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为骨骼强度供养”(Serve up bone strength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亿,全国4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已达到1.12亿,受身体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因为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人患者只能长期卧床,不仅生活质量大受影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寿命。关于骨质疏松的预防与用药治疗我们已经推出了许多文章,这次,让李晓林医生针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来谈谈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叫脆性骨折,是由于患者骨密度减低、骨质量下降,受到轻微创伤或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柱、髋部、肱骨近端和桡尺骨远端,其他部位也可发生。髋部骨折被认为是最大的负担,因为患者几乎都需要住院,大约20%的患者死亡,大约一半患者会永久性残疾。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的隐蔽性、诊断手段的特殊性,被喻为“静悄悄的疾病”。患者的就诊率低,临床医师的漏诊率高。研究显示,只有60%的人知道骨质疏松症,其中10%的人知道骨质疏松会发生骨折,却只有2%的人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由此可见,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治疗和预防上存在的误区确实不少。尽管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安全而有效的根治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但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 2、脊柱骨折的出现,是预测再次骨折发生的最重要指标。研究指出,如骨密度低下则骨折的发生率将增加2.7倍,如有1次脊柱骨折发生,其髋部骨折发生率较没有脊柱骨折者增加2倍,再次脊柱骨折发生率增加5倍,1年内将有20%的患者再次发生骨折。某些调查指出,骨密度降低如同时伴有两个以上的椎体骨折,则再次骨折的危险性比没有骨折的患者增加75倍。在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有脊柱骨折的患者比没有脊柱骨折的患者在随后的1年中再次发生脊柱骨折的概率增加3~4倍,非脊柱骨折危险也增加1倍以上。以上发现说明,在预测再次骨折发生的危险性时,结合骨密度降低和有无脊柱骨折,将更有价值。 国外大量研究显示,抗骨吸收药物治疗不仅能降低一半左右骨质疏松妇女的脊椎骨折危险,同样也能降低骨量减少患者的骨折危险。预防可以明显降低骨折或再次骨折的发生。 早期诊断出骨质疏松症并不容易,当它能经X线诊断时,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后期。一般来说,在骨质流失达40%时,才能通过X线片观察出来。现在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是对骨密度的测定。②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觉无力、疼痛,渐渐地成为慢性痛楚,偶尔会突发剧痛;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产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但医学界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随着身体老化,骨的新陈代谢功能会减慢,钙吸收降低并且骨骼中的钙质会渐渐流失。
雌激素会刺激骨质的形成及抑制骨质的分解。妇女若因卵巢切除或更年期,使雌激素停止或减少分泌,就会加速骨质疏松。 钙摄取不足,或常吃高蛋白、高盐的食物,或嗜烟、嗜酒。 罹患肾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或某些癌症。 因此,骨质疏松不等于缺钙,单纯补钙不能防治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表明,合理营养、积极锻炼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症50%的发病率或推迟发病年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只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还应重视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并发症,增加手术治疗的复杂性与风险。由于其致残率、致死率高,骨折即使愈合后康复也很缓慢。 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不仅应针对骨折本身,还应针对并发症和伴随疾病,后者往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尤其应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预防再次发生骨折。 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必须正确、全面地评估其全身与局部状况,权衡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做出合理选择。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整复和固定,应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为原则,以尽早恢复伤前生活质量为目的,应尽量选择创伤小、对关节功能影响少的方法,不应强求骨折的解剖复位,而应着重于功能恢复和组织修复。多数人认为,老年人髋部骨折了,要好好养病,要尽可能卧床休息不能活动。殊不知老年人骨折后不能长期静养,可能越养病越多。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长期卧床除可引起褥疮等局部并发症外,还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综合征、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卧床期间骨丢失加速,骨质疏松加重,极易发生再骨折。因此,在治疗期间 ,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强调早期进行肌肉的主动和被动锻炼,尽早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在可能情况下尽量减少卧床时间。这样才能尽快恢复功能,有效防止一些并发症的产生,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