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大利摄影师眼中的老绍兴有你吗?

 则水河 2015-10-13

1976年4月底,34岁的意大利青年阿德里亚诺·马达罗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自此拉开了他39年内往返中国190次的序幕。
马达罗是“改革开放前夕第一位被允许以私人身份来华采访的西方记者”,对“神秘”的中国充满向往和热爱,他用“第三只眼睛”——柯尼卡相机记录了他在中国大街小巷所看到的一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马达罗先生访问了杭州和绍兴,在这两个城市,他拍摄了几百幅照片,这里面既有诗情画意的水乡,也有街头路人的身影,还有弄堂里的市井生活。
对年长的人来说,这些照片是美好的回忆;而对年少者,这些被尘封的记忆是让他们了解30年前城市社会生活百态的绝佳资料。
10月15日,马达罗先生于80年代初期拍摄于杭州、绍兴的106幅摄影作品将亮相浙江西湖美术馆。

他拍摄了百余幅摄影作品。10月15日,这批摄影作品将亮相浙江西湖美术馆。如果您或者您的亲人出现在马达罗的照片上,请致电: 0571-81029757。我们将邀请您参加摄影展开幕式,并向您赠送马达罗先生的原版照片一幅。 (来自:大浙网·图片)

这里2 他拍摄了百余幅摄影作品。10月15日,这批摄影作品将亮相浙江西湖美术馆。如果您或者您的亲人出现在马达罗的照片上,请致电: 0571-81029757。我们将邀请您参加摄影展开幕式,并向您赠送马达罗先生的原版照片一幅。 (来自:大浙网·图片)

这里28幅关于30多年前绍兴的照片,一起分给童鞋们



日落时分我们的车子到了绍兴,站在河堤路上望去,平静的泻湖,对面的村落岛,一条小船悠悠摆来。这简直是一篇诗歌,也是对我们最好的欢迎。绍兴让我穿越到过去的时代:它的房子、它的河流、它的石桥,千年来未曾改变。只有在那穿梭在静静河水上的小船和船上人们,他们的变化代表着时间的进程,讲述着以世纪为时间轴的故事。


古镇绍兴,以它的黄酒而闻名,更重的是这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作家鲁迅。从照片上可以看到80年代初的古镇美景仍然完好无损。我从未见过的1981年夏天的美丽场景,在此刻凝固了。但不幸的是, 很快,很快,现代化的到来使这页迅速地翻过去了,绍兴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这值得吗?

桥上的这个孩子也许是第一次见到我这个“ 洋鬼子”,他靠在栏杆上好奇地望着我。

小桥旁边的蔬菜市场是了解一个城市日常生活的侧面, 然后从这个侧面了解这里的人民。 这些多年不变的日常生活使我加深对这个地区的了解。

我发现,绍兴地区的居民都步行匆匆:刚才还在街上,转眼在黑暗中消失回家,不时又突然出现在街上,有点像在舞台上演出一样。

难以想象的是,古老的绍兴在上世纪8 0 年代末改变了面貌,而且速度是惊人的。这些照片就像一个暮年老人留给后代的传家宝—— 一个珍贵时光的历史记录


绍兴的河道纵横交错。对我来说这是一座无价的东方版威尼斯, 一座随着年代自然形成的城市, 一个即将消失的中国的见证。但现代化潮流涌向各个角落, 我的这张照片将很快成为了历史。

我周围的一切是令人震惊的美景: 对我来说水城的每一处都闪耀着灿烂文明, 似乎是一个活跃的考古现场, 散发霉味的墙壁、 倾歪的房顶、条石搭建的小桥、 步行道、台阶和石堤。一切都那么神奇般地和谐着,这就是鲁迅作品中描绘的精湛场景。

用扁担肩挑货物去市场,这是中国古老的一种运输方式,从很遥远的时代就开始使用了。挑扁担是个技巧活,走起来也要就着扁担的忽悠劲头摇晃着身子板走路,这样可以节省力气。


两位来自农村的妇女在路边销售她们种植的蔬菜。

一名男子挑着两条漂亮的新鲜鲤鱼来到市场,他充满了自豪感,并希望能找一个好的买主。

绍兴一个卖水产品的早市上,滑溜溜的鳝鱼引起逛早市人的关注。

人们都觉得早点起床来到市场可以碰到好运气。

这是1981年的绍兴中心地带, 一位负责市场治安的老人在巡视, 他对于胳膊上佩戴的红色袖标非常自豪。实际上, 市场上每个人都随心所欲,街道很快被堵塞了。

人们将竹笋尖切成薄片放在太阳下晒干储存。新鲜笋尖会加入葵花油和酱油,和鸡肉或猪肉一起炖熟了吃。而储存的脱水笋干则可以在冬季炖汤。

郊区农村的一户人家门口, 人们在挑选雏鸡。

市场卖肉的摊位总是顾客觊觎的目标:那时的人们肉吃得很少,午餐比较简单,晚餐吃得丰盛些,但以米饭和蔬菜为主。

绍兴郊区的农村。我的到来 引起所有孩子的好奇,他们带着微笑,最小的孩子们还有些害羞。

妇女在家门口摆摊。在我看来,那个年代绍兴女性创业的魄力超过了男性。

后来,几位年龄大些的男孩子鼓起勇气, 跑过来向我眨眼,好奇地观察我的特点和我的服装。

一户农民家庭。 在经过一天的紧张辛苦劳动后, 一家人在自家庭院里休息,等待吃晚餐。

这位老奶奶也缠小脚, 她“鼓起勇气”从家里出来看看我是何方来的“ 大鼻子”。


一名戴着毡帽的农民在河边的农田里劳作。

一名农民在即将丰收的麦田里露出笑容。

主人带着鹅和水牛收工回家。

绍兴市周围农村的质朴大气令人惊讶, 它把我带回童年时期生活过的威尼托( 意大利东北部地区) 老家,甚至这里的房子、庭院、后院杂物的摆放以及牲畜棚的气味和树上的鸟鸣叫都和我的家乡极其相似。

世界就像是一个大国家——这句话也许并不准确,但我到过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村,绍兴太像我的家乡威尼托,那儿也是马可·波罗的故乡。

一个赶着鹅回家的农村妇女


扫微信二维码,可以WIFI上网!汇集各种美食,地方特色菜,喜欢美食的童鞋们,快来关注我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