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念头并不是你

 洛璋 2015-11-05

作者介绍:

迈克尔·杰弗里斯(Michael Jeffreys)是9本书的作者。《心灵鸡汤》第三卷入选了他的两个故事,他在The Whole Person,Reader’s Digest,Success以及Entrepreneur等杂志上有多篇文章发表,也是圣莫尼卡“埃克哈特·托利会”的组织者。你可以在电影The Collective Evolution III: The Shift中看到他,此部电影上映于2014年。

他的博客:www.mjeffreys.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groups/415496431893041/ 。

大脑里无数的念头快把我逼疯了!要是能够像拔掉电源一样关掉我的大脑,那样我会快乐得多。因为我们的思想经常是沉重的,它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沮丧,甚至是折磨着我们。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大脑有个关闭按钮,这样就能够关掉“脑袋里的噪音制造者”,如此我们才能获得一丝平静。

然而,历史上伟大的圣哲和神秘主义者一再地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在于摆脱妄念,而是应该停止习惯性或者机械性的认知倾向。这也正是印度伟大的不二论大师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所说:我们的妄念造成了我们的痛苦。

“对于我来说,我既不感知也不去联想,没有什么我可以提点,或者做出‘这就是我’这样类似的表述。你轻易就对自我和周边事物下定论;而我却觉得这特别难。当事情和想法出现时,我会产生强烈的想法:‘我不是这个或那个,没有任何事物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个想法立刻出现在我的意识里。”

——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

因此,事实说明,并非想法本身让我们产生痛苦,痛苦来自于我们对念头的不断判断。你对事物进行分别,意味着你在声明“那是我”,就如同你会指着护照或驾照上的照片说那是你一样,其实那不过是一个影像而已。

“自我形象是不稳定、不可靠的,因为它时刻在变化”

——无极大师(安东尼·保罗·穆阳)

无论如何,不管相片多好还是多坏,它难道真的是你吗?你真的就是那张相片吗?不,你不是。

同样地,你的思想也从来就不是真实的你。为什么呢?因为思想不断地产生又消失,而你总是存在于当下。你意识到思想存在,思想意识不到你的存在,或像无极大师所说:“思想是你的展示,你却无法展示思想。”

这就是为什么信任思想会使人痛苦;因为我们把注意力或分别念放在短暂而转瞬即逝的闪念上。思想本身就是不稳定的,所以,当我们去分别它们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焦躁不安。

留在本性之家

那还有别的更好的方式吗?那就是:回到本初。意识聚焦到你的本心。别动,静下来。让你的意识进入宁静,进入真空状态。注意!当你已经进入真正的意识中时,那种感受是不可言喻的。当本性显现,当清楚了知心性的光明时,你才能毫不费力地了知这些词句的真正含义,而不会为了有存在感而耽著词句。

简单地说,思想因你而存在,但你并不需要他们。因此,为了让思想成为饱满的信念,便会需要你的配合。更明确地说,是需要你的能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唯一成为信念的动力源泉就是你的注意力!停止通过关注和分别而给你的思想以能量。那会发生什么呢?就像被切断电源的风扇,叶片开始慢下来,并最终停止。

这不是你可以假装出来的。如果你继续相信你的思想,你还是会受苦,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你对其感兴趣。切记,我们已经相信他们很久,所以要对自身有耐心;让思想失去诱惑力和依赖性是需要时间的。   

“我不是一个意识中的物体,而是意识的来源、见证者,是纯粹无形的觉性。”

——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

从我自身的经历,以及通过与每月来两次圣莫尼卡“埃克哈特·托利会”人们的对话中,我了解到,让我们放下对“自我”的认知并不容易,毕竟我们无始以来就是这样分别的;然而,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它是你所认为的样子,但不是本来的你。

很多人由衷地期盼自由,而其中部分人又害怕完全沉浸在不被干扰的安静中。他们幻想中的安住生活会变得无聊,或只是整天坐在沙发上,一边吃着垃圾食品一边看电视。然而,这种方式只是你的意识无力地继续被主宰。事实上心智对觉醒是什么状态毫不知情,因为当下这一刻是永恒的,而意识却需要时间。所以,一个念头永远无法觉醒。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正在这样教你的意识:休息吧,在需要的时候我会召唤你的。再说,意识对与生存有关的实际问题起作用,但它也会成为可怕的主宰者。就像埃克哈特所说,思想是个完美的仆人,却也是个可怕的主人。

为什么从自己的念头中解脱出来如此之难?因为我们误以为念头就是我们本身,就像寄生虫存在于某被附着体,使用伎俩让宿主觉得它是宿主本身的一部分,从而令宿主对它失去警惕性。如果你可以分辨宿主和寄生虫的关系,问题就解决了。

值得提醒的是,语言形成我们的意识。语言需要学习,而学习则需要时间。就像我们刚出生的前几个月,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念头,但我们却活得非常好!这意味着一件事:你的念头并不是你!

无论如何,仅仅在观念上认同这个说法并不会减轻你的痛苦。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认知局限于知识上的理解,仍然是概念性的。人们必须直观地看到,通过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并且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终极思想

当我们相信因自己的念头而受苦,当我们去除对自己念头的执著时,平和会应运而生。当它出现时,你会发现不需要为了所谓的生活而去不断分别念头。事实上,没有“自我”的念头挡道,人们往往会活得更好。某种意义上,所谓的“我”阻碍了自性流露与生活和谐。换句话来说就是:“我”越少,爱越多。

文章来源:

http://www./2014/04/24/want-peace-stop-identifying-with-your-thoughts/

智悲翻译中心 翻译:熙拉多杰 一校:圆吾

二校:圆修 终审:噶瓦多杰、圆徐

注:所有英文原文文字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若有侵犯您的著作权等事宜,请即刻联系zhibeiweb@126.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