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次新股“腰斩”后受追捧 40股成“年货”备选

 过眼云烟321 2015-11-04

昨天A 股持续盘整,但是次新股依然走出逆势强势行情,板块整体涨幅达到1.51%。市场人士认为,严重超跌以及三季报较A股市场整体水平大幅领先等因素,提升了次新股对机构的吸引力,投资者可以遵循以上主线从中挖掘黑马。

焦点一:

股价太“便宜”

之所以次新股在本轮反弹行情中多次被众多资金追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股价此前跌幅较大。统计显示,截至上周五,下半年以来有108只次新股跌幅超过10%,其中好莱客以81.15%的跌幅居首,龙津药业、健盛集团等26只次新股遭到“腰斩”。

即使是经过近期反弹,目前也仍有35只6月15日以来累计跌幅超五成。其中,全筑股份和全信股份2只个股累计跌幅超过六成。

焦点二:

业绩好持股集中

从估值角度看,不少次新股市盈率已经跌破10倍。东方证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3只券商股动态市盈率不足10倍;东兴证券动态市盈率不足20倍。

而相对于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三季报整体业绩预期,今年上市新股的三季报业绩走向却更加值得投资者期待。

截至2015年10月30日,已有300家次新股披露了今年三季报,占次新股总数的94%。整体而言,次新股三季度的业绩与已披露的A股整体业绩相比大幅领先。

良好的业绩也吸引了机构的青睐。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收盘,信息发展、凤形股份、真视通、胜宏科技、杭州高新等56家公司股东户数在三季度末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在这些股东户数高度集中的个股中,2014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居多。信息发展、凤形股份、真视通降幅超过50%,股东户数环比降幅分别达74.66%、55.47%、54.76%。

焦点三:

反弹力度历来完胜

中信证券分析报告指出,上半年IPO融资加速,但新股询价依旧失真,发行PE仍未与市场同步,新股发行价被严重低估,上市后上涨空间较大。而目前新股发行还没恢复,次新股仍然是炒作资金眼中的“香饽饽”。

此外,次新股一般流通盘超小,总股本也是属于袖珍型,平摊在每股上的利润基数大,未来有足够的空间转增股本,资本运作的空间大。

选股策略

选相对估值较低的个股

对比2015年1月到5月上市新股(剔除在以上时间区间停牌的次新股)的反弹力度与相应各板块在对应区间的反弹力度发现,次新股的反弹力度均值完胜各板块的反弹力度均值。

大部分市场人士看好次新股反弹力度,认为前期跌幅较大的成长股无论是从弹性还是从市场炒作风格上看,反弹力度均将好于一些大盘蓝筹。这其中,部分6月中旬以来跌幅超过50%的次新股从弹性上说有成为成长股中短线反弹幅度最大的板块。

除了超跌因素之外,从重要行业里面甄选相对估值较低的个股也是挖掘次新股黑马的法宝。历史上看,医药、计算机等成长型行业牛股辈出,应重点关注。电子行业的木林森、依顿电子、三环集团、蓝思科技4股动态市盈率不足30倍,葵花药业、柳州医药、一心堂等医药股动态市盈率不足40倍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