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ing 上线快捷支付与跨境收款

 方珺逸 2015-10-14

十一刚过,Ping++ 憋了许久的大招终于放出——正式推出应用内快捷支付。用户在App 内通过完整的身份验证进行绑卡后,后续只需要输入短信验证码,就可以便捷的完成支付,无需跳转至第三方渠道。对于大多数 App 而言,应用内快捷支付避免了每次支付都跳转到第三方渠道支付控件或应用页面,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支付体验和流畅性。


相比于通过第三方渠道支付,这些听起来都不算特别抓眼球的功能。Ping++ 费尽心思推出的新功能,亮点又是在哪呢?

首先,支持外卡。应用内快捷支付现支持所有带有 Visa/ MasterCard 的借记或信用卡,以及银联,一举将世界前三的发卡组织囊括进来,用户可以使用上述卡多币种支付。曾经听朋友抱怨总要帮没有国内信用卡的外国朋友淘宝上买单,现在,一个开通此项功能的 App,可以满足外卡持有者买买买的需求了。

其次,支持代扣。与一般的支付请求是由客户发起,并确认支付不同,代扣是由商家发起的支付请求至渠道,无需用户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有很多人表扬过 UBER 的下车自动扣款功能十分方便,而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代扣机制。代扣机制使得支付场景更加灵活,交易过程也更加简单。当然,代扣支付有一定的风险性,只对特定行业商户开放,支付渠道会审核商户的资质。而用户在使用 App 的时候也需要同意使用,签署相关协议。


第三点,数据安全。此次推出的应用内快捷支付在数据安全上也下足了功夫,绑卡时敏感信息的采集全部使用银行卡检测中心认证的安全控件进行,全程加密传输,即便用户手机存在病毒木马,也无需担心信息泄漏。交易过程中使用 token 代替卡片信息,并且一次一码,进一步避免了用户敏感信息泄漏的风险。


最后,回归本质,应用内快捷支付的最大的亮点就是极大地缩短支付过程,提高订单转化率。从提交订单到完成付款,当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让用户放弃交易:跳转页面不流畅,渠道响应缓慢,交易延迟等等。而应用内快捷支付相当于为应用开通了内置钱包功能,绑卡之后,用户只需要短信验证就可以完成支付,这可以有效地挽留住那些因为「支付过程繁琐」而放弃交易的用户们。


当然,上述所有的亮点都是基于用户愿意在 App 内绑定银行卡,如果一个 App 对于用户来说只是「实时使用,用完就删」,说服用户在此类 App 中绑卡有了很大难度。所以,应用内快捷支付比较适用于具有常规支付场景,且用户基础稳定的商户。绑卡对于这些 App 的用户来说并不为难,也可以依靠简单的支付流程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


可以看出,Ping++ 推出应用内快捷支付,背后的目的只有一个:交易没有完成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支付不了绝不是其中之一。无论你持有外卡,没有第三方支付账户,还是觉得从前的支付过程太过繁琐,我们都会帮你扫除与支付相关的所有考虑。当然,今年的双十,除了这个大招之外,Ping++ 也推出了新版的管理平台,针对管理权限与操作页面进行了优化,让商户不仅飞速收款,更可以轻松管理。


我们努力把支付做的简单,是为了让用户的「买买买」变成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