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精遗勿涩泄

 红日春风 2015-10-18

 

《景岳全书》曰:“治遗精法,凡心火甚者,当清心降火;相火盛者,当壮水滋阴;气陷者,当升举;滑泄者,当固涩;湿热相乘者,当分利;虚寒冷利者,当温补下元;元阳不足,精气两虚,当专培根本。”

有个男的,29岁,每三到五天都要遗精一次,有好几个月了。搞得头也怕风,鼻也塞,手脚也凉。

老师说,年轻人,一分精神,一分事业,脑袋要有正思维,身体要正精进。不要手淫,看那些不健康的影碟了。

他说,以前看,现在戒掉了。

老师说,戒掉,只是行为上,有所收敛而已,但你脑子里还没完全戒清,所以顺着那惯性,精气还会继续外泄。

他问,那该怎么办?

老师说,多运动,锻炼,多读书,使精华上朝,不要白白泻掉。

他又说,我也不想,可是每三五天,它就会自动遗一次,收也收不住。

老师叫他伸出舌头来,一看他舌体胖大,说,你这遗精既有肾阴阳两虚,精气不足,也有湿浊下注,所以治疗起来不能单纯封藏,也不能单纯地补益。你这遗精是在自救,遗的不全是精,而是湿浊。

然后老师便给他开桂附地黄汤加味。

方药为:桂枝15克,附子15克,熟地40克,山药30克,枣皮1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丹皮10克,白术20克,炒薏仁20克,芡实15克,滑石15克,黄芪30克,3剂。

就按这方调了几次,遗精就好了,他再来复诊时说,我吃药后好多了,不像以前那样遗精了。

大家一看这个方子,并没有怎么用到很多固涩的药,相反还用茯苓、泽泻、炒薏仁、滑石这些分利湿热之品,他不是精藏不住往下遗吗?怎么还给他利呢?有点想不明白。

老师说,你们去参参“精遗勿涩泄”这句话,“明得个中趣,方为医中杰”,这是李中梓说的,你看到咳嗽不要止咳,看到已经也不要去止遗。身体任何个排病反应都是在自救,我们医生要能够读懂身体发出的信号。它是五脏气不通,借咳嗽以宣发,还是身体湿浊郁于下焦,借遗精以排出,这些道理都要读懂,然后用药就能够顺其性,通因通用,而不会固守陈规,划地自牢。

参究提示:1、李中梓《医宗必读曰》: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