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挂水通血管,不是人人都适用2015年11月02日 星期一B13 生命周刊·主动健康

 xxjjsdt 2015-11-02

  天气转冷,又到了心脑血管疾病集中爆发的高峰季节,为了怕心梗、脑梗“找上门”,许多老年人选择挂水通血管。“你今年挂水通血管了吗?”这句话已经成了老年人之间的问候语。挂水通血管真的管用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闫福岭主任医师介绍说,输入一些中成药,对于疏通血管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做相应的治疗。

  天冷挂水通血管

  闫主任介绍说,最近几年,一到秋冬季节,中老年人中盛行“挂点丹参疏通血管”的做法,以此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闫主任表示,虽然这些中成药对于疏通血管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用,有些人使用后反而适得其反。

  据介绍,该院神经内科每年都会接诊五六例病患,因为挂水通血管而中风送进医院的。闫主任就曾接诊过一位60多岁的老太,她正在社区医院挂水,突然就出现中风的症状,一侧出现麻木,说话也不清楚,送到医院时已经偏瘫了。在询问病情时得知,原来这位患者已经患有高血压多年,每年都定期挂水通血管,但是挂水的同时,平时吃的降压药物也停了,本来想挂水起到预防作用,没想到反而诱发了中风。

  贸然输液有风险

  闫主任表示,在门诊中有许多病人会主动要求输液“冲一下”血管,而且都是要求连续挂水五天以上。但是,贸然挂水通血管存在一定的风险。

  闫主任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只靠短期一两种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作用,而且即便输液能抗血栓、改善循环,那也是短期作用,停止输液后很快会消失。过度强调短期输液的预防作用,会使很多老年患者忽视了平时的治疗,反而致使血压升高,最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很多合并有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平时就服药较多,如果再大量输入药液,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在一些小医院输液,可能会有输液反应,血压一下子降下来,血压波动大,这会加重中风的发生几率。而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不能随便输液,否则易引起心衰发作。

  降压药物要持续

  闫主任建议,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预防。秋季温差大,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因此降压的药物不能停。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老年人,阿司匹林要持续服用。糖尿病患者,控糖依然很重要。       刘敏 胡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