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观!秋冬季雨后咋钓鱼?

 网中一人 2015-11-16


11月上旬,小雨后第二天仍时断时续,与常熟接壤,日收费50元的新泾某放养浜,养鱼的一段长1500米,宽30~40米,其中400米两岸屋挨屋,住户众多。我8时到那里,已有两人在驳岸上抛钩开钓了。上前询问,回答已钓了1个小时,口不多,中鲤鱼、鲫鱼各一尾。我知道此浜深,不喂饲料,3年前曾放养少量青鱼苗,现在主要放养鲢鱼、鲫鱼、鳊鱼,但多野生鲤鱼、鲌鱼和黄颡。


从天气情况推断,气温13~18摄氏度,阴有时有小雨,钓深不如钓浅。但从驳岸抛钩,水深3.8~4米钓底口不多,中鲤鱼、鲫鱼来看,钓深攻鲤狩鲫是不会落空的。然而经验提醒我:雨天钓浅不钓深!两难之间我决定深浅兼顾,远离住户密集的地段、选择驳岸短,一侧为凹进泥滩且只有两户住户的码头。同时两副钓具齐上,钓远、钓深用6.3米竿钓跑铅,钓近、钓浅用5.4米竿亚二八鲤竿钓不灵不钝。之所以长竿钓跑铅是因为走水,钓浅,偏过70度向凹进的浅水抛钩水流要慢一些。

打窝则因远近和走水不同,远窝用11米超长竿挂翻底饵罐打底窝,饵为干散颗粒50%+腥香型麸类商品饵45%+麝香小米5%,连打10罐,用量650克左右。打远窝后40分钟,换个方向手撒打近窝,面积比远窝大4倍左右,窝料调整为颗粒饲料20%+腥香型商品饵75%+酒泡米5%和少量敲碎的螺蛳,用量400克。手撤窝减少颗粒饲料是因为浅,增加商品饵是要快招鲤鱼、鳊鱼、鲌鱼;改麝香小米为酒泡米是为了增强与底泥的色差,把底摄的鲫鱼留住,引离底的舶鱼下沉;加少量螺蛳一个用意:狩雨天入浅的青鱼。


远近两个窝,远窝水深3.9米;近窝浅,2米左右,但近窝受风的影响,抛钩远和近相差20厘米,水深相差6~8厘米。然而不知是远窝无鱼呢?还是走水抑制了浮标的反应,调4钓4,走水吃2或3目的浮标无任何动作。之后上钩搓商品饵,下钩挂蚯蚓也是如此。于是轮流换窝,远窝钓30分钟,无口就换根竿,变个方向钓滩、钓近窝,若没有口再换过来,两根竿一远一近轮流着钓。不过钓近窝时的饵略有不同,30分钟内上钩兼补窝,搓1:0.9兑水的浓香型麸薯复合饵不变,下钩挂煮熟的红薯块或蚯蚓没有规律,哪种饵上鱼就连续用,无口则换一种饵。从8:40抛钩钓远窝开始到12时,远窝中1500克左右鲤鱼1尾,近窝获鲫鱼3尾、尾重350克左右鲌鱼2尾。午后雨小了,风力则略有增大,抛钩近窝因风而近了许多,但尚在窝的范围之内。


大约13:30,分不清是风推近了浮标,还是钩移位挂住了沉底杂物,在钓4目的标尾由3目变为目还在往下走,到1目时我提竿了。起初鱼不动,竿弯成了弓,僵持中我以为是挂底了,正打算往后退,用拔河的方式拉断子线时鱼动了。然而与鲤鱼中钩离底横冲直撞不同,此鱼离底不高,也不疾窜,往外走时竿举高了就控制住了,如此数个回合后才变为左冲右突。由此确定为青鱼。中青鱼不能急着让鱼亮相,必须半水控鱼,顺势而为才能耗其体力。经过20余分钟搏斗鱼疲了,冲突趋缓,但嘴出水后一个翻身头朝下、尾一摆就下潜了。好在亚二八鲤竿硬中有韧,能挺易控,所以又遛10分钟鱼没劲了,于是伸抄网抄起,回去后称重六斤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