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周围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是指发生于心、脑血管以外的血管疾病。可分为动脉病和静脉病,动脉病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栓塞、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瘤等,另外还包括肢端动脉舒缩功能紊乱疾病,如雷诺氏病(症)、红斑性肢痛症等;静脉病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等。 中医称周围血管为经脉、脉管,故将周围血管疾病统称为“脉管病”。 【常见症状及体征】 1.疼痛 肢体疼痛是周围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间歇性疼痛、持续性疼痛(静息痛)。其主要原因有动脉供血不足,静脉回流障碍,血液循环异常等。 (1)间歇性疼痛 主要有运动性疼痛,是指伴随运动所出现的不适症状,包括供血不足部位所出现的怠倦、钝痛、紧张或压迫感、痉挛性疼痛或锐痛。发生于下肢的运动性疼痛又称为间歇性跛行,表现为病人在以一定速度行走一定距离后,下肢的某个部位出现酸胀感及痉挛感,迫使病人停步,休息1~5分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次行走又出现同样的症状。从开始行走到出现疼痛的时间称为跛行时间;从开始行走到出现疼痛的距离称为跛行距离。出现间歇性跛行的动脉闭塞性疾病,常见的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大动脉炎性狭窄等,其他如动脉创伤、受压、动脉栓塞和动静脉瘘等。 (2)持续性疼痛(静息痛) 是指肢体在静止状态下产生的疼痛,疼痛持续存在,尤以夜间为甚。持续性疼痛的发生常提示病变及缺血的程度均已加重,已接近失去代偿的程度。 动脉急性或慢性闭塞都可以因为供血障碍引起缺血性神经炎而使肢体持续性疼痛。疼痛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伴有间歇性剧烈刺痛,可向肢体远端放射,并有麻木、厥冷或烧灼、蚁行、针刺等感觉异常。症状多夜晚加重,病人常抱膝而坐藉以缓解疼痛。当肢体因缺血引起营养障碍性溃疡或坏疽时也常伴有局部持续性剧烈的疼痛。营养障碍性静息痛其特点为:疼痛剧烈、持续,有时也有短暂的间歇期,数分钟后再发,影响睡眠,肢体下垂时可略减轻疼痛。 静脉性静息痛的疼痛程度较动脉性为轻,常伴有静脉回流障碍的其它表现。并可因平卧休息或抬高患肢而缓解。 2.皮肤温度异常 肤温变化主要取决于肢体的血流量。动脉闭塞性病变多为肢端寒冷,闭塞程度越重,距离闭塞平面越远,寒冷愈明显。静脉病变多为下肢潮热感,下垂时更明显。 3.皮肤颜色异常 供血不足或血管舒缩失常而致的皮色改变,包括苍白、紫绀和潮红等。静脉郁血,渗出于血管外的红细胞崩解造成色素沉着。某些血管疾病以皮肤颜色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如雷诺氏病,由于指(趾)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阵发性收缩和扩张而产生指(趾)阵发性发白、发紫和发红。 4.感觉异常 周围血管疾病所发生的感觉异常除疼痛外还有潮热和寒冷、怠倦感、麻木、针刺或蚁行感等。 5.肢体增粗或萎缩 肢体肿胀多发生于下肢,静脉郁滞性肿胀一般为凹陷性水肿,按之较软,愈向远侧愈明显,多伴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足靴区”溃疡等,如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等。 肢体或趾(指)变细、瘦小、萎缩,均是由于局部动脉血液供应不足,长期缺乏必要的营养,加之由于疾病造成机体疼痛等限制患肢活动诸因素所造成。萎缩是慢性动脉功能不全的重要体征。 6.溃疡和坏疽 缺血性溃疡是动脉病变引起,由于动脉闭塞病变影响皮肤血液循环,以致组织缺氧而形成溃疡。郁积性溃疡多由静脉病变引起,常见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局部郁积性缺氧,从而并发溃疡。 肢体出现坏疽病灶,提示血液循环供应局部的营养不足以维持静息时组织的代谢需要,以致发生不可逆变化。如无继发感染,坏疽区因液体蒸发和吸收,形成“干性坏疽”;如并发感染则形成“湿性坏疽”,坏死组织受细菌作用而崩解、化脓,有恶臭。 【检查方法】 周围血管疾病的检查是获取临床信息的重要手段,临证时应重点检查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肢体营养状况、有无肢体的肿胀增粗或萎缩、有无肿块、有无溃疡或坏疽等。 测定皮温时应对比同一平面两侧肢体的温度差别,当某部皮温较对侧及同侧其他部分明显降低时(相差大于2℃),则提示该部动脉血流减少,可见于动脉栓塞、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若某部皮温较对侧或同侧其他部位明显升高,则提示该部动脉或静脉血流量增加,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红斑性肢痛症、动静脉瘘等。测定皮温方法有扪诊法、半导体或数字皮温计、红外线热像仪等。 营养状况的检查应重点观察肢体皮肤及附件、肌肉有无营养障碍性改变,有无皮肤松驰、变薄、脱屑;汗毛稀疏、变细、停止生长或脱落;趾(指)甲生长缓慢,变脆,增厚,甲嵴、嵌甲;肌肉萎缩等表现。 动脉搏动和血管杂音的听诊检查是检查动脉性疾病的重要步骤,受检动脉为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检查时应注意感测动脉搏动的强度、动脉的性质(如硬度、有无弯曲、结节、震颤)、血管杂音的部位及强度等。 几个常用的血管功能试验: 1.皮肤指压试验 用手指压迫指(趾)端或甲床,观察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可了解肢端动脉血液供应情况。正常人指(趾)端饱满,皮肤呈粉红色。压迫时局部呈苍白色,松开后毛细血管可在1~2秒内充盈,迅速恢复为粉红色。如充盈缓慢,延长至4~5秒后恢复原来的皮色,或皮色苍白或紫绀,表示肢端动脉血液供应不足。 2.肢体位置试验 病人仰卧床上,显露双足达踝以上或膝部,观察足部皮肤颜色。随即使病人两下肢直伸抬高,髋关节屈曲70°~80°左右,保持该位置约60秒钟后进行观察。检查上肢时,坐位或立位,两上肢伸直高举过头部。血液循环正常时,足趾、足底或手掌保持淡红色或稍发白。当动脉血液供应障碍时,可呈苍白或蜡白色。如肢体抬高后皮肤颜色改变不明显,可使病人抬高的两足反复屈伸30秒钟或两手快速握松5~6次后再观察。抬高后肢体苍白的程度与动脉血供减少的程度成正比,苍白的范围随动脉病变的位置而异。最后,病人坐起,两小腿和足下垂床沿或两上肢下垂于身旁,再观察皮肤颜色的改变。正常人在10秒钟内可恢复正常。在动脉血循环有障碍者,恢复时间可延迟到45~60秒或更长,且颜色不均,呈斑块状。下垂位后正常人的足部浅表静脉应在15秒钟内充盈,如时间延长,也提示动脉血液供应不足,若肢体伴有浅静脉曲张,下垂试验则无价值。 3.运动试验 间歇性跛行是慢性动脉供血不足的特征性症状,间歇性跛行距离和时间与缺血的程度相关,临床上常以此作为反映病情程度和疗效的指标。测定方法为病人以一定速度(1.8Km/h)行走,直到出现症状,该段时间为跛行时间,所行距离为跛行距离。 4.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denburg试验) 用来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方法:病人平卧,高举下肢,使浅静脉血向心回流,在大腿根部、卵圆窝平面远方扎止血带,其紧张度足以压迫大隐静脉,但不致影响动脉血流和深静脉回流为标准。让病人站立,10秒钟内释放止血带,如浅静脉超过30秒钟而逐渐充盈者,属正常情况;如血柱自上而下,立即充盈大隐静脉及分支,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如病人站立,保持止血带压迫情况下,在其远端某一部位迅速出现扩张静脉,提示血液通过小隐静脉或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反流至浅静脉。 5.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 病人站立,在大腿上1/3扎止血带以压迫大隐静脉,交替屈伸膝关节10余次。如深静脉通畅,交通支瓣膜功能健全,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将使血液流入深静脉,而浅静脉瘪陷,下肢也无发胀感觉。如深静脉通畅而大隐静脉和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在运动时也能流入深静脉,一旦运动停止,浅静脉立即充盈血液。如深静脉不通,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则在运动时浅静脉将愈扩张,小腿有胀痛感。 6.直腿伸踝试验(Homans征)和压迫腓肠肌试验(Neuhof征) 二者均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体征。Homans征检查方法:病人仰卧,膝关节伸直,小腿略抬高。检查者手持足部用力使膝关节背屈,牵拉腓肠肌。如小腿后部明显疼痛,属阳性反应,这是腓肠肌受牵拉后压迫深部已有血栓及炎症的静脉所致。以征常伴有腓肠肌饱满和紧张感。Neuhof征检查方法:病人仰卧屈膝,足跟平置检查台上,检查者用手指按触腓肠肌深部组织。如有增厚、浸润感和疼痛,即属阳性。 7.冷水试验和握拳试验 本试验可诱发雷诺氏病患者出现苍白—紫绀—潮红的皮色改变。冷水试验方法为将手指足趾放入4℃左右的冷水中1分钟,然后观察皮色有无上述改变。握拳试验方法为两手紧握一分钟后,在弯曲状态下放开,观察 有无皮色改变。 血液流变、血脂、凝血功能检查、微循环检查、彩色B超、连续多普勒超声、肢体体积描计、节段血压测定、X线平片及造影、放射性核素检查、核磁检查及CTA均对血管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临床检查时,应优先选择无损检查。由于技术的发展,彩超、核磁及CTA等在诊断水平上不断进步,有逐渐取代血管造影的趋势,但到目前为止,血管造影仍是诊断周围血管疾病的主要标准。 【病因病机】 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大类。外因包括外感六淫、特殊毒邪(烟毒)、外伤等;内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劳伤虚损等。 周围血管疾病病机特点是血瘀。血管是血液运行的管道、通路,必须保持畅通无阻,才能完成传输血液的任务。本类病变过程中,不论是内因所致,还是外因引发,或迟或早地在不同的血管、不同的部位和不同的程度上出现血脉瘀滞。血脉瘀滞之后,破坏了人体气血正常循环从而引发各种不同的病理变化。在分析其病机时应注意邪、虚、瘀三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变化关系。其中邪既可以是外因,又可以是血瘀后的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浊、水湿);虚既是受邪的条件,也可能是血瘀伤正的结果;瘀往往是因邪而致,也有的是因虚而成。所以在邪、瘀、虚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导致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变化,形成了临床上的各种证候。虽然血管病的病变部位多数在血管的某一局部,但与脏腑气血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脏腑功能失职,则会出现运血无力,统摄无权,疏泄失常,使血液不能正常运行而发生病变;反之,血液瘀阻之后也会使各脏腑失去濡养而虚损。气血的虚衰与血管病的关系更是直接的。 此外,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尚有禀性不耐、遗传因素、冲任失调等,临证时亦不能忽视。 【治疗】 1.内治 周围血管疾病虽然病因多端,诸如寒、湿、热之有余,或气、血、阴、阳之不足,但都离不开血瘀这个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血实宜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因此,活血化瘀就成为周围血管疾病总的治则。 应用活血化瘀这一总治则时,还必须结合寒热虚实的不同,灵活应用理气活血化瘀、益气活血化瘀、散寒活血化瘀、清热活血化瘀、祛湿活血化瘀、补血活血化瘀等一些常用的治法。 (1)理气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肝郁气滞血瘀证,凡周围血管疾病有气滞血瘀表现者均可应用,尤宜于病情随情志刺激而变化,或疾患使病人忧郁者。 (2)益气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气虚血瘀证,主要表现除有血瘀证象外,为病久并伴体倦、纳差、气短、心悸、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深静脉炎的后期。 (3)散寒活血化瘀法 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瘀药物,解除寒凝,促使经脉舒通,血活瘀化。合乎“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其中,温经通阳、活血化瘀法适用于外寒客络血瘀证,主要表现除有血瘀证象外,尚有局部肤色苍白,发凉,疼痛得热则缓,舌淡紫,苔白润,脉沉紧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或痉挛性疾病的早期。补阳益气、活血化瘀法适用于阳虚内寒血瘀证,主要除有上述表现外,还伴腹胀便溏,腰膝发冷,小便频数或不利,阳萎,脉沉细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后期。 (4)清热活血化瘀法 即用寒凉的药物配合活血化瘀药物,清解热邪,以使络宁血活瘀化,是“热者寒之”之义。在具体应用清热活血化瘀时,必须首先分清热之为实为虚、在气在血,而推演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三法。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血热血瘀证,主要表现除有血瘀证象外,为患部皮肤发红、灼热,瘀斑色红或紫,舌红绛,脉数等,常见于急性血栓性深浅静脉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适用于热毒瘀滞证,主要表现如上述(除舌脉外),还可伴发溃疡,舌红,苔黄厚而干,脉弦滑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坏疽的早期。养阴清热活血化瘀法适用于阴虚血瘀证,主要表现除有血瘀证象外,为病程较长,局部发热恶凉亦恶热,或伴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后期。 (5)祛湿活血化瘀法 即用燥湿或渗利的药物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以祛湿而通利气机,促使血活瘀化。湿为阴邪,易阻气机而致血瘀。在具体应用祛湿活血化瘀治法时,又须分别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利湿活血化瘀、温肾利湿活血化瘀三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湿热瘀滞证,主要表现除有血瘀证象外,为患肢肤红灼热,水肿,或疮面湿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健脾利湿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脾虚湿瘀证,主要表现为患肢水肿,全身倦怠,脘腹胀满,大便清稀,舌苔白腻,脉濡缓等。温肾利湿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肾虚湿瘀证,主要表现为患肢水肿,肤冷,全身畏寒,舌淡,苔白润或腻,脉沉弱等。以上各证均常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深静脉回流障碍。 (6)补血活血化瘀法 即用补血的药物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以增血液而充盈脉道,促使血活瘀化。适用于血虚血瘀证,主要表现除有血瘀证象外,为病久并伴头晕,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爪色淡,心悸,舌淡,脉细等,常见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早期或后期。 除活血化瘀之外,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患者不同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还经常使用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等治法。 2.外治 周围血管疾病的外治与其他外科疾病一样,可以根据病情选用熏洗、箍围、浸渍、热烘等外治法。 在周围血管疾病中,对坏疽的清创处理不同于其他外科疾病,必须顾及到患肢的供血情况。清创必须在全身情况得到改善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在清创时要掌握以下原则:急性炎症期不做清创处理,炎症控制后适当清除坏死组织,在坏死组织的界限清楚后彻底清创。常用的清疮方法有“鲸吞法”与“蚕食法”。所谓“鲸吞法”,即在麻醉下将坏死组织自坏死组织与存活组织分界处进行消除。所谓“蚕食法”,就是在换药时视其具体情况逐渐地将能清除的坏死组织清除。“蚕食”坏死组织时可应用化腐生肌中药,这些药物应用得当能起到祛腐生新的作用。 3.介入、手术疗法 周围血管疾病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运用介入、手术方法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
第一节 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股肿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发生异常凝固,而引起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怒张四大症状,好发于下肢髂股静脉和股腘静脉,可并发肺栓塞和肺梗塞而危及生命。相当于西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往称血栓性深静脉炎。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因为创伤或产后长期卧床,以致肢体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血阻于脉络,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而发本病。 1.血脉损伤 跌仆损伤、手术等可直接伤害人体,使局部气血凝滞,瘀血流注于下肢发生本病,如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瘀血流注,亦发肿胀, 乃血变成水之证。” 2.久卧伤气 产后或因长期卧床,肢体气机不利,气滞血瘀于经脉之中,营血回流不畅,而发本病。清·吴谦所著《医宗金鉴》曰:“产后闪挫,瘀血作肿者,瘀血久滞于经络,忽发则木硬不红微热。”较明确地指出了本病的病因和发病特点。 3.气虚血瘀 多因年老、肥胖、瘤岩等,致使患者气虚,气为血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营血运行,下肢又为血脉之末,故易发生血脉阻塞。 西医学认为血流滞缓、静脉管壁结构改变和血液成分变化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而外伤、手术、分娩、肿瘤等可直接诱发本病。 【诊断】 1.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的股肿发生在下肢。多见于肢体外伤、长期卧床、产后、肿瘤和其他血管疾病及各种手术、血管内导管术后。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单侧下肢突发性广泛性粗肿、胀痛,行走不利,可伴低热。后期可出现浅静脉扩张、曲张,肢体轻度浮肿、小腿色素沉着、皮炎、臁疮等。由于阻塞的静脉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肢体疼痛是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肢体肿胀一般较局限,以踝及小腿部为主,行走时加重,休息或平卧后减轻,腓肠肌压痛,一般无全身表现。下肢伸直并略抬高,检查者用手握住病人的足背部用力使踝关节背屈,使跟腱拉紧腓肠肌紧张,病人感到小腿部后方出现似绳索样拉痛,即为霍曼氏征(Homan's sign)阳性。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突然性、广泛性、单侧下肢粗肿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一般患肢的周径可较健侧增粗5~8cm。疼痛性质为胀痛,部位可为全下肢,以患肢的髂窝、股三角区疼痛明显,甚至可连及同侧腰背部或会阴部。平卧时减轻,站立时加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全身反应并不十分严重,体温可在37℃~38℃左右。疾病初期主要是表浅静脉的网状扩张,后期可在患肢侧的下腹部、髋部、会阴部都见到曲张的静脉。 (3)混合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是指血栓起源于小腿肌肉内的腓肠静脉丛,顺行性生长、蔓延扩展至整个下肢静脉主干,或由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逆行扩展到整个下肢静脉者。临床上此被称为混合型。以前者较为多见,常发于手术后。临床表现兼具小腿深静脉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特点。 另外,本病早期可出现急性股动脉痉挛(疼痛性股蓝肿)和肺动脉栓塞两种危重性的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 (4)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是指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期,由于血液回流障碍或血栓机化再通后,静脉瓣膜被破坏,血液倒流,回流不畅,引起的肢体远端静脉高压、淤血而产生的肢体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形成等临床表现。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核素静脉造影、多普勒血流和体积描记仪检查,为无创性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患肢血液回流和供血状况。静脉造影能使静脉直接显影,可判断有无血栓及其范围、形态及侧支循环状况,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亦有助于直接观察治疗效果。 【鉴别诊断】 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本病多发于成年人,多有从事较长期的站立性工作和重体力劳动者;发病隐匿,进展较缓慢,以双下肢同时发病为特征;患者双小腿浮肿、沉重感,站立位肿胀明显,抬高患肢后则肿胀明显减轻或消失;后期可见较明显的浅静脉曲张及其并发症,如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小腿溃疡等;应用肢体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测和深静脉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2.淋巴水肿 下肢肿胀常见的另一个原因是淋巴水肿。但淋巴性肿胀并非指陷性,状似橡胶海绵,肿胀分布范围多自足背开始,逐渐向近心侧蔓延;皮肤和皮下组织增生变厚;慢性淋巴功能不全发展至后期形成典型的橡皮肿,皮肤增厚、粗糙而呈“苔癣”状,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者罕见。 【治疗】 本病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早期多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后期则重视健脾利湿、活血化瘀。 辨证论治 (1)内治 ① 湿热下注证 证候:发病较急,表现为下肢粗肿,局部发热、发红,疼痛,活动受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味。患肢疼痛重者,重用金银花,加蒲公英;便秘者,加大黄、芒硝(冲服);全身发热明显者,加生石膏、知母、漏芦;急性病人患肢粗肿胀痛严重者,重用活血化瘀药物。 ②血脉瘀阻证 证候:下肢肿胀,皮色紫暗,固定性压痛,肢体青筋怒张,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脉弦。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活血通脉汤加减。疼痛严重者,加王不留行、乳香、没药;局部压痛拒按者,加三棱、莪术、水蛭等。 ③气虚湿阻证 证候:表现为下肢肿胀日久,朝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抬高下肢后减轻,皮色略暗青筋迂曲;倦怠乏力;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 治法:益气健脾,祛湿通络。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味。 以上三证均可用丹参注射液20~3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日为一疗程。 (2)外治 ①急性期可用芒硝加冰片外敷:方法是芒硝500g、冰片5g共研成粉状,混合后装入纱布袋中,敷于患肢小腿肚及小腿内侧,待芒硝结块干结时,重新更换,发病后连用数日,可减轻患肢疼痛等症状。 ②慢性期可用中药煎汤趁热外洗患肢,可选用活血止痛散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 2.其他疗法 西医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主张早期(72小时内)手术取栓和溶栓及抗凝、祛聚、降粘、扩血管等疗法。对于急性肺栓塞和疼痛性股蓝肿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积极抢救。 【预防与调护】 1.高血脂患者,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及低脂食物,忌食油腻、肥甘、辛辣之品。严格戒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2.对高危病人(血液呈高凝状态)应适当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 3.术后病人应慎用止血药物,可适当垫高下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或尽量早期下床活动,以利静脉血回流。 4.患血栓性深静脉炎后,应卧床休息,略抬高患肢,发病1个月 内不宜做剧烈活动,以防栓子脱落引起并发症。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作足背屈活动,必要时可给予小腿肌肉进行刺激以使小腿肌肉收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5.发病后期可使用弹力绷带,以压迫浅静脉,促进静脉血回流。
第二节 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发生于肢体浅静脉的血栓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以肢体浅静脉呈条索状突起、色赤、形如蚯蚓、硬而疼痛为特征,多发于青壮年,以四肢为多见,次为胸腹壁。属于中医“赤脉”、“青蛇毒”、“恶脉”、“黄鳅痈”等范畴。本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与季节无关,男女均可罹患。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湿热蕴结,寒湿凝滞,痰浊瘀阻,脾虚失运,外伤血脉等因素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留滞脉中而发病。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称本病为“黄鳅痈”,谓:“此证生在小腿肚里侧,疼痛硬肿,长有数寸,形如泥鳅,其色微红,由肝、脾二经湿热凝结而成。” 1.湿热蕴结 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辛辣刺激之品,脾胃功能受损,水湿失运,火毒内生,湿热积毒下注脉中;或由寒湿凝于脉络,蕴久生热而成。 2.肝气郁滞 情志抑郁,恚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郁日久,由气及血,脉络不畅,瘀血停积。 3.外伤筋脉 长期站立、跌仆损伤,刀割针刺,外科手术等,均可致血脉受损,恶血留内,积滞不散,致生本病。 总之,本病外由湿邪为患,与热而蕴结,与寒而凝滞,与内湿相合,困脾而生痰,是病之标;经脉受损,气血不畅,络道瘀阻,为病之本。 【诊断】 1.临床表现 发病多见筋瘤后期,部位则以四肢多见(尤其多见于下肢),次为胸腹壁等处。 初期(急性期)在浅层脉络(静脉)径路上出现条索状柱,患处疼痛,皮肤发红,触之较硬,扪之发热,按压疼痛明显,肢体沉重。一般无全身症状。 后期(慢性期)患处遗有一条索状物,其色黄褐,按之如弓弦,可有按压疼痛,或结节破溃形成臁疮。临床上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1)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 临床为最常见,下肢多于上肢。临床主要是累及一条浅静脉,沿着发病的静脉出现疼痛、红肿、灼热感,常可扪及结节或硬索状物,有明显压痛。当浅静脉炎累及周围组织时,可出现片状区域性炎块结节,则为浅静脉周围炎。患者可伴有低热、站立时疼痛尤为明显。患处炎症消退后,局部可遗留色素沉着或无痛性纤维硬结,一般需1~3个月后才能消失。 (2)胸腹壁浅静脉炎 多为单侧胸腹壁出现一条索状硬物,长10~20cm,皮肤发红、轻度刺痛。肢体活动时,局部可有牵掣痛,用手按压条索两端,皮肤上可现一条凹陷的浅沟,炎症消退后遗留皮肤色素沉着。一般无全身表现。 (3)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多发于四肢,即浅静脉血栓性炎症呈游走性发作,当一处炎性硬结消失后,其他部位的浅静脉又出现病变,具有游走、间歇、反复发作的特点。可伴有低热、全身不适等。若全身反应较重者,应考虑全身血管炎、胶原性疾病、内脏疾病及深静脉病变等。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一般正常,少数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沉加快。如鉴别诊断困难时,可做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1.瓜藤缠(结节性红斑) 多见于女性,与结核病、风湿病有关;皮肤结节多发生于小腿,伸屈侧无明显区别,呈圆形、片状或斑块状,一般不溃烂;可有疼痛、发热、乏力、关节痛;血沉及免疫指标异常。 2.结节性脉管炎 多见于中年女性;小腿以下伸侧面多发性结节,足背亦常见,可双侧发病;结节多呈小圆形,表面红肿,后期可出现色素斑、点,结节可以破溃;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肢端动脉博动可减弱或消失。 【治疗】 本病早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散结为主。同时,应积极治疗静脉曲张等原发疾病,并配合外治以提高疗效、防止复发。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湿热证 证候:患肢肿胀、发热,皮肤发红、胀痛,喜冷恶热,或有条索状物;或微恶寒发热;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络。 方药:二妙散合茵陈赤豆汤加减。上肢,加桑枝;下肢,加牛膝;红肿消退,疼痛未减者,加赤芍、泽兰、地龙、忍冬藤。 ②血瘀证 证候:患肢疼痛、肿胀、皮色红紫,活动后则甚,小腿部挤压刺痛或痰痛,或见条索状物,按之柔韧或似弓弦;舌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方药:活血通脉汤加鸡血藤、桃仁、忍冬藤。上肢,加桂枝;下肢,用牛膝,兼服四虫丸。 ③肝郁证 证候:胸腹壁有条索状物,固定不移,刺痛,胀痛,或牵掣痛;伴胸闷、嗳气等;舌质淡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弦或弦涩。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解毒。 方药:柴胡清肝汤或复元活血汤。疼痛重者,加三棱、鸡血藤、忍冬藤等。 (2)外治 ①初期,可用消炎软膏或金黄散软膏外敷,每日换药1次。局部红肿渐消,可选用拔毒膏贴敷。 ②后期,可用熏洗疗法:当归尾12g,白芷9g,羌活9g,独活9g,桃仁9g,红花12g,海桐皮9g,威灵仙12g,生艾叶15g,生姜60g,水煎后熏洗。有活血通络,疏风散结之功。 2.其他疗法 本病抗生素治疗无效,少数病例可采取手术切除病灶及物理疗法。针灸疗法有一定疗效。 【预防与调护】 1.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促使消退。适当抬高患肢,如下床则可穿弹力袜,以减轻下肢水肿。 2.病变早期不宜久站、久坐。 3.忌食辛辣。鱼腥之品,戒烟。
第三节 筋瘤
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筋瘤好发于下肢,相当于西医下肢静脉曲张交错所形成的静脉团块。 【病因病机】 由于长期从事站立负重工作,劳倦伤气,或多次妊娠,气滞血瘀,筋脉纵横,血壅于下,结成筋瘤;或骤受风寒或涉水淋雨,寒湿侵袭,凝结筋脉,筋挛血瘀,成块成瘤;或因外伤筋脉,瘀血凝滞,阻滞筋脉络道而成。 西医认为,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缺陷、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所引起。 【诊断】 好发于长久站立工作者或怀孕的妇女,多见于下肢的两小腿。 早期感觉患肢痠胀不适和疼痛,站立时明显,行走或平卧时消失。患肢静脉逐渐怒张,小腿静脉盘曲如条索状,色带青紫,甚则状如蚯蚓,瘤体质地柔软,抬高患肢或向远心方向挤压,可缩小,但患肢下垂放手顷刻充盈回复。有的在肿胀处发生红肿、灼热、压痛等症状,经治疗后则条索状肿胀较为坚韧。瘤体如被碰破,流出大量瘀血,经压迫或结扎后方能止血。病程久者,皮肤萎缩,颜色褐黑,易伴发湿疮和臁疮(慢性溃疡)。 【鉴别诊断】 血瘤 常在出生后即被发现,随年龄增长而长大;瘤体小如豆料,大如拳头,正常皮色,或呈暗红或紫蓝色,形成瘤体的血管一般为丛状的血管或毛细血管。而筋瘤则由管径较粗的静脉曲张而形成,瘤体沿主干静脉走向而迂曲,状如蚯蚓。 【治疗】 本病症状轻者,可用绑腿疗法或辨证论治,重症或有合并症者宜手术治疗。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劳倦伤气证 证候:久站久行或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脘腹坠胀,腰痠;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 治法:补中益气,活血舒筋。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②寒湿凝筋证 证候: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轻度肿胀;伴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 治法:暖肝散寒,益气通脉。 方药: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①外伤瘀滞证 证候:青筋盘曲,状如蚯蚓,表面色青紫,患肢肿胀疼痛;舌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营消肿。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2)外治 患肢用弹力组带包扎,长期使用有时能使瘤体缩小或停止发展。并发湿疮、臁疮者,参考有关间章治疗。 2.其他疗法 西医认为手术是治疗筋瘤的根本办法。凡是有症状的筋瘤,无手术禁忌症者,都应手术治疗,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曲张静脉剥离术。 【预防与调护】 1.长期站立工作或分娩后,适当加强下肢锻炼,配合按摩等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症状。 2.患筋瘤者经常用弹力护套或绷带外裹,防止外伤;并发湿疮者,积极治疗,避免搔抓感染。
第四节 臁 疮
臁疮是指发生小腿臁骨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在古代文献里还有裤口疮、裙风(《证治准绳》)、烂腿(《外科证治全书》)等名,俗称老烂脚。本病多见于久立、久行者,常为筋瘤的后期并发症。主要发于双小腿内、外侧的下1/3处,与季节无关。相当于西医的慢性下肢溃疡。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久站或过度负重,而致小腿筋脉横解,青筋显露,瘀停脉络,久而化热,或小腿皮肤破损染毒,湿热下注而成,疮口经久不愈。《疮疡经验全书》云:“生此疮渐然溃烂,脓水不干,盖因湿热风毒相搏而致然也。”明《证治准绳·疡医》云:“……此因湿热下注,瘀血凝滞于经络,以致肌肉紫黑,痒痛不时。” 西医学认为下肢深、浅静脉及穿通支血管的结构异常,静脉压力增高是小腿皮肤营养性改变和溃疡发生的解剖病理基础,长期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造成的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长期站立、腹压过高和局部皮肤损伤是溃疡发生的诱发因素。 【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久立、久行者,常为筋瘤病的后期并发症之一。 初起小腿肿胀、色素沉着、沉重感,局部青筋怒胀,朝轻暮重,逐年加重,或出现浅静脉炎、淤积性皮炎、湿疹等一系列静脉功能不全表现,继而在小腿下1/3处(足靴区)内臁或外臁持续漫肿、苔癣样变的皮肤出现裂缝,自行破溃或抓破,糜烂、滋水淋漓,溃疡形成,当溃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边缘趋稳定,周围红肿,或日久不愈,或经常复发 。 后期疮口下陷,边缘高起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秽暗,滋水秽浊,疮面周围皮色暗红或紫黑,或四周起湿疹而痒,日久不愈。继发感染则溃疡化脓,或并发出血。严重时溃疡可扩大上至膝下到足背、深达骨膜。少数病人可因缠绵多年不愈,蕴毒深沉而导致癌变。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一般正常,少数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本病的物理检查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小腿溃疡的发病原因,临床常用的有深静脉通畅实验(Perthes实验)、浅静脉和穿通支瓣膜功能实验(Brodle—Trendelemburg实验)等。临床上多用下肢静脉血管造影、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等方法检查其下肢静脉情况。 【鉴别诊断】 临床上臁疮诊断比较容易确诊,勿需鉴别,主要应明确发生臁疮的原因、性质、病情等。 1.结核性臁疮 常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史;皮损初起为红褐色丘疹,中央有坏死,溃疡较深,呈潜行性,边缘呈锯齿状,有败絮样脓水,疮周色紫,溃疡顽固,长期难愈;病程较长者,可见新旧重叠的疤痕,愈合后可留凹陷性色素疤痕。 2.臁疮恶变 可为原发性皮肤癌,也可由臁疮经久不愈,恶变而来;溃疡状如火山,边缘卷起,不规则,触之觉硬,呈浅灰白色,基底表面易出血。 3.放射性臁疮 往往有明显的放射线损伤史;病变局限于放射部位;常由多个小溃疡融合成一片,周围皮肤变有色素沉着,或夹杂有小白点,损伤的皮肤或肌层明显僵硬,感觉减弱。 【治疗】 中医认为臁疮是本虚标实证,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益气活血消除下肢瘀血是治疗的关键。 辨证论治 (1)内治 ①湿热下注证 证候:小腿青筋怒胀,局部发痒,红肿、疼痛,继则破溃,滋水淋漓,疮面腐暗;伴口渴便秘,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和营解毒。 方药:二妙丸合五神汤加减。红肿疼痛重者,加赤芍、丹参;肢体肿胀明显者,加茯苓、泽泻。 ②气虚血瘀证 证候:病程日久,疮面苍白,肉芽色淡,周围皮色黑暗、板硬;肢体沉重,倦怠乏力;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祛瘀生新。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汤加减。 (2)外治 初期:局部红肿,溃破渗液较多者,宜用洗药。如马齿苋60g,黄柏20g,大青叶30g,煎水温湿敷,日3~4次。局部红肿,渗液量少者,宜金黄膏薄敷,日1次。亦可加少量九一丹撒布于疡面上,再盖金黄膏。 后期:久不收口,皮肤乌黑,疮口凹陷,疮面腐肉不脱,时流污水,用七层丹麻油调,摊贴疮面,并用绷带缠缚,每周换药2次,夏季可换勤些。还可用白糖胶布疗法。 腐肉已脱,露新肉者,用生肌散外盖生肌玉红膏,隔日一换或每周2次。周围有湿疹者,用青黛散调麻油盖贴。 2.其他疗法 西医治疗小腿溃疡主要采取手术和局部治疗。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和曲张静脉及结扎交通支切除术,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采用静脉转流、股浅静脉瓣膜代替、静脉瓣环缩手术等;局部控制感染、半暴露疗法、植皮术、患肢抬高和弹力绷带的应用等。 【预防与调护】 改善肢体瘀血状态是本病预防和护理的核心任务。 1.患足宜抬高,不宜久立久行。 2.疮口愈合后,宜经常用弹性护套保护之,避免损伤,预防复发。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糖尿病足) 脱疽是指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患肢末端发凉、怕冷,苍白,麻木,可伴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好发于青壮年男子、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在《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相当于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糖尿病足。 【病因病机】 主要由于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又加外受寒冻,寒湿之邪入侵而发病。脾气不健,化生不足,气血亏虚,气阴两伤,内不能荣养脏腑,外不能充养四肢。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复受寒湿之邪,则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四肢气血不充,失于濡养则皮肉枯槁,坏死脱落。若寒邪久蕴,则郁而化热,湿热浸淫,则患趾(指)红肿溃脓。热邪伤阴,阴虚火旺,病久可致阴血亏虚,肢节失养,坏疽脱落。 本病的发生与长期吸烟、饮食不节、环境、遗传及外伤等因素有关。 总之,本病的发生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而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为其主要病机。 【诊断】 1.临床表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季节,以20~40岁男性多见;常先一侧下肢发病,继而累及对侧,少数患者可累及上肢;患者多有受冷、潮湿、嗜烟、外伤等病史。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发于老年人,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史,常累及大、中动脉。糖尿病足多伴有糖尿病病史,尿糖、血糖增高,可累及大动脉和微小动脉。根据疾病的发展过程,临床一般可分为三期。 一期(局部缺血期) 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痠痛,间歇性跛行,每行走500~1000m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痠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同样或较短距离时,患肢痠胀疼痛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患足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皮色变灰,皮温稍低于健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部分患者小腿可出现游走性红硬条索(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二期(营养障碍期) 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痠胀疼痛,间歇性跛行加重,并出现静息痛,夜间痛甚,难以入寐,患者常抱膝而坐。患足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甲增厚,且生长缓慢,皮肤苍白或潮红或紫红,患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三期(坏死期或坏疽期) 二期表现进一步加重,足趾紫红肿胀,溃烂坏死,或足趾发黑,干瘪,呈干性坏疽。坏疽可先为一趾或数趾,逐渐向上发展,合并感染时,则红肿明显,患足剧烈疼痛,全身发热。经积极治疗,患足红肿可消退,坏疽局限,溃疡可愈合。若坏疽发展至足背以上,则红肿疼痛难以控制,病程日久,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不欲饮食、口干、形体消瘦,甚则壮热神昏。 根据肢体坏死的范围,将坏疽分为三级:一级坏疽局限于足趾或手指部位,二级坏疽局限于足跖部位,三级坏疽发展至踝关节及其上方。 本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常在寒冷季节加重,治愈后又可复发。 2.辅助检查 肢体超声多普勒、血流图、甲皱微循环、动脉造影及血脂、血糖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有助于鉴别诊断,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附:三种脱疽的临床鉴别
【鉴别诊断】 雷诺氏病(肢端动脉痉挛症) 多见于青年女性;上肢较下肢多见,好发于双手;每因寒冷和精神刺激双手出现发凉苍白,继而紫绀、潮红,最后恢复正常的三色变化(雷诺氏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正常,一般不出现肢体坏疽。 【治疗】 本病轻症可单用中、西药治疗,重症应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以辨证论治为主,但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常配合静脉滴注活血化瘀药物,以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肢体血运。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寒湿阻络证 证候: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痠胀疼痛,多走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阳和汤加减。 ②血脉瘀阻证 证候:患趾(指)痠胀疼痛加重,夜难入寐,步履艰难,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下垂更甚,皮肤发凉干燥,肌肉萎缩,趺阳脉搏动消失;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炮山甲、地龙、乳香、没药等。 ③湿热毒盛证 证候: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局部肿胀,皮肤紫暗,浸淫蔓延,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连翘、黄柏、丹参、川芎、赤芍、牛膝等。 ④热毒伤阴证 证候: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指)呈干性坏疽;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方药:顾步汤加减。 ⑤气阴两虚证 证候:病程日久,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久不愈合,肉芽暗红或淡而不鲜;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面色无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淡尖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黄芪鳖甲煎加减。 (2)外治 ①未溃期 可选用冲和膏、红灵丹油膏外敷;亦可用当归15g,独活30g,桑枝30g,威灵仙30g,煎水熏洗,每日1次;亦可用附子、干姜、吴茱萸各等份研末,蜜调,敷于患足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如发生药疹即停用;亦可用红灵酒少许揉擦患肢足背、小腿,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②已溃 溃疡面积较小者,可用上述中药熏洗后,外敷生肌玉红膏;溃疡面积较大,坏死组织难以脱落者,可先用冰片锌氧油(冰片2g,氧化锌油98g)软化创面硬结痂皮,按疏松程度,依次清除坏死痂皮,先除软组织,后除腐骨,彻底的清创术必须待炎症完全消退后方可施行。 2.其他疗法 (1)手术疗法 ① 坏死组织清除术 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近端炎症控制后,可行坏死组织清除,骨断面宜略短于软组织断面。 ②坏死组织切除缝合术 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且近端炎症控制,血运改善,可取分界近端切口,行趾(指)切除缝合术或半足切除缝合术。 ③截肢术 当坏死延及足背及踝部,可行小腿截肢术,坏疽发展至踝以上者,可行膝关节截肢术。 (3)剧烈疼痛的处理 脱疽最主要的自觉症状就是疼痛,严重者剧痛以至彻夜难眠,因此有效的止痛治疗成为治疗脱疽的重要措施,除使用杜冷丁等止痛药物外,可选用以下止痛方法。 ① 中药麻醉 中麻I号2.5~5mg(或中麻II号2~3mg)加氯丙嗪25mg,用生理盐水20ml于晚9时缓慢静脉推注,患者可入睡6~8小时,隔2~3天使用1次。治疗时,患者应平卧,头侧位,去掉枕头。施术后应密切观察,注意护理。 ②持续硬膜外麻醉 在病室内,常规实施低位硬膜外麻醉,最好只麻醉患肢,可持续麻醉2~3天,能消除疼痛,改善患肢肿胀,对一身情况的改善和实施手术均能起到良好作用。 (四)单方验方 ①每日用毛冬青(毛披树根)100~200g煎水400ml,分2次口服。 ②复方丹参注射液2~4ml肌肉注射,每日1~2次;或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4周为1个疗程。 (五)病因治疗 ①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可应用降血脂、降血压药物。 ②糖尿病足 积极控制血糖,规范治疗,防治感染,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的恢复。 【预防与调护】 1.禁止吸烟,少食辛辣炙煿及醇酒之品。 2.冬季户外工作时,注意保暖,鞋袜宜宽大舒适,每天用温水泡洗双足。 3.避免外伤。 4.患侧肢体运动锻炼,可促进患肢侧支循环形成。方法是,患者仰卧,抬高下肢45°~60°20~30分钟,然后两足下垂床沿4~5分钟,同时两足及足趾向下、上、内、外等方向运动10次,再将下肢平放4~5分钟,每日运动3次。坏疽感染时禁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