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期就已经登陆月球

 ldjsld 2015-10-28
最近,旅居美国的保加利亚籍科学家弗拉基米尔·特里茨斯基和他的研究团队经过几十年的调查,公布了一份研究成果,他们断言纳粹德国在1942年就登上了月球,随后在月球上建立了秘密的纳粹基地。更有甚者,他们还拿出证据表明,纳粹在1945年实施了远征火星行动。


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期就已经登陆月球,UFO中文网
在研究报告中,特里茨斯基的团队指出,月球背面拥有一个具有大气层、水和植物的特殊世界,人类不需要太空服就能够在那里行走。NASA刻意隐瞒了许多真相,目的是排除第三世界国家对月球的探索,其实月球一部分地区的物理状态使人类很容易就能建立一个月球基地。在月球上的某些特定区域,人类只需穿上一件毛衣、一条牛仔裤和一双运动鞋,便能自由行走。

1942年,纳粹德国首次登陆月球成功后,接着在月球上实施了地下隧道开掘工程,到战争结束时,一个小型的纳粹研究基地已经在月球上建立起来。1944年,纳粹德国使用“豪尼布1”号和“豪尼布2”号自由能粒子驱动飞行器往月球上运送人员,他们还在月球首次使用上了机器人来建设基地。1945年5月,纳粹德国战败投降后,残余的纳粹分子逃到南极深处一块名叫“新士瓦本”的地下基地,继续同月球上的纳粹科研人员保持着联系。特里茨斯基说道,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两国竞相对月球展开研究时,他们发现月球上有一个神秘的人类基地,这很可能就是纳粹在“二战”期间建起来的月球基地。

在几十年的寻访研究过程中,特里茨斯基得到了一部从未公开过的德国纪录片《极北之地》的影像资料,这部纪录片披露纳粹德国在战争末期设计出了“豪尼布3”号——直径为74米的飞行器,以实现登陆火星的梦想。“豪尼布3”号外观类似于飞碟,该飞行器使用了更为先进的“安多罗美达”粒子驱动器。随着盟军攻入纳粹德国本土,“豪尼布3”号提前于1945年4月起航,飞往火星。据调查显示,“豪尼布3”号上有数百名乘客,这是由于飞船内的很多设备都需要人工操作,类似于德国在“二战”期间的“U型”潜艇。

据推测,“豪尼布3”号大概花了8个月时间飞抵火星。纳粹宇航员在寻找合适的登陆点上花费了一些时间,1946年1月中旬,“豪尼布3”号在火星着陆,然而由于碰撞的缘故,飞行器无法正常工作了。火星上的环境异常恶劣,至今仍然不清楚那些宇航员们是否活了下来,特里茨斯基推测这些人可能携带有“高级生命保障系统”,不过他也认为,纳粹宇航员在火星上存活下来的几率并不高。

无独有偶,从业多年的法国新闻记者路易斯·保韦尔斯和雅克·贝尔吉耶,也论证了纳粹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同某一外星种族有过接触,外星人透露给了纳粹分子一些先进科技,“二战”结束后,知情的纳粹科学家被撤往南极深处基地,随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目前,美国“蓝皮书”计划负责人爱德华·J.鲁贝尔特空军上尉在1959年撰写给五角大楼的一份报告得到解密,他这样写道:“‘二战’结束时,德国人的一些先进战机和制导导弹正在研制过程中。这些东西大多属于初始阶段,还没有用于实战,但是他们的碟形飞行器科技水平之高,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瞠目结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