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战场遗址-神奇墓群

 陆安桥1871 2015-10-22
出黑龙潭,沿景区公路继续北行约3千米,距公路不到15米,就有一片整齐的墓地密藏于竹林里。这是著名的白莲教战争遗址——古墓群。方圆不到两公顷的山林里,成排成列地埋藏着586座坟墓。解放前,这里还是残碑四立,刻写着“清嘉庆”、“清道光”年间之类的字样。这些古墓就是白连教战死将士的墓冢。 
200年前,清代爆发了著名的农民战争——白莲教起义。梁平地区是白莲教战争的中心区域,山高林密的百里竹海里发生了数十次血腥的战斗。爆发于清嘉庆元年的(公元1796年)白莲教起义,是清朝200多年间仅次于太平天国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当年2月,湖北襄阳20岁的女英雄王聪儿与丈夫密谋起义,因不幸泄密,丈夫齐林被杀,王聪儿率几千人宣布起义,几个月内连续攻克数个州县,队伍发展到几万人。当年10月,四川达州白莲教首领徐天德在百里竹海北梢的亭子铺、麻柳场举旗反清,同时相邻的四川宣汉县白莲教首领王三槐、冷天禄率部起义呼应作战。莽莽百里竹海成为白莲教的战略屏障,起义军占领了距此20公里之北的金鹅寨和竹海各处要隘,构筑军事据点。当时梁山知县无力抵抗义军锋芒,只得指挥团丁固守县城,向上奏报请求派兵镇压。这时的白莲教反清起义已呈燎原之势,朝廷震动。到今天,梁平境内还保存着很多工程浩大的古寨,这些寨堡有些就是当年躲避白莲教战争而修筑的。当时梁山县官府为了坚壁清野,扼困义军,下令建造寨堡,将全县4万多人口几乎全部迁居山寨。前后几年,全县共建造了217座坚固的山寨。 
1797年3月,清军几万人马在陕甘总督的率领下,在大竹、达州、开江、梁山等几百里防线上建立据点,把竹海团团包围,分五路围缫义军。在那冷兵器时代,义军首领坚守竹海天险,将清军打得大败。双方在金鹅寺一带对垒相持两个多月,竹海里的义军发展到数万人马。但因占地狭窄,粮草缺少,久困不利,义军只得放弃金鹅寺,击溃清军一部,跳出重重包围圈,转战百里竹海。一个月后,白莲教的总首领王聪儿率军入川,在宣汉县与数路义军会师整编部队,并派兵南下在清军后方形成威胁。这时,驻扎在百里竹海的义军频频出击,神出鬼没,打得清军晕头转向。当年冬月间,义军首领徐天德率部迅速跳出竹海外围作战,奔袭长寿,打下邻水,夺取大竹,攻占梁山,又返经百里竹海挥师达州。同时,王三槐率另一部人马从长寿分道沿江东下,攻占垫江和梁山10多个场镇后,又翻山进入百里竹海,分兵行至古驿道的赛白兔垭口(距墓群约1公里)、和另一条石板驿道的凉风垭(距此7公里),打死清军守备100多人,然后开赴开江县。 起义军的流动战术令清军摸不着头脑。在3年内,白莲教大军以百里竹海为中心,忽东忽西,忽南忽北,高度灵活地奔袭作战,纵横捭阖,屡败清军。为了镇压白莲教,清廷先后调动善于作战的京营满洲兵、陕甘回族兵、蒙古兵、苗族兵、东北索伦兵及山西兵、广东兵围剿起义军。但农民军熟悉地形,在深山老林里出没无常,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清兵却鹅行鸭步,每每扑空,把嘉庆皇帝也急得“涕泪倾涌泉”,多次撤换统帅,也无济无事。山高林密的百里竹海既是起义军的立足点,也是起义军的滑铁卢。1798年2月,王聪儿的队伍在湖北郧西三岔河遭包围,抵抗两个月后兵败,她与10多名女战士英勇跳崖,壮烈牺牲。闻知此事,义军首领徐天德于1799年正月间与清军大战一场,双方伤亡异常惨重。受创后,义军复仇心切,同时在梁山境内近10个战场上发起惨烈进攻,双方死伤达4万多人,而当时梁山县总人口才4万多人。但是,惨烈血战之后,义军几乎没有什么重大战略收获。从某种意义上说,1799年梁山战役是白莲教走向衰弱的转折点。从此,白莲教的整个鼎盛活动时期过去。 
但白莲教一直在百里竹海坚持战斗到1802年,并多次与清军激战,但均没取得重大战略性胜利。直到1802年腊月,起义军在竹海及周边镇乡还据有方圆百里的作战区。最后,所有义军撤出百里竹海,转战甘肃,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一直坚持到1804年。 白莲教大起义,共击毙清朝一、二品大员20多人,副将、参将以下将官400多人,清政府耗用军费2亿两白银。 其中,百里竹海至今许多地名、掌故与白莲教战争有关。这大棺山古墓群,就是白莲教起义第2年冬月间,义军首领王三槐的队伍从长寿、垫江、梁山返回百里竹海,争夺赛白兔关隘时从下仰攻,战死达500多人,埋葬于此的。 
总的来说,包括百里竹海在内的梁山地域都没有战略纵深和战略迂回的广阔余地,诸多险要仅仅适于战术的发挥。前后7年,包括王聪儿在内的白莲教起义军都没有跳出川东、鄂西、陕南这片山林地带,以致最终没有成就大气候。到1802年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徐天德才被迫兵出甘肃,那里物质供给条件更加艰苦,实在已是回天无术了。 
如今,得于竹林荫蔽而有幸遗存下来的数百座墓冢,是清代中叶那场血腥农民战争难得的见证物。

天星塘 
这里是竹山的原始森林,景色极其壮美。陡峭的山坡,下段生长着巨大的翠竹,上段却生长着粗大的松柏和杂树。这树林藤萝缠绕,莽莽苍苍,密不透风。最俏丽的是在一片苍翠的树竹中,夹杂着那么一两株高大的漆树。漆树在秋末冬初,经霜风一染,叶色绯红。放眼望去,“万绿从中一点红”。真是“景美如画”!

从原始森林岔沟进去,就是“天星塘”。这里的山峦中间有三个平坝,春夏长满茸茸浅草,绿茵茵的。远远望去,酷似碧波荡漾的三口大塘。这里的美景是天工巧饰的,会让你徘徊,久久不忍离去。

明清老宅—吊脚楼 
出天星塘景区,沿景区公路向北行3公里,到达竹海腹地的猎神村。峰回路转,一个豁然开朗的山间小盆地迎面而来。一个个木檐瓦舍的院落——魏家院子、陈家院子、王家院子等院落,靠西岭的山脚建成。其中,至今还保存着约300年前“湖广填四川”第一代移民的老院落——张家院子。张家院子的正屋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张家第一代移民建造的。竹海里的建筑,与众不同,二三十年前这里家家吊脚楼,户户三合院,张家老院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竹海两山夹槽。湖广老祖宗们选择阳光较充足的山腰低部建房,地势太高则出行不便,地势太低则不利排水、阳光不足。因为沟深坡陡,在铲坡平地修筑地基时,纵深不能开挖太宽,否则建成的房屋后面就是一壁危岩。狭窄的地基勉强能修建正屋,于是只能将左右两厢向外建造吊脚楼(厢房、横屋),呈三合院式。一排木柱从坡坎上撑起一间四四方方的木楼,一条木走廊与正屋相通,楼上住人,楼下也绝无浪费,用来堆物或圈养禽畜。张家老院子的房屋,柱、梁、挑、门及房屋正面和堂屋四周的墙壁全都选用上等柏木做成,椽、檩、楼板皆用松木,其余墙壁就用竹篾块牢牢实实夹成,糊上白生生的石灰。据计算,造出通常的三间木板屋,就需大小树木上百棵。因为倚山而建的缘故,竹海院落也绝无天井、四合院和风火墙。这与其他古民居不同之处。 
据张家的老人讲,其祖宗是从湖南临澧县移民过来的。如今,张家已在竹海繁衍到第16代人了,共有子孙120多人。 
“湖广填四川”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大规模的政府组织移民。其实,移民不只是湖广地区的农民,康熙皇帝为了平定台湾,在福建沿海迁界禁海,一些沿海客家人也迁居来到四川。俗话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每次改朝换代,四川地区都是旷日持久的血腥动乱。明末清初,四川动乱长达四十年之久,乱世枭雄张献忠血洗四川,李自成余部、张献忠余部及明朝地方残余武装之间,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百姓生灵涂炭。梁山作为川东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地区,倍受农民军、清军和猖獗盗匪的反复践踏,尸骨陈路,惹得瘟疫横行。这时,虎狼野兽也趁机行凶,耕田行路的人,在大白天也会被老虎吃掉。许多县城,人口稀少,城墙倒塌,老虎和狼也如出入无人之境。那时候,梁山县人口锐减到4000人,仅剩高姓、古姓、涂姓、来姓四大家族,相当于现在一个村的人口。 
直到1663年(康熙二年),四川巡抚李国英才平定夔东十三家,包括梁山在内的三峡地区才被满清彻底掌控。几十年混战,四川人口减少的程度惊人,拿天府之国的成都市来说,只剩下不到三百户人口。重庆以现在人口130多万的江津市为例,当时仅剩下114户人口。以至于整个四川盆地人烟稀少,野草蔓生,田地荒芜,连朝廷派往各县的县官也有多人被横行无忌的老虎吃掉。李国英平定四川两年后,他又奏准康熙皇帝实施“湖广填四川”移民政策。凡是抛荒多年的田地,谁耕种就归谁所有,并且到4年至10年后才开始缴纳税收。在与民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刺激下,一些贫苦的湖广农民或父兄子弟同行,或乡邻邀约为伴,背井离乡闯荡西部,千里迢迢从湖南、湖北、甚至福建、广东沿海举家迁往四川和陕南。但经略“湖广填川”不几年,背叛清廷的云南王吴三桂势力又入据四川,直到1682年,长达8年的“三藩之乱”才被平定。吴三桂之乱,阻止了“湖广填川”的步伐。大规模的移民是灭掉吴三桂后才开始的,整个移民期长达半个世纪。其实,不到二十年,四川就已繁荣起来,人口迅猛增加,荒原变成了绿洲,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国家税收大大增加,地方也逐步富裕起来。而梁山作为四川的东大门,成为先期移民的首选之地。梁山坝子被先落户的移民“占领”后,地处县域西部山区的百里竹海就接纳了后期到达的“西部开发”者。

竹丰湖 从天星塘出来继续前行,就到了上安峰竹丰水库。这水库,现名竹丰湖,是一个人工湖。在堤上看,水色深绿的湖面显得有些窄小,没有碧波万顷的气势。这是由于它的水域分布在几条深沟里,人站在某一处,不可能一览无余。竹丰湖必须乘船游览。随着船儿的游动,每转进一条溪流,湖光山色即不断发生变化。最迷人的是那叫“小三峡”的地方。这里两岸狭窄,两边的山都是悬崖峭壁,笔立顶天,长满了竹树。湖水是绿的,山是青的,山色倒映到湖里,湖山一色。这样的山配上这样的水,可以让人忘怀世上的一切,“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最惹眼的右边山顶上,耸立着两棵枝叶满身略带弯曲的柏树。它们鹤立鸡群,出类拔萃,自然成形,像一个老人与一个小孩面对面地嬉戏,又像在与游人逗乐,其意象妙绝。两岸曲曲折折向前延伸,有时前面就是绝壁,“山重水复疑无路”,可一转过弯来却又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船行到了这条支流的尽头,有一片田园,在那万绿从中,隐现着几处人家。这样的情境,让人以为误入武陵源头。这里的景致,可以借陶渊明的文字稍加改动,就自然贴切:“水极狭,才通船。前进数十丈,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公路交通,机声相闻。其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里不是“小三峡”,却是真正的“小三峡”。          

小峨眉 
游湖上岸,即可徒步游览小峨眉山。小峨眉山地处竹丰湖畔,已是百里竹海北部边境。主峰高峻,山上长满葱茏竹木,山下环绕着淙淙溪涧,在群山中挺拔俊秀,灵丽清幽,简直就像四川的峨眉山。山上原有一座大庙,几重大殿,雄伟壮观。正殿塑观音大士、十八罗汉和十二殿等。每逢庙日,周围州县和本县善男信女,均有献大烛来朝拜的,香火特别旺盛。小峨眉山的神佛很灵,这里有许多传说,最著名的是“五狮拜佛”。这高峻清幽的小峨眉山下,有五条石灰岩山岭。它们刀劈斧削,璧立百仞,光秃秃,滑溜溜,难长竹树,仅有藤萝。这五岭虽高度均在小峨眉山之下,山头像狮头,山脊像狮身迤逦而下,都朝着小峨眉山,很像“五狮拜佛”,传说应该是由此而来。
龙溪河畔 
龙溪河的风光,较之梁平其它风景名胜,自有它独特的地方。它不像“高梁耸翠”的山高林密、苍翠秀丽,也不像蟠龙景区的古洞幽深、瀑布天垂,它是东山南端山麓、梁平大坝边沿小丘陵之间的袖珍小平原。平原里,溪流纵横,水波荡漾,平畴沃野,瓜熟禾丰,一片江南水乡风光。

龙溪河是梁平“三山两槽一坝六河”中最大的一条河流。它发源于东山菩萨顶,支流158条,遍布大半个梁平,流经垫江县,再入长寿区,全长230多千米,是狮子滩水库的重要水源。它最早的名称叫桂溪,后又叫高滩河,“龙溪河”只是流经云龙区域内因传说而得的名称。它的悠久历史,从一些古代资料中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

《四川通志》山川卷“梁山”条载:“桂溪在县(梁平)西南三十里,两岸多桂,唐以此名县。”《梁山县志》“山川”条载:“桂溪,县西南三十里,两岸多桂。唐忠州有桂溪县(垫江),以此得名,一名高滩溪……”这两则文字具体说明桂溪得名原因,以及用“桂溪”名县的历史,从唐至今已一千多年了。这条河流经三县,最初全程名叫“桂溪”,后来逐渐演变成上游(梁平境内)叫桂溪,下游叫高滩河。上世纪80年代编《梁平县志》,用的就是“高滩河”这名称。

“龙溪河”的名称是如何得来的呢?这与一段传说有关。

早年,桂溪河畔有家穷人丈夫死了,妻子双目几乎失明,家里只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儿子。为了生活,儿子便到财主家放牛割草,人称牛娃。财主对他极其凶恶,每天除放牛外,还必须割回一背青草。如果不能完成这些活儿,不但不给饭吃,还要挨打受骂。冬天草枯,牛娃几天都没割回青草,以致饿了饭,又被打得遍体鳞伤。一天,他在山坡上哭着睡着了忽见一位白发老人对他说:“你哭啥,后山就有青草哇,你快去割呀!”牛娃欢喜得从梦中惊醒。来到后山,果然,山窝里有一小片嫩生生的青草。他立即动手割草,割完刚好装满一背篼。这天,他没挨饿被打了。第二天,他又到后山窝去,那块地又长出了与昨天同样的青草。

如是几天,周围的放牛娃很奇怪,问牛娃,牛娃不肯说。于是,放牛娃们便暗地跟踪,发现了这块草地,都来抢割。牛娃不许,争抢中把一株草根带了起来。牛娃忽见地下有一颗金光闪闪的珠子,一下抢在手里便跑开了。晚上回到家,牛娃拿出珠子,珠子发出的金光照得满屋亮堂堂的。牛娃知道是宝珠,收藏到哪里好呢?看见家里只有一个还留存有几粒米的米缸,于是就放了进去。第二天起来,牛娃一看傻眼啦,缸里昨天明明只有几粒米,可现在却是满满一缸!他把奇迹告诉了母亲。母亲说:这是宝啊,你到邻家去借一个铜钱来放到罐里再试一下!果然,一个铜钱就变成了满罐铜钱。于是,几天以后,牛娃不再到财主家放牛割草了。

人们发现牛娃家里的变化,没多久,财主也知道牛娃的秘密。财主认为山是他家的,宝珠也该是他的,便带人来抢。牛娃不给,抢急了,他就把珠子含到嘴里,不注意一下就吞进了肚里。财主无法,只得悻悻地走了。

牛娃吞下了宝珠,立即感到口渴,大喊要喝水。母亲叫他自己舀水喝。可他一会儿就把一缸水喝完了,还口渴得不行。母亲顺口说道:“你是成龙了吧,到门前桂溪里去喝吧!”牛娃来到溪边伏下身子就喝,不小心,一下蹿入溪里,他立即就变成了一条龙。他高声大喊:“娘呀!娘呀!……”不住地回头喊娘。等娘摸索到溪边,他已经游走很远了,可他仍不住地回头看娘,每回望一次,溪里就有一个滩,共回望了二十四次,于是就有了“二十四个望娘滩”。就因牛娃在桂溪里变成了龙,后来人们就把这段河叫“龙溪河”了。

龙溪河风光旖旎,景色迷人。

云龙大桥下便是奔流不息的河水。顺着河水流去的方向纵目眺望,在左右的小丘陵之间,便是一块长约七八里、宽五六里的大平坝——殷家坝,龙溪河从中流过,把它分成东西两半。这是一片平展展的肥沃田园,不但盛产稻谷,而且盛产经济作物——萝卜、黄瓜和甘蔗。人们早有歌谣唱道:东岸甜萝卜,西岸脆黄瓜,甜蜜的甘蔗人人夸。改革开放以来,殷家坝的农民大量发展这些特产,萝卜、黄瓜远销达川、开江、万州和重庆。竹林掩映下的瓷面楼房炊烟袅袅,人们穿着入时,驾着自己的车辆进出其间,农民们过着甜蜜的小康生活。

1964年修建七里滩水电站时,在龙溪河上修筑了一道大堤,现在的龙溪河河面比过去明显宽多了。它水面平静,波光粼粼,映着蓝天白云,宛若好静的处子。沿河两岸,经过多年培育,丛丛翠竹间杂株株垂柳,微风拂过,柳枝摇曳与湖水接吻,翠竹点头迎他乡佳客。来到殷家坝,夏天,你会看到稻田中青青的禾苗,一片片嫩绿的甘蔗,田间地里瓜架上挂着各色各样大黄瓜;秋天,你会看到遍地金黄的稻谷,密如丛林的甘蔗,村落周围的果树上挂着香甜的水果;好一派乡村田园风光。沿着西岸边公路前行不远,有一条从西面山岗流下来的小溪,潺潺的流水长年不断。前面不远的地方,有座古老的石桥。这石桥一块桥板已毁,人称“断石桥”。桥头有棵苍老奇大而枝叶繁茂的黄桷树,它的粗大的气根早已沿着石桥伸到对岸,所以“断石桥”桥板虽毁,树根犹在,人们便踩着树根来往,人称“树根桥”。真是美哉,奇也!西岸殷家坝,公路靠山一边,排列着一座连一座整齐壮观的瓷面楼房,长一两里人称“半边街”。楼房周围绿树成荫,花木扶疏,四季飘香,是真正的农民别墅。

再往前行,便到了七涧河与龙溪河汇合处的两汇滩。两汇滩是梁平的名胜古迹之一,《梁山县志》卷二“山川”载:“(两汇滩)县西七十里,是梁平风水所关之处,东山与西山河流于此汇聚。下流十里,即归垫江县。”从这里的“风水所关”一句即可看出两汇滩对梁平的份量,作为梁平人不可不知。走过西岸殷家坝,来到七里滩水电站。高大的堤坝下面是高约三丈的石岩,最奇特的是下面的一段河身几乎全是整石生成,被河水长年冲击的石面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光滑石窝儿。堤坝下这段河流的两岸是一壁的青石,汹涌的龙溪河流到这里奔泻而下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其气势之雄美令人惊叹!

龙溪河是一条古老的河道,“断石桥”“树根桥”“老榕树”等都在向过往的人们无言地述说岁月的沧桑。近年,在龙溪河区域,沉睡的故事正逐页被人们翻开,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第四纪冰川遗址”和“阴沉木”的发现。

第四纪冰川遗址 
在龙溪河七里滩水电站坝前,可以看见河床成片的坚硬岩石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深或浅的上万个天然石洞,看起来就像无数个石碓窝儿。专家分析后,认定这些罕见的“碓窝儿”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遗迹,科学名称叫“冰臼群”。冰臼属于罕见的地质遗迹,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结果,距今已有约200万至300万年。冰臼是在巨厚冰层覆盖、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下,冰川融水(包括零摄氏度以下压融水和零摄氏度以上的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向下流动,并在冰层中形成底部巨大压力,并呈现“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覆盖基岩和冰川漂砾,进行强烈冲击、漩动和研磨作用形成的。冰臼群对于研究古气候、古地理、全球变暖和人类起源、人类肤色形成都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阴沉木 
“东山有树,西山有竹,中间还有阴沉木”。近年来,不断在梁平境内龙溪河畔发现的遍布平坝的“阴沉木”,号称”梁平地下森林”,储量丰富,年代久远,招引市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观看和研究。有关资料显示,阴沉木一般距今6000年以上,梁平阴沉木则更古老。地下古木对研究梁平坝子和整个四川盆地的地质形成是最有力的直接证据,对研究植物进化、气候水文、植被环境及生物演变都具有较高科学价值。专家分析,梁平阴沉木与梁平坝子的地质成因和植被繁衍关系密切。约2.25亿年前,海水自贵州浸入四川,梁平沦为一片浅海。1.8亿年前发生造山运动,梁平随四川东部一起抬升,后经造山运动进一步抬升,变为湖相沉积。冲刷、淹没、卷倒坝子浅湿地带的参天古树,年复一年逐渐掩埋,河流不断改道,被埋藏的树木就越来越多。在漫长的碳化过程中,平坝地层不具有形成煤的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于是成为泥炭,一些极难腐烂的树木就“顽强”地保持形态至今,堪称“可与恐龙化石媲美”的植物“化石”。

阴沉木在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力作用下而长年藏于地下,隐而不露、世间少闻;在历经河水、沙石等长年浸泡、磨压之后,其质地坚硬、色泽古朴、形状多变,世人奇之、珍之。世有传言:家有乌木一方,胜过珠宝一箱。因此,阴沉木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外,它还多用于木雕、根艺、高档乐器制作等领域。为了对这一自然资源保护传承,从2000年至今,对根雕艺术特别爱好的仁贤职业高级中学教师郭东斌,利用假期和课余一边赴重庆、江苏等地拜访民间艺术大师,学习根雕创作技艺,一边结合阴沉木自身材质特点,潜心钻研,用心创作。他创作的根雕《脸谱》荣获中国第九届根石艺术博览会银奖以及“刘开渠根艺奖”,《曾经沧海》等作品在重庆市花博会参展荣获一等奖。目前他创作的阴沉木根雕艺术作品已达200多件。

近日,随着阴沉木的发现、研究与开发,炭化灵芝也和200多万年的阴沉木一起出土,可谓埋藏地下无人知晓,一朝破土人人惊奇。被誉为“不死草”的灵芝埋藏地底数万年,在缺氧状态下完全炭化,由原来的柔软易碎变得坚硬无比。出土的炭化灵芝状貌正如日常所见灵芝,体积几乎相当人的拳头大小。颜色呈黑褐色,通体各有宽窄不等的细小裂纹。用手捏,已不像普通灵芝那样柔软易碎。它已经完全炭化,其硬度比木头还硬。据有关资料,灵芝,自古就有“灵芝仙草”的美称,我们的祖先两千多年前就对它进行了记载和研究。因其有延年益寿等功效,古亦有神草、不死草、吉祥草之称。像这样被完全炭化保存完好的菌类植物的确罕见,至少要经过数千年才能形成现在的模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