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诗词《望海楼》赏析

 百了无恨 2015-11-09

 

(宋)米芾《望海楼》赏析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赏析

米芾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画以善于渲染远景,创造朦胧深幽的画面出名。这首诗的布局,也体现了他在画上的造诣。诗要写望海楼,起首先把目光注定在楼的位置上,如同绘画先谋定中心一样,先从远方看城看楼,写镇江城墙之高,望海楼形势之险,为下登临纵目作铺垫。次联进入眺望,同时抒发自己在楼上的感受。望海楼因为高,所以能极目远望,见到长江之水滚滚而来,江上白帆片片。这两句写得雄壮开阔,有孟浩然写洞庭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气派。

  诗在组句上有意参差,把水与船分写,再加入自己的情感。出句说三峡奔流而来的江水,引起了自己提笔赋诗的雅兴,暗用杜甫诗“词源倒翻三峡水”句意切景。对句说点点白帆,又激发了对景举杯的豪气。“三峡”写所见之地遥远,“六朝”表示所思时代遥远,二者看似不相关,经诗人发挥想像,作了创造组合,把景观本身的意象大大拓展了。

在诗人尽情观赏、思绪悠然的时候,天渐渐晚了,红日西坠,画角频吹,江边江中,烟雾缭绕,一片迷濛。于是诗人由景而动情,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禁问:什么是我赏心的地方呢?是春风,还是秋月能令我开怀?似乎二者都不是。尾联由颈联的气氛延宕,江上的红日西坠,引起诗人迟暮之感;晚上江面,烟雾弥漫,又引起诗人由怀古之幽思转入对现实的迷惘,于是自己身世之感,郁积在胸中的不快就悄然流露出来。但诗人笔下把握得很好,写得很含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