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扬州书院对联集萃

 江山携手 2015-10-30

广陵书院

  广陵书院,位于江苏扬州。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府赵宏煜建。初为义学,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为竹西书院。四十六年知府恒豫、马慧裕先后移建于东关街,更名“广陵”。专课童生。由知府及江都、甘泉知县轮月试之,山长每月再试,每年官、师课各9次。咸丰间停课。同治间复课,兼课生监,并有小课。光绪二十七年(1901)运使程仪洛更定章程,改试经艺策论,只课童生不课生监。书院经费多从盐官处及盐行捐款中提取,饩廪甚厚。二十八年改为广陵校士馆。

校士每携琴,鹿洞谈经,独爱二分明月;
慕贤希鼓瑟,鳣堂讲学,遍观一郡文风。

  • 周作文题广陵书院
 

旧赋感抚城,琴鹤临民,兵气全消舒化日;
新堂重建树,案萤师古,士风丕振看登云。

  • 王道坦题广陵书院

梅花书院

  梅花书院,位于扬州市广陵路。明嘉靖六年(1527),南京国子监祭酒湛若水来扬考绩讲学,他的学生葛氏昆仲二人与之甚为密切,兄名葛涧,弟名葛洞,均扬州名士。他们出资在扬州广储门北郊为湛若水建起了“行窝”,以作其师讲道之所之曰“甘泉行窝”。湛若水号甘泉,而甘泉又在甘泉山之余脉,名、地正巧然相合。湛若水的另一门人吕楠遂书“甘泉”二字于行窝门额,并撰《甘泉行窝记》。为了资助四方学者,葛涧还在甘泉行窝旁购田二十余亩。嘉靖七年巡盐御史朱延立在甘泉行窝正式建立“甘泉山书馆”。书馆后改名为“甘泉书馆”、“甘泉书院”、“湛若水书院”、“湛公书院”等,嘉靖三十七年风变,书院废圯。万历二十年(1592),扬州知府开浚城壕,掘出的淤泥在这片空地上堆成了一座土岭,并在上面植梅数百株,又于岭前建“偕乐园”,以作在扬州停留的州县官吏休憩之年,吴秀把这一带总称为“平山别墅”,并将这些建筑用作为诸生讲学之所,知府朱锦为此作了碑记。其时巡按御史牛应元来扬州将这里改为“崇雅书院”。明崇祯时,魏忠贤大禁书院,书院复毁。清雍正十二年(1734),在书院消寂一段长长的时间后,全国建书院之风突起。扬州府同知刘重选与大盐商马日琯于梅花岭建起了梅花书院。马日琯虽系盐商,然是一位博览群书的大学者、诗人,热心文化教育事业,遂独家出资,刘重选亲为课士。这一期间,先后来书院课士的还有鹾政朱继晫,知府蒋嘉年、高士钥,知县朱克年、龚鉴等人。江都教谕吴锐作《梅花书院碑记》。书院发展至乾隆初年曾一度复名甘泉书院,然时间不久,仍复梅花书院之称,直至乾隆八年(1743),梅花书院并入安定书院,梅岭处的梅花书院楼堂房舍归马氏。乾隆四十二年(1777)马日琯子振伯(疑即为马裕)呈请将梅岭处原梅花书院楼宇归公,运使朱孝纯接授了马氏呈请,遂谕商捐修,廓新其宇,亲自书写“梅花书院”匾额镌刻于门上。延请著名文学家姚鼐掌院,可惜朱孝纯于乾隆四十五年辞官北上归京,姚鼐亦辞去梅花书院之职离扬而去。此后,盐运使曾燠、鹾政额勒布、阿克当阿后后接管梅花书院,其主讲先后的茅无铭、吴珏、蒋宗海、张铭等人。书院一直延续至咸丰年间。咸丰三年(1853)二月(太平天国三年),太平军分兵攻打镇江、扬州,在与清兵交战中,梅花书院被焚毁。同治四年(1805),巡按御史李宗义请于盐政,议请提取经费恢复安定、梅花、广陵三书院。同治五年,复建梅花书院于市区东关街疏理道(琼花观街)官房内。同年,盐运丁日昌上议将孝廉堂(举人肄业处)附入梅花书院。同治七年,梅花书院迁入左卫街入官民房(即今广陵路省扬职高所在处),而原东关街疏理道巷口改建安定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将梅花书院改为尊古学堂(左卫街房舍),光绪三十四年心为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民国三年,省立五师迁大汪边,原址办小学。先后为五师附小,省扬中实验小学、省立扬州实验小学。解放后一度为梅院小学,后为扬师附小,1972年改为扬州第七中学,1980年改办市职业技术学校。1995年12月为江苏省扬州职业高级中学。

  清代梅花书院的内部设置与其它诸书院基本相同。其主要控制者为州府长官。雍、乾、嘉三朝的州府(或县)长官亲为课士,匝月一次,谓之“官课”。州府长官聘请来院主讲者为“山长”、“院长”、“掌院”。每月掌院课士一次,谓之“院课”,亦称“馆课”。书院还有“监院”的设置,负责支发膏火,点名收卷聘用学师等具体事务,掌握着具体财务人事权。在梅花书院就读的诸生(已入学的生员)分为三种:正课、附课、随课。他们的助学津贴称之为“膏火”,这三种生员膏火银两不同,各个历史时期亦不相同。乾隆间梅花书院正课为每年三十六两,附课为十两,随课无膏火。到了同治间,孝廉堂皇附于梅花书院中,其间就读的举人正课月膏火三两,附课一两五钱,随课前二十名一两。就读生员人数各代不同。乾隆间约四十至六十人,同治间不算随课约一百八十人。课程内容由官课、山长课轮流进行。每月初二日官课,课试四书文一首、律一首。每月十六日山长课,课试同官课,别加诗赋、经解、策论,名曰“小课”。书院经费来源有三:其一为私家捐款,其二为学田租金,其三为官府库银。

  梅花书院是历史古城扬州的古老书院之一,在这里曾聚集一批文人名士。特别是雍正、乾隆、嘉庆时期不少学术精深的学者任教于此,不少才华横溢的学子就读于此。曾授课于此的名人除上述的刘重选、姚鼐、朱孝纯、曾燠而外,嘉庆间著名皖派学者洪梧也曾作掌院。这几个时期的梅花书院与扬州另一大书院——安定书院互用学师。使得人才得以互相交流,影响得以扩大。如珏,本在安定书,后出任梅花书院掌皖;互聘的学师还有金兆燕、顾淳量、夏宾、李保泰、俞升潜、王嵩伯、范鉴等。梅花书院的诸生中有不少学有成就者。扬州学派著名学者刘文淇、凌曙即受业于梅花书院。此外如刘台拱、任大椿、王念孙、秦黉等扬州学派的著名学者,今虽未明其肄业书院到底是安定还是梅花,然就二书院互聘学师的情况来看,梅花书院自然对他们的学术成长和一定的影响。清乾、嘉年间,汉学之帜大张,学者从文字学入手,以训古考据法治经,并扩大到史籍、诸子,形成吴、皖两派,这就是著名的乾嘉学派。梅花书院的掌院、学师就有此学派中的人物。如嘉庆间的掌院洪梧就是皖派中的重要成员。他是洪榜的胞弟,其族子洪莹亦就读于梅花书院,并于嘉庆十四年(1808)会试中魁首(状元),梅花民书院声名更振。书院生员中精小学者有高邮王念孙(音韵、训诂)、汪中(金石、文字)、刘台拱(礼学、训诂)、孙星衍(音韵、训诂、篆籀文字)。以上诸生或有肄业安定者,然从二书院学监互用学师来看,梅花书院与他们关系亦极为密切。梅花书诸生中精能书法、绘画者亦不少。其中声名较大者有杨开鼎、吴楷、徐步云等人。梅花书院甚重视藏书、刻书。从1966年“文革”初期的存在情况来看,其时尚存不少线装书,经史子集各都有一些。内有《文选》(汲古阁本)、《阳春白雪》(白宣纸本,刊书铺未暇留意)、《左传》(玉扣纸本)等总计两板车,均在破“四旧”时被销毁。梅花书院的刻书情况,可征典籍甚少。仅知梅花书院曾《二洪遗稿》,这是一部洪榜、洪梧昆仲的著作合集。在梅花书院生员中秦黉值得一提。他与其子秦恩复一生酷爱读书,他们家的石砚斋藏书极为丰富,恩复所刊书籍极精,版本家誉为“秦版”。梅花书院的生员还有精通数学的李善兰,有天文、历算方面有成就的孙星衍等等。

座有春风,昔侍西山讲席;
岭仍香雪,今陪东阁主人。

  • 曾焕文题梅花书院
 

十月先开,而今未问和羹事;
几生修到,不知谁是谪仙才。

  • 方浚之题梅花书院

其它主要书院简介

  安定书院 位于江苏扬州。清康熙元年(1662)盐使胡文学建干三元坊,祀宋儒胡瑗。康熙曾赐“经术造士”额,后圮。雍正十二年(1734)盐使高斌、运使尹会一重建。乾隆五十九年(1794)运使曾燠增修学舍,重定规条,于生徒中录其优者,置于正课之上,仿宋上舍之例增膏火。咸丰间毁于战火。同治七年(1868)重建于东关大街。书院以考课为主,每月官课由盐运官员主持,自巡盐使者改并两江制府,掌院由盐运官员延聘,著名者有王步青、陈祖范、杭世骏、蒋土铨、赵翼等。开馆课、小课,间涉诗赋、经解、策论。初专试生监,同治后童生亦得与课。光绪二十七年(1901)运使程仪洛更定章程,改试经艺策论,只课生监,不课童生,小课亦裁汰。生徒员额初以60人为率,后增至数百人,分正课、附课、随课等,亦可住院,以考试优劣定升降,膏火之资多取自盐利和盐商捐款,故饩廪奖赏之给较他郡书院为优,并资助生徒参加岁科两试及秋闱路费,四方来就试者甚多。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安定校士馆。

  珠湖书院 位于江苏高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州人贾蒻林等分长生庵房改书院,四十九年州人吴兆萱等捐购西门忠三铺民房改建。咸丰二年(1852)知州魏源移置城外东北隅之文游台,改名文台书院。同治三年(1864)知州马鸿翔仍复忠三铺旧址。

  乐仪书院 位于江苏仪征。清乾隆十三年(1768)知县王晞骏创建。生童膏火由纲埠盐商等捐输,后归并盐务。嘉庆六年(1801)盐运使曾燠增广生童正附课额,加膏火奖赏银钱,新定章程,遇乡试之年,肄业诸生赴郡与安定、梅花两院诸生一起应盐运使决科,给考费银六两。十三年盐政阿克当阿立规条勒石院中,增生童正、附、随课额数,加住宿生膏火银,生童课期及奖赏之法照安定、梅花两院例。后又加给上舍生膏火银,增给随课生员乡试盘川银。因饩廪之资多取自盐利、盐商捐输,甚为丰厚,来学者颇多,其中不少系盐商子弟。十六年训导邹纶锡详定本籍外籍章程,规定凡外籍诸生投考只以随课入取。道光十七年(1837)监掣同知姚莹立规条20则,强调山长须延请品望素孚、长年住院者担任,严格管理生童学业,调整书院历年供奉宋濂洛关闽五子及欧阳修、文天祥及昔年山长、监院、邑令有功书院者位次和祭祀仪礼,明确规定不准地方文武官员及外来之人借信院舍。咸丰三年(1853)院舍遭毁。同治六年(1867)借太平庵给卷开课,增定生监正课25名、附课20名,随课无定额。童生上取10名,中取10名,次取无定额。较旧制为少。光绪元年(1875)即旧址重建。历年山长有沈廷芳、金学诗、赵翼、蒋宗海、吴锡麒、王芑孙、左辅、朱昌颐、吴清鹏等。

  孝廉堂 位于江苏扬州。清嘉庆间,盐政阿克当阿创建于梅花书院后,又名文昌楼孝廉会文堂,为举人肄业之所。每年官课10次,会课附梅花书院,因未延山长,无馆课、小课,每遇会试停课。膏火多由盐运官员及盐商提供。生徒额光绪间为正副课各20名,随课30名,以月试等第升降罢黜,一年甄别为法。


 录校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