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赵括,被戴上“纸上谈兵”的帽子,为后人耻笑两千余年。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赵括,绝非那个只会泛泛而谈的年轻后生,真实的赵括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赵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回答以下七个问题,就自然得到答案了。 一、长平之战的前因? 二、赵括的特点是什么? 三、赵孝成王是昏君吗? 四、廉颇是战无不胜的将军吗? 五、换将一定要换赵括吗? 六、长平之战的过程? 七、那些被白起秒杀的名将? 一、长平之战的前因? (一)长平之战的前因 公元前260年代,秦国制定了一个“半韩”的战略。 所谓“半韩”,就是占领韩国一半的领土。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而又自身损失最小呢? 秦昭襄王、相国范晔、武安君白起,这可都是当世豪杰,他们研究出来的战略,不可谓不毒辣。 秦国“半韩”战略为:猛攻韩国中部各处要塞,最后攻占中部的野王城,将韩国分割成都城新郑附近区域和上党郡(治今山西长治)两块土地,这样一来上党郡自然就成为韩国国都新郑统治不到的一块飞地,然后再迫使韩国将上党郡这块大蛋糕拱手送上,秦国就能占领一半韩国的领土。 公元前262年,白起攻占韩国本土和上党郡最后一个通道,野王城。 这样一来,上党郡就彻底成为了一块孤地。 至此,白起的工作已经完成,他回咸阳疗养,剩下的事情就交给那些靠嘴吃饭的使臣。 于是,秦国使臣接二连三到韩国,给韩王施压,让韩国割让飞地上党郡给秦国。 韩国国君无奈,上党郡无论如何是保不住了,做个人情给秦国算了。于是韩王下令,让韩国上党的守将靳黈将上党献给秦国。 到这时候,“半韩”战略执行才四年,眼看半个韩国就要归秦国所有了。 事情在这个时候有了波折,韩国上党的守将靳黈,是真正的忠贞之士。他拒绝投降,誓与上党共存亡,坚决与秦军抵抗到底。 在秦国的重压之下,韩国国君没办法,派将军冯亭去接管上党郡,并把上党郡献给秦国。 没想到韩国忠义之士曾出不穷,冯亭也坚决不投降秦国。但是冯亭比靳黈要聪明,他做出了一个万全之策:把上党郡献给赵国。 冯亭此举,是把秦国的战火从韩国引向赵国。 赵国在长平之战前,是史上最强的赵国,赵孝成王对这种飞来横财当然是照单全收。 秦昭襄王很生气,秦国忙活了四年,最后被赵国捡了便宜,秦昭襄王本机会先彻底打垮魏、韩两国再与赵国大规模交锋,但是赵国这横插一杠,让当时军事实力最强劲的两个国家提前决战。 于是,长平大战一触即发。 图-长平之战前上党形势 (二)长平之战前期的过程 公元前262年,秦军派王龁进攻上党郡,赵国派廉颇守上党郡,长平之战拉开帷幕。 王龁,在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当中,是个左庶长,虽然爵位已经很高了,但比胡阳的中更低三级。 不能说王龁一定不如胡阳,可是王龁最终的爵位是左更,也比胡阳低一级,因此王龁的实力,至少不会在胡阳之上。 这样一个左庶长王龁,他与廉颇交战会怎么样呢? 廉颇将军在上党西部布置了一道空仓岭防线,空仓岭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岭,山体石质,岭高陡绝,岭中央为一巨大陉口,廉颇就因地形而建造了高平关。 高平关的东面,廉颇构筑了一座名为二鄣的城,与高平关形成犄角之势,随时可以支援高平关。 二鄣城的东面,有一座光狼城,廉颇将这里作为军粮补给基地。 这样一来,从西往东,依次是高平关、二鄣城、光狼城,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 而廉颇令自己的裨将赵茄,镇守这个防御体系,这也是赵军第一道防线。 赵茄所领的兵力,有数万人,大致为赵军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或许,廉颇低估了秦昭襄王的怒火,也低估了秦军的战斗力。 王龁引领的秦军数量庞大,他们很快攻破了高平关,斩赵军裨将赵茄。 接着,无险可守的二鄣城和光狼城也被攻破,赵军损失六名都尉,廉颇构筑的第一道防线全线崩塌。 不过,这一切尚在廉颇的掌控之中。 在第一道防线的东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河,丹河,廉颇就在丹河东岸建筑营垒,构筑第二道防线。 在这第二道防线上,有两座特别高的山,大粮山和韩王山,这两座山不但是丹河东岸最高的山,也比西岸所有山都高,因此,西岸秦军的动向,通过这两座山,看得清清楚楚。 这第二道防线,才是廉颇的重心所在,廉颇把赵军主力放在这第二条防线上。 可以这样说,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完全在廉颇的预料之中,只不过秦军来的比预期更凶猛,第一道防线也丢失得过快了。 廉颇利用丹河天险,以及大粮山和韩王山的便利,将王龁的秦军阻挡在丹河以西。 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这场以丹河为界的对抗,从公元前262年持续到公元前260年。赵、秦两军陈兵数十万于韩国上党郡(现属赵国)近三年,这也创了战国时代列国交兵的记录。 如果秦、赵双方以丹河为界划分国界的话,秦国将占西面三分之二个上党郡,赵国占据东面三分之一个上党郡。 此时战争进行到双方国君都不愿意看到的持久战。 持久战有什么危害呢?由于双方各几十万大军不能离开上党郡,而这些大军每日必须消耗大量军粮和物资。这造成国内农业生产滞后,商业萎靡,百姓苦不堪言,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丈夫或者儿子在军中,社会问题一大堆。 最让赵孝成王不爽的是,赵国农业根基不如秦国,赵国北方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中山郡四个地方面积占赵国一般,却没有农耕,不能提供粮食。平日这些地方还要从中原各地调粮,因此赵国不得不从他国高价购入粮食,赵国国库空虚,赵孝成王苦不堪言。 如果秦赵两军再在丹河两岸耗上三年,秦国会被耗穷,赵国会被耗垮。 后勤跟不上,秦昭襄王和赵孝成王同时决定,两军必须肉搏。 赵孝成王数次书信给廉颇,请其出战,都被廉颇拒绝,导致了赵括替廉颇为将。 二、赵括的特点是什么? 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赵括,赞誉之词溢于言表:“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意思是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谈起用兵,天下无双。 太史公在写《史记》的时候,用词是非常考究谨慎的,我们再看看司马迁对其他名将的评价。 太史公评价白起:“善用兵”。就三个字,给改变战国局势的战神,太史公好吝啬。 太史公评价乐毅:“好兵”。就两个字,惜墨如金。 太史公评价王翦:“少而好兵”。比乐毅多两个字,意思差不多。 太史公评价廉颇:“赵之良将,以勇气闻于诸侯”。在良将前面加上赵国这个定语,太史公似乎在暗示,廉颇在赵国独一无二,放眼天下却难与乐毅、白起、王翦并称。同时再加一句“以勇气闻于诸侯”,言外之意廉颇胆略过人,韬略似乎差了一些。 太史公评价李牧:“赵之北边良将”。良将前加上赵国北方这个定语,太史公似乎不太喜欢李牧,评价比廉颇还要低。 现在我们清楚了,太史公对赵括的评价“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是非常高的,赵括自然不是泛泛之辈。 三、赵孝成王是昏君吗? 不少人认为赵孝成王是昏君,原因之一就是他在长平之战时用赵括换廉颇为将。 何为明君,何谓昏君? 在战国战乱之世道,慧眼识的良将并重用之,就是明君,体谅百姓疾苦,也是明君的表现。 赵孝成王时代,除了长平撤换过廉颇,其他时候对廉颇都是重用的,到后期甚至封廉颇为信平君。 另一员大将乐乘,也是在赵孝成王时期被封君的。在慧眼识将才方面,赵孝成王还是不错的。 当冯亭派人来向赵国献地之时,赵孝成王没有作太多思想斗争就接受了。这不仅是接受韩国的土地,更重要的是接受了秦国的挑战。赵孝成王不畏强秦,敢于向霸权挑战,不愧是赵武灵王的孙子! 长平之战还没开始,上党郡的百姓就向赵国逃难而来,如果赵孝成王是昏君,韩国百姓也不可能来投奔他。 长平之战后,秦国乘势而来,赵孝成王派赵郝去秦国,假装割六城求和,让赵国获得了八个月的喘息之机。从这件事情看来,赵孝成王还颇有点临危不乱的气度。 当秦军向邯郸发起猛攻时,赵孝成王与全体邯郸军民一起,坚守邯郸城。邯郸被围三年,从未有过迁都的传言,这比起楚国那位还没见到秦兵就迁都的楚王,不知道伟岸了多少! 当然,赵国的事情,不是赵孝成王一个人说了算,他的叔父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相国,在大事上赵孝成王非常信任平原君。 既然赵孝成王不是昏君,平原君又是庸臣吗? 平原君是赵孝成王的叔父,赵惠文王的弟弟,他为赵国相国数十年,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平原君年轻的时候,田部吏赵奢杀了他九个家丁,理由是这些人拒绝为平原君家交田租。田部吏并不是军中的职位,只是一个管田产税收的官员,竟然斩了平原君九个家丁!年轻的平原君居然没有报复,而是将秉公执法的赵奢引荐给了赵惠文王,成就了后来赵奢对秦国辉煌的战绩。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平原君绝对是识大体的人,头脑冷静,公私分明。 后来的邯郸之战,平原君散尽家财,将家里的女人编入行伍,将门客组织成军队,这都是他堪为能臣的表现。邯郸之战打到胶着的时候,平原君从魏国和楚国搬来救兵,一举扭转了战争的形势,这是平原君入选战国四公子的重要原因。 总之,赵孝成王和平原君,不是昏君和庸臣,他们有自己独到的眼光,他们选择赵括为将,也觉不是一时兴起或被谣言感染。 四、廉颇是战无不胜的将军吗? 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将廉颇换下,为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所指,他们认为廉颇是战神,是永远不可替换的! 廉颇是战无不胜的将军吗? 廉颇与齐国、燕国、魏国交锋,确实战无不胜! 廉颇一生,攻克齐国十座城,魏国四座城,迫使燕国割让五座城,一共为赵国贡献了十九座城池!廉颇活跃于军中的四十年当中,在对付齐国、燕国、魏国方面,赵国没有人能超过他。 廉颇最辉煌的一次战绩,发生在与燕国交战之时。 公元前251年,长平之战结束九年,邯郸之战结束六年后,燕国认为赵国长平之战后元气没有恢复,孤儿们还没长大,于是起兵六十万攻赵。其中栗腹领兵四十万攻鄗,卿秦领兵二十万攻代。 赵国的确兵力不多,廉颇将仅有的十三万赵军分成两路,自己领兵八万去鄗地战栗腹军,令乐乘领五万兵去代郡阻击卿秦。 廉颇八万战栗腹四十万!乐乘五万战卿秦二十万! 赵军两路双管齐下,大获全胜,廉颇攻破栗腹军,杀栗腹。乐乘攻破卿秦军,俘虏卿秦。 随后廉颇马不停蹄杀入燕国,突入燕国五百里,围困燕国下都武阳,不愧是“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廉颇将军! 最后,燕国割让五座城池,偷鸡不成反而蚀了把米,才让威风八面的廉颇给退兵了。 廉颇对付齐国、燕国、魏国,有如秋风扫落叶般。可是面对秦军,廉颇的战绩就相当寒酸了。 公元前269年,阏与之战,廉颇获得了第一次对阵秦军的机会,但是廉颇认为阏与之战不好打,放弃了。结果赵奢临危受命,大败秦军,赵奢也因此而封君。 公元前269年,阏与之战的同年,廉颇受命救援被秦军围困的魏国幾城。 这一次,廉颇挟赵奢阏与之战的余威,大败秦军。不过,廉颇战胜了秦国哪位将军,史书没有记载,事后廉颇也没有像赵奢一样得到重赏,可见这并不是一次大的战役。但是此战,竟然成为了廉颇对秦军的唯一胜绩。 廉颇与秦军的第二次交锋,发生在公元前262年,即长平之战开始之时,由于战场并不在长平,我们可以称之为上党之战。 上党之战,廉颇在短短几个月之内,丢失丹河以西所有上党领土,折损一个裨将赵茄和六名都尉,阵亡将士超过三万人。 廉颇与秦军的第三次交锋,就是长平之战了。随着上党之战的失利,廉颇重新在丹河东岸建造防线,抵御秦军的东进。这一次双方在丹河对峙了三年,打了一个平局。 廉颇与秦军三次交锋,一次不足挂齿的小胜,一次中等规模的战败,一次数十万大军打持久战的平局。 文人骚客们说,廉颇是以防守见长的,因此廉颇在长平有优势,如果再给廉颇几年时间,等待秦军出乱子,再伺机进兵。 首先,廉颇以防守见长的,这句话误导了很多人。虽然廉颇在长平采取了防守的策略,但是纵观廉颇一生大小数十战,也只有这一次采取了防守战略。 对燕国,廉颇十三万遭遇燕军六十万,廉颇没有防守,而是主动出击,最后还攻到对方的国都了,谈何以防守见长! 廉颇在长平采取防守战略,可以说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也可以说是迫不得已,在上党之战吃了大亏,不得已而防守。 史载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一个以勇气著称的猛将,怎么会是一个防守型的将军呢。 因此,廉颇应该是一个进攻型的将军,只不过在长平迫于形势采取了守势而已。 其次,如果再给廉颇几年时间,等待秦军出乱子,再伺机进兵。 这句话也有很大的问题,因为赵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基础都不如秦国,如果再耗上几年,恐怕率先出乱子的是赵国,而赵国东北的燕国,那六十万大军也很有可能随时杀过来,到时候赵国不被东西夹击而亡才怪,谈什么等秦军出乱子。 既然赵国必须换将,廉颇对秦军的战绩也比较寒酸,那么赵孝成王换下廉颇,就是理所当然了。 图-长平之战 五、换将一定要换赵括吗? 赵孝成王即位只有五年,就碰到了更换几十万大军的大将这种难事,而他所处的时代,与他父亲赵惠文王时代已经不同了。 如果赵惠文王的爱将乐毅、赵奢还在,那也不存在换谁上的问题了,乐毅、赵奢随便谁上,都够秦军好受的。 现在的情况是,乐毅、赵奢已经不在人世,军中资历最老的将军,似乎就是廉颇了,不论换谁,其号召力总归不如廉颇。 长平换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将能力强的去替换能力弱的,而是一项涉及多个层面重大问题的换人。 首先,换上去的人,必须是支持进攻的。 如果换上去的人还跟廉颇一样,不愿意出战,那还不如不换。 这样一来,绝大多数将领都被排除在外,这其中就包括后来长期作为廉颇副将的乐乘。 以作战风格而言,廉颇与乐乘相当类似。当年赵惠文王想救援阏与的时候,廉颇和乐乘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不能救。这说明他们的战术思路相仿,不轻易冒险。几年后对付六十万燕军,两人的作战思路也如出一辙,廉颇与乐乘在绝对劣势的兵力下,都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式,击溃燕军。 长平之战后,廉颇没有死,因为他被替换回邯郸了。乐乘也没有死,说明他可能是追随廉颇回邯郸了,要么就是一直没有被重用而呆在邯郸。 如此一来,可供赵孝成王选择的余地,就非常窄了。 其实赵国还有一位与廉颇差不多年岁的老将军庞煖,可以委以重任。十多年后这位老将军还率领过几国联军,攻入到秦国都城咸阳附近。 庞煖的能力,当不在廉颇之下。可惜的是,此时庞煖仍然赋闲在家,隐居不出,此后他之所以出山,是因为赵国长平之败后国力不振,特别是廉颇乐乘同时离开后,赵国需要大将。 再说说李牧,如果他来了,纵然对手是白起,恐怕鹿死谁手,结局难以预料。 可惜的是,李牧这时候还是个小年轻,他还在北边抵御匈奴。李牧领兵抵抗秦国,是二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其他更多的将领,就都算不上一流了,不可能被赵孝成王启用。 在这些非一流的将领当中,赵括就是佼佼者了。 六、长平之战的过程 (一)赵括到了长平之后,更换了部分将领,也更改了约束。 赵括说到底,也只是一个人一个脑袋,他要指挥四十余万大军,每个人都要如臂使指,就得依靠他帐下的这些将军,这些都尉,这些百夫长。如果算到百夫长级别,四十几万大军就有四千多个百夫长,要指挥这么多人,当然要换上与赵孝成王和自己一条心进攻的将领。那些还念念不忘廉颇,一心只想防守的将领,势必在进攻中不得力,与其战时拖后腿,还不如现在就换了他们。 至于更改约束,更加势在必行,因为廉颇此前的约束,是以防御为主的,要进攻了,指挥号令当然要改成进攻为主的。 赵括就像一个足球教练,要求他将一支意大利式防守型球队,改造成一支西班牙式进攻型球队,不更换队员和改变战术,肯定是不行的。 每个将军,都有自己的一套风格,赵括初次指挥四十余万大军,没有发生什么乱子,已经展现了其大将风范。 (二)在赵括到达长平之后,秦昭襄王随即用白起替换wanghe为大将。 这次换人,表面上看像足球场上的对位换人,你换一个年轻前锋,我换有经验的老将对付。 但是这次换人,内藏玄机。秦昭襄王对秦军内部将领下令,谁敢泄露武安君为将,立斩不赦。 秦昭襄王这样做的目的,大概有两层意思。 一是忌惮赵括,赵括用兵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恐怕武安君白起心里也没底,能否搞定这个马服君的天才儿子。 二是担心赵括知道后,龟缩不前。但是这个可能性似乎不高,因为赵括之所以来长平,就是来结束对峙的,赵国比秦国更耗不起,否则也不会把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廉颇给换下。 (三)稳定军心后,赵括指挥赵军渡过丹河进行了大反攻。 赵军沉寂了三年,突然之间的反攻,爆发的威力还是可观的。 虽然秦军武安君白起有令,秦军要佯装败退,但是真打起来,近身肉搏,秦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当然,秦军也不可能在赵军还没到达,就立即丢盔弃甲而逃,那样的诈败,是三流小将的演出而已。秦军要把戏演真,就一定要与赵军短兵相接,力战不退,最后不能守住营垒再顺势撤退。 当赵军反击至光狼城附近,遭遇到了秦军依城修筑的壁垒。 长平之战秦军损失惨重,在赵军开始反攻到遭遇壁垒,这一阶段已经让秦军付出惨痛代价。 (四)赵括指挥大军攻打壁垒不利,于是撤兵。 打不赢就撤,这无可厚非,如果说在野战中赵军还占优的话,攻打坚固的壁垒,赵军损失就大了。 在赵军撤退的过程中,秦军岂能让赵军安然撤退,于是对赵军展开压迫式的追击,不让赵军返回丹河东岸。 赵括指挥的赵军,在付出一定代价后,主力还是渡过丹河,又回来了。 在这一攻一撤的过程中,赵军损失不小,至少有数万人阵亡,秦军损失则更大一些。 现在赵括的麻烦来了,就在赵军这一攻一撤的过程中,白起令两支秦军渡过丹河,对赵军大本营进行了一系列的大动作。 (五)就在赵军这一攻一撤的过程中,白起令两支秦军渡过丹河。 第一路秦军,两万五千人,从北面绕到赵军百里石长城后面,切断了长平赵军与邯郸的联系。 第二路秦军,五千轻骑兵,切断了长平赵军与大粮山的联系,大粮山是赵军屯粮所在,这下赵军由缺粮变成彻底断粮了。 随着赵军陆续渡河回到长平大营,白起也对这两支秦军不断增兵,力图困死赵军。 秦军守住了各个山口要道,修筑壁垒,将三十余万赵军困在长平。 虽然用兵如神,但是白起此时还未获胜,从伤亡来说,秦军还是远大于赵军的,只是秦军开始掌握战场的主动了。 (六)面对秦军的包围,赵括没有选择突围。 赵括不突围,看似是个错误,但站在赵括的角度来考虑,就不难理解了。 秦军据险而守,突围将付出惨重代价,而且三十余万人撤退,半途还要损失不少,突围并不划算。 赵括派人向邯郸求援,只要邯郸方面派来一支军队,就能与长平军一起反包围秦军!只要邯郸运来粮食,长平军根本不怵秦军,而且此前秦军比赵军损失更大,秦军的困难更大一些。 赵国国内,应该还是有一些军队的,生死存亡时刻,将代郡、云中、雁门的守军调来,也就是几天的事情。 于是赵括修筑和加固营垒,以防秦军攻击。既然不突围,也不能让秦军给得逞。 不过赵国确实没有粮食了,赵孝成王和平原君派人到魏国、齐国、楚国借粮,可是长平胜负未分,赵军也还没有处于劣势,这几个国家都不愿意借粮给赵国。 于此同时,秦昭襄王却搞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静。 (七)秦昭襄王将河内郡所有百姓赐爵一级,将十五以上的男丁全部征发到前线。 河内郡,是秦国最靠近长平战场的一个郡,秦昭襄王从这里就地取材,也是时间所迫,这时候时间就是金钱。 这支秦军数量足有十五万至二十万,但是没有作战经验,秦昭襄王把它们安置在北路秦军与邯郸之间,对整个长平战场再进行了一次外围的包围,目的是阻止邯郸的援军。 秦昭襄王盘算,如果赵国像他一样征伐无作战经验的百姓来,那这支秦军就不惧赵军。如果赵国调北方得精兵来,数量又有限,秦军新兵蛋子修筑垒城守之,也无大碍。 战争打到这里,赵括的军队就难受了,无粮也无援军,但这并非是赵括的错,赵孝成王比秦昭襄王,确实略逊两筹。 在这种危难时刻,赵括并不是手足无措,而是进行了异常猛烈的突围。 (八)赵括选取精兵,分成四队,每队轮番突围。 如果赵括是个草包,他的突围应该是选取精兵,一举突围。可是赵括没有这样无章法地突围,他在如此困境中仍然能指挥得当,体现出他“天下莫能当”的兵法素养。 《史记》记载赵括突围:“为四队,四五复之。”意思是分为四队轮番突围,每队突围达四五次之多。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的突击方法,四队,各四五次突击,共有十六到二十次冲锋,一直保持强大的张力,确实是一个有效的打法。 不得不提的是,在如此困境之下,赵括还能用尽兵法,使出这种分成几队,轮番冲锋的策略,他的兵法素养确实天下没有第二人了。 不过,白起就是白起,纵然赵括使出这种罕见的突围方式,仍然不能突围。这不是赵括的错,秦军是据险而守,且指挥官是从未败过的白起。 这个时候,赵括使用了最壮烈的方式突围,他亲自领军突围! (九)赵括再次选取精锐将士,亲自突围。 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赵括是明知必死,却勇敢地选择了这条悲壮的死路。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赵括将军,就是其中一个。 在突围过程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以身殉国。 为何赵括将军要选择一死呢? 主要原因是赵军被困,赵括不死这场战争就不会结束,赵括不死秦军如何能相信赵军会投降呢。 赵括以自己的死,去换取二十余万大军(四十五万已经阵亡一半)的生命,其深明大义有几人能理解! 如果战争就此结束,赵国并没有输。 双方的伤亡而言,赵军损失二十余万,秦军损失三十余万,赵括完成了赵孝成给他的任务。 几个月前赵括上任之际,赵孝成王给他的任务是:结束战争,哪怕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结果也是大功。据此来看,赵括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不过,赵括一直不知道一件事情,长平之战秦军的指挥官,已经换成了屠夫白起。 (十)赵括死,赵军投降。 赵军投降之后才知道,秦军主帅是白起。可是这时候已经晚了,缴械的赵军,只有挨宰的份。 武安君白起,有一个特点,从来不给对方留活口,不论是对方的军士还是俘虏,统统杀光。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鄢郢之战斩首三十余万,华阳之战斩首十五万,长平之战斩首四十五万。 于是,赵军剩余的二十余万将士,全部被秦军坑杀。 为了打击赵国剩余军队的士气,白起放了二百四十个未成年的小军士,让他们回邯郸去给赵孝成王报告这个僵耗。 如果赵括知道对方的主帅是白起,绝对不会无故牺牲,而是会选择鱼死网破,一直突围,直到赵军全部阵亡,那个时候秦军估计也不剩几个人了。 可惜赵括不知道白起来了,秦昭襄王秘密换上白起,起到了作用。 在看看此前秦军的统帅王龁,其一生大小战役打过不少,也是战功赫赫,但他却从没有斩杀俘虏的记录,赵括正是看到这一点,牺牲自己让二十余万赵军投降。 可惜啦,赵括将军! (十一)长平之战,赵括的表现,堪称是名将级别的! 先是渡过丹河给秦军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秦军的损失恐怕就连白起也未曾预料如此惨重; 然后遭遇秦军壁垒并不强攻,而是立即回撤,减少无谓的牺牲; 被包围后并不慌乱,而是修筑壁垒防御,等待国内求援; 救援无望时,还能有效组织突围,消耗秦军。 在实战当中,年轻的赵括虽然不如身经百战的战神白起,但是在白起曾经的对手当中,赵括已经是表现最好的了。 图-赵括突围 七、那些被白起秒杀的名将? 两千多年来,很多学者将赵括定义为只会“纸上谈兵”的草包,事实上如果赵括是草包,那些被白起秒杀的各国名将岂不是比草包还不如? 白起一生最著名的战役有四场,分别是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我们逐个分析,这四大战中白起的对手, 比赵括如何。 (一)伊阙之战 公元前294年,白起统领秦军攻克韩国的新城,此后,魏国应韩国之邀,派大将公孙喜领大军支援韩国。 于是,魏国大将公孙喜、韩国大将暴鸢,就在新城附近的险要之地伊阙驻扎,抵御白起的秦军。 魏国大将公孙喜、韩国大将暴鸢,这两人可不是无名之辈,他们当时的名声,绝对不亚于秦国的白起。 公元前301年,七年前,齐、魏、韩三国联军进逼楚国,当时魏国和韩国的领兵将军就是,公孙喜和暴鸢。那一战,联军攻克楚国方城,大破楚军于垂沙(即重丘,今河南唐河境),并杀楚将唐昧。 公孙喜和暴鸢因此名声大噪,成为魏国和韩国首屈一指的大将军。 此后,从公元前298-296年,齐、魏、韩三国联军陈兵秦国函谷关外,其中魏国和韩国领兵大将又是公孙喜和暴鸢这对搭档。 这一次,联军整整封锁秦国三年之久,三年来,东方各国与秦国没有任何商业来往,秦国闭关锁国三年,经济大倒退,国力下降不少。 公元前296年,联军攻克了函谷关! 秦昭襄王被迫割地求和,此后秦国归还了此前所攻取的魏的河外、封陵以及此前所攻取韩的河外、武遂(河外指封陵和武遂二地周围沿黄河一带)。 让秦国割地求和,这样的事情在战国史上似乎很难见到,公孙喜和暴鸢这两位将军,南败楚国,西掠秦国,如果秦国不是出了白起这样的天才战神,秦国恐怕还要被这两员大将折磨许多年。 公元前296年,距离此时的公元前294年,也就是堪堪两年的事情,魏韩两年前还在公孙喜和暴鸢统领下迫使秦国割地求和,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魏韩会输掉这场战争。 公元前293年,当魏国韩国组成联军后第二年,白起发动了战争,这就是白起的第一场大战,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前,白起的爵位是左更,位列秦国军功爵位制的第十二级,与老将军司马错同一级别,他们都是秦军作战第一线的最高指挥官。 因此,伊阙之战,双方统兵的将领,都是双方最为出色的战将,这也注定了这是一场世纪大战! 伊阙之战,双方兵力对比为,秦军最多十余万,魏韩联军约为三十万上下。 这个时候的秦国,是有苦衷的,导致白起的兵力严重不足。 首先,二十几年前,秦国侵入巴国、蜀国,并且将巴国、蜀国据为己有。 但是让秦人没有料到的是,巴蜀人并不甘心被秦国所统治,巴国蜀国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叛乱。 于是,当初攻下巴国蜀国的老将军司马错,就不得不统领一支秦军主力,常年驻扎在巴蜀进行平乱,这支军队数量有十几万,这也应该是秦国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公元前前280年(十几年后),老将军司马错率领他的十万秦军,从蜀地沿长江而下,攻取楚国黔中郡(今湖南西部及贵州东北部) 然后,秦国几年前挟持了在秦楚边境谈判的楚怀王,后来楚怀王克死秦国,秦、楚的矛盾激化,秦国与楚国至少是没有和谈的可能,秦国必须用重兵防守武关附近,以防御随时可能不请自来的楚军。 因此,白起手中可用的兵力,捉襟见肘,充其量只有十余万。 当数量处于劣势的秦军与庞大的魏韩联军遭遇在伊阙,魏、韩联军似乎一夜之间便成了乌合之众,名将公孙喜和暴鸢似乎也犯下低级错误。 魏韩两军谁都不愿作先锋,率先与秦军交锋,因此互相观望。 这样坐失战机之举,在几国联合出兵的时候时常会出现,但是公孙喜和暴鸢至少合作有八年了,按理说配合应该相当娴熟,他们居然还像首次合作一样生疏。 后来,白起就是抓住了魏韩联军这唯一的弱点,各个击破,先击败魏军的。 伊阙之战的结果是,秦军生擒魏军主帅公孙喜,斩首联军达二十四万,相当于每个秦军要砍两个对方的人头,真不知道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伊阙之战,白起的对手公孙喜和暴鸢都是各自国家首屈一指的名将,遇到了战神白起,败的何其惨! 反观长平之战的赵括,同样是失败,赵括的兵力为四十五万,白起的兵力起码有六十万以上。最后赵军能够让秦军付出伤亡一半的惨重代价,赵括比起名将公孙喜和暴鸢,不知道强了多少! (二)鄢郢之战 公元前279年,伊阙之战十四年后,鄢郢之战打响,这次白起的对手是楚国。 此战之前,白起的爵位已经是大良造,位列秦国军功爵位制的第十六级,秦军军中已经无人比他爵位更高了。 鄢郢之战,是白起连续攻克楚国鄢都、郢都的战役。 鄢都,在汉水上游,是楚国北方重镇,雄兵数十万,有拱卫都城郢都之责。 秦国发动鄢郢之战,最初的目的可能只是夺取楚国北方一些领土,形成对鄢都的一种压迫和威慑。 而白起所统领的秦军兵力,《史记》明确说明是“数万人”,也就是说不足十万。以这样一个兵力,要去攻取楚国鄢都和郢都,太不切实际了。 鄢郢之战打响后,白起迅速攻战了鄢都的前哨邓城及周边地区。 正常情况下,鄢郢之战应该就结束了,这场战役只能称为邓之战。 但是白起之所以是白起,他总是干一些名将们做不到的事情,白起居然以不足十万人的兵力继续南下攻打鄢都。 楚国鄢都的守将是谁,史料没有记载,但是根据鄢都的战略地位和兵力,镇守这里的肯定是楚国数一数二的名将。 鉴于白起在伊阙之战非人类的表现,鄢都的守将没有贸然出击,而是采取据坚城而守的策略,可以说相当明智。 鄢都楚军和居民,加在一起有数十万,在依托这样一座高大坚固的城池,数万秦军,恐怕只能望城兴叹。这是楚国守将的想法,符合逻辑。 可是白起之所以成为了白起,就在于他经常干出不符合逻辑的事情来。 白起很“顽固”,他滞留鄢都不走,在鄢都西北修筑堤坝,再挖长渠,引水灌入鄢都城中。 白起用水攻的方式,造成鄢都数十万楚国军民阵亡,而秦军则兵不血刃! 水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面对一座大城的时候。历史上用水攻的方式破城,并不多见,也应证了这一点。 白起用这种方式攻克鄢都,说明他不仅在野战中战无不胜,在攻城战中也有超凡脱俗的能力。 应该说,没有人预料到白起能攻克鄢都,更无人预料到楚军全军覆没而秦军无伤亡。 楚王恐慌了,为万无一失,他向东迁都陈。 随即,白起又攻克了楚国都城郢都。 如果说楚国在鄢都防御战时还有些轻敌的话,那么郢都就绝对应该重视了,虽然楚顷襄王已经迁都,但郢都毕竟是故都,楚王不可能不设防。 一座都城,如果能留下十万兵力防守,白起还能攻克么?事实上,不论楚顷襄王留下了多少兵力,白起都以区区数万人就攻破了郢都。 楚国如此不堪一击?楚国没有大将吗? 其实并非楚国不堪一击,而是白起实在非人类。楚国也不是没有猛将,至少有两位大将楚顷襄王可以依赖。 一个是春申君黄歇,虽然此时他还未封君,但已经是楚国朝廷重要的一员。 二十几年后,春申君领兵救援赵国邯郸,大破秦军。后来春申君又领楚军,把几百年历史的鲁国给灭了。从春申君的领兵战绩来看,是块料,就是不知此时他躲在哪里。 另一个楚顷襄王可以倚仗的是将军庄蹻。大约在白起兴兵攻楚的同时,将军庄蹻向西南一举攻克夜郎国、滇国,并留在了滇国称王。于是,白起与庄蹻就擦肩而过了。 鄢郢之战,楚国阵亡几十万军民不说,还被迫迁都,而对手只不过是几万秦军而已。 再看长平之战的赵军,面对的可是超过六十万的秦军!如果赵括是草包,这楚国君臣,岂不是一群废物都不如。 (三)华阳之战 公元前273年,赵、魏为了惩罚与秦国结盟的韩国,联兵进攻韩国的华阳(或称华、华下,今河南新郑北),魏国领兵将军是芒卯,赵国领兵将军是贾偃。 韩国自然不是赵、魏的对手,立即向秦国大哥求救。秦国本不想管三晋之间的内斗,但又经不住韩国使臣的哀求,最终还是出兵了。 秦国不动则以,一动兵秦昭襄王就派出了秦军中爵位最高两个大将,武安君白起和中更胡阳,前来解华阳之局。 武安君白起和中更胡阳,位列秦国军功爵位制的第二十级(最高级)和十三级,在秦军中再无大将的爵位超过他们。 从秦昭襄王的用人来看,秦国是严肃的、认真的,是来砍人头的! 按理说,魏、赵两国应该审时度势,立即换上各自最牛的大将。魏国先不说,就赵国而言,乐毅如果还健在,他要是能与白起打一仗,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即便乐毅老了或者死了,赵国的赵奢、廉颇都是猛将,如果赵国能派这两人中的一人来,这场战争就更有看头了。 可惜的是,魏国和赵国都没有换将,魏国领兵将军还是芒卯,赵国领兵将军依然是贾偃。 如果说魏国和赵国有什么优势的话,就是兵力数量。魏赵联军数量不下于二十万,而秦军不过十万左右。 结果华阳一战,魏、赵联军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两位将军芒卯和贾偃带着残兵逃亡,他们身后留下了十三万具两国将士的尸体。 魏国将军芒卯运气比较好,他跑掉了,并且从此消失于历史舞台。而赵国将军贾偃就比较被运了,他领着两万人逃到黄河边,被秦军追上,结果贾偃在河边阵亡,这两万赵军或被杀或被溺死与河中。 华阳之战,秦军又是在劣势兵力下,斩首对方数量超过自己的军队数量,白起再上演了一次奇迹。战国史上,击败对手并且斩首十五万以上的战役,除了白起就没产生过。不过当奇迹成为常规,天下人也就习以为常了。 华阳之战,白起为何胜得如此轻松写意,魏、赵这两位将军为何败的如此狼狈,逃都逃不掉,难道是秦军战斗力比魏、赵强? 或许,在秦国的军功爵位制重赏之下,秦军的士气相对高一些,但是光靠士气也绝对不可能打出这种战绩。 那么合理的解释就只有一个:白起就是那个战神,谁碰到他都是必死无疑。 (四)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白起还是那个白起,与此前三大战不同的是,白起此次遭受了非常巨大的重创,白起亲口承认,秦军伤亡过半,也就是超过三十万人伤亡。一年后展开的邯郸之战,秦军无法攻克空虚的邯郸,也证明了了长平之战秦军损失巨大。 本文节选自《地图里的兴亡》系列章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