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志】世界因你而美丽——何大一

 lccdclzw 2015-11-11

防艾路上,总有人同我们分享感动

他们身体力行告诉世界

Nothing is impossible!

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他们却在道阻且长的困境点亮自己

将美好带给世界。

生而不息,总有人为防艾事业贡献光和热

我们感动,我们记得!



01
人物志·何大一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人人心里的观念、信仰不尽相同,有人信仰上帝、有人崇拜道教、有人信佛……但,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所有HIV感染者心中的上帝、老庄、释迦摩尼。他就是被《时代》杂志称为“打败艾滋病”的人——何大一。或许你还不了解他,但你一定听过“鸡尾酒疗法”,何大一正是鸡尾酒疗法的发明者。




首创“鸡尾酒疗法”
何大一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科学家之一,也是首先阐明艾滋病病毒复制多样性的科学家之一。目前他任职于世界闻名的微生物研究院——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是该中心的首任科学研究主任,同时担任首席执行官一职。祖籍江西新余的何大一1952年生于台湾,12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他于1970年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四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81年,在洛杉矶西奈医疗中心当见习医生时,何大一接触到了最早发现的一批艾滋病病例。认识到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阐明艾滋病病毒复制的多样性之后,何大一开始和同事们致力于研究联合抗病毒疗法,即“鸡尾酒疗法”。这种疗法的原理是选用多种抗艾滋病药物组成一个组合,将蛋白酶抑制剂药物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组合使用,相较单一药物,能更有效地治疗艾滋病。因为其“组合”的策略与调制鸡尾酒过程类似,故被称为“鸡尾酒疗法”。“鸡尾酒疗法”自1996年在已开发国家使用以来,有效降低了艾滋病人死亡率,目前仍是最常用、效果最显著的艾滋病治疗方法之一。(摘自中国科学报)


中国防艾路
身为华裔科学家的何大一,长久以来对于中国的艾滋病防治格外关注。他说:“‘鸡尾酒疗法’发明以后,很多科学家将它带到了非洲、泰国等艾滋病疫情严重的地区,我也去过非洲,但我的背景更自然地把我引向了中国。”2002年,何大一以每年1美元象征性的价钱,把他与艾伦·戴蒙德中心所拥有的疫苗制造专利技术转移给中国政府,以支持对中国内陆艾滋病防治事业。2007年,他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了“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为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新平台。
在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更是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与印度。从这个研究中心走出去的科学家,将艾滋病防治的最新成果带到了包括中国的世界各地。这让何大一倍感欣慰,他说:“我很欣慰地看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地艾滋病研究机构的负责人都是我的学生。”


虽然鸡尾酒疗法已经将一个死刑的病变成可以治疗的病,但我们只是赢得了一场战斗,跟病魔的战争还在继续。何大一博士在“20142015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颁奖典礼上曾说:“现在,全世界还有36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还有230万新感染者。今天,在国内HIV传播最严重的是在男同性恋人群,多个城市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的感染率是6%10%,每100HIV阴性同性恋男人中,将有六到十人一年后会变成HIV阳性,这个数目是美国的十倍,这个数目是很可怕的,我们必须多做防治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