积蓄或者转移、交换),但不能丢失。

物质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变异性。统一性是指其整体性,变异性则是说物质是丰富多彩的,而并不是纯粹的只由一种元素组成或各个部分都是一致的,倘若这样,那么物质便是单一的,必然不会有我们所知觉的这些变异。

空间的存在使物质能够自由的运动。倘若没有空间,那么物质必然会上下受限而紧密接触,则物质的运动亦是不可能的。

相对于广泛的空间的存在才使物质得以实现运动乃至相互平衡的根本保证。倘若没有有限的空间存在,则物质必然受限制而无法自由活动。

空间的存在使得物体能够自由地运动,但是物质的‘凝性’又使得物之间必然地相互制约(吸引或排斥),这种互相吸引或排斥是物质的本性,是物质互相联系和相互融合的基础。

我们这个地球之所以奇妙就是经过了几亿年的不断变化,使其由原始的纯物质的表面变成了现在这样的带有许多种指令(也称遗传基因)变异的地球;由不适宜生命生长到逐步地适合于众多生命生长的地球(环境)。这种指令(遗传基因)的存在使得它能够将无生命的物质(元素)进行集合而变为有生命的物质(集合),由无机物变为有机物、变为细胞链、变为微生物、变为浮游生物、变为水草、变为植物、变为动物、变为人等等。                                         (方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