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双十一电商销售的冷思考(点拾原创)

 真友书屋 2015-11-12

在并不遥远的过去,1111日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后来不知道是谁发明了“光棍节”,于是这一天变成了许多单身人士参加单身派对的日子,又到了后来,光棍节变成了电商超级打折日。2015年已经是天猫第七个双十一打折狂欢节了。这个原本普通的日子已经变成了类似于美国“Black Friday"那样的购物狂欢节。

从数据来看,双十一的销量一直节节攀升。2013年天猫双十一用了6分钟过10亿,全天销量350亿。2014年天猫双十一用了38分钟突破100亿,全天销量571亿。2015年天猫双十一仅仅用了12分钟就破100亿,全天成交达到912亿。然而,双十一的新鲜度在不断下降。如果我们看数据,也发现整个电商的增速已经大幅下滑。根据阿里最新的三季报,其GMV的增速只有28%。其中淘宝GMV的同比增速只有15%,而天猫的GMV增速为56%。而上个季度,淘宝和天猫的GMV增速都还有34%25%对于成立了十几年的淘宝来说,增长越来越缓慢。阿里只有依靠天猫带动收入增长。


如果我们从渗透率的角度看,电商无疑是目前互联网行业中渗透率最高的。阿里过去十几年的高速增长来自于中国互联网人口红利的爆发。2009年到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人口已经达到了6.7亿人,超过了全国成年人的三分之二。其中,淘宝的活跃用户数达到了3.86亿。可以说中国网民基本完成了对于电商的渗透率。而从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来看,其已经逐步从标准化,互联网化的商品和服务,开始转向个性化,O2O化的商品和服务。电商作为打破中间环节最受益,最容易变现的环节,享受到了中国互联网人口红利爆发的第一波红利。但未来随着基数的增长,电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瓶颈。中产阶级崛起后,对服务和个性化产品的追求,也会影响电商在未来几年的增长。最终,双十一真的会变成类似于美国“Black Friday"的感觉:虽然很热闹,但整体同比增长会越来越平稳。此外,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发现双十一的弊端:平台很热闹,但埋单的是商家。双十一的促销很多时候无法获得有效客户。

当然,从这一次双十一看,电商还是有亮点的。我们看到了大量进口的商品,这也是目前一线城市人口消费特征的转变。购买海外优质的商品,结合更廉价的物流。以前每次出国都要给朋友们带一大堆东西,海外的代购过去几年也享受到了中国人消费力的崛起。未来通过跨境电商的平台,会有越来越多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开始购买海外的商品,甚至开始养成海外的消费习惯。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因为网上买美国坚果很便宜,现在也养成了吃坚果的习惯。另一个亮点是农村电商。过去,我们发现过多的中间环节导致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的渠道成本比一线城市更高,有时候这些区域的商品价格甚至高于一线城市。现在,随着电商进入农村和三四线城市,其消费力被引爆,带来新一波的互联网人口红利。

结论和思考。互联网打破的是中间环节,中国的问题就是中间环节太多。我个人认为中间环节分两个方面,实体和虚拟的。目前电商的虚拟中间环节完全被打破,还有一些没有被打破的是实体部分。从这点看,物流行业在未来有极大的价值,将重新改变供应链和渠道,打破原有的行业格局和利润分配方式。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也进入2.0模式,电商代表的1.0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我们需要去寻找新的互联网体验方式,变现方式和流量入口。O2O,共享经济,服务型互联网商品,金融和医疗服务?我会在未来和大家分享这方面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