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烟直:除了吃苦教育,还应该有什么?(72)

 碧海567 2015-11-15

  声明:本文为笔者幸福家庭三部曲之二《人格教育决定孩子幸福——培养幸福的孩子》书稿内容节选,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均须注明原文出处及作者和来自搜狐教育孤烟直的自媒体,图片来源网络。

  生命力就像一把刀,必须经过磨砺才能锋利,才能削铁如泥,才能锐不可挡。为了让孩子的生命力更顽强,不少父母崇尚吃苦教育。但除了吃苦教育,还有一些东西同样能够让孩子的生命力更强大。至少,以下几点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第一,为孩子树立一个顽强生命力的英雄榜样。哪个孩子心中没有一个英雄榜样?其实,孩子是很需要一个英雄人物作为自己心中的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强大自己的生命力。这个榜样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名人传记中的人物,或者影视中的模范。我们一定要为孩子找到这样一个人物,能够“住”在孩子的心中,成为他人生的榜样。以榜样的顽强之精神熏陶孕育孩子的顽强之精神,这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

  第二,培养孩子一项体育运动的习惯。无论什么体育运动项目,只要让孩子养成习惯,爱上并且经常进行这项体育活动,那么孩子的生命力就会变得强大。体育运动不仅能使孩子的身体素质好,而且能够让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强大。生命力是一个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动力之源,生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力。看看那些爱好体育运动的孩子,身上始终充满活力,永远有用不完的力气。为什么?因为体育运动有力促进了孩子生命力的发展和强大。

  第三,让孩子喜欢并从事一项艺术活动。艺术是生命力的最好载体,艺术品是生命力的结晶。所以,让孩子喜欢上一项艺术活动,非常有利于发展其生命力。我们都知道贝多芬的经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对于一个从事音乐创作的人来说,失去听力等于失去了一切。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实际上,是艺术激发了贝多芬的强大生命力,反过来靠着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贝多芬又创作出了很多伟大的音乐作品。

  第四,多带孩子接触底层生活。对于很多城市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来说,远离普通底层人的生活,尤其是偏远农村中孩子的生活。条件艰苦的底层生活或者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对城市孩子来说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很多父母并没有重视这个能够产生强大力量的教科书。我们要多带孩子到底层去,一方面,通过比较自己与底层孩子的生活,会让孩子反思自己,珍惜自己拥有的,从而会更加努力。另一方面,艰苦条件中的孩子的顽强品格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触动或者影响,孩子自然会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让自己的生命力也变得强大起来。

  第五,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人类的生命是一部大书,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是这部大书不可缺少的一页。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以需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所谓生命教育,就是让孩子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 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我们要教会孩子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 义, 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 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 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 使孩子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可能培养其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幸福。(孤烟直 长江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