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读书第52期| 成功是因为深知自己的买主

 大海冷才 2015-10-28


每个顶尖品牌的建立过程,都充满了无尽的冲突与市场争战。无人不晓的品牌,经常是奢华、尊贵与风尚的同义词。那么,这些品牌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本书通过全球七大一线品牌的历史,为您揭示奢侈品牌诞生与成功的秘密。


4C标准的创建者:只为博得女性欢心

“钻石——女人最好的朋友”,这句歌词出自玛丽莲·梦露一首唱出了女人心声的金曲。这首歌曾经风靡一时,但是很少有人能够了解歌曲中出现的钻石品牌——卡地亚。

从爱德华式的奢华到俄罗斯大公的尊贵,卡地亚书写了一部不朽的奢侈品世纪传奇。几十年来,人们已经忘却了卡地亚这个姓氏,它留存在人们记忆中的仅仅是一个品牌——一个奢侈品世界的重要标志。

卡地亚的产品从构思、设计到创造,都只为博得女人的欢心。无论是印度王子、女明星、国家元首,抑或是普通情侣,只要跨进卡地亚的门槛,无不会感到短暂的眩晕与狂热——改头换面,重新生活!即使不是一辈子,哪怕一瞬间——卡地亚仿佛就是为女人们的欲望量身打造的神庙。

钻石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不可摧毁的”。正是卡地亚对钻石在挖掘、加工与宣传上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检验钻石品质的“4C”标准得以确立:color(颜色)、clarity(透明度)、carat(大小)、cut(切工)。

顾客的愿望越迫切,珠宝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就越能天马行空。

卡地亚的设计师们早已搜罗了世界各地的文明历史,它手中的“金指南”远远领先于同行。从古希腊到墨罗温王朝,从北欧的卡雷利到远东,卡地亚不断地从这些古文明的风尚、思想、装饰中汲取灵感,且从不懈怠。此时,它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浪潮中学到了“严谨与精致”;而彼时,它又从20世纪20年代的反传统运动中汲取了“幻想与新奇”。古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1000多年前那个艺术与书法交相辉映的中国宋朝,都曾深深地给卡地亚设计师们思想的碰撞,让他们开出灵感的琼花。卡地亚饥渴地从一切事物中吸取灵感:皇宫的穹顶可以是胸针的图案,江水被设计为项链上的花饰。


成功是因为深知自己的买主

18世纪末期还籍籍无名、毫无光彩的卡地亚家族,却突然在19世纪初崭露头角。

1819年,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亚出生在一个火药囊制造商家庭。当时的法国正处于路易十八和他的首相艾利·德卡兹的统治之下。

1830年,外面是一片“宪章万岁”、“打倒波旁王朝”的呐喊声,印刷厂工人甚至占领了法国王宫,此时的卡地亚一家拉上了家里所有的窗帘,堵住了耳朵。路易牢记着家人的教诲,他的一生中从未参加过任何游行请愿活动。

他十分尊重他的老板——阿道夫·皮尔卡,并且由衷地敬佩他。在阿道夫·皮尔卡珠宝店工作的这11年里,路易早已注意到一个明显的现象:女顾客们总是期望通过排队能够在同一个地方购买到多种物品,手套、小阳伞、皮鞋挂钩、扇子……只要把饰品放在女人们能看到的地方,她们通常会在选购自己需要的首饰时被另外的精美珠宝所吸引。

于是路易把尚玛丽·法利纳古龙水、雅黛丽香皂、让·巴提斯塔烛台、镀银相框……这些旧货集中起来,摆放得整整齐齐。戒指、珍珠、珊瑚与紫水晶做成的项链、帽子饰针则被陈列在橱窗里。

一开始,店里旧货的销量甚至比新货还好。路易常常与女顾客们面对面进行交流,他仔细地倾听她们的意见,并主动担当珠宝顾问,依照她们的经济条件为她们提供一些中肯的建议。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亚的经营之道告诉我们:与珠宝制作一样,珠宝销售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路易凭借他以往的观察,总结出老板与顾客们打交道的一种方式,他还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全新的生意经。他坚持的原则既简单又独特,总在不断地问自己这些问题:

-女人们走进商店时,她们心里想要的商品到底是什么?

-如何让她们打消疑虑、相信这次购物不是一时冲动?

-男人们想要什么?送什么礼物才能让他们的女人心满意足,并乐意“秀”出来?

1850年,与其他生意人一样,路易也嗅到了骚乱之后的巴黎那急于破茧而出的生机味道。

1853年2月22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决定娶高贵的忒巴女伯爵欧也妮·德·蒙提柔为妻。听到这个消息,路易欣喜若狂——这意味着那狂欢买醉、轻歌曼舞的年代终于即将复苏了,商业将重焕生机,迈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恰逢此时,一个名叫阿里斯蒂德·布西科的人走进了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亚的生活,为他重新修正了生意经,并且成为了路易的终生挚友。


口口相传比广告效用更强

布西科的大脑里总是有很多新奇的点子。他精确地预见到,巴黎的塞纳河左岸将成为新的商业区,并批判了卡地亚所在的狭小商业区的暗淡未来。

他还预料到新城改造计划将吸引更多的外省和郊区人口迁移至首都,并将被他构思的大百货商场所吸引——尽管这些商场还未出现。他说,顾客们在狭小的商店里常常徘徊、犹豫不决,而在大百货商场里,顾客们可以自由穿梭于各个柜台,不必为是否购物而踌躇。

路易认真倾听着布西科的话,但他依旧是半信半疑,有些担心它与布西科构想的大百货商场计划似乎无法兼容。但是,既然其他行业都不排斥大商场——在那里顾客们可以买到所有的东西,家具、地毯、布料、服饰、食品、园艺工具……为什么偏偏珠宝首饰就无法融入呢?

1852年,阿里斯蒂德·布西科实现了自己的设想,他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大型百货商场,取名为“好市场”。他很快就取得了巨大成功。17年后,他执掌的商场年营业额已高达2100万法郎!

虽说路易与阿里斯蒂德的商业发展路线并不相同,但是,他仍从这个年长的朋友那里学到了一条重要经验:努力使自己的产品多样化,并不断创新。

因此,路易的产品总能给顾客惊喜,总能激起他们的购买欲。顾客们在他的柜台前总是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也是为什么路易的柜台前总是门庭若市的原因。

他经常不遗余力地为那些心血来潮的顾客推销他每天开张的第一件珍品,有时甚至不惜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因为,这样一来顾客就很有可能再次购买第二件,当然,第二件的价格一定会高出第一件商品。

但路易并不是销售花样最多的商人,阿里斯蒂德总能够有更多的销售噱头:今天打折降价,明天又开始促销;这周做广告,下周又派发商品清单;或是给销售人员回扣,让他们对销售更感兴趣,工作更积极……

“好市场”实施的新商业销售战略让路易赞叹不已,因为他们不仅对重要客户提供直接送货上门的服务,还在商场内设置商品特卖周,不停变换商场摊位……阿里斯蒂德·布西科考虑到了所有的因素,想尽各种招数,让顾客们对他的商场死心塌地、忠贞不二,只要他们一进商场,就很难空手而归。年复一年,路易不得不感叹阿里斯蒂德·布西科当年的预言是多么准确。

大百货商场引导了新的商业发展潮流。路易趁此机会,把阿里斯蒂德·布西科的那一套做法迅速运用到自己的新店里。

卡地亚的新店位于纳夫·德·贝蒂尚路5号。由于商业伙伴、珠宝工人的成倍增加,产品的销量变得庞大了起来。甚至连拿破仑三世最喜欢的金银器商之一吉兹尔·勒莫瓦也从他那里订货,还让他代卖过一些珠宝首饰、金银器。

1853年对路易来说,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一个好年头,也是他生意上的一个红火年。蒙托盖路上的老顾客们依旧是他的忠实粉丝,而阿道夫·皮尔卡、阿里斯蒂德·布西科和金银器商吉兹尔·勒莫瓦也都陆续为他带来了许多新的顾客。这些客源极大程度上扩大了路易的销量。众口相传,有口皆碑,卡地亚很快就在当地声名鹊起,就连圣日耳曼区的一些太太、小姐,甚至圣阿芒元帅夫人、耐伊元帅的孙女儿、艾格蕾·德拉莫斯科瓦、纽沃克可伯爵夫人也都成为了卡地亚的座上宾。

与阿里斯蒂德·布西科向大众大派广告的营销做法不同,路易始终把供货商和重点客户摆在了客户榜的首位。路易认为这些夫人们聚会时的口头相传比广告效用更强。此外,她们佩戴的饰品上偶尔也会有“卡地亚”的标志,这也成为了卡地亚宣传中的重要手笔。



本文摘自

《缔造一线品牌:七大顶级品牌的创建密码》

[法] 亚恩·凯露(Yann Kerlau)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