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沵沵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和谐沟通策略
2015-11-17 | 阅:  转:  |  分享 
  
和谐沟通策略和谐沟通策略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理论为基础提出的。这一策略提出的基本理念是,课堂上真正有效的管理来源于学生个人发自内心的
自制,只有在支持性的情境中,学生才能够表达其面临的问题及其内心真实的感受。如果教师能够采取一种接纳的态度,与学生和谐沟通,就能由内
而外地培养学生的自制行为和责任感。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良好的沟通策略,引导学生发展其自制、合作、负责人的品
质,减少或控制学生考入汤不良行为的发生。美国教育心理家季洛特是这一策略的主要倡导者。季洛特在其《师生之间》一书中,提供给教师一套安
全的人本主义的沟通技巧。理性的信息教师在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却常常表达出一些不理性的信息,他们会责备、要求、说教、贬低和恐
吓学生,而教师的这些信息会使学生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情感与内心的事实,甚至怀疑自己价值观等。理性的信息是指针对情境而非学生
人品的用语。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应针对情境,描述与学生行为有关的事情,而不要评价学生的人品或人格。就事论事,不涉及学生的品性人格,
这是师生之间沟通的基本原则。教师应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必要老是忍耐、退让,而应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以
及学生的反应。但老师需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伤害学生的人格。当课堂上出现了令老师生气的事,教师应该理智地指出使他愤怒的事情
,并说出他的感受。即使在气急败坏的情况下,教师也不应胡乱辱骂学生,攻击学生的人格,教师不应说学生“像什么”或他们“到头来怎么样”之
类的话。好老师的特点传达理性的信息,针对情境而非学生的人格特质。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请学生合作。接纳与承认学生的感受。避免对学生产
生标识作用。以适当的引导来改变学生。适当地赞美学生。纠正学生行为时干净利落、简单明了。以身作则,以高尚行为示范。“坏”老师的特点尖
酸刻薄,爱讥讽学生。攻击学生的人格特质。强求学生的合作。否定学生的感受。标识学生,例如,懒惰/愚笨等。唠唠叨叨,长篇大论。不能控制
自己的情绪。以挖苦为控制学生的工具。不以身作则。和学生合作学生是人,他有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希望,教师应认同学生的需要、
感情和期望,提供给学生自治的机会、体验独立的机会。教师应邀请学生合作而不是一味要求学生服从。教师在活动前应先与学生一同决定活动所需
要的行为,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够参与课堂决定,他们可以决定要如何进行行动,于是学生体会到了独立与自主,会变得较
不依赖教师的引导,能生活在自己所设置的标准中。接受与承认学生的感受教师在学校学习教育学的时候,都学习过“教师应了解并接受学生”。但
很少有教师知道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中教师应如何表达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和接受。表达“了解”、“接受”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得使用特殊的语言。学
生对周围的情境以及对自我有自己的感受,但是当教师又告诉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感受时,他们往往会感受到困惑。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辨识自己
的感情上居有重要的地位,教师不要将自己的意见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应尽量承认/接受学生的感受,减少学生赴混乱矛盾。学生对事情的看法与成人不同,。学生常会夸大事实。
献花(0)
+1
(本文系沵沵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