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和家长交往,必须把握住7个主动联系的时机

 bdcxrh 2015-11-03

学校和家长交往,必须把握住7个主动联系的时机

2015-11-03 清清 

学校和家长交往,必须把握住7个主动联系的时机

文|清清


教育部不久前公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广大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学校也要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共同办好家长学校。


“家庭教育”成为中国家校双方必修课,这其中,学校在和家长的交往中,必须把握住七个和家长主动联系的时机,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一、学生进取心增强、精神面貌改变时


学生进取心强烈时,学生最需要的是我们的鼓励和肯定。我们的鼓励、肯定会给学生极大的信心和勇气。学生进取心强烈时,一般是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或者是取得某个方面的进步或胜利的时候。


每学期开始的时候,学生都会有新的打算,都期望有新的起点,新的面貌,新的计划。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确定正确的、现实的目标、计划,就会非常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正确行为以及部分目标的实现。目标实现后,学生就会有成就感,这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能够延续学生的加速状态。此时联系家长的目的就在于和家长一道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现实,制定正确、现实的目标以及行动计划。


学生在某个方面取得进步或胜利的时候,特别渴求肯定、赏识。但是老师、家长常常会因为学生的成就是某个方面的,而不是全局的胜利而加以看轻;或者会因为害怕学生骄傲,而故意忽视,甚至浇冷水。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打击非常大,有时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如果我们此时能够给学生以足够的重视、肯定,那么我们就等于给学生加了油,并且给予了他们信心和面对今后挫折的勇气。我们对学生的提醒和建议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此时联系家长的目的就是共同强化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及时提醒学生下一步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学生情绪低落时


学生情绪低落有很多原因。一般而言,都是遇到问题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应对方法。有可能是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生活中家庭里出现了问题,或者和老师、家长、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学生容易心灰意冷,无心学习,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做出偏激的,无可挽回的举动,留下永远的遗憾。


此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除了和学生谈心了解问题以外,还必须和家长联系,以便取得更准确的信息。对学生的问题老师和家长都需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及时和学生一道交流。鼓励、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帮助解决他们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学生情绪低落的时候,老师、家长必须沟通,达成对问题的真实了解,并且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达成共识,有效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学生受到外界干扰时


学生受到外界的干扰,一般而言分为物和人的因素。物的原因有游戏、穿着、小说、篮球等。


人的因素:包括同性之间、异性之间、师生之间和家长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此时学生的表现为:想要学习,却无法集中精力。想要上进,却无法摆脱人际关系的困挠或欲望的控制。对于物的原因,学生常常能够了解过度的危害,但是却不能节制。这些学生饱受无法自控的痛苦。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摆脱欲望的控制,不仅他们的成绩会有较大的上升,而且会强化其成就感,会增强其动力。


对于人的因素,具体而言包括:同性之间尤其是女生容易发生嫉妒、攀比,友谊,相互评价等矛盾。男生则会因为经济,各种玩笑,以及体育比赛等发生矛盾。异性之间则容易产生相互的吸引力、相互好感,恋慕,猜疑。师生之间则容易因为对班级要求,学习,纪律,思想观念等问题产生矛盾。


家长和学生之间则容易产生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观念等代沟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学生很容易情绪的低落,举止低调,行为反复,最后只能用时间、空间和低沉甚至放纵来完成调整。这会给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此时和家长、学生的的沟通十分重要,应相互理解,达成共识,我们可以给予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给以有效的帮助。


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学生都希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曾经在学习上真正地付出过,但是由于习惯、智力、意志力等不同,学生的付出是不一样的,有时即使付出一样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此时的学生需要我们的鼓励,需要我们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但是我们,尤其是家长很可能因为工作忙、生活忙,而忽略了学生的困难。在考试后我们又责怪学生的不努力,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冬季的大雪。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沟通,把学生的问题及时告诉家长,那么对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即使我们只是只言片语,也会给学生以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指导他们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会使师生之间,家长学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和信任。


五、老师和家长意见发生分歧时


老师和家长代表了学生教育的两种环境,他们之间的理念、要求、行为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认识、要求差异很大,学生就会无所适从。部分学生就会慢慢开始钻空子。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会造成我们教育的巨大内耗。此时教师必须及时和家长主动联系,共同分析学生现状,学生的未来,学生的终身幸福所在。并在此前提下,在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要求,标高等问题上达成共识,以形成教育的合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六、老师和家长看法严重分歧时


学生和家长在初中阶段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部分家长对教育理论比较缺乏,教育的方式也比较单一,而中学阶段的孩子叛逆心理很强。这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加大和孩子的分歧,甚至出现和孩子的严重对立。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庭教育就会薄弱,少数家庭教育甚至是无效的。学生的不成熟可能导致他们采取相反,甚至是偏激的行为。造成教育中无法弥补,甚至是终身的遗憾。


对此我们绝不能隔岸观火,把此事当作是学生家长的事,而应该是我们的事。此时老师的介入对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谅家长的用心,帮助分析家长教育中的合理成分。也可以帮助家长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改变一些教育的要求、方式。最终达到双方的妥协、认可、体谅,最终形成教育的合力。


七、需要家长解决其他困难时


有很多教育资源是我们无法单独开发的,我们必须依靠更多的外部力量。比如一些班级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一些社会调查所需要的环境;一些专题讲座所需要的专家等。这些对于一个普通的教师而言是难于解决的,但我们的某些家长却很容易解决。此时我们在不为难家长的情况下,应该和家长联系,尽可能给学生更好,更广泛的教育。当孩子出现一些重大失误、错误,需要家长出面才能解决的时候,也必须和家长及时沟通,解决问题。

(本文选自清清的搜狐博客-校长会推荐)

延伸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