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户外旅行,要风度也要有温度!

 lw罗曼 2015-11-16


户外行走中,失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很多户外爱好者,尤其是新驴,在户外旅行中,或为拍照更显潇洒,或为行动更加迅捷,体现自己身体的强壮,常常衣着轻便随意,或者任意添减,其实这些行为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是非常忌讳的,尤其是在冬季,你很可能因为脱掉一件衣服导致体温下降,甚至失温死亡


失温原因

1、风寒效应:人在同样气温但是不同风速环境中感受的温度不同,一般来说,风越大,感觉越冷。

2、水寒效应:水是很好的热导体,当人体处于水的包围中时,热量散发速度是正常情况的25倍。

3、气温过低:当周围的气温过低时,人会感觉寒冷并不自觉发抖,这些就是轻微的失温症状。



表现症状

1、控制不住的颤抖,嘴唇发紫。

2、无法完成复杂的动作,特别是手不听使唤,步伐不稳。

3、神志不清,言语含糊。

4、剧烈颤抖。

5、不合常理的举动,例如,脱掉外衣而不知道其实很冷。

6、停止颤抖。此时进入非常危险状态。

7、皮肤发白,变青。

8、瞳孔放大。

9、心跳和呼吸剧减。

10、肌肉发硬。

11、在32℃时身体进入'冬眠'状态,关闭手臂和腿部的血流,急剧降低心跳和呼吸频率。

12、在30℃时身体进入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的'冰人'状态,看似死亡了,但仍然是活的。


如何救助失温患者

1、阻止其体温的继续流失,迅速将失温患者转移至温暖的环境。

2、保持患者身体的干燥,温暖。

3、为失温者提供食物和热饮,可以考虑吸氧。

4、外部取暖:在患者腋窝处放置热水袋或者使其在睡袋中与一个健康人相拥。

5、若患者已经不省人事,让他保持复原姿势,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需要立刻展开心肺复苏。

6、不可以按摩患者四肢,四肢率先回暖对患者有致命危险。


复原姿势图如下



预防失温

1、避免全身湿寒。

2、避免在寒风中暴露。

3、避免脱水现象。

4、进行适当的保暖防水措施,保证身体的干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