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多多段毅:创始人必须把自己变成产品经理

 吴水清 2015-10-15

房市萧瑟,移动互联网大热,这给了房多多机会,作为移动互联网房地产整合服务平台,房多多希望搭建平台,改变交易方式。段毅说,传统企业想转型互联网,创始人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产品经理,这个特别重要。


10月17.18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颠覆与重构》,段毅将和傅盛(猎豹移动CEO)、李丰(峰瑞资本创始人)、赫畅(黄太吉创始人)一起登上研习社讲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文|段毅(房多多CEO


创立房多多之前,我是苏州一家房地产代理公司的创始股东之一,做房地产交易十多年。2008年,我做得很痛苦,我发现房地产交易中的各方都不满意,没有一方的价值得到认可。


2011年,我把原来那个公司股份卖了,与腾讯当年的深圳研发院总经理一起来创办了房多多。


从合伙人的背景可以看到,房多多融合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基因,就是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方法、思维逻辑,重新定义中国新房和二手房的交易流程。




房产中介靠信息不对称赚钱

我们要用阿里巴巴的模式改造

打造地产O2O地产平台


地产“黄金时代”,可以等着客户上门。但到了“白银时代”,房子越来越难卖了。


房多多第一套系统上线的时候,我们什么商业模式都没想好,只是觉得一边把新房放上来,另一边把经纪人放上来,就可以提高售房效率。


移动互联时代,人手一部智能手机,APP成了对话的窗口,房地产销售有了新场景。以售楼处和中介门店为核心的销售模式弊端显现,很多中介公司靠信息不对称赚钱。


这些痛点曾经在贸易行业也存在过,都被阿里巴巴改造了。


所以我决定,用“阿里巴巴模式”改变房地产,打造一个囊括“淘宝、天猫、支付宝、余额宝”等元素的“生态圈”。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房源。推着推着就有了商业模式:房多多要做一个平台,把众多大中小型中介经纪公司聚合在平台上,由房多多去和开发商谈房源,再把房源给合作中介的经纪人销售,每桩交易达成后返给经纪人佣金,也就是团购的思路。


很多人问我,房多多平台大量的数据会产生什么?大数据的挖掘,大多都被商业所用,但我为用户所用。我们一直在找新的市场痛点,不断重新分析整个交易过程,我发现购房者、售房者、中介公司以及开发商都有大量的金融需求。




放弃既得利益

从做交易转到做平台

定义买卖生态系统规则


几年来,我本人的体验就是蜕了三层皮,第一层皮,就是放弃即得利润,有所为有所不为。


创业的第一年,面临的问题是你到底想干什么,是做交易还是做平台。过去十几年我做交易,公司不大一年也有几千万净利润。


但是做交易与做平台是有矛盾的,好比运动员同时想搭平台做裁判员,其他的运动员和我一起在这个平台上玩。你告诉别人我绝对很公平,但你做不到,因为这是很难的。


所以,我觉得做交易还是做平台,两个努力方向不一样。做交易一样可以用移动互联网,提高交易的效率,但与做平台不是一个方向。当时蜕第一层皮非常痛苦,放弃巨大即得利益,相当于自宫。


房多多最终决定做平台,为每个角色、每宗交易提供系统支持和服务,同时定义一系列规则,以保证大家都能够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繁荣共生。



打磨产品非常重要

不要寄希望于挖人

创始人必须变成产品经理


第二层皮是打磨产品。很多人,尤其传统企业出来的,天然会认为互联网不过是工具,只要花钱去腾讯、百度、阿里挖人过来做产品就行了。房多多创业的第一年也犯了这样的错误。


但是,传统企业想转型互联网,创始人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产品经理,这个产品经理不是像你一定变成乔布斯或者马化腾,但是你可以变成更懂你用户的产品经理,或者把精力放在产品上、要和产品经理融在一起,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我们做的这个行业其实跟很多重度垂直的行业一样,很多交易比较复杂,用户的需求也比较多。很难让腾讯或者百度的产品经理迅速了解行业。作为创始人要充当加速器的角色,让他们更融合。


作为创始人你的时间放在哪,花多少时间在产品团队身上,你是不是能够成为产品出来之前每一个细节的体验师,这个特别重要。


所以,创业第二年我亲自管产品,因为我本身是做线下交易出身的,接触过很多的买家卖家,接触过很多经纪人,知道他们要什么,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用我们的产品,让我们的产品被他们喜欢。




最难的是改造重度垂直O2O中的人

关键是要植入移动互联网的基因

互联网不会改变商业的本质


第三层皮,是对人的改造,对于重度垂直O2O这是最难的。


一方面要依赖来自传统企业的精英,他们有经验,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有行之有效的办事习惯。但这些东西既是财富又是包袱,会阻碍企业向互联网转型。


如果我们不去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到底应该给用户带来什么,应该让我们的效率怎么能够提高,怎么样让整个行业的交易成本降到更低的话,我想我们所有的认知都会成为我们生存的障碍。


要改造他们、为他们植入移动互联网的基因,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内部的效率,进而打造效率更高的平台,让用户体验到更好的产品。


我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运营人。怎么样用互联网思维运营人?我们做了三件事:

1

首先是组织架构扁平化,现在我们接近三千人,但是一千人的事业部只有三个层级,绝对不允许超过三个层级。

2

其次是移动网络办公,所有员工的行为都在移动互联网上完成。

3

第三是引入“新鲜血液”,今年开始,我们从一开始就在团队建设上下功夫。北京是互联网人才的高地,我每个月会花一星期在北京,基本上在酒店不出门,约各种人来面试,一个月面试七八十人。


其实,互联网什么都改变不了,更不会改变商业的本质。因为一切商业终将回归产品的品质,你必须产品和服务足够好、效率必须足够高。互联网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只是加剧了每个行业回归到这个商业本质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