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创始五虎为什么投了这个史上最奇葩App?

 Mason_Chung 2015-11-04


号称史上最无聊、最奇葩的手机应用,它就是Yo


Yo是一款可以给朋友发/yō/语音的App,中文谐音就是「哟」。这款应用除了给朋友打招呼,还能做什么吗?完全没有,没错,YO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向通讯录好友发一个YO,好友给你回一个YO,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功能。如果要打电话,要发短信,要见面干嘛,用其他途径去约吧。


不要小看这款应用,Yo去年曾经火爆科技圈,并且获得150万美元融资,令人大跌眼镜。



那么这款应用究竟有何魅力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怎样玩Yo




打开Yo之后除了一片紫色,看不到任何标志,和它的UI一样有个性。


之后点开choose username,输入你的英文名字,相当于注册。也就是说,已经被别人输入过的你就不能再用了,例如yangmi就不行。设置好独一无二的用户名后就不能修改了,再点Go就开始了Yo之旅了。


要想给好友发Yo,点击Type username to add,加上你好友的用户名,就可以给ta发Yo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对方同不同意,只要你输入了某一个用户名,你就可以给ta发Yo,是不是很酷?所以,先得想一个复杂点的名字吧,不然容易被骚扰。


为什么玩Yo




面对这么奇葩的App,很多人会疑问:我为什么要玩Yo?


确实,我们在拥有微博微信QQ邮件这么多交流方式,为什么还要多增加一个Yo呢?其实Yo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一声「Yo」发给对方,对方也可以回复一个「Yo」,没有太多选择也没有太多累赘。你想提醒ta起床可以Yo一下,想ta了可以Yo一下,甚至开个玩笑也可以Yo一下,总之Yo没有压力也没有表情,其中的意味可以猜测也可以意会,这之中的小乐趣只能你和好友共同探索。


邀请好友一起来玩Yo很简单,点击invite一下,就会出现各种分享链接,可以发给你的好友。好友将会收到两条链接:一条添加Yo用户名,一条下载Yo,之后就可以尽情地Yo啦。


创作背景


这个应用的开发只花了8小时。霍格最初是需要阿贝尔开发一个有大按钮的应用,当成是他呼唤秘书的叫人铃,按一下,信息就迅速推送到秘书的手机上,于是阿贝尔想出了YO这个奇妙的单词。


对于一款这么不严肃的App,苹果公司最初是拒绝的。连创始人都说:“我们是一帮严肃的人,但这却是一款无厘头的应用。” 因此他们使用了一个假的公司名称提交App, 以观测市场反应。


YO的创始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们赋予YO什么意义,YO就有什么意义,这个应用代表信息爆炸社会中返璞归真的需求,YO这个工具以后将连接一切。


比如,霍格会在晚上8点离开办公室时给妻子发一个“YO”,而妻子也会在做好晚饭时给他也发一个“YO”。霍格朋友家的孩子会使用YO提醒自己的父母,他们正等着父母接自己放学。“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一个‘YO’就能说清楚自己的需求。”霍格说,“我妻子抱怨我没有给她多打几个电话。我告诉她,‘每当我给你发这个东西时,就表示我在想你。’我妻子现在很高兴,因为我每天都给她发10次 ‘YO’。”


商业版的YO让商家可以同时寄发几百万个YO给订阅的用户,让他们知道促销开始了。任何人都可以加“世界杯”为好友,以便在每次进球时收到一个“YO”和全球粉丝一起狂欢。


市场数据

YO在去年4月份上线之后,不到3个月下载量已超过200万次,每日新增20万用户,不到半年成功融资150万美元,市场估值1000万美元。因为业界有一批对YO评价极高的投资人,认可其为一个天才的创意。


尽管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加入YO掀起的这场无厘头的运动。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站在互联网的风口,真的连猪都吹得起来。有评论专家称,这样一款应用居然获得百万元融资“毫无疑问,市场的泡沫已经很大,只要你有脉搏,你就能融资。”。但之后有人爆料,该“专家”完全没有涉足过互联网,只是一名新闻评论员。


我们需尊重一个重要事实: YO已经不只是一个想法,而是一个拥有海量用户的应用。并且用户正在急速增长,而且目前已有超过2000名开发者使用其应用程序接 (API)进行开发。要知道,有多少斥巨资的应用或游戏,费劲了心思购买流量推广,都无法冲到iOS下载排行榜第一位,而YO做到了。YO的活跃用户都是实打实的存在的,并且他们真的会投入时间在YO上互相发送信息,已经获得了实实在在用户时间。


成功背后

存在的,既是合理的,尝试分析YO 为何在风口浪尖存活下来的理由。粗浅得到以下三个值得学习的原因:


1、天时

互联网的风潮的确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法衡量是互联网泡沫的预兆还是奇点临近的序幕已经拉开,但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现如今几乎所有应用都恨不得加入了即时通讯功能,希望通过社交提高用户粘性,用户停留的时间越长,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越高,广告植入的价值也越大。


可从用户本身需求考虑,人们更需要App帮助他们给生活做“减法”。比如,许多人已经不发短信改微信了,能用表情就不再打字了,能够语音就不动键盘了。YO 这个一听就很High的单词,作为搭讪,问候,提醒,呼唤或告别,并无不可。何况,完全省去了因琢磨词语情感色彩而浪费的时间,也跳过了不知如何开启谈话的羞涩,符合当代生活的节奏,为何不可。


2、地利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YO并非斯坦福毕业生,而是诞生自以色列,根据应用市场研究公司App Annie的数据,它目前是以色列排名第一的iPhone应用,在其他地方的增速同样很快——在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跻身前十。在线调查公司Qualtrics CEO瑞恩·史密斯(Ryan Smith)说,“如果你要寻找融资,硅谷是理想之地。这是一个神奇而疯狂的地方,就像拉斯维加斯一样。” YO也是在搬到硅谷之后,迅速走俏。


3、人和

以色列风险投资公司Initial Capital管理合伙罗伊·卡西(Roi Carthy)表示,YO的融资能力都要归功于创始人霍格的人脉和谈判能力。他曾为自己的公司Mobli吸引了多位大牌投资者,包括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和好莱坞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io)。霍格拒绝透露阿贝尔今后的计划,也不肯披露投资者的身份,只是表示,他们都是硅谷的知名投资人,也包括腾讯创始人。“他们能获得投资,我并不觉得意外。”卡西说,“这源自Mobli,而它的CEO很擅长融资。”


Crunchbase 上的公开信息显示,Yo 腾讯系的投资人聚齐腾讯五虎:包括 CEO 马化腾、前 CTO 张志东、CIO 许晨晔、前 COO 曾李青、前 CAO 陈一丹。


文章综合自:

网站:少数派(),作者: 传播学概论

公众号:留学生在创业路上,微信号:Innothinker

网站:36氪(36kr.com)

本转载系为创投人提供知识支持。我们尊重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后台处理,感谢支持!转载请联系后台。


公众号回复看更多优质文章:

回复5P看《他用5张PPT,融到1000万美金

回复总裁班看《读完总裁班,公司终于垮了》

回复500看《他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如今身价376亿》

回复天才《他把估值万亿美元的项目免费开放给全世界》
回复失败看《创业失败只有一个原因》
回复
90后看《为什么90后创业成功率很低却被极力吹捧?》
回复
刷单看《O2O暴利刷单:1800元刷单2个月赚50万》
回复
airbnb看《Airbnb早期融资计划书
回复
AV看《一家AV公司从创业到上市的故事》
回复
250亿看《价值250亿美金的商业计划书长啥样?
回复
养猪看《一个估值10亿美金的养猪O2O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