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地名的演变——宗教信仰篇
宗教对人类的影响是无孔不入的,它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北京地名也同样受到宗教的一定影响。谚曰“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可以看出历史上北京和宗教的渊源关系之深。
北京地名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庙宇命名的,例如:白云观街、白塔寺(东、西)夹道、法源寺(前、后)街、法源里、雍和宫大街。根据《北京市街巷名称录》(1986)的统计,使用宗教建筑物通名的地名数目如下:庙40、寺83、堂29、宫22、阁13、庵8、观6。
这种以庙宇为名的地名反映了过去的宗教信仰,其中有传统的儒释道三教,还有外来的伊斯兰教。儒教庙宇地名不很多,有文昌宫、三义庙、三义庵。儒家讲究文治、教化作用,重视“仁、义、礼、智、信”,从这几条地名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些观念的推崇。佛教庙宇地名比较常见,佛教多称寺、庵、堂、庙,像弥勒庵、观音寺、观音寺街、观音阁、观音庵、观音堂、地藏庵、地藏寺街、法源里、正觉寺、弘善寺胡同、大乘(寺)胡同、法华寺村、法华寺街、净土寺胡同、净土寺夹道等,其中观音在民间极受敬仰。因道教庙宇而得名的街巷地名也非常丰富,道教的建筑一般称观、庙、宫、堂、阁。例如:白云观、药王庙、灵境宫、老君堂、玉皇阁、清化寺街、清虚观、玉清观东街、妙清观胡同、清虚观等。这些地名表现的是“玄、妙、清、虚、真”之类的道教教义,它同时也是人们推崇的一种生活境界。伊斯兰教的庙宇地名有礼拜寺、礼拜寺胡同、礼拜寺夹道、礼拜寺街。
从庙宇地名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平民百姓信仰的内容很杂,不限于某一种具体的宗教。仙道神佛,帝王将相,名人大家,甚至动物,只要有值得尊崇、令人信服之处就可以作为信奉的对象。常见的庙宇地名有财神庙、皂君(灶王爷)庙、真武(北方之神)庙、城隍庙街、城隍庙后身、阎王庙(前、后)街、北极(北极星)阁胡同、龙王庙、娘娘庙夹道等。可见,人们供奉各种神仙,有的甚至是凶神,信仰成为人与周围环境求得和谐的精神途径。还有帝王庙夹道、关帝庙街、关王庙街、红(宏)庙胡同、白庙村、白庙胡同、武圣庵,红(宏)庙胡同是供关羽,白庙与红庙相对,供岳飞,历史人物“关羽、岳飞”在民间倍受景仰,进而神化。另外有关动物的庙宇地名是老虎庙、蝎子庙(已改为协资庙)、马神庙、铁老鹳庙,马神庙据说是为明成祖朱棣的战马立的庙,这些庙宇供奉的动物可能是与某种传说相关的。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护国寺宾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