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Nature和Science的论文崇拜
国内科学界对CNS有无上的崇拜,甚至膜拜。在很多人那里,这种膜拜不亚于虔诚的基督徒对耶稣的膜拜,伊斯兰教徒对穆罕穆德的顶礼。 做为生物科学研究者,本人对CELL杂志的论文水平还是比较欣赏的。但对Nature和Science却感觉大为不同。CELL毕竟还是专业期刊,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论文的评审更讲求学术价值。而多数国人不知的是,Nature和Science从根本上是大众科普类期刊,讲求的是新闻价值。在自己学术生涯的初始阶段,和本系同研究领域的老师及研究生同学们更多关注的是本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到后期才和他们一起更多地讨论本领域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讨论下来发现,这些文章多有名无实,结论宏大或观点貌似新颖,但论据和逻辑极不可靠。我现在依然记得大家对Science和Nature发表这类文章的强烈反感甚至恼火,我有一段时间对这两家杂志基本上不予任何关注。 NS论文的选择标准其实是由这两家杂志的历史出身和定位所决定的,因为他们都不是专业杂志,而是科普杂志。 在Nature出现之前,在英国已有各种各样的专业杂志,其中代表英国最高水平的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那是牛顿、法拉第等发表文章的地方。在国际上,生物分类领域有林奈学会的几个期刊,欧洲大陆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刊物。 在1860年左右,英国开始出现一些科普型杂志,如Recreative Science,Popular Science Review,The Reader等。Nature创刊于1869年,从内容、风格、和读者对象上都非常接近这些杂志,把科学、文学、和艺术结合起来销售给科学界以外的读者群。 Science创刊于1880年的美国纽约,最初由爱迪生出资支持。但运营不佳、几经易手,最后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ociait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会刊。AAAS是一个以加强科学家协作、对社会大力宣传科学为宗旨的协会。它不同于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NAS)和美国文理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后两者皆为学术荣誉机构,NAS并且发行自己的杂志,即大家熟知的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与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刊类似。 这两家杂志的读者对象、科普类性质、以及它们最初的撰稿审稿人(Nature最初不是同行评审的杂志)决定了它们文章的风格、学术深度、以及技术可靠性。做为科普杂志,吸引非专业读者的眼球是最重要的事情,数据的可靠性、逻辑的严密性、真正学术价值相对来讲就成了次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因为很多貌似新颖的文章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了新闻效果,SCIENCE曾在2010和2011年为一个人所谓的“重大”人类考古发现连发五篇文章,如此集中“造神”运动在科学界闻所未闻,而文章学术价值大受怀疑。NS两份杂志,每周各一期,每期各有十多篇论文,重大科学发现真的能如此频繁的产生么?其中的很多文章不华而不实、不缺乏重要的学术价值才怪呢?也难怪很多文章发表后饱受争议(不过发表争议性文章可以使那些杂志更吸引人眼球,提高影响因子)?那些文章的学术价值还不如影响因子更低的专业性期刊论文,较好的专业性期刊上的论文一般都经过了同行的严格评议。所以我研究生期间的那些美国教授们说,想接受真正的专业训练,去看专业杂志;想出名或看热闹,去看NATURE和SCIENCE。 虽然这两家杂志现在的读者多为科学家,但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大众科普杂志,因为对于它们大多数的论文来讲,大部分科学家都是外行,根本无法评定非自己专业领域的文章-其实大部分人对那些文章看都不看。真正有机会以同行评议本专业领域论文的可靠性和学术价值的时候,那已经是在Nature和Science的文章发表之后了。有时间、动作快的话也可以在NS上发一个Technical correspondence等表示反对,对自己也是一篇NS文章。争议只会惹起更多的争议(最近科学网上关于tenure制度的争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一下子NATURE或SCIENCE上同题就有两篇文章会被以后的争论者不停引用了,这是提高杂志或文章影响因子的另一妙招。 NS好像有自己的一个学术、关系圈子。NS的审稿人一般是以前在这些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人,另外有一些固定reviewing editors。所以以前文章作者和这些固定审稿人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能力就直接影响什么样的稿件得以发表,什么样的被拒。看一看Nature杂志(包括子刊)的责任编辑的履历就知道,他们一般是在某一非常狭窄的研究方向受过一定学术训练,但在学术上还没有多大建树,常常是在博士后之后转行做编辑的年轻人。他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可能没有高屋建瓴的把握,对自己原研究方向以外的东西所知甚少,对很多文章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并不一定有很强的鉴别能力,并在学术讨论上常常坚持自己的一知半解。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学术能力和他们的重要编辑位置可能并不相称。 所以,这些编辑和杂志便锁定一些热门领域(这些领域也常常是由于他们的哄抬而变得热门或更热门)和一些大腕人物做为杂志的主要文章渠道。近期最热门的生物领域是基因组学(特别是人、古人类、或与人相关的灵长类动物)、结构生物学、GWA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用metagenomics方法调查动物或人体内的微生物群系(micobiome),以及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Science杂志为了和Nature竞争,也选定了这些领域,不过感觉老是比Nature晚了半步,变成了铁定地跟风。这一系统使得象microbiome之类的研究以同样的方法换个研究群体在NS上照发不误。其学术贡献是什么?人体消化系统内的微生物生态平衡对人健康很重要,不同的人体内微生物群体可能有所不同。NS编辑大概不知道基于微生物生态平衡和强化有益微生物概念的“三株口服液”在中国已经卖了一二十年了-虽然后来名誉受到了影响。即使有些人还不知道,发几篇文章已经不少了,不明白为什么NS要连篇累牍?我并不反对基因组学研究,那也是我的研究方向之一,但我认为基因组学研究可以做得更深入一些,能为解决重要的生物、医学、农业、环保等问题做出更大贡献才可不负NS盛名。 这些杂志往往在热门或其它一些领域认定了哪些PIs和研究组是大腕或明星,因而他们的投稿就会得到额外的照顾,而不太知名的、或尚未进入他们的明星圈的PIs和研究组即使文章更好也常常会遭到排挤。对一些他们认为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研究项目,这两家杂志会去抢,会去预定,好像研究还没开始他们就已经知道将会有重大发现产生。等到抢到了这些研究项目且研究有基本结果之后(数据有漏洞没关系,分析粗糙一些没关系),下一步就是“策划”如何让这些文稿走走同行评议的过场,什么时候发表这些论文,如何召开新闻发布会等。人类基因组在两家杂志上几乎同时各有一文发表就是这样争抢、策划的结果,ENCODE项目在2012年大批NS文章的发表也属于这种情况。 最近读了曾在NATURE任基因组版块责任编辑的一个人的博文(见下)证实了这些想法,也更清楚地意识到:原来NATURE的编稿和商家推出新产品的策划和公关宣传竟是如此地相似!这位编辑在博文里谈到自己策划黑猩猩(chimpanzee)基因组在NATURE发布的经过。并特别描述了自己做编辑最窘的一件事:在辉煌的新闻发布会后,一位科学家走过去悄悄对她说:你们本期杂志上为黑猩猩基因组放了一张猩猩(orangutan,黄毛)的照片(见NATURE杂志2005年9月1日一期)!这就是非专业编辑、急功近利于新闻效果的结果! 另外,NS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稿件有不同的态度。中国除了少数几个研究组和研究方向(如大规模基因组学、结构生物学、古脊椎动物研究)已经挤入了它们的celebrity阵营之外,来自其他研究组或研究方向的论文投稿结局多不乐观。SCIENCE编辑竟然直言,第一作者为中国单位的投稿98%被拒!不知这是由于他们怀疑中国研究做假太甚,还是认为中国总体学术水平不够,但这种“株连式”的打击使得一些优秀的中国论文也难以在这些杂志上发表。 两个非专业期刊超过一切专业期刊、两个更注重新闻价值的期刊超过更重视学术价值的专业期刊成为现代科学界-尤其是中国的学术界和世界范围内年轻一代科学家崇拜的对象,这是否是科学的悲剧?学术研究的空虚和学术界的浮躁是否也与这两个期刊所代表的“影响因子”攀比有直接的关系? 当然,我并不是说NS上所有的文章都是华而不实的垃圾-我在上面也见到一些不错的文章,只不过是NS杂志的真正学术价值与它们所得到的盛誉不符,更不值得崇拜,而这些杂志对科学和科学界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对中国的学术界。
2. NATURE原编辑的博文: http://magazine./2012/features/the-nature-of-the-knight-bus/(强烈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