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五脏元真通畅

 zhangshengli86 2015-10-19

 

《伤寒论》曰:“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临证指南医案》曰:“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

《古今医鉴》曰:“不通则痛,气血壅滞也。通则不通,气血调和也。”

老师常说,人之所病,不过内外,外则以风邪为百病长,内则以气为百病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医生不过是帮病人五脏元真理通,邪风外散而已。

十堰有个病人,男,46岁,有过敏性鼻炎多年,头痛,胸闷胁肋胀,四肢怕冷。

老师问他,平时大便成形吗?

他说,很少有大便成形的时候,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师说,你五脏阳气不够,宣通发不出来,所以整个人没劲,阳气内陷下去,身体缺乏一股热气往外撑,所以才容易招风感邪,怕风冷,鼻子塞,人没干劲。

然后老师就给他开五通汤,加了苍耳子、辛夷花、木香、香附。

方药为:麻黄10克,细辛8克,桂枝10克,红参20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陈皮8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8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泽泻20克,苍耳子15克,辛夷花15克,木香15克,香附15克。3剂。

结果病人吃完药后,反映鼻子一下子通了,头立马不痛不晕了,他是8月份来看病,到九月份秋天了,以前一入秋,冷得要加衣,现在不将风冷当成一回事了。

老师笑着说,那当然了,桂麻细辛红参干姜,就像五把火一样,往外一撑,这样长期受的风寒之气,何患不散?风寒一外散,阳气升起来,清阳一出上窍,鼻为之开,脑为之通。

病人又说他吃了后胸中很舒服,暖洋洋的,而且放了很多屁。

老师说,气从屁走,枳实、厚朴通降腹气,浊气去人当然轻松了。

病人还反映一个现象,大便成形了。

老师说,这五通汤里含有肾着汤、二陈汤,都是排痰浊化湿的,湿气一化,大便自然成形,还有泽泻能够利尿,使郁热从小便走。

然后老师叫大家把五通汤的思路分析理顺一下,为何它能够助阳化气,排除阴浊,这里面的脉药对应是怎么对应的?为何治病要从通字立法?

我们想到,这疾病就是让人疼痛沉重瘀闭难受的,用药无非恢复气机通达顺畅,只有通畅人才会轻松,所以五通汤才以通字立法,但通之法各有千秋。

发汗透气可以通毛窍,疏肝解郁,可以通胸胁,降浊排便可以通肠腑,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可以通血脉,上逆者,使之下降,下陷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可以通其上中下三焦。

所以说,如果说通只是通血脉,那就等于胶柱鼓瑟,限制了通法,人身但凡不通之处皆为病,若能令气血能通到那处,病疾难生矣。所以通有大法,而无定法。如仲圣用药心旨,必须五脏通畅。

我们再看,这五通汤里头,它是怎么个通法?老师叫大家去参这其中的治法思路——风由汗散,热从尿利,气由屁走,瘀从脉通,积由腹排。

这些病理产物,都会随着人体五脏元真通畅,大气旋转,级级从上下里外出入走开。所以临床上只要看到病人脉浮紧,或气机下坐下陷,阳气发不出来,而导致的各种疾病,或鼻炎,或咽炎,或胸闷或肋胀,或腰酸或腿沉,皆可使用五通汤以通达之。

参究提示:1、但凡人体阳气不到之处,便为疾病。2、疾病疼痛不是与你为难,而是让你去思考身体气机为什么不通畅呢?是劳累熬夜过度,还是情志怒火不平。3、在病根上去防治,才是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