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科技的投资密码:个性化学习

 叶老师YP 2015-10-25
芥末堆注:本文系芥末堆与WISE合作的中西辩论专题【教育领域的风险投资】的第二篇,追逐利润的资本在教育创新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本专题邀请国内外教育和投资领域均有思考的学者来参与这次探讨,本文作者为Julia Freeland,经芥末堆编译。


2008年,Clayton Christensen、Michael Horn以及Curtis Johnson三人在《颠覆课堂》(Disrupting Class)中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到2019年,50%的美国高中课程将以在线形式进行。七年后,当年这个预言一针见血,甚至还显得过于保守。由于在线和混合式学习需求的增长,教育科技私人投资领域也发生了相似的戏剧化增长:根据EdSurge的统计分析,仅仅在2014年,美国教育科技公司就在201轮融资中募集了13.6亿美金,分别来自超过386名投资人。


然而这种增长对于学生的影响取决于学校系统的需求和投资者的眼光。理想情况下,教育科技应该作为根据学生需求推动个性化教学和学习的辅助工具,帮助教育者量化并找到学生的需求和潜能,从而达到以往大部分传统线下课堂无法达到的精准度。


但教育科技市场的急速增长本身并不代表更个性化和更高效的学习模式的必然产生。一些在线工具仅仅通过对传统的工业化(factory-based)教育进行数字化来降低授课成本。比如说,仅仅让学生去看讲座的录像视频,而不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估,那么,传统课堂及其照顾学生个体需求的有限性,将会维持原有水平。


如何让教育科技领域投资去定位并迎合个体学生需求?对于入门者来说,只需抓住一点:投资机制——不管是私人投资还是公共投资——都要力求打破而非加固工业化教育模式。




私人投资:颠覆性创新需要一点耐心


过去几年中,教育科技领域的私人投资确实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投资者对诸如评估或内容类产品的快速增长感到异常兴奋。这样的产品大多属于持续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因为在现有教育系统下和市场测试中高产出、快增长的表现,所以这类产品总能吸引到投资。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精明懂行的投资者——不管是VC还是慈善团体——愿意付出耐心资本(Patient Capital)去鼓励教育领域的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ovation)。颠覆性创新在传统市场中没有什么竞争力,通常锁定在非消费群体和低端消费者中。根据定义,这些颠覆性市场的规模通常不大,也难以在初始阶段进行估值。走这条路的公司也许很难吸引到投资人,因为作为颠覆者,他们一般会从小规模市场开始着手。


然而,颠覆性创新推动了科技实现个性化教育——而不仅仅是数字化教育的过程。因此,投资者在对这些颠覆性创新产品进行评估时,应该基于公司在小众市场中盈利的能力(比如在一个小规模市场中能否开发可行的、高性价比的产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快速实现大幅盈利。VC以及慈善团体的投资组合不需要完全压在颠覆性创新上,只是投资者应该有所意识,在教育科技领域中需要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估持续创新以及颠覆性创新带来的机遇。


公共投资:重成果不重投入


尽管越来越多的耐心资本开始投入到颠覆性创新产品中,但学校的科技服务,以及科技投资对学生成果的影响,还是很大程度上受到公立学校的资金来源结构的影响。现在大部分的学校都是根据投入量得到经费:通常来说,入学率、出席人数、授课时长或学生上课时间(Seat Time)三者决定了学校预算的多少。但这个公式带来了两个麻烦的问题:第一,仅仅根据投入多少来拨款,无法促使学校主动去考虑学生个体的需求和潜能。第二,这些动机会反过来影响教育科技市场本身。教育科技公司很可能会被这类动机左右,把精力都放在提前批招生或签合同上,而忽略了产品对学生成果的影响。


一个好的公共投资系统,应该奖励提高学生个体表现的学校或教育科技工作者。比如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资助了州内的虚拟学习学院特许学校(Virtual Learning Academy Charter School),一个面向全国的在线学习平台。由于新罕布什尔州是为数不多的完全采取能力为本(Competency-based)模式的州之一,VLACS的教学模式和经费来源是与学生能力挂钩的——因此,只有保证学生掌握知识,学校才能得到经费。




VLACS的CEO Steve Kossakoski说,“作为一个能力本位的学校,我们得到的经费多少和学生表现相关,而不是出席率或学生上课时间。”上面的表格概括了VLACS在一门半学分课程(Half-credit course)上获得拨款的基本模式:即基于每个学生掌握内容的比例。不同学生在不同课程中掌握的程度不一样,表格中最后一名学生在完成30%的内容后退了课,这意味着VLACS只能获得30%的经费。而这,就是教育系统重成果不重投入的其中一个范例。


总之,要想推动更有效的个性化学习,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私人和公共的资金流逻辑、投入更多的耐心资本、更注重输出成果,致力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使教育科技市场的发展优先为学生成果服务。


作者简介|Julia Freeland
克莱顿·克里斯藤森破坏性创新研究所教育组研究员,专注于K12领域的教育创新与实践。


推荐阅读(点击此处阅读):风投是推动教育创新的利器吗?别开玩笑了



编译:芥末堆——Silvia俞

jiemodui.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