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茶道“众说纷纭释茶道”

 武当侧畔sm48c9 2015-10-21

千年茶道“众说纷纭释茶道”

中国茶文化 2015-10-01 11:08:42 来源:茶道 编辑:小茶 我要收藏 发送给朋友

千年茶道 众说纷纭释茶道

 

  茶的利用可追溯到中国上古神农氏时代,中国茶文化自此绵延而下,沿着历史的长河,流淌了数千年,最终形成东方文化中积淀厚重、天下独绝的中国茶道。茶道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一份美学,是中国人的艺术创造,东方文化的瑰宝。茶道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区域环境,茶道有不同的内涵,但作为一种精神美学,茶道的形成、发展、传播又有其自身的轨迹,有着共通的精神基础。

 

   那么,何谓“茶道"呢?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茶人的说法。

 

   唐朝时的“茶圣”陆羽虽然没有在《茶经》中明确提出“茶道”这一概念,但是他在《茶经·一之源》里说: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意思是说, “精行俭德"之人最适合饮茶。这“精行俭德”四字是饮茶人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行,也当是陆羽所倡导的茶道精神。 唐朝末年的刘贞亮,虽然也没有明确提出“茶道”,却概括出茶有“十德”: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他虽认为“以茶可行道”,但他只是将“茶道”视为“茶德”之一,此外茶德还包括茶的养生、除病以及茶礼、茶仪等社会功用。

 

   北宋末年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在其《大观茶论》中说:

 

   “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
  


  他认为,当时茶事兴盛之因是饮茶者“中淡闲洁,韵高致静……沐浴膏泽,熏陶德化”所致。也就是说,人们是在社会道德的教化下,才以饮茶为时尚的。这可以看作是宋徽宗对茶道精神的一种概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