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阳洞民间点滴传闻

 陆安桥1871 2015-10-22
     朝阳洞,位于巫溪县城西部69公里处的公路北侧,紧倚朝阳河。光绪《大宁县志·地理·山川》载,其洞“山势雄峻,发脉于陕西之终南洞,深十余丈,高数仞,中幽深而外朗阔”,自古以来,为川东名刹。清乾隆三十九年有碑载曰:“矢亦不减桃花仙源”,“其亦千古之奇观也。呜呼胜地,不常迁客骚人寻得一佳山水”,“记桃源不欲与世浮沉而议幽隐自赏”。据其所载,该洞足称古朴、幽雅、宝刹、疏钟,饶有风趣的了。 
    究竟此地为何成为仙源圣地,源于何年,谁人承建?均因碑记失传,无文考证而众说纷纭,至今为谜。据我所查,有关其洞建置的民间点滴传闻,集录于后,以供参考。 
据传,远古时代,此地峰峦葱翠,林藤遮日,并无石洞。一日,一人出猎,忽见一只山羊狂奔,猎人紧追不舍,随羊入林深处,忽见一洞深广暗淡,内有厚达五寸的羊屎堆积,即回率多人进洞驱出羊三十余只。因而,定此为“藏羊洞”。此说无案可稽,系民间相传。 
    后来,有人稽考名山胜洞,认为“藏羊洞”为牲畜居栖地,有失雅观,便以其洞高朗空旷,全系石顶石壁,而更名为“石室”。道光二十二年碑文记载:“宁邑西,有洞名石室,深广十丈,圣像满坐,钟鼎无存。”据此,“石室”之称确有其名,而“圣像满坐”即可窥见远在道光时代已成为兴盛的神仙佛地了。 
    此洞古迹颇多,源远流长。据落款为“乾隆四十三年秋月上浣立”的碑文记载:“粤稽天下之名山居仙,而寰区之名洞亦不少,昔前汉帝曾购书于此者,原名石室也。”此载费解,令人遐想联翩。想必此洞早在汉朝即是鼎盛之期,为名人雅士簇聚之地,不然,汉帝为何到此购书。故此洞渊源久远,且因其深、高、大、宽,而名闻遐迩,慕名参观者接踵而至。观其山形,查其洞貌,“石室”之称,不符地形、地势之形象。据山脉源远,临溪而立,故名“卧龙山”,洞口若龙嘴,山脉似龙脊,惟妙惟肖。有碑载曰:“山脉起伏,蜿蜒若龙”,又曰:“而兹之洞不然号曰‘卧龙山’,则因龙蟠虎踞阔其中,昂然而高张,傲其内窈然而深噫吁,洞门之前群水荣叶,俨者星拱盘旋曲折……”可见,“卧龙”山名的存在是很有依据的。 
    后因高大洞口显露,清晨,红日洒辉,奇彩缤纷,正应洞口。清末,更名“朝阳洞”,至今沿用其名。 
民国年间,朝阳洞外,古柏参天,绿树掩映,洞口有四根四人合抱,高约十五丈余的古柏,两根直径尺余,高约十丈的古樟。两边山上香柏、野花,披绿着翠。行人至此,新奇莫测,别有一番情趣。 
    洞内庙峨巍峨,殿堂壮丽,有观音殿、祖师殿、佛爷殿、玉皇殿、灵官殿,各殿神像造型逼真,全用金汁镶嵌,颜墨彩画,金光闪射,别具匠心。各殿抱柱塑雕雅观,其情神显,有双龙抱柱、二龙抢宝、双凤朝阳、游龙嬉水、鸾凤和鸣,技术精湛,玲珑剔透。 
    各殿均有灯台,供点蜡之用;有皮鼓,备祈神鸣敲。所有殿门均有红布门帘,长丈余,宽四尺,与神像金辉相映,奇彩夺目。洞内神像刻塑精致,巧夺天工。若灵官殿内的灵官,身高七尺,粗围四尺,跨步斜身,举鞭瞪眼,真好像要打人一样;观音殿内的观音,身高五尺,双手合抱,端坐莲台,笑容可掬,和蔼慈善,有如真人一般;观音塑像上端的普陀岩“日月花木,仙童习书”等画像,均点缀得奇巧多姿。 
    十八罗汉的造型更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喜笑颜开,有的端坐正视,有的歪斜欲倾,有的手提佛珠,有的举碗似行。洞内深处的二十四诸天,各立两旁,持刀佩剑,杀气腾腾,令人毛发直立。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大小石泥塑像三百余尊,其形态各有千秋,生动活泼。 
    洞内原有牌楼,于民国十五年被拆毁。神话相传,朝阳洞内一匹白马,每年啃吃羊桥坝稻谷百亩,使得良田无收。羊桥人夜晚猎守,发现白马,跟踪而至,认为白马系龙脉精华的神物,即筹款修建亭阁式样的牌楼,用直径二尺的马桑树四根撑至岩顶裂口(曰“马嘴”),自此粮食方得收获。洞内原有“牌楼功德”的石碑载及捐修人姓名,已失存。 
    洞中左侧有一面巨大皮鼓,直径六尺,名曰“雷鼓”,传说用了两张大水牛皮方才制成。雷鼓右侧高悬铁钟三口,其中小钟两口,重约三百斤,大钟一口,悬于吊架,带柄高约六尺,钟面直径四尺,重七百斤。每逢初一、十五,或遇各仙庙会,远近烧香朝拜者络绎不绝,人群熙攘。锣鼓声、鞭炮声联成一片,响彻云宵。洞内神像前,烛光通明,如同白昼,有如街前夜市。与此同时,庙内和尚撞钟击鼓,钟鼓唱和,音若响雷,峡鸣谷应。或清风明月夜,或红日吐辉时,下至分水河,上到川山溪,左边中山观,右侧奶子山等几十里能闻其声,真有山呼海啸之势。旧时洞门外一副对联云,生动地描述了每年朝阳洞庙会的盛况: 
    山水簇仙居,仰碧榭丹台,一阕清音天半绕, 
    香花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 
    上面诸述,始建何时,惜因文献无征,不可考证。现据残碑记载,先后于清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宣统等年历加修缮。 
    朝阳洞,不但以其洞天佛地著称,而且还以优美的神话传说闻名。据传,朝阳洞原只铁钟二口。光绪末,自城口飞来大钟一口,来时呜呜长鸣,如同飞机的响声一样,惊天动地,到洞前撞断抱粗古柏一株(这株古柏的半截民国尚存),此钟名曰“飞来钟”。民国时期有碑载及此洞“怪怪奇奇,形形色色”,正说明此地的玄奥无穷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朝阳洞虽地处巫溪边隅,然则地灵人杰。民国时期被奉为“天平秤”的县民团大队长李文轩,不但于剿匪陷阵冲锋,而且对朝阳古洞也历加修葺。他曾在洞门左上方离地面高约丈余的悬岩处凿洞一个,深九尺,宽四尺,以供文人墨客登高观景,咏诗作赋,曰“藏书楼”。自此,文人秀士常集于此,风流一时。有位文人观瞻朝阳全景,即兴咏道“名洞佳山巴国遍,朝阳独树一枝花”,介绍此洞“上有螺丝转顶,下有海水潮蒸(指阴河),左有仙人脱靴,右有鹦鹉来临”,寥寥数语,勾画出了朝阳洞的自然山水风貌。 
与此同时,洞内曾建积谷粮仓,以备御匪。地方名士王卓如为了在朝阳僻壤之地兴学育人,毅然自筹资金,于洞内主修三楼一底、两幢面立,能就读几百人的学校,培养了不少英才贤士,对振兴巫溪起了重要作用。 
    朝阳洞,素以坚固著称。外匪因慑于李文轩之势,前后五里不敢染指。因而,城墙上,李亲笔手书“金城汤池”四个大字,笔力遒劲,字迹端庄,描述了这里地势条件的坚固,以及人民的愿望。 
    洞门对面一座突兀的山峰,依山傍水。民国年间,曾于顶峰建碉堡一座,楼高四层,飞檐翘角,式样美观。此地能耳听八面,眼观四方,专为监匪之用(现已倒塌)。朝阳洞,久负盛名,古迹丰富。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县府批准,以古寨“朝阳洞”之名,将原“朝阳乡”更名为“朝阳洞乡”。 
朝阳洞,这个神奇典雅、令人陶醉的古代遗迹,随着社会的变革,那虚实难探、气象万千的洞天佛地已是荡然无存了。而今,洞内空旷,一无所存,只有七块残碑断文立于墙上(因风雨剥蚀,已无法辨认)。现有一个篮球场、幼儿园,也可作会场、电影院。 
我们并非迷信于圣灵感应,但是,作为历传数百载的古代文物,其雕塑、书法、篆刻等技艺,应当得到继承。要是能够恢复其旧观,该有多大的参观、欣赏价值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