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一、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 1. 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 三种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3. 人口(基本)、领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 国家主权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5. 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 6. 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由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7. 国际组织也使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已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8. 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 9. 联合国: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191个成员国过,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0.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①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③ 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④ 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 11.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12. 作用: ① 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② 有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13.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 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 1. 国际关系: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 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 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国家利益 4. 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 5. 含义:国家在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6.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7.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过渐渐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国家力量 8. 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 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坚定维护我国利益 10. 我国国家利益主要内容:安全、政治、经济利益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一、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 1.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 世界俄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它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4.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认识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5. 世界人民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 发展问题 6.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8.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9.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0.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11.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贫困和落后时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建立国际新秩序 12.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13.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而且这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14. 内容: ① 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② 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③ 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④ 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15. 各国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 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② 经济上相互促镜,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③ 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④ 安全上相互信任,统统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根,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辨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1)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2)一个国家能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对外政策,而一个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并不是由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决定的。 (3)经济繁荣,且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发展,不称霸的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才更大。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阻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越大。 如何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应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赖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还有赖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和壮大。 二、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 1.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2.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4. 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5. 称霸和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国际竞争的实质 6. 国际竞争便现在各个领域,经济、文化、军备、人才、科技竞争等。 7.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这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8. 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9. 我国的应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才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 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我国外交政策 2.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4.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6.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平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7. 建国之际,毛泽东提出的三条外交原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8. 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