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述评:免疫稳态理念应贯穿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springer009 2015-10-12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典型的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的、补体参与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多为眼外肌受累首发,逐渐波及球部和四肢肌肉,甚至出现呼吸肌无力,危及生命,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和晨轻暮重等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前,乐观地认为MG的致病性自身抗体明确,最有可能成为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突破口。然而,临床上针对MG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治疗策略并未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认为MG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更为复杂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由于病情的波动性和严重性,尚没有统一的治疗指南,有必要提出治疗上凸显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MG治疗的特点与问题

1.针对MG患者体液免疫的治疗并未达到预期疗效:众所周知,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神经肌肉接合处是隔离的,抗AChR抗体极难进入,除非有高亲和性和高效价的抗体才能致病MG的遗传易感性加上环境诱因,激活了固有免疫,导致适应性免疫调节机制失调以及自身抗原的过度活跃,而效应/调节T和B细胞被致敏后稳态失调在自身抗体产生中发挥核心作用。比如,CD4+T细胞往往协助B细胞进行分化和产生抗体,MG发病与CD4+T细胞的关系最为密切。有实验证明,敲除了IFN-γ基因的小鼠,即使反复注射AChR的抗原,也不能诱发抗AChR抗体和MG。当MG患者受感染时,体内分泌IFN-γ增多,症状加重和诱导复发,也印证了这个观点。20世纪90年代后,许多学者开始关注MG中AChR抗体阴性的患者,他们的临床表现、疾病过程与抗体阳性患者相似。还观察到,血浆置换或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针对MG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治疗并不经常奏效。由于尚无直接反应机体细胞免疫和免疫调节状态的生物学指标,临床上屡屡可见激素、血浆置换和丙种球蛋白等同时使用,或者连续循环使用,收效甚微的现象。免疫稳态的理念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入了MG的治疗思维和治疗过程之中。


2.发病年龄跨度很大:MG在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小至出生后数月,大至85岁,其中幼儿、学龄前后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Somnier提出老年型患者中发病高峰为70-80岁。儿童正处于免疫系统和功能器官的发育中,在治疗时药物选择和剂量使用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儿科和神经科均接诊患儿又形成治疗的不统一性。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减退常伴发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症和骨质疏松等,临床表现可以从轻微的眼肌症状波动至严重的全身症状,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易误诊为球麻痹,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也增加MG的严重性。老年患者的免疫特点是,免疫功能的退化,使得多种感染的发生率高,抗RyR和抗titin抗体阳性率高,合并胸腺瘤


3.忽略胸腺增生和胸腺瘤的差异:绝大多数MG患者伴有胸腺异常。胸腺增生和胸腺瘤的免疫病理基础、临床表现和治疗均有不同的特点,胸腺病理改变与患者的预后相关。临床上,易较多地关注MG本身,而忽略胸腺的病理改变对治疗的影响。胸腺增生占大多数,可见于任何年龄及性别,以儿童眼肌型及青年妇女全身型患者较多见,预后较好胸腺瘤常同时或者胸腺瘤切除术后伴发MG,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胸腺瘤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症状波动大,或完全缓解,或没有原因复发,病情重进展快,易发生危象胸腺瘤可能有诱发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两种类型。如果切除了“诱发”类型则效果好。而切除抑制性的胸腺瘤后,会产生或加重MG。但目前的检查手段尚不能分辨。


4.手术方式选择的误区:出于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忧,患者通常会接受“创伤小的微创手术”,使微创手术得以泛滥。由于视野的限制,对胸腺已经脂肪化和胸腺瘤多有浸润包膜不清的成年患者,微创手术不是好的选择。儿童患者似乎较为合适,但微创手术在前纵隔分离胸腺后,将胸腺从1-2cm的皮肤切口拖出时,胸腺就像一块海绵挤出带有多种抗体、T和B淋巴细胞的血液,将大量的免疫活性物质种植在前纵隔,失去了手术的意义


5.药物相同而疗效各异MG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效果,差异很大。比如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疗效有依赖型和不敏感型。另外,还有少数完全不能耐受。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激素何时减量,如何减量,需维持多长时间等问题还没有达到共识。遗传因素决定了MG的易感性和治疗的多态性,表现出药物作用的强度与毒性的不同。比如,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与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ITPA)的基因遗传多态性相关。


6.治疗依从性差:MG患者多数因贫困而未受过高等教育者,由于MG的症状具有波动性且休息后可缓解,尤其手术后症状会短期消失,患者多心存侥幸,忽略早期和系统医治的必要性,使病情迁延、加重和难治愈。另一方面急于求成和为了节省费用的盲目自我治疗,导致免疫系统被摧毁,从而造成反复严重的感染。常常伴发焦虑抑郁状态对免疫系统造成的影响,也使治疗恢复时间延长。患者和家庭面对经济压力,易缺乏耐心或丧失信心。


7.没有统一的治疗指南:目前国内外在MG的治疗上颇具争议,没有形成统一的治疗指南,大部分神经科医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选用药物。各种免疫抑制剂均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展示出明显的效果。尤其MG的病程和治疗中存在上述6个特点等原因,阻碍了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开展。

二、免疫稳态理论进入临床应用的思考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MG的个体化治疗愈来愈受到重视。搜集大量的病例资料,随访,进行病情的评估,改良治疗方法成为科学治疗体系的必要因素。因此,对MG的治疗有如下思考。


1.开展临床免疫学监测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的发现,免疫稳态概念的提出,促使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发生巨大的变革,不仅能开拓探讨病因的新思路,而且会催生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创新。目前抗体的检测基本走入临床,比如,Chen等研究显示Tinin抗体的检测对于早期发现胸腺瘤敏感度高,早期发现胸腺瘤对治疗方案的确定有重要意义。检测Th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方法,已在实验室开展并日渐成熟,是否可以作为细胞免疫的生物标志值得探讨。


2.建立MG的免疫分型:根据MG患者的临床表现、重要症状和体征,各种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包括AChR和Tinin抗体等,细胞因子检测,HLA分型,胸腺病理,年龄和性别等资料建立免疫分型和免疫病理生理状态的分期。不同类型要详细记录既往治疗的情况,使用过的药物的疗效,有无不良反应。胸腺手术的记录,术后病理,如果是胸腺瘤还要免疫组化结果,是否做过放疗或者化疗等细节。这些信息对于筹划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个体化手术方案目前普遍认同完整地切除胸腺组织,清除周围脂肪和异位胸腺对MG有重要的治疗意义。近年流行的微创手术疗效不好,尤其不适合胸腺瘤和成人。寻找最佳的既能达到最适宜切除范围又能兼顾成功率,以及患者接受程度的手术方法值得积极探讨。我国患者抗MuSK抗体的阳性率很低,所以无免疫学方面的禁忌证。手术对于胸腺库的建立,胸腺的研究,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4.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鼓励开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治疗的研究,通过对MG的分型分期以及药物治疗,创立临床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最佳方案,为制定MG的治疗指南提供依据。


5.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对于掌握和跟踪患者病情,了解治疗效果和转归非常重要。我国人口众多流动性大,进行流行病学的研究非常困难。各大医院数据库输入患者身份证号码,完整的随访资料结合组织库资源共享,有利于流行病学和各种临床研究,有助于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最终造福病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