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祥子”们

 江山携手 2015-11-03


老北京的祥子

 

老北京的“祥子”们

1874年,一名来华贸易的日本商人进献给慈禧太后一辆人力车,两轮木制,上包一层铁皮,使其坚固,因而又叫铁皮车,至今仍收藏在颐和园中,这是老北京第一辆人力车。

1886年,人力车走上街头,但当时没胶皮轮,车轮仍用铁皮,虽然轻便,较坐轿、骡车价廉,但噪音极大,无法普及,被称为东洋车1900年义和团运动,人力车因沾了洋气,被彻底禁绝。

1909年,由于使用胶皮轮,人力车在北京开始普及。与日式人力车比,老北京人力车座椅更舒适,加装了防雨篷,冬天还有棉暖篷,并自备毯子,为坐车人包腿盖脚。除此之外,车轮减小,车把变长,当时北京道路条件较差,改装后减少了颠簸,但人力车夫劳动量也增加了。

日本人力车多黑漆,在老北京属最低档次,外号叫黑老虎,而最上等车有四只灯,有黑白铜花卉装饰,俗称周身铜,又叫大花车,中等车上退光漆,多为棕色,必备两只车灯,装脚铃。

据统计,1917年北京共有人力车20274辆,19239月总数超3万辆,1924年为3.6万辆,1934年是5.4万辆,人力车夫多达10万人。当时北京城内制造、修理人力车铺75处,人力车厂931处,加上城郊人力车厂约300处,共计1200余家企业,最多的厂有400多辆车。

老北京的祥子们在城市人口中占据比例极高,据1925年李景汉先生调查,人力车夫占当时北京人口的7%,占成年男子的11%。按规定,18岁以下者禁止拉车,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未成年车夫并不罕见,年幼者只有十一二岁,一人拉不动,常常是一拉一推,合力完成。青年车夫日均收入38分,30岁至39岁日均43分,老年车夫只有36分,很难维持三口之家,故老北京人力车夫不结婚的约占40%50%

1915年,袁世凯还成立了一支官家车队,车夫戴大沿军帽,穿军装,但不佩军衔,他们身带腰牌,可出入政府机关,月工资三块几角,与基层士兵相同,但伺候大官时能领赏钱,颇为同行羡慕。

人力车夫如是两班倒,则早班从早上6点到下午3点,晚班则要熬通宵,如一个人拉车,则从早晨至少要干到晚上10点以后,胡适先生曾感慨道:那些圆颅方趾的同胞努起筋肉,弯着背脊梁,流着血汗,替我们做牛做马,拖我们行远登高,为的是要挣几十个铜子去活命养家……”

1936年,老舍先生根据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完成的《骆驼祥子》,在《宇宙风》杂志上开始连载,引起巨大轰动,祥子成了人力车夫们共同的称呼,但直到1949年以后,人力车夫这一行当才渐渐式微,祥子们终于告别了这一辛酸的职业。

 

来源:hgshote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