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六根说到五戒十善

 老子传人 2015-10-20

从六根说到五戒十善

 
4ac34cf302000zke_0.jpg影视剧里常见到,某男某女有情事时,被指为"六根未净".这样说当然是没错的.但"六根未净"的含义要宽泛得多.
所谓"六根",在佛教里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把这六种感官与外界隔绝了,"六根"就净了,就能够"入定",开智慧了.这六根里,眼,鼻,舌,身都好办,闭上眼,看不见外面的事物,就摄住眼根;不去闻异味,就摄了鼻根;口不停颂经文,就摄了舌根;身体不接触外界,就摄了身根.剩下的两根就难办:耳朵就是塞起来,也不能完全阻挡外界的声音;意念更是难摄,坐在那里吃着斋也好,听着讲也好,颂着经也好,意念都可以"开小差",跑到随便什么地方去.所谓"六根不净",主要的还是指意念的不安定.因为这样一来,势必不能专心事佛,更遑论得道成佛.至于男女之事,只不过其中一小项耳.
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十善"之说."五戒"指杀,盗,淫,妄,酒.杀,杀人,后来扩大到杀生,连动物也不能杀了;盗,偷窃,掠夺财物,后来扩大到除衣物,剃刀,针线之外,不得蓄私财;淫,不得和妻子之外的女人发生性关系;妄的范围比较大,分"大妄语""小妄语","大妄语"制妄称圣者,菩萨,属破戒的大罪过,是不能原谅的,"小妄语"指一般的谎话,粗话,挑拨离间的话,淫词滥调,花言巧语,等等,可以悔过改正;酒,饮酒(看来酒徒是成不了佛了)."十善"则是在"五戒"的基础上,把"妄语"中的"两舌(挑拨离间的话)","恶口(粗话)","绮语(淫词滥调,花言巧语)"单列三项,又增加了"贪"(贪欲,应该指贪财,贪名,贪利,贪权等等),"嗔"(应该指喜怒哀乐诸情感),"邪见"(异端邪说,这就有思想控制了),去掉了"酒",亦即是加强了思想道德的要求,放宽了生活细节的限制.(由此观之,酒徒还有希望!)
不论"五戒""十善",都只禁"淫"而不禁"色",还是很人性化的.信徒们谈恋爱,结婚生子都不在禁止之列.不清楚这是不是和孔夫子的"食色性也"相融合的产物.
 
(有博友称,"四大皆空"即指"酒,色,财,气",其实是个误解.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四种事物,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四种基本元素.而佛则认为它们也是"空".佛是哲学高度上的学问,如果只解决像"酒色财气"这些些小问题的话,就太浅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