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的期望和目标,都要配合孩子的能力(深度)

 长沙7喜 2015-11-02



让学习的期望和目标,都要配合孩子的能力(深度)

如何孩子免除被评价的紧张?


BUBU 洪兰


让孩子相信,他的紧张与困难可以被了解洪兰老师


如果从孩子的感受来谈安全感,我看到现代儿童还经常要面对另一种紧张——承受太多评价的担忧。


即使在成人世界,沟通也经常产生误会,更不要说生活经验十分有限的孩子容易误解父母师长的意思。如果成人不能主动了解孩子的感受,让误解产生后续不良的影响,问题将会不断加大。孩子往往还不能正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希望,所以,与他们相处的时候,除了仔细聆听之外,还要主动询问。我习惯把自己的了解拆解成具体的事项来反问他们,透过响应才能确认彼此的沟通是否顺畅。



有一天,我跟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上到第五个小时,其中一个先前表现得很好的孩子突然在座位前低声啜泣。我去询问时,她说:「这到底要怎么缝?」得到指导后,她还是缝不好,又过了半个钟头,她哭得比第一次更伤心,为了怕其他孩子对她感到好奇而耽误各自的工作进度,我牵着她的手到厨房去做点别的事。在厨房里,当我问她为什么哭,她一句话也答不出来,所以我就开始投递自己的设想。


「你不想做?」


孩子摇摇头,眼泪继续掉。


「你怕做不好?」她哇地一声哭出来,用力地点点头。


我很快抱住她,跟她说:「没有关系、没有关系,我们先不缝,现在我们去烘焙室帮大家做棒棒糖当点心。」带她走进烘焙室之后,我递了几根小木棒给她,告诉她每根木棒的间隔距离要怎么排,我也立刻开始煮糖霜。这本来不在课堂的计划之内,但我得随时准备好几种能够应变的方法,在孩子紧张的时候转移主题,但不停止上课。


我允许她先不缝,并不是要放弃教她。年龄太小的孩子被紧张与挫折袭击时,应付的方法不是哭就是闹,我更在意他们的不安,先带离使她挫折的工作,转入另一个有具体作为的现场,孩子通常就会缓和一些。我想营造一种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困难可以被了解的气氛。


我经常看到大人坚持要在当下讨论孩子的问题,比如一定要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却不考虑儿童的表达力够不够。如果先把他们从情绪中引领出来,就有机会建立新的心情来应付困难。


在孩子面临问题时指责或掩护,都不是有用的关心


有趣的是,当这个孩子眼中还带着泪水,但呼吸渐趋平稳之后,她一边帮我摆设棒棒糖的木棍,心中对未完成的工作还担心不已。这次,她换了一个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摆木棍时,她嘀咕着说:「我今天不想缝围裙,因为我们家已经有很多、很多了,已经够用了。」


我了解她的意思,所以就先安慰她,等我们把棒棒糖都做好了,我再带她去上缝纫车。我说缝纫车很厉害,她试试看就知道了,围裙我们还是要缝的,但不用带回家,只要练习就好。她听完之后似乎安心了,不再对之后要继续的工作安排有任何意见。


我认为这孩子所担心的事,与其说是「会或不会」,不如说是担心回家后,父母会透过作品来认定她这一天的学习「够不够好」或「认不认真」,所以,如果功课不用带回家,心里就轻松一点。在我的课堂中,也过过有些孩子会在课后把作品藏起来、或偷偷丢在垃圾桶中,但他们在上课时并不害怕我去察看进度,所以我推想他们怕的是父母。我很想提醒父母一件事:当孩子对于功课这么紧张,就应该去了解是自己关心过度了、还是孩子误会父母的意思?



我也经常注意父母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他们询问孩子的语言与提问的重点。我的结论是,有些父母应该更严一些,有些父母则要放松一点。这其问的「松」与「紧」,应该要考虑孩子的年龄。虽然每一个人都不同,但在各个成长阶段还是会有大致共同的成熟度可供参考。心理不够成熟却要求太多,一定会形成紧张,这是高估;已经有足够的体能却毫无要求,会造成懒散,是一种低看,两者对孩子部不好。


比如说,一年级的小朋友如果已经专心工作了四个小时,她一定是累的,如果下课想要妈妈抱一下以求安慰,这并非是依赖,母亲不用为此担心,但我看到有位妈妈就把孩子推到一边,要她好好站直。另一个情况是,有个六年级的孩子懒洋洋地不肯做任何收拾的工作,当我提醒孩子,下一次自己的劳务不能由同伴承担时,母亲却在孩子面前替她说话:「她其实是有心要做的,只是体力不好。」


父母当然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但如果关心的不是过程、不是从自然的角度了解他们的能力成长,并帮助建立正确的态度,而只是从作品、分数给予批评,或在孩子面临问题时选择指责或刻意掩护,这对孩子都不算是有帮助的关心。


细心观察后所伸出的援手,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


至于孩子因为过度受批评而产生的反应,我看到两种不同的典型。一是,父母在的时候非常循规蹈矩、认真努力,但父母一不在就如脱缰野马,无视于纪律的存在;另一是,父母亲不在的时候学习比较自在,父母在场就显得畏缩或没精打采、意兴阑珊。


请问洪兰老师会怎么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反应?父母亲又要如何在已见到的实况中调整自己的态度?如果家长的反应带给孩子某种误解或压力时,亲师之间是否应对此有更深切的讨论?


孩子当然要好好学习,但不能在父母师长的评价与检视下战战兢兢地学习。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位妈妈说,孩子今天表现得真好,妈妈对我点点头,也赞许地摸了摸孩子的头,最后却幽幽地答了一句:「是很好啦!但还可以更好。」那一刻,小朋友的表情是难以形容的,也不是失望、也不是难过,而更近于惊慌与尴尬。


我很想跟父母说,如果想帮助孩子,要从他们正在烦扰的状况中着手才有用。他们的烦扰有时候是:不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在哪里(这里所说的目标并非人生的目标,而是眼前要做的事到底是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或技术去完成已知的目标;更有时候是:不断担心自己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成人的期望。无论是哪一种,细心观察后所伸出的援手,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所谓的安全感也才会真正落实于生活中。


我一直试着要把对孩子的期望调整到能「配合」他们的能力,但把目标设定在足以「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合理状况中,希望他们身处在一个对学习也有安全感的世界。


承担太多父母的期待,让孩子活在罪恶感之中给Bubu的回应


Bubu老师谈到,台湾的孩子身上承担着太多父母的期待,成为另一种紧张,我有个例子,足可提供给父母反思。一个国三的男孩烧炭自杀未遂,父母希望我跟他谈一下,我问他:「你父母对你那么好,妈妈早上五点起床,替你煮新鲜的饭、炒新鲜的菜,她怕你国三压力大,吃不下外面买的便当,也怕你营养不够均衡,天天自己做好便当,送你上学,你为什么还要自杀,让你父母伤心?」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说:「我就是怕他们失望,觉得每天活在罪恶感之中,不如死了算了。」


原来他母亲经常跟他说:「我不要求你考一百分,你只要考九十五分,我就很满意了。」他其实很努力,但一直考不到九十分以上(他已经觉得自己笨、不是念书的料,在浪费父母用血汗钱赚来的补习费,辜负父母的牺牲了),有天终于考了九十六分,他好高兴,冲回家给妈妈看数学考卷,想不到母亲不但没有奖励他,反而问他:「另外那四分到哪里去了。」他才知道,母亲嘴里不说,但要求的其实是满分。他说这就像跳高,每次跳不过,都把竿子踢下来,终于有一次跳过了,他正在高兴时,回头一看,跳高的竿子又升高了。他知道自己永远达不到母亲的期望,而自杀是他所看到,对于目前情况唯一的解脱之道。


每天战战兢兢地学习,把孩子的志气和自信都耗光


其实台湾的孩子都是在罪恶感之中长大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够好、有辱父母的期望。我们对于学习的感受,从来不是喜悦而是恐惧,害怕考坏会挨骂,每天战战兢兢地学习。我有个同学每次小考时(在北一女那几乎是例行公事,没有一天不考),就会祷告:如果让我考一百分,我愿折三年的寿。我常劝她不要这样说,因为我帮她计算了一下,她早就欠阎罗王的寿命,欠到下辈子都还不清了。她无奈地说:「妳不知道我妈『无声的眼泪』的威力。」难怪每次发成绩单,她都脸色苍白、手脚冰冷,还鼓励我去读医,帮她找出不痛去死的方法(这位同学现在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书,过得很好,只是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当年念书的苦?)


读书实在不该把孩子的志气和自信都耗光。Bubu老师说的安全感,我敢说在求学过程中,没有一个孩子有过。我很欣赏马友友的母亲,她说马友友从来不曾因大提琴拉得不好而挨打。因为打了他,他就对大提琴恐惧;恐惧,他就不会摸它;不练习,怎么会成为大提琴家呢?人只有处于安全的环境,学习才会产生兴趣;人也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中长大,身心才会平衡发展。


分数只是评量的一种方式,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方式


Bubu老师提到两种不同典型的孩子,一是父母在的时候非常循规蹈矩、认真努力,但父母一不在就如脱缰野马;另一是父母不在的时候比较认真自在,父母一到就显得没精打采、意兴阑珊。


第一种孩子是没有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不明了学习的目的,他们是在应付,由于父母管得很严、常会挨打,为了避免皮肉遭殃,父母在时会循规蹈矩、做给父母看,但因心中并未认同学习,父母一不在就作乱了。英文有一句谚语:”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大人一不在家,就大闹天宫了,这种是专做表面工夫的孩子、双面人,以后在职场会吃亏。所谓「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坏习惯。


另一种是父母不在时认真自在,父母一出现就没精打采,这种孩子是跟父母的关系不好、沟通不良,既然我怎么做你都要嫌,我就什么都不做,让你没有借口挑剔毛病,所以对任何事都表现出意兴阑珊的态度,消极叛逆。孩子有这两种态度父母都要检讨。


我们常说,没有人会使你不快乐,是你使自己不快乐,情绪是操之在己,不要每天问别人「什么时候会改变」,要问「我该怎么做来改变自己」。你的心态不一样,看事情的角度就会不一样,父母先调整自己的态度,你会看到孩子的态度也跟着改变。分数只是评量的一个方式,它不是唯一的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方式,父母老师若能放下对分数的执着,孩子自然会开朗起来。解钤还需系铃人,父母请多多思考,你希望孩子的人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生?观念正确了,行为就跟着改变了,结果也会不一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