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生鱼片会感染广节裂头绦虫 ?

 pgl147258 2015-10-26
广节裂头绦虫,也称作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sp.),是一种淡水性的寄生性扁形动物。其生活史需要更换若干次寄主。一般来说,从卵中孵化后产生的幼体(钩球蚴),会寄生于淡水甲壳动物体内,并发育为原尾蚴。随后随着淡水甲壳类被小型淡水鱼类捕食从而进入第二寄主体内,并在第二寄主体内发育为长尾蚴(也叫裂头蚴)。此时即为感染阶段。

在自然界,哺乳动物会捕食小型淡水鱼类,从而被感染成为终末寄主。由于人类通常不生吃小型淡水鱼类,因此一般不会感染。但问题在于,这些小型淡水鱼类会被作为大型肉食鱼类,如鳟鱼、鲈鱼等的饵料,从而使这些大型鱼类感染。如果人食用了生的或未完全烹熟的这些鱼类,即有可能感染广节裂头绦虫。



广节裂头绦虫生活史。幼虫在步骤⑤产生感染性,通过生食大型肉食鱼类(步骤⑦)而感染人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广节裂头绦虫的第一第二寄主均为淡水生物,因此淡水鱼类是广节裂头绦虫的主要携带者。在我国,淡水鱼通常都是烹熟后食用的,这会杀死含有的长尾蚴。但是近年来,随着食用生鱼片的流行,一些商家用虹鳟替代成体在海水中生活的大西洋鲑(三文鱼)来制作生鱼片。由于虹鳟是淡水鱼类,因此有较大风险携带有长尾蚴。正如报道所说,长期食用这种用本质是淡水鳟鱼的“鲑鱼”制作的生鱼片,那么被广节裂头绦虫感染的风险就比较高了。

综上,为了避免感染广节裂头绦虫,我们在食用生鱼片的时候,应该避免食用淡水鳟鱼制作的生鱼片(额外说一句,即使是三文鱼鱼生,也应是经过冷藏、杀灭了其他寄生虫如异尖线虫等的才好)。

参考资料

[1]吃生鱼片会吃出“广节裂头绦虫”来吗? fenggeixue0219,果壳网果壳问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