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起学语文」即可关注
【主讲简介】王自洋,人称大王老师,“一起学语文”微信公众平台专栏作者,平台《旧文新评》栏目发起人,先锋语文教师。交流微信号:wangyanget
最近有朋友反映说课程进度比较慢,语法已经讲了两次课了,但只讲完了主谓宾,而且好像跟文言文没啥关系。这我不得不跟大家解释一下了,语法部分可以说是学习文言文最困难的部分了。原因我之前也有说过,一些基础概念如果搞不清楚的话,到了考试运用的时候就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语法知识杂乱,不成体系,容易丢分;另外一种就比较惨,完全搞不懂语法,根本得不了分。因此我才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基础概念的解释方面。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请大家耐心一些,概念一讲完,好戏马上就要上场了。
我们书归正传,继续讲语法。上回我们把句子的主干部分,也就是主谓宾这三种句子成分的定义和用法简单地讲了下。当中我提到了,主谓宾我们称之为中心语,有了它们,我们就能够传达最基本的信息,完成语言的交流功能了。就相当于拍一部电影,有了主角就能将故事的大概脉络讲清楚了。但一部电影如果只有主角的话,这部电影肯定是没法儿看的。就连《奥特曼》当中也还得有小怪兽给英勇的奥特曼们配戏呢。
语言也是这样,有了主谓宾这几位主角来表达基本信息并不能满足我们交流的需要。还需要其它的配角来进行修饰,将信息表达的更加完整清晰。这个上次课我们已经举过例子了。我再打个比方,就像周星驰电影中缺少了黄金配角吴孟达来搭配,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乐趣。而定状补,就是主谓宾的吴孟达。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吴孟达”有哪些手段来给主谓宾这位“周星驰”配戏的。
按照我的习惯,自然是先从它们的名字说起。我们挨个来,先看看定语。定语当中的这个“定”字是啥意思呢?先打个比方吧,当年的“超级女声”大家应该多少都知道一些。现在假设让你从这些“超女”当中把李宇春揪出来。你会怎么办?台上的她们个个生龙活虎,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怎么区分李宇春跟其他超女?这个时候“李宇春”这个名字指代的对象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是最左边那个,也有可能是最右边那个。这时候如果我们运用修饰语将“李宇春”加以修饰--“最爷们儿的那个”,这时候“李宇春”指代的对象就限定了,只有“最爷们儿”那个才是春哥。“最爷们儿”修饰和限定了李宇春,这种词就叫做定语。所以定语中的“定”字,就是限定的意思。而定语所修饰限定的对象就是能指代人或者物体的名词。
再来看状语,“状”这个字我们可以理解为“状态”,啥意思呢?还是打个比方。在我童年时期,我非常害怕我的老爸。所以每次在他面前我都小心翼翼的,经常观察他的动作和表情,分析他的心情,用来自保。就拿笑这个动作来说,当他哈哈大笑时,我最放心,说明我的表现让他心情好。当他微微一笑时,我就有点担心了,不知道我的表现是好是坏。但他轻声冷笑时,我就非常伤心了,说明屁股免不了要开花了。这几种情况中我老爸做出“笑”这个动作的状态都不一样,传达出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可见状态是可以修饰和限定动作的,所以用来修饰和限定动作的词语,我们就称之为“状语”。
最后是补语,这个我就简单地讲一下,一来是因为比较好理解,“补”就是补充说明的意思,在我们觉得修饰还不够的时候,就会再修饰一回。就像女生化妆的手段一样,永远也嫌不够,总是需要补充。比如我们说了一句“我爱你”,对方觉得你没有诚意。所以我们会再加上两个字,说“我爱死你了”,这时候就能换来对方一个满意的笑容了。第二个我不多讲的原因就是在文言文考试中补语是没有列入考察范围之内的。我们的课程主题是文言文,就不要跑题了。
这位“吴孟达”的定义讲完了,好戏就该上场了。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话题,为啥语法概念要讲那么久,都是为了下面的内容做铺垫。在《语法是什么玩意儿》课程中我就稍微提到过,文言文考试中对于语法的考试重点在于句子成分的判定和排列顺序。因为在文言文中经常会打乱正常的排列顺序,这就属于特殊的语法现象了,也是我们阅读文言文最主要的语法障碍。而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就是扫除阅读文言文的障碍,所以这些语法现象自然也就成为了考试中最主要的考点。这个考点我们统称为:特殊句式。要搞清楚排列顺序打乱成什么样,就得先搞清句子本来的排列顺序是啥样。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
在上回课程中我们已经弄清楚了句子主干主谓宾的排列顺序,就是:①主语②谓语③宾语。下面我们把句子的修饰成分也加进来,看看一个完整的句子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
前面说到了,定语修饰的是能指代人或者物体的词语的,也就是名词。而上回课程中我们讲到过了,名词常用作主语和宾语(动作就是由人或者物发出和承受的)。修饰语都是放在修饰对象的前面的,因此定语应该放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所以加上定语后句子的排列位置就是这样的:
而状语就简单了,是修饰表示动作的动词的。而动词在句子当中是充当谓语的,这个上回我们也有说过。所以加上状语后,句子就成了这样:
最后再加上补语,补语由于是补充说明,就相当于临时演员一样,哪儿需要去哪儿。有可能句子的每个部分都需要,但最常见的是补充说明动作的。所以我们常常把补语放在谓语的后面,这就是一个完整句子的排列顺序了:
这样说可能还不是很直观,我们举个例子。运用原型理论,我们在一个句子中逐个添加成分,看看一个句子是怎样变得完整的。就拿”我爱你“这句话为例吧(据不完全统计,学习一门外语首先会想学这句话)。“爱”为动作,自然是谓语,“我”是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主语,“你”作为“爱”的承受者,自然就是宾语了。如下所示:
接下来我们加上定语,来修饰主语和宾语。在讲词汇的时候我就提到过名词是用形容词来修饰的,所以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充当。这时候表达的信息就会更加完整了:
接下来再加状语,来修饰一下到底有多爱?之前也讲过动词需要用形容词或者副词来形容。而中文当中,一般用副词来形容动词,作状语。这时候“我”的爱意就更强烈了一些了。
补语我们就不加了,前面已经举过例子了。而且并不是重要考点,就不稀释大家的注意力了。以上就是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用一句顺口溜来记就是: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必在主宾前。这句顺口溜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讲过,但大家未必知道为什么要如此排列,所以容易遗忘。现在结合我的解释以及这句顺口溜,相信大家记忆会更深刻一些。
再回到考试,文言文特殊句式这个考点其实就是考察没有按照以上顺序排列的句子,比如宾语前置句就是宾语本应该在谓语的后面,结果在考察的句子中却放在了谓语的前面等等。只要弄清楚正常的排列顺序,不正常的排列顺序便一目了然了。那么文言文当中有哪些成分的顺序会被经常打乱,又该如何正确翻译呢?我们下回课程就把文言文中所有特殊的语法现象,包括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做一个归类,并搞清楚如何应对这些特殊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