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牵引术 - 骨折百科

 大铃仔 2015-10-29

 【 牵引的原理】

1.具有促进骨折端段复位的作用。

2.具有使受伤肢体得以休息和固定的作用。

3.预防及矫正畸形。

4.便于开放性创面的观察与处理。

【皮肤牵引适应证】

1.小儿股骨干骨折,牵引重量不超过3000g。主要用于学龄前儿童及骨折移位不明显的学龄儿童。

2.老年人股骨骨折(包括粗隆间骨折等)无明显移位者。

3.成年人轻度或小儿关节挛缩者。

【骨牵引适应证】

1.成年人下肢不稳定型骨折者。

2.骨盆环(主指后环)完全断裂及移位者。

3.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型骨折者。

4.小儿肘部骨折(髁部)不能立即复位而需牵引下观察、消肿与维持对位者。

5.皮肤牵引无法实施的短小管骨骨折者,如掌骨、指骨等。

6.髋臼中心性脱位、错位严重者。

7.其他需牵引治疗而又不适于皮肤牵引者。

【 牵引方法 】

1. 骨牵引:小孩易损伤骨骺,应慎用。

(1) 穿针部位:

1) 尺骨鹰嘴:肘关节屈曲90°,在鹰嘴最突出部穿入,由内向外,注意勿损伤位于肱骨内上髁下方的尺神经。

2) 胫骨结节:由胫骨外侧,自腓骨头和胫骨结节连线的中点,由外向内侧穿入,注意勿损伤腓总神经。

3) 跟骨:踝关节置于中立位,自内髁尖端和足跟后下缘连线中点,由内向外穿入,注意勿损伤胫后动脉及胫神经。

4) 股骨髁上部位:内上髁内收肌结节上方一横指处进入,由内向外,注意勿损伤动脉。

(2) 操作方法:

1) 放好体位,划好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2) 手术者在牵引针进出口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由皮肤直至骨膜下,助手固定患肢,皮肤轻向近心端牵拉。

3) 手术者用骨钻,将牵引针直接穿入皮肤,按进出口位置,垂直于骨干钻入。

4) 用酒精纱块保护针的进出口。

5) 安装牵引弓、牵引架,按所需重量进行牵引。床脚抬高。

2. 皮肤牵引。

(1) 先清洁皮肤,在牵引区涂上安息香酸酊,并在其未干之前贴上胶布。

(2) 贴于肢体之胶布应先备妥,粘贴时要平坦无皱折,胶布末端分2~3块,以使牵引力均匀分布在患肢上。

(3) 在骨隆起处用纱块或棉垫保护,可用长条胶布大螺旋形将两侧牵引胶布连接,但切忌环形缠绕肢体。

(4) 再用绷带缠绕二层,但胶布近端留1厘米露出,以利日后观察胶布有否脱落。

(5) 牵引端用宽窄适宜的扩张板。

(6) 放置牵引架,加上适当重量。下肢牵引时要抬高床尾。

【 持续牵引的注意事项 】

1. 注意胶布有无松脱,扩张板是否在适合角度,有否折断。

2. 经常检查牵引架的位置,如有错位或松动,应及时纠正。

3. 注意牵引绳是否受阻,注意牵引重量是否合适。重锤应离地面26厘米左右。

4. 注意牵引针出入口处有无感染,有否移位,每天用75%酒精滴在纱布上,以防感染。

5. 患肢牵引轴线是否符合要求,有否旋转,成角畸形。

6. 注意肢体皮温、色泽,有否血循环不良或神经受压现象。

7. 骨折或脱位病例,除上述各项外,还应注意:

(1) 每天测量、并记录肢体长度变化情况。

(2) 应按患者具体情况、不同类型骨折,及时调整牵引重量。

(3) 视情况有规律地指导病人作肌肉运动及关节功能锻炼。

(4) 按术前或术后要求,及时调整牵引角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