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唤醒天堂里的自由:读《刹那时光》

 昵称535749 2015-11-08

时间:2015-11-05

我常常不懂得,时光的片羽最动人的地方在哪,可在看了《刹那时光》后,那种闪烁有若纯金一般的时刻,开始出现在脑海中,它够将时间就驻留在那一霎间将它凝冻起来,这个世界似乎着可以唤醒的天堂。

《刹那时光》的作者是来自美国圣地亚哥的神父丁松青,他9岁便立志做神父,18岁就进入耶稣修道院修习,1969年丁松青来到台湾,两年后在东南海岸的小岛兰屿做见习修士,与雅美族人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七年后,自菲律宾修习两年神学的丁松青再次回到台湾,在新竹山区的清泉天主堂任职神父,融入泰雅族人的生活,至今仍生活在那里。

当时的三毛就是在兰屿岛上与丁松青相识,他们长达了二十多年的友谊,他对三毛而言是挚友,他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化作纸上的素材,他是诗人、艺术家、是神父也是可爱的人。三毛在信中说,她把书中“每一个句子,每一段章节”都做到了接近背诵一样的熟悉,她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刹那时光》,他自己也感触,“一个人心灵居然可能和另外一个世上的灵魂,在沟通和了解上,那么自然又不费力地契合到这样深切的地步,这是一种少见的契合,人生旅途上,能遇见三毛,是他的缘,也是三毛的分。

唤醒天堂里的自由《刹那时光》里,我理解到丁松青的敏感,他的细腻,时光一去再不倒流的如逝之感,让人感叹人生的多变,这是他的墨西哥之旅,是他的生活之感,他像一个善意的使者,去宽宥于人,帮助于人。

他是一个喜欢寻找快乐的人,他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是等待父亲的下班,可是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因为患了癌症离开了人世,我记得书中,他父亲写给丁松青的那句话,“希望你做个乖孩子,我不在时要好好照顾妈妈”,他爸爸离开的时候,母亲还怀着身孕,面对新生的弟弟和离开的父亲,他觉得,上天好似将格兰当成一样礼物给我们,来代替那个被他接去的父亲。

我个人感觉,丁松青是一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善良,却也固执,看见图片上有枯瘦如柴的孩子,他会将小心省下来的钱寄给需要的孩子,他觉得奉献能让他快乐。在监狱他会把千元大钞塞给一个像打工的平原的人,因为他有笨拙的脸孔和单纯的笑容。

他在俄勒冈州工人村生活过一段很自在的日子,虽然看去很普通,像摘草莓,他能遇见许多奇奇怪怪的人,里加度一家,名叫璜的小男孩,甚至是马努埃。

我很喜欢艾拉村的风景,哪怕是描写的,浅蓝色的小屋,碧草如茵的平原,从满色彩的地域,在那个地方,他能感受到温暖,就像一个小个子拥抱了一个人,他都能联想到,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在丁松青的文字里,我看得见真诚和美意。

他在艺术上也是如此,他可能在老师眼里有所欠缺,可是他很渴望有人能懂他,一张脸,一只眼睛,微翘的唇角或者一抹笑容,甚至是一条皱纹... ...都是最美的东西。

可惜那些人并不觉得,丁松青很想把这些美好的事物创造出来,因为美好是活生生的,可是在看见穷人之家后吗,他不想再念下去,艺术?有这么多人陷于饥贫交迫的困境,他改变不了。

面对贫穷,他会直接去帮助人,像窗帘,可是他却忽略了贫穷人的自尊者,他把那些敏感都化作了文字,去体会那种尴尬,他会思索自己的关心,看到这里,我真的觉得丁先生是一个可爱的人。

同时这本书还有很多三毛和他的来往信件,这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人的一生庸庸碌碌,有多少人能如此的倾尽快乐,只为身边人都能享受当下,他和三毛是这样的人,他渴望身边的人也是如此,刹那的时光,刹那的天堂,唯有真实的人生,才能触及人心,他做到了。(《刹那时光》书评/蓦烟如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