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风
[定义] .
中风一名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喁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由于本病起病急剧、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风之陡起于倾刻之间,骤变于瞬息之时,来势较猛的特性相类似,故类比而名之曰中风。
中风大多由肝肾阴虚,阴不潜阳,阳亢风动,气血痰火逆行于上,横窜经络所致。
《素问.风论》所述“饮酒中风。、。新浴中风。和《伤寒论》的。太阳中风。以及《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心中风。、一c肝中风”等概念或属外感热病或属脏腑受风寒刺激后产生的某些病理变化,与本篇所论名同实异,应加区别。
(历史沿革]
历代对中风的认识,从其病因学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多以内风立论。
中风一病,导源于《内经》。《内经》虽没有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所记述的。仆击。、。大厥。、。薄厥”、。偏枯。、。偏风。、。痦痱”、。痱风。,。喁斜。等病证,则似本病在卒中昏迷期和后遗证阶段的一些临床表现。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亦有一定的认识。如《素问。风论》说:“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认为偏风的原因是风邪入中脏腑。《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明确提出正气不足,营卫虚弱,外邪入中,引起偏枯。《灵枢。岁露篇》说。。有卒然暴死暴病者……因为贼风所伤。尸认识到暴死卒病与风邪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明确指出中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头部,是由气血逆而不降所致。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在有关条文中尚提出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正式把本病命名为中风,始自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该书对本病设专篇加以阐述。仲景概括地总结了本病的两个主要特征;①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如《金匮。中风历节病篇》说:。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②半身不遂,口眼喁斜。如该篇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正气引邪,喁僻不遂。。对本病病因的认识亦同《内经》一样,认为是曲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贼邪不泻所致。同时,还进一步指出由于风邪入中的浅深和病情轻重的不同,而有在络在经、中腑中脏的区别,为后世辨治本病奠定了基础。
同时代的《华氏中藏经》除同样认为外邪入侵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外,还较原则地专题论述了本病偏枯的内外治法,一强调要。治之各合其宜,安可一揆,在求其本。’对后世颇有启发。 .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风候》对本病病因仍承《内经》,依然认为“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所致,书中并记载了治疗中风后遗证的导引疗法。唐宋时期,对本病的病因学说仍未出现大的突破。王焘《外台秘要.卒中风方》说。“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僵不能语。。后世所云。卒中”率由此而来。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亦将本病进行归类,他指出。。中风大法有四。一日偏枯,二曰风痱,三日风懿,四日风痹。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孙氏分类,虽不同于仲景,但其基本原则,也是根据症状之异,来说明病变的程度,即风懿最重,风痱较重,偏枯稍轻,风痹最轻。严用和《济生方。中风论治》对本病的治疗提出了以“调气。为主的观点,其云。。若内因七情而得之者,法当调气,不当治风,外因六淫而得之者,亦当先调气,然后依所感六气,随证治之。,突出了‘气血失调。在本病病机中的地位。但对本病发病依旧认为是。真气先虚,荣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与《金匮》一致。
综上所述,唐宋以前的医家,对于中风的发病,多以正虚外邪入中立沦,因而在治疗上一般多采用疏风祛邪、补益正气的方药,代表方如侯氏黑散、小续命汤等。唐宋以后,医家们对中风的病因和治法进行了新的探讨,尤其是金元时代的学术争鸣是中风病因学说的重要转折点,他们充实了中风的病因学说和治疗方法,突出以“内风”立论,但对于引起内风的原因,则各持一端,看法不同。
刘完素首先提出中风是由肾水不足,心火暴盛所致。《河间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说。。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
李东垣认为中风是形盛气衰,本气自病。如《医学发明..中风有三》说。。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句,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如此。”
朱震亨捐出中风是湿痰化热生风所致。《丹溪心法.论中风》曰。“按《内经》已下,皆谓外中风邪。然地有南北之殊,不可一途而论。……西北二方,亦有真为风所中者,但极少尔。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以上三家主火、主气、主痰的学术观点虽各不同,但均认为中风一病,风自内生,而非外中。同时,朱丹溪还认为与地理气候环境有关,李东垣亦指出与年龄体质因素有关。这些从临床实践总结出的宝贵理论,开辟了中风分内风、外风之肇端,故而被后人认为是中风病因学说史上的一大转折。
由于对中风病因学说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元代王履认真总结了自《内经》以来各家对中凤病因的不同认识,首次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分为。真中。、“类中”两个类型。他在《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指出;“昔人三子之论,皆不可偏废。但三子以相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故使后人狐疑而不决。殊不知加因风者,真中风也;因子火因与气因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辨之为风,则从昔人以始,辨之为火、气,湿.则从三子以始,庶乎析理明而用法当。”十分明确地将外风所致中风与内伤所致中风区别开来,对临床辨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明清以来,对中风的认识逐渐深化,新的见解不断出现。
明.张介宾提出“非风。之论,强调“内伤积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原因。《景岳全书.非风》篇开宗明义地指出;。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愤,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他具体提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再或内劳外伤,复有所触,以损一时之元气,或以年力衰迈,气血将离,则积损为颓,此发病之因也。盖其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愤,卒然仆倒。。书中还论述了肝邪、痰涎、气血等与中风的关系及其治法。
明。吴昆认为阴阳异位,升降失常也是导致中风的原因。他在《医方考。中风门》说。。浊邪风涌而上,则清阳失位而倒置矣,故令人暴仆。。该篇还详载了治疗中风的23首方剂,如。牵正散。、。大秦艽汤”、。三化汤。、。小活络丹”、。史国公药酒”等都予以收入。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真中风》在王肯堂辨阴中、阳中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凡中风昏倒……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的见解,说明对本病的认识更加深入,仍为现在临床所应用。
清代医家叶天士创立旰阳化风之说,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一章中认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旰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旰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若阴阳并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以温柔濡润之通补。……更有风木过动,中土受戕,不能御其所胜。……或风阳上僭痰火阻窍,神识不清。。叶氏以阴虚肝旺、,风阳妄动,中土受戕,阴阳并损作为中风发病的三种原因,并在治疗上有所发挥。
清代中叶,医家王清任从张景岳之说,专以气虚立论,他在《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论叙》中说;“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非因跌仆得半身不遂,实因气亏得半身不遂”,并制定“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对辨属气虚血瘀证的偏瘫有明显效果。
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晚清近代医家张山雷、张寿甫等继承前人经验,并结合西医学知识来探讨中风发病机理,开中西医汇通之端始。他们认为本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如《中风静诠。自序》云。。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之中风,皆由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在治疗上提出了。唯以潜降为主,镇定其气血上冲之势,使神经不受震激。的原则。《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亦曰。“内中风之证,……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挟气血而上冲脑部,以致昏厥。”并将中风分为脑充血与脑贫血两类进行治疗,创立了有关方剂。至此,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日臻完善。
总之,中风的理论渊源于《内经》,充实于《金匮》,发展于金元,较成熟于明清.中风的发病学说,自唐宋以后由外因而认识到了内因,由片面发展到较全面。随着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的进展,对其治疗亦随之扩充,不仅八法运用俱全,而且剂型多种多样。不但有内治法,还有外治法,极大地丰富了中风的理论和治疗内容。
[范围] 、
本篇所论,包括《内经》中“偏枯”、“偏风”、。瘠痱”、“喁斜。、“大厥”、。薄厥’及后世。真中。、。类中。、。非风。、“内中。等内容。、
西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面神经麻痹等病,可参照本篇辨证施治。 ‘ .
[病因病机)
根据历代医家论述,结合近代认识,中风的发生多由患者脏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运行失常,痰湿内盛,复因忧思恼怒、或恣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阴亏于下,阳浮于上,旰阳暴张,阳化风动,扰动气血,血随气逆,挟痰挟火,上冲于脑,蒙蔽心窍,横窜经隧,形成卒然昏仆,半身不遂诸证而发病。中风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兹分述如下, .
一、内伤积损,精气虚衰
年迈力衰,肾元不固,或形体肥胖,气虚于中,或思虑烦劳过度,气血亏损,以致真气耗散,元气衰惫,复因调摄失度,虚风内生,气血上逆,、神明不用,昏愤仆倒而成本病。正如《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所说,“人至五六十岁,气血就衰,乃有中风之病,少壮无是也,然肥盛之人,或兼平日嗜欲太过,耗其精血,虽甚少壮,无奈形盛气衰,往往亦成中风” ..
亦有素不养慎,恣情纵欲,房室不节,肾精暗耗,或忧愁思虑,曲运神机,心血亏损,以致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心血不足,血不养肝,肝失濡养,肝阳偏亢,加之将息失宜,内风动越,卒仆成中。此即《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所曰,“营液内耗,旰阳内风震动’,“肝血肾液内枯,阳扰凤旋乘窍。”
二、湿痰内生,化热生风 .
饥饱失宜,嗜食肥甘厚味,酒食无度,皆可损伤脾胃,湿滞酿痰,或劳倦忧思过度伤及脾气,或形盛气弱,中气不足,或脾胃素虚,中气亏损,或肝气偏盛克犯脾土,致脾失健运,津液内停,聚湿成痰。痰浊停滞,郁而化热,热盛即可动风,气血随之逆乱,阻络蒙窍,而成本病。亦或旰阳素旺,炼液成痰,旰风挟痰火上壅,横窜经络,蒙蔽清窍,以致神明无主,卒然昏仆而成中风。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说:。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亦说。“平昔酒肉,助热动风为病”。 . ’
三、情志所伤,化火生风
长期精神紧张,脑力劳动过度,或情绪剧烈波动,或素体阴虚,水不涵木,复因情志所伤,致心火暴盛,旰阳暴张,风火相煽,火盛水衰,水衰不能制火涵木,阴虚阳亢,气血上逆,心神昏冒,卒发昏仆。此乃《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
四、正气不足,外风入中
年老体衰,或饮食不节,或劳役过度,或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皆可致正气衰弱,气血不足,营卫失调,腠理空疏,风邪乘虚而入,使气血痹阻,肌肤筋脉失濡,而见偏枯不用。亦有形盛气衰,痰湿内盛,外风引动痰湿流窜经络,以致出现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正如《类证治裁.中风》云。“真中风虽风从外中,亦由内虚招风。。
综合以上病因病机,可以看出中风的原因不外生活失节、情志过极、年龄体质、久病失调和外邪入中等几个方面,其发病机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血虚)、火(肝火、心火、痰火)、气(气逆,气陷)、血(血瘀)、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六端。就临床所见,其中尤以肝肾阴虚所致的阳亢风动,.气升血逆而形成的下虚上实是本病的根本原因。《景岳全书。非风》指出;“人于中年之后,多有此证,其衰可知。经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正以阴虚为言也。夫人生于阳而根于阴,’根本衰则人必病,根本败则人必危矣。所谓根本者,即真阴也。。已明确地阐明肾阴亏虚是中风病机中的关键。因此,可以认为中风的病机在于本虚标实,本虚是中风的异中之同,风火痰气血等标实现象是中风的同中之异。此六端往往相互关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突然发病。其轻者风痰横窜经络,阻滞气血运行,经络失养而口眼喁
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称为中经络。重者肝阳暴张,阳升风动,气血逆乱,挟痰挟火上闭清窍而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称为中脏腑,多为闭证。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肝风痰火炽盛,正气亏虚,正不胜邪而致阴竭阳亡,阴阳离决而为脱证。总之,中风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在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衰少,在标为凤火相煽,痰湿壅盛,气血逆乱。故虚中有实,实由虚致,本虚标实,下虚上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类证鉴别)
中风在临床表现上应与厥证、痫证、痿证、痉证、痹证相鉴别。
(一)在卒中昏仆阶段,应与厥证、痫证进行鉴别。
共同点:神志昏迷,不省人事。其区别如下。
中风;昏迷时间一般较长,同时伴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醒后常有咽僻不遂,失语等后遗证。
厥证;昏迷时间一般较短,多伴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昏迷时与苏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喁斜、四肢抽搐等症。《医宗金鉴.类中风总括》简要指出其与中风之区别主要。辨在喁斜偏废间”,《奇效良方.风门》指出。中气与中风相类,语言謇涩,涎潮昏塞,不知人事,牙关紧急,但手足不偏废为异耳.。
痫证;昏倒时卒倒号叫,其声如畜,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口眼相引, 目睛上视。清醒后精神困惫,休息后一如常人,无后遗症出现。每次发作症状相似,时间短暂,可因情志,疲劳等因素诱发。
痫、厥两证与中风的重要区别,在于两病无中风之口眼喁斜,半身不遂。痫证发作时间面部抽搐所致的口眼形态的变化,不能称为口眼喁斜。
┏━━━━━┳━━━━┳━━━━━━┳━━━━━━━━━┳━━━━━━┳━━━━━━━┳━━━━━━━━━┓
┃共同特点 ┃ 病名 ┃ 发病年龄 ┃ 昏仆特征 ┃ 昏仆时间 ┃ 后遗症状 ┃ 预后转归 ┃
┣━━━━━╋━━━━╋━━━━━━╋━━━━━━━━━╋━━━━━━╋━━━━━━━╋━━━━━━━━━┫
┃突然昏 ┃ 中风 ┃多在40岁以 ┃口眼喁斜半身不 ┃较长 ┃口眼喁斜失语 ┃昏迷程度深者可死 ┃
┃倒不省 ┃ ┃上 ┃遂 一 ┃ ┃偏瘫 ┃亡 ┃
┃ ┣━━━━╋━━━━━━╋━━━━━━━━━╋━━━━━━╋━━━━━━━╋━━━━━━━━━┫
┃人事 ┃ ┃ ┃ ┃ ┃ ┃ ┃
┃ ┃ 厥证 ┃任何年龄 ┃面色苍白四肢厥 ┃较短 ┃无 ┃严重者可一厥不 ┃
┃ ┃ ┃ ┃冷 ┃ ┃ ┃复 ┃
┃ ┃ ┃ ┃ ┃ ┃』 ┃ ┃
┃ ┣━━━━╋━━━━━━╋━━━━━━━━━╋━━━━━━╋━━━━━━━╋━━━━━━━━━┫
┃ ┃癇证 ┃任何年龄 ┃畜叫跌仆,抽搐 ┃较短 ┃无 ┃如常人 ┃
┃ ┃ ┃ ┃吐涎,面肌抽动, ┃ ┃ ┃ ┃
┃ ┃ ┃ ┃目睛上视 ┃ ┃ ┃ ┃
┗━━━━━┻━━━━┻━━━━━━┻━━━━━━━━━┻━━━━━━┻━━━━━━━┻━━━━━━━━━┛
(二)在卒中后期偏瘫阶段,应与痉证,痿证,痹证进行鉴别
共同点。肢体运动功能异常。其区别如下。.
中风。半身不遂,偏废不用,患侧僵硬挛拘或痿软无力,伴有口眼喁斜,舌强语蹇,多有卒仆无知、眩晕、头痛等病史。
痿证。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多见于下肢,呈对称性。日久不用,肌肉萎缩,肢体枯细。起病一般较中风为缓。《医学纲目。论中风》明确地指出;。手足不遂者,在偏枯则手足为邪气阻塞脉道而然,在痿病,则阳明虚,宗筋纵,带脉不引而然也。痱病有言变志乱之证,痿病则无之也。痱病又名风痱,而内伤外感兼备,痿病独得于内伤.也,痱病发于击仆之暴,痿病发于怠惰之渐也,凡此,皆明痱与痿,是两疾也。。
痹证;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沉重、麻木,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病变位置不对称,可上肢,可下肢,可单侧可双侧。后期因疼痛不能运动,肢体废用,亦可见瘦削枯痿,起病多有明显受寒凉,水湿等原因,病变与气候变化有显著关系。
痉证: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其特征,多在原发病的极期阶段出现。发作时无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有的可伴见神昏澹语。
上述三病与中风的重要鉴别在于没有口喁眼斜,言语不利等伴见症。
中风类证鉴别表
┏━━━━┳━━━━┳━━━━━━━━━┳━━━━━┳━━━━━┳━━━━━━━┳━━━━━━┳━━━━━━━━━━┓
┃共同点 ┃ 病名 ┃ 肢体特征 ┃ 疼痛 ┃肌肉痿缩 ┃ 伴有症状 ┃ 起 病 ┃ 病 史 ‘ ┃
┣━━━━╋━━━━╋━━━━━━━━━╋━━━━━╋━━━━━╋━━━━━━━╋━━━━━━╋━━━━━━━━━━┫
┃ ┃ 中风 ┃半身不遂多痿软 ┃ 多无 ┃ 有 ┃ 口眼喁斜, ┃ 较急 ┃ 多有卒仆昏迷、眩 ┃
┃ 肢. ┃ ┃无力或拘急僵硬 ┃ ┃ ┃ 舌强语蹇 ┃ ┃ 晕,头痛病史 ┃
┃ ┣━━━━╋━━━━━━━━━╋━━━━━╋━━━━━╋━━━━━━━╋━━━━━━╋━━━━━━━━━━┫
┃ 体 ┃ ┃ ┃ ┃ ┃ ┃ ┃ ┃
┃ 运 ┃ 痿症 ┃软弱弛缓呈对称 ┃ 无 ┃ 有 ┃多见于下肢 ┃实证较急 ┃多先有肝脾肾亏损 ┃
┃ 动 ┃ ┃性 ┃ ┃ ┃ ┃虚证较缓 ┃或感受外邪 ┃
┃ ┣━━━━╋━━━━━━━━━╋━━━━━╋━━━━━╋━━━━━━━╋━━━━━━╋━━━━━━━━━━┫
┃ 功 ┃ ┃ ┃ ┃ ┃ ┃ ┃ ┃
┃ 能 ┃ 痹证 ┃关节肌肉疼、麻、 ┃ 有 ┃ 有 ┃可见表证 ┃较缓 ┃外感风寒湿热之邪 ┃
┃ 障 ┃ ┃肿沉不对称 ┃ ┃ ┃ ┃ ┃ ┃
┃ ┣━━━━╋━━━━━━━━━╋━━━━━╋━━━━━╋━━━━━━━╋━━━━━━╋━━━━━━━━━━┫
┃ 碍 ┃ ┃ ┃ ┃ ┃ ┃ ┃ ┃
┃ ┃ 痉证 ┃ 四肢抽搐角弓反 ┃ 无 . ┃ 无 ┃项背强直 ┃较急 ┃较多见感受外邪所 ┃
┃ ┃ ┃ 张 ┃ ┃ ┃ ┃ ┃致 ┃
┃ ┃ ┃ ┃ ┃ ┃ ┃ ┃ ┃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
本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症状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尤其中脏腑者,病情危重,命在旦夕,若失去抢救机会,病人很快死亡。因此必须掌握本病的辨证要点,才能及时地辨治本病。
(一)辨中经络、中脏腑
《景岳全书.诸风》指出;。凡非风等证,当辨其在经在脏。经病者,轻浅可延,脏病者,深重可畏。经病者,病连肢体,脏病者,败在神气。虽病在经者,无不由中,而表里微甚,则各有所主,此经、脏之不可不辨也。。辨中经络、中脏腑是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浅深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的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则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喁僻不遂,并常留有后遗症。《金匮翼.中风统论》扼要地指出其区别在于“其倒后神清识人者在经,神昏不识人者在腑。。故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还须注意,所谓中经络、脏腑,主要是指病的轻重浅深而言,不必拘泥于某部经络或某脏某腑。
(二)辨真中、类中 ,
《医学从众录.真中风症》说;“曰真者,所以别乎类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亦明确指出。。夫外受之风为真中风,内生之风为类中风。其病因悬殊,治法自难从同。。真中风为风从外来,自表入里,由皮毛至经络到脏腑,常先有寒热、头身疼痛、肢体拘急等外感表证,随之出现口眼喁斜、半身不遂、僵仆不语等症。类中风为风自内发,无外感表现,常先有中风先兆症状,如眩晕、耳鸣、头痛、肢麻、手颤、舌强等,随之出现喁僻不遂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等症。如《医略十三篇。真中风》所云:“真中风者,真为风邪所中,卒然击仆、偏枯、神昏不语等证,与阴亏火盛,阳虚暴脱之击仆、偏枯、神昏不语等证相类,而真伪难分,却真有风形可据之证也。。临床类中较为常见,真中则较少见。亦如张锡纯说。“真中风证极少,类中风者极多。中风证百人之中真中风不过一二人,审证不确,即凶危立见,此又不可不慎也。。
二、治疗原则
由于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痰火气血逆行于上,阻闭经络,因此滋补肝肾、潜阳降逆、平旰熄风、清火豁痰、活血通络应为本病的主要治则。此外还须根据不同病因,不同见证、不同阶段分别施以不同治法。
三、证治分类
本病在卒中之前数小时或数日之内,常有先兆表现,如头疼、头胀、眩晕加重,或烦躁失眠,或振振欲辟地,或指稍麻木,或肢体牵强,或舌强语滞等。但在未卒中之前不能称为中风,应按照“眩晕。、“肝风”、“肝阳上亢”等证治疗。既中之后,则可按中经络、中脏腑、后遗证三部分进行辨证施治。 .
(一)中经络
在中经络的见证中,兼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肢体拘急等表证者,为外风入中,即真中风,治宜祛风通络,养血和营,兼有头晕目弦,面红烘热:失眠多梦等里证者,为肝风内动,属类中风,治宜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1.脉络空虚,风邪入中 .
症状及分析。 ‘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一一气血虚弱,肢体肌肤失养。
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一一风邪引动痰湿,流窜经络,气血痹阻。 .
发热恶寒,肢体拘急,关节酸疼,苔薄脉浮一一风邪外袭,营卫不和,正邪抗争。
脉象细而无力一一气血不足,脉道失充。
治法。活血祛风,通经活络。
方药。牵正散加味,可加蜈蚣、天麻、当归、川芎、荆芥、防风、菊花.钩藤等。
方解。白附子善祛头面之风痰,僵蚕化痰驱络中之风,全蝎驱风止疼,三药合用祛风化痰通络,蜈蚣,天麻以增强祛风止痉之效,当归、川芎,荆芥,防风,菊花、钩藤活血祛风。全方祛凤活血,通经活络。
还可酌情选用大秦艽汤、小续命汤。
三方之区别如下表;
┏━━━━━┳━━━━━━━━━━━━┳━━━━━━━━━━━━━┳━━━━━━━━━━━━━━┓
┃ 方 名 ┃ 牵正散. ┃ 大秦艽汤 ┃ 小续命汤 ┃
┣━━━━━╋━━━━━━━━━━━━╋━━━━━━━━━━━━━╋━━━━━━━━━━━━━━┫
┃ 组成 ┃白附子、僵蚕、全蝎 ┃秦艽、防风、羌活、独 ┃桂枝、附子、人参、麻黄、 ┃
┃ ┃ ┃活,白芷、当归、.川芎、 ┃杏仁、防已、防风、川芎、 ┃
┃ ┃ ┃白芍、白术、云苓、石膏、 ┃芍药、黄芩、生姜,甘草 ┃
┃ ┃ ┃生地、黄芩、甘草 ┃ ┃
┣━━━━━╋━━━━━━━━━━━━╋━━━━━━━━━━━━━╋━━━━━━━━━━━━━━┫
┃ 功效 ┃祛风化痰,活络通经 ┃祛风清热,调理气血 ┃散寒逐湿,扶正祛风 ┃
┣━━━━━╋━━━━━━━━━━━━╋━━━━━━━━━━━━━╋━━━━━━━━━━━━━━┫
┃ 主证 ┃风痰阻闭头面经络,证见 ┃正气不足,风邪初中经络 ┃ 阳气虚弱,风寒湿邪侵袭经 ┃
┃ ┃口眼喁斜,言语不利,口 ┃而兼内热,证见手足重滞, ┃ 脉,证见口眼喁斜,筋脉拘 ┃
┃ ┃角流涎,甚或面部肌肉抽 ┃喁僻不遂,舌强语涩,并 ┃ 急,半身不遂,语言謇涩, ┃
┃ ┃动,而表证不显者 ┃有寒热头痛,肢体拘急, ┃ 并伴恶寒发热,肢体沉重难 ┃
┃ ┃ ┃关节酸楚.脉浮苔白者 ┃ 举,冷痛麻木者 一 ┃
┗━━━━━┻━━━━━━━━━━━━┻━━━━━━━━━━━━━┻━━━━━━━━━━━━━━┛
外风入中,属中风轻证,其临床表现特点为无神志改变,外感症状明显,病变前一般无中风先兆。外风宜疏散,《医门法律。中风门》曰。。凡风初中经络,不行外散,仅从内夺,引邪深入者,医之过也。。治疗当辨其感受外邪之性质,正气亏虚之程度,确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关系,或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或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而分别选用适当方药。再者,本证在治疗中常加用养血活血之品,此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用药时应予注意。临床还可见到外风引动内风,内外合邪之证,治疗时应表里兼顾,.内外风并除。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症状及分析。 、
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红烘热一一肝肾阴虚,风阳内动,上冒巅顶。
腰膝痠软,少寐多梦,心悸虚烦一一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内扰神明,心肾不交。
口眼喁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一一阳升风动,挟持痰火,阻滞经络。.
舌红苔腻,脉弦细数或见弦滑一一阴虚阳亢,痰热内蕴,引动旰风。
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 .
方药:镇肝熄风汤为主方。
(1)方解:白芍、玄参、天冬滋养阴液,柔肝熄凤,龙牡,龟版、赭石镇旰潜阳,降逆平冲,青蒿、川栋清泄肝热,条达旰气,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阳,甘草,麦芽和胃调中。
方中应加天麻、钩藤、菊花等以增强平肝熄风之力。
( 2)加减;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亢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热地、首乌、女贞子、杞子,萸肉等以滋养肝肾。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旰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旰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若舌强,言语謇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
本证还可选用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
三方之区别如下表。
┏━━━━┳━━━━━━━━━━━━━━━┳━━━━━━━━━━━━━━━┳━━━━━━━━━━━━━━━┓
┃ 方名 ┃ 天麻钩藤饮 ┃ 镇肝熄风汤 ┃ 羚角钩藤汤 ┃
┣━━━━╋━━━━━━━━━━━━━━━╋━━━━━━━━━━━━━━━╋━━━━━━━━━━━━━━━┫
┃ 组成 ┃ 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 ┃ 牛膝、白芍、龟板、玄参,天 ┃ 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 ┃
┃ ┃ 杜仲、桑寄生、黄芩、山栀、 ┃ 冬、代赭石、龙骨、牡蛎、 ┃ 白芍、生地、甘草、贝母, ┃
┃ ┃ 茯苓、夜交藤 ┃ 茵陈、川栋子、麦芽、甘草 ┃ 竹茹、茯神 ┃
┣━━━━╋━━━━━━━━━━━━━━━╋━━━━━━━━━━━━━━━╋━━━━━━━━━━━━━━━┫
┃ 功效 ┃ 平肝熄风,清热安神 ┃ 滋补肝肾,镇肝熄风 ┃ 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
┣━━━━╋━━━━━━━━━━━━━━━╋━━━━━━━━━━━━━━━╋━━━━━━━━━━━━━━━┫
┃ ┃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头痛 ┃ 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 ┃ 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高热 ┃
┃ ┃ 眩晕、耳呜眼花、肢麻震颤、 ┃ 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 ┃ 不退,心烦躁扰,头晕胀痛、 ┃
┃ ┃ 失眠多梦,或喁僻不遂,舌 ┃ 之头晕头痛目眩,耳鸣目胀、 ┃ 面红目赤、手足抽搐、口眼 ┃
┃ ┃ 红脉弦数 ┃ 面红烘热,心烦躁热,肢体 ┃ 喁斜,半身不遂、舌红绛、 ┃
┃ ┃ ┃ 重滞、肌肤麻木、喁僻不遂, ┃ 脉弦数或弦细数 ┃
┃ ┃ ┃ 脉弦细有力 ┃ ┃
┣━━━━╋━━━━━━━━━━━━━━━╋━━━━━━━━━━━━━━━╋━━━━━━━━━━━━━━━┫
┃ 特点 ┃ 偏于清泄肝热,兼能养血安 ┃ 镇潜清降,兼能舒肝和中 ┃ 熄风止痉,兼能化痰通络 ┃
┃ ┃ 神 ┃ ┃ ┃
┗━━━━┻━━━━━━━━━━━━━━━┻━━━━━━━━━━━━━━━┻━━━━━━━━━━━━━━━┛
阴虚肝旺、肝风内动所致之中风无神志改变的,仍属中经络,但较外风入中为重。其临床表现特点为无外感之症,年龄多在四十岁以上,病发前常先有先兆症状,内风宜平熄,故治疗应根据肝肾亏虚程度和肝阳上亢轻重来确定滋阴与潜阳的比例。由于本证病机为风阳内动、气血上逆,病发突然,病势较急,按。急则治标”的原则,重用镇潜熄风之品,直折其亢盛之风阳,使气血不得上逆,实是缓解病情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如《中风静诠。自序》所说。。急用潜阳镇逆之剂,抑降其气火之上浮,使气血不走于上,则脑不受其激动,而神经之功用可复。。此外,本证还常可见到肝风挟持痰火走窜经络隧窍之痰涎壅盛、苔腻脉弦之症,治疗上应注意清化痰热药与滋阴药的选用,做到滋阴不碍湿,化痰不伤阴。再者,通经活络药物在本证治疗时亦属必要,应适当选择。本证治疗后诸症减轻,可常服杞菊地黄丸滋补旰肾,以巩固疗效。 、
(二)中脏腑 .
中脏腑乃危急重证,每因恼怒、烦劳、用力过度而诱发,其主要表现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轻者亦有不经治疗,自然逐渐苏醒,但为数极少。重者即续见各种颓败证候,甚至转归死亡。《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此乃至险之证,中之轻者,犹可迟廷岁月,中之重者,治不如法,危在翘足间也。”因此最要紧的是根据患者症状表现的虚实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急救处理。李中梓谓。“凡中风昏倒,……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在中脏腑的见证中,以邪实内闭为主者为闭证,治宜祛邪开窍,以阳气欲脱之证为主者属脱证,急当扶正固脱。至于中脏中腑之别,古人说法不尽一致,临床也无严格区分。一般来讲,中腑稍轻,中脏多重,闭证多属中腑,脱证多为中脏。中腑救治得法,尚可延缓生命,中脏治不及时或不及救治,往往趋于死亡,故缪中淳云。。中脏死,中腑成废人。。《金匮翼。中风统论》亦云。。卒中昏厥,语言错乱腑病也,其邪为尤深矣。……至于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遗尿声鼾等症,则为中脏,病之最深者也。然其间经病兼府者有之,脏病连经者有之,脏腑经络齐病者有之,要在临病详察也。。
1。闭证
《金匮翼》曰。。病实者,多气闭”,并指出。。卒然口噤目张,两手握固,痰壅气塞,无门下药,此为闭证。。简明地说出了闭证的病机与见证。临床上一般把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口噤不开,大小便闭、肢体强痉视为闭证,然后根据热象的有无,再区别阳闭与阴闭。除上述闭证的一般见症外,阳闭有面赤身热、烦躁不宁、手足温热,气粗口臭、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等症,阴闭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缓等症。其区别如下表:
阴闭阳闭鉴别表
┏━━━━━━━━━━┳━━━┳━━━━┳━━━━┳━━━━┳━━━━┳━━━━┳━━━━━━┳━━━━━┓
┃ 共 有 症 ┃ ┃ 面色 ┃ 神志 ┃ 四肢 ┃ 口唇 ┃ 呼吸 ┃ 舌象 ┃ 脉象 ┃
┣━━━━━━━━━━╋━━━╋━━━━╋━━━━╋━━━━╋━━━━╋━━━━╋━━━━━━╋━━━━━┫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 ┃阳闭 ┃颜面潮 ┃烦躁不 ┃手足温 ┃红而干 ┃气粗口 ┃舌质红, ┃弦滑或弦 ┃
┃牙关紧闭,口噤不开 ┃ ┃红 ┃宁 ┃热 ┃燥 ┃臭 ┃苔黄腻 ┃数 ┃
┃ ┣━━━╋━━━━╋━━━━╋━━━━╋━━━━╋━━━━╋━━━━━━╋━━━━━┫
┃两手握固,大小便闭 ┃ ┃ ┃ ┃ ┃ ┃ ┃ ┃ ┃
┃肢体强痉,舌瘩不语 ┃阴闭 ┃面白无 ┃静卧不 ┃四肢欠 ┃黯而湿 ┃痰声漉 ┃舌质暗, ┃沉滑或沉 ┃
┃ T ┃ ┃华 ┃烦 ┃温 ┃润一 ┃漉 ┃苔白腻 ┃缓 ┃
┗━━━━━━━━━━┻━━━┻━━━━┻━━━━┻━━━━┻━━━━┻━━━━┻━━━━━━┻━━━━━┛
阳闭、阴闭,阴阳不同,在于其内风痰火与内风痰湿之病机不同,治疗亦有区别。
①阳闭
症状及分析, 、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一一肝阳暴张,
引动气血上逆,挟持痰火,阻络蒙窍。
小便不通,大便闭结一一气火逆上,有升无降,邪闭不泄,腑气不通。
面色潮红,烦躁不宁,气粗口臭,手足温热一一风火内旋,阳热偏盛。
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一一风阳升动,痰热邪实内盛。
治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
方药。用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辛凉开窍。并用羚羊角汤加减以清旰熄风,滋阴潜阳。 。
①方解。至宝丹、安宫牛黄丸均有开窍醒神、清热解毒、涤痰镇痉之效,是治疗痰热内闭、热陷心包的要方。其区别在于至宝丹以开窍化浊为主,宜用于痰热内闭,昏厥惊痫之证,常作为中风阳闭开窍的首选药物,安宫牛黄丸着重清心解毒,适用于高热昏谵、烦扰惊厥之证,故阳闭若见热象较甚,烦躁不宁者,可选本药以清热开窍。急救苏醒后,可用羚羊角汤加减治疗。羚羊角、菊花、夏枯草、蝉衣,清胖熄风,白芍、龟版,石决明,滋阴潜阳,生地、丹皮,清热凉血,牛膝、益母草,引血下行,使血逆得平,阳亢得降。
②加减。若抽搐较甚,加全蝎、娱蚣、僵蚕等以熄风解痉。痰涎壅盛,宜加胆星、天竺黄、竹沥以清热豁痰,痰多昏睡者,再加郁金、菖蒲以增强豁痰开窍之力。若有口臭,腹胀、便秘者,应酌加大黄,枳实,甚至芒硝以通腑泻热。若有呕吐,可加代赭石,竹茹以降逆和胃止呕。面赤身热、躁动不安、脉数大有力,舌红而燥者,可加生石膏,石斛以清热养阴。本证还可选用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方见前)。
(2)阴闭
症状及分析。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一一内风鸱张引动痰湿,上蒙清窍,闭阻经络。 .
面白唇暗,四肢欠温一一痰浊阻滞,阳气不得温煦。
痰涎壅盛;。静卧不烦,苔白而腻,脉沉滑缓一一痰湿偏盛,邪实内闭。
治法。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方药.急用苏合香丸温开透窍,并用涤痰汤加减以豁痰熄风。
方解.苏合香丸温通开窍,行气化浊,适用于寒邪或痰湿闭塞气机,蒙蔽神明,症见牙关紧闭、痰涎壅盛、昏仆无知属阴闭证者。半夏、橘红、竹茹,茯苓,祛湿化痰,胆星、菖蒲,豁痰开窍,枳实、生姜,降气和中,天麻、钩藤、僵蚕,平肝熄风。
本证亦可选三生饮治疗,二方之区别如下表;
┏━━━━┳━━━━━━━━━━━━━━━━━━━━━┳━━━━━━━━━━━━━━━━━━━━━┓
┃ 方剂 ┃ 涤 痰 汤 ┃ 三 生 饮 ┃
┣━━━━╋━━━━━━━━━━━━━━━━━━━━━╋━━━━━━━━━━━━━━━━━━━━━┫
┃ 组成 ┃半夏 橘红 茯苓 竹茹 生姜 枳实 胆 ┃生附子 生南星 生川乌 木香 ┃
┃ ┃星 菖蒲 人参 甘草 ┃ ┃
┣━━━━╋━━━━━━━━━━━━━━━━━━━━━╋━━━━━━━━━━━━━━━━━━━━━┫
┃ 功效 ┃豁痰开窍,化浊益气 ┃助阳祛寒、逐风痰,通经络 ┃
┣━━━━╋━━━━━━━━━━━━━━━━━━━━━╋━━━━━━━━━━━━━━━━━━━━━┫
┃ 主治 ┃ 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语、神明不用,苔腻 ┃ 阳气衰微,风邪入中、寒痰上壅,胸阳为浊 ┃
┃ ┃ 脉滑者 ┃ 阴蔽塞不通之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喁 ┃
┃ ┃ ┃ 斜、语言謇涩、痰涎壅盛、半身不遂者 ┃
┗━━━━┻━━━━━━━━━━━━━━━━━━━━━┻━━━━━━━━━━━━━━━━━━━━━┛
阳闭证所用急救成药均可用竹沥一两,姜汁十数滴,温开水调灌之。如牙关紧闭不开者,可用乌梅肉或生南星,冰片为细末或苏合香丸或明矾、飞盐研细擦牙龈。如仍不开者,可用鼻饲法进药。
闭证是以痰火或痰湿随肝风上蒙清窍、内阻经络的邪实内闭证,其证属实。《金匮翼》云。。闭则宜开,不开则死。,故急治以开闭祛邪。阳闭宜凉开,阴闭宜温开,寒温不同,用药各异,应予认真辨别。其中阳闭病情转变迅速,恶化很快,若及时治疗,好转亦快。阴、阳闭之间亦可相互转化或互见,故还应严密注视病情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措施。
2.脱证
脱证乃阴阳不相维系,生命垂绝的危证,表现为机体功能活动极度衰竭,其危急程度较闭证尤甚。脱证可以一中即脱,也有先闭后脱者。
症状及分析;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鼻鼾一一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将离,元气衰败。
肢冷汗多,呼吸低微,二便失禁,四肢不收,舌体萎软,脉微欲绝一一正气虚脱,阳气暴竭。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急用大剂参附汤加味以回阳益气固脱。
①方解。人参,大补心脾,以固后天,附子,温元阳以补先天,人参、附子上助心阳,下补肾命,中补脾土,龙骨、牡蛎、山萸肉,五味子,收敛止汗,镇纳浮阳。全方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⑨加减;回阳之后,若患者症见面赤足冷,虚烦不安,脉极弱或浮大无根,此乃真阴亏损下元虚衰,阴不恋阳,孤阳无依而上越所致,应改用地黄饮子以峻补真阴,温肾扶阳,壮水制火。方中熟地、山萸肉滋补肾阴,石斛、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液,肉苁蓉、巴戟天阴阳并补,肉桂、附子温壮肾阳,菖蒲、远志、茯苓交通心肾,开窍化痰,薄荷利咽;姜枣和中。如脱证已固,元气仍虚,可用理中汤连续服用,痰多者,可酌加祛痰之品。脱证临床较闭证少见,但更危重,尤其见到口开,手撒、眼合、遗尿、鼻鼾五绝之症,则治疗更为困难。故《医学纲目。论中风》说。。风病口开手撒,眼合遗尿,鼻声如鼾者,五脏气绝也。盖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肺绝也。若见一,犹可用二,若面赤时黑,主阳上散,肾水反克心火,兼遗尿、口开气喘者,断不救也。。因而具有二、三种以上脱证症状时,即宜固脱,不必再考虑风,气,痰等。盖阳气不回则生命乃绝,当以回阳固脱为急,如《金匮翼》所云.。脱则宜固.急在元气。,待阳回脱固之后,再详为辨证。 .
再者,脱,闭二证病机根本不同,证情截然有别,治法各不相同。正如《证治汇补.中风》所说。。闭渚,邪气闭塞于外,元气犹然在内,但与开关利气,则邪自散,故治易。脱者,元气泄于外,邪气混于内,虽与峻补,而脏气伤残,故治难。。临床必须详辨,以免误治。《医宗必读。真中风》告诫曰;。脱证……若误服苏合香丸、牛黄至宝之类,即不可救矣。盖斩关夺门之将,原为闭证。设若施之脱证,如人既入井而又下之石也。世人蹈此弊而死者,不可胜数。”兹列简表以示区别。
闭、脱二证鉴别表
┏━━━━━━━━┳━━━┳━━━━┳━━━━━┳━━━┳━━━┳━━━━┳━━━━┳━━━━┳━━━┳━━━━┓
┃ 共有症 ┃区别 ┃ 四肢 ┃ 五官 ┃二便 ┃汗液 ┃ 脉象 ┃ 舌象 ┃ 病机 ┃类属 ┃ 治法 ┃
┣━━━━━━━━╋━━━╋━━━━╋━━━━━╋━━━╋━━━╋━━━━╋━━━━╋━━━━╋━━━╋━━━━┫
┃ 突然昏倒, ┃闭证 ┃两手握 ┃牙关紧 ┃大小 ┃多为 ┃弦滑数 ┃苔黄腻 ┃邪实内 ┃实证 ┃祛邪开 ┃
┃ 不省人事, ┃ ┃固,肢 ┃闭, 口 ┃便闭 ┃无污 ┃或滑 ┃或白腻 ┃闭 ┃ ┃闭 ┃
┃ 舌謇语涩, ┃ ┃体强痉 ┃噤不开 ┃ ┃ ┃ ┃ ┃ ┃ ┃ ┃
┃ ┣━━━╋━━━━╋━━━━━╋━━━╋━━━╋━━━━╋━━━━╋━━━━╋━━━╋━━━━┫
┃ 口眼滔斜 . ┃ ┃ ┃ ┃ ┃ ┃ ┃ ┃ ┃ ┃ ┃
┃ ┃脱证 ┃手撒肢 ┃目合口 ┃二便 ┃汗多 ┃微细欲 ┃苔萎软 ┃阳气欲 ┃虚证 ┃扶正固 ┃
┃ ┃ ┃冷,肢 ┃开,鼻 ┃自遗 ┃不止 ┃绝 ┃或短缩 ┃脱 . ┃ ┃脱 ┃
┃ ┃ ┃体瘫软 ┃鼾息微 ┃ ┃ ┃ ┃ ┃ ┃ ┃ ┃
┃ ┃ ┃ ┃ ┃ ┃ ┃ ┃ ┃ ┃ ┃ ┃
┗━━━━━━━━┻━━━┻━━━━┻━━━━━┻━━━┻━━━┻━━━━┻━━━━┻━━━━┻━━━┻━━━━┛
闭脱二证可以相互转化,即闭证可以发展成脱症,脱症有时亦可转化为闭证,治疗应随证候的变化灵活掌握。闭脱二证还可相兼出现,即闭证中可以出现脱象,脱证中又可以出现闭象。此现象多在闭证转脱证的转移阶段,少数见于脱证固后,继有风痰内闭者。闭证如不及时正确治疗,正气渐虚,不能胜邪,脱象便会逐渐出现,形成闭脱夹杂证。治疗宜开闭之中兼顾正气。如处理不当,脱的现象逐渐增多,形成闭脱不相上下之势,不开闭则邪气愈盛,不扶正固脱则生命垂危,故当开闭固脱并施,但芳香窜散之剂,如苏合香丸、至宝丹等须慎用,以防耗散元气,一般以菖蒲、郁金、远志为妥。中风闭证所用平熄风阳豁痰行气,清旰泄火等法,从广义言之,亦属开闭范畴,处理得当,可使闭证渐开,转危为安。脱证以一中即脱最为危险,经救治之后,有反出现闭象者,证情仍可逐渐加重,此时宜适当开闭,对芳香辛散之剂仍须慎用,以防重现脱象,治疗应处处以顾护正气为原则。
总之,中脏腑无论何种类型,均属危急之证,且变化多端,在辨证时必须分清主次轻重,并掌握风,火,痰、气、虚的动态变化,才能争取诊治上的主动权。
(----)恢复期
中风经救治,证势缓和后,每多遗留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强语謇等后遗症状,一时难以恢复,甚者可成为终身之患,须抓紧时机予以积极治疗。
1.半身不遂
一侧肢体或左或右偏废不用者谓之半身不遂或偏风或偏枯。《医宗必读。真中风》形象地指出了该症病机。“譬如树木,或有一边津液不荫注,而枝叶偏枯。故知偏枯一证,皆由气血不周。。其中有因风痰阻络,筋脉失和者,治宜祛风化痰通经活络,有因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者,治宜益气化瘀,活血通络,有因肝肾亏损,筋骨失养者,治宜滋补旰肾,强筋起痿,有因旰阳上亢,脉络.瘀阻者,治宜平旰潜阳,熄风通络。
(1)气虚血瘀,脉络痹阻 .
症状表现。患肢痿软无力,纵缓不收,面色萎黄,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或见肢体麻木,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
主要病机。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固摄失职。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①方解.本方黄芪用量独重,以大补元气,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以达正气足则血自行。
②加减。如上肢偏废者,加桑枝,桂枝以通络,下肢软弱无力甚者,加川断、牛膝、桑寄生以补肾壮筋。
如兼言语不利者,可加菖蒲、远志以祛痰利窍。兼口眼喁斜者,加白附子、南星,僵蚕、葛根、白芷以祛风化痰。兼肢体麻木者,加乌梢蛇、蜈蚣、桑枝等以通经活络。如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以润肠通便。如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桑螵蛸、山萸肉以温肾固涩。如肢冷偏寒者,可加热附子以温阳散寒。气短乏力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痰多苔腻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若偏瘫日久,虽加重活血药而效果不显者,在扶正的基础上可加水蛭、虻虫、地鳖虫、乌梢蛇等虫类活血药以增强破瘀通络的作用。如患侧手足肿甚者,可加茯苓、泽泻、苡仁以淡渗利湿。
除偏瘫不遂外,如兼见舌强语謇,痰涎壅盛,四肢浮肿,.患侧为重,静卧嗜睡,舌体胖大,舌质淡暗,舌苔厚腻,脉弦滑数,证属风挟痰湿,痹阻经络。方用涤痰汤加木瓜、桑枝、苡仁、防己、全蝎、白附子等以化痰利湿,祛风通络。若体质壮实,属寒痰瘀血阻滞者,可用小活络丹加减。
(2)旰肾亏损,筋骨失养
症状表现;偏废不仁,患侧筋骨痿软,足难任地,伴见眩晕耳鸣,虚烦失眠,面赤唇红,舌痦不语,舌质红绛,苔少,脉弦细数。
主要病机;旰肾亏虚,阴虚阳亢,脉络瘀阻,筋骨失养。
治法;滋补肝肾,壮筋起痿。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还可选用虎潜丸加减。
①方解,(见前)
②加减;如舌质红,脉细数,阴虚内热者,可去附子、官桂,加蒸首乌,黄精、丹皮等以养阴清热。如偏废较重,可加牛膝、木瓜,地龙、蜈蚣、乌梢蛇、桑枝等通经活络。如舌质紫暗,脉涩等有血瘀现象者,可加丹参、鸡血藤、桃仁,地鳖等以活血祛瘀。如下肢痿软无力较重者,可加鹿筋、川断等强筋壮骨之品。如患侧僵硬拘挛,伴见头痛、眩晕、耳鸣、面赤、舌质红脉弦硬有力,证属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可改用镇肝
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
2.言语不利
因舌体强硬或痿软而运动不灵,轻者言语不利,重者可致失语。其中有因风痰流窜,舌络不利,治宜祛风除痰,宣窍通络,有因肝肾精亏,络窍失养者,治宜滋补肝肾,利窍开音。
(1)风痰阻络
症状表现。舌体短胖,强硬不灵,言语謇涩,口角流涎,伴有肢体麻木,肌肤不仁,脉象弦滑,舌苔粘腻。
主要病机,风痰上阻,舌络失和。
治法。祛风除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加减。
方解,天麻、全蝎、胆星、天竺黄以平肝熄风祛痰,远志、菖蒲、郁金,木香以宣窍利气通络。
还可用二陈汤加竹沥、姜汁,石菖蒲等以增强祛痰之力。
( 2)肾虚精亏
症状表现。舌体瘦小,痿软不用,甚或音喑失语,伴见腰膝酸软,足痿不任履地,心悸气短,舌淡红苔少,脉象细弱。
主要病机。肾虚精亏,不能上承。
治法.滋补盱肾,利窍开音。
方药。地黄饮子去桂附加桔梗、木蝴蝶,石菖蒲、郁金、地龙等以补肾填精,开音利窍。
3.口眼喁斜
本症多与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同时并见,多由风痰,瘀血阻于络脉所致。《医方考.中风门》云.“中风,口眼喁斜,无它症者,牵正散主之。”治宜祛风除痰,活瘀通络。方用牵正散以祛除风痰,加荆芥、防风,蜈蚣以祛风通络,桃仁,红花、川芎以活血化瘀。口眼困动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旰熄风。
中风后遗症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并见,若单独出现时,可按上述进行治疗,若同时并见,治疗就应同时兼顾,合并用药,或者抓住主证,照顾兼证。后遗症还应及时配合功能锻炼,以促使早日恢复。
\
中风辨证论治简表
┏━━━━┳━━━━━━━━━━━━━━━━━━━━━━━┳━━━━━━━━━━━━━━━━━━━━━━━━━━━━━━━━┓
┃ ┃ 中 经 络 ┃ 中 脏 腑 ┃
┃ ┣━━━━━━━━━━━┳━━━━━━━━━━━╋━━━━━━━━━━━━━━━━━━━━━┳━━━━━━━━━━┫
┃ 分类 ┃ ┃ ┃ 闭 证 ┃ ┃
┃ ┃ ┃ ┣━━━━━━━━━━┳━━━━━━━━━━┫ ┃
┃ ┃脉络空虚风邪人中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 ┃ ┃ 脱 证 ┃
┃ ┃ ┃ ┃ 阳 闭 ┃ 阴 闭 ┃ ┃
┣━━━━╋━━━━━━━━━━━╋━━━━━━━━━━━╋━━━━━━━━━━╋━━━━━━━━━━╋━━━━━━━━━━┫
┃ 症状 ┃肌肤不仁,手足麻 ┃平素头晕头痛,耳 ┃突然昏倒,不省人 ┃突然昏倒,不省人 ┃突然昏倒,不省人 ┃
┃ ┃木,突然口眼嚼耕, ┃鸣目眩,少寐多梦,、 ┃事,牙关紧闭.口 ┃事,牙关紧闭,口 ┃事,目合口张,鼻 ┃
┃ ┃语言不利口角流 ┃突然发生口眼娲 ┃噤不开,两手握固, ┃噤不开,两手握固, ┃鼾息微,手撒肢冶 ┃
┃ ┃涎,甚则半身不邃。 ┃耕,舌强语謇,或 ┃大小便闭,肢体强 ┃大小便闭,肢体强 ┃汗多,大小便自遗, ┃
┃ ┃或兼见恶寒,发熟、 ┃手足重滞甚则半身 ┃痉,面赤身热,气 ┃痉,面白唇暗,静 ┃肢体瘫软,舌痿, ┃
┃ ┃肢体拘惫,关节痠 ┃不辽等症,舌质红 ┃粗口臭,躁扰不宁, ┃卧不烦.四肢不温, ┃豚细弱 . ┃
┃ ┃痛等症,舌苔薄白 ┃或苔腻,豚弦细数 ┃舌苔黄腻,脉象强 ┃痰涎壅盛,舌苦白 ┃ ┃
┃ ┃脉象浮数无力. ┃、或强滑 ┃沿而数 ┃腻,豚象沉滑缓 ┃ ┃
┣━━━━╋━━━━━━━━━━━╋━━━━━━━━━━━╋━━━━━━━━━━╋━━━━━━━━━━╋━━━━━━━━━━┫
┃ 病机 ┃正气不足.脉络空 ┃肾阴亏虚,肝阳上 ┃肝阳暴张、阳升风 ┃湿痰偏盛,风挟湿 ┃元气衰微,捆浮于 ┃
┃ ┃虚,风邪入中经络, ┃亢,阳动化风.风 ┃动。气血上逆。挟 ┃痰,上蒙清窍 ┃上,阴竭于下,阴 ┃
┃ ┃气血痹阻 ┃痰走窜经络,脉络 ┃痰火上蒙清窍 ┃ ┃阳将离,.心神颓 ┃
┃ ┃ ┃不畅 ┃ ┃ ┃败 ┃
┣━━━━╋━━━━━━━━━━━╋━━━━━━━━━━━╋━━━━━━━━━━╋━━━━━━━━━━╋━━━━━━━━━━┫
┃ 治法 ┃活血祛风,通经活 ┃育阴潜阳,缜肝熄 ┃清肝熄风,辛凉开 ┃豁痰熄风,辛温开 ┃扶正固z9l,益气回 ┃
┃ ┃络 ┃风 ┃窍 ┃窍 ┃阳 ┃
┣━━━━╋━━━━━━━━━━━╋━━━━━━━━━━━╋━━━━━━━━━━╋━━━━━━━━━━╋━━━━━━━━━━┫
┃ ┃牵正散加,味 ┃镇肝熄风汤 ┃局方至宝丹,安宫 ┃苏合香丸,涤痰涡 ┃参附汤加味 ┃
┃ ┃ ┃ ┃牛黄丸,羚羊角溺 ┃加减 ┃ ┃
┃ ┃ ┃ ┃加减 ┃ ┃ ┃
┣━━━━┻━━━━━━━━━━━┻━━━━━━━━━━━┻━━━━━━━━━━┻━━━━━━━━━━┻━━━━━━━━━━┫
┃ 恢 复 期 ┃
┣━━━━━━━━━━━━━━━━━━━━━━━━━━━━━━┳━━━━━━━━━━━━━━━━━━━━━━━━━━━━━━┫
┃ 半 身 不 邃 ┃ 语 言 不 利 ┃
┣━━━━━━━━━━━━━━┳━━━━━━━━━━━━━━━╋━━━━━━━━━━━━┳━━━━━━━━━━━━━━━━━┫
┃ 气虚血瘀脉络痹阻 ┃ 肝肾亏损筋骨失养 ┃ 风痰阻络 ┃ 肾虚精亏 ┃
┣━━━━━━━━━━━━━━╋━━━━━━━━━━━━━━━╋━━━━━━━━━━━━╋━━━━━━━━━━━━━━━━━┫
┃患肢痿软无力,纵缓不收, ┃偏废不仁.患侧筋骨痿软足 ┃舌体短胖.强硬不灵,语 ┃舌体瘦小,痿软不用.甚 ┃
┃面色萎黄,口眼喁斜,语贡 ┃难任地,伴见眩晕耳鸣,虚 ┃言謇涩,口角流涎,伴见 ┃者音喑失语,并见腰膝酸 ┃
┃謇涩,口角流涎,或见肢体 ┃烦失眠,面赤唇红,舌痦不 ┃肢体肮木,肌肤不仁,脉 ┃软,足痿,不任履地,心 ┃
┃麻木,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 ┃语,舌质红绛.苦少脉弦细 ┃象弦滑,舌苔粘腻 ┃悸气短,舌淡红苔少。豚 ┃
┃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 ┃数 ┃ ┃细弱 ┃
┃涩或弱 ┃ ┃ ┃ ┃
┣━━━━━━━━━━━━━━╋━━━━━━━━━━━━━━━╋━━━━━━━━━━━━╋━━━━━━━━━━━━━━━━━┫
┃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筋脉 ┃肝肾亏虚,阴虚阳亢,脉络 ┃风痰上阻,舌络失和 ┃肾精亏虚.不能上承 ┃
┃肌肉失养,固摄失职 ┃瘀阻,筋骨失养 . ┃ ┃ ┃
┣━━━━━━━━━━━━━━╋━━━━━━━━━━━━━━━╋━━━━━━━━━━━━╋━━━━━━━━━━━━━━━━━┫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滋补肝肾,壮筋起痿 ┃祛风除痰,宣窍通络 ┃滋补肝肾,利窍开音 ┃
┣━━━━━━━━━━━━━━╋━━━━━━━━━━━━━━━╋━━━━━━━━━━━━╋━━━━━━━━━━━━━━━━━┫
┃补阳还五汤 ┃地黄饮子加践 ┃解语丹加减 ┃地黄饮子加减 ┃
┗━━━━━━━━━━━━━━┻━━━━━━━━━━━━━━━┻━━━━━━━━━━━━┻━━━━━━━━━━━━━━━━━┛
四、其它治法 .
(一)口眼喁邪,可选用下例方法治疗。
1.蓖麻子(去壳)30克或加冰片l克,研膏敷于患侧面部,冬天加干姜,附子各3克。
2.鳝鱼血入麝香少许外涂患侧,单纯鳝鱼血外涂亦可。
(二)中脏腑可配合针灸进行急救,常用穴位如下:
1。闭证:人中、十二井、中冲为主穴.阴闭加丰隆、足三里;阳闭加太冲、劳宫。
牙关紧闭加颊车,合谷,言语不利加哑门、廉泉、通里。
针法。用毫针泻法或点刺出血。
2.脱证.急用大艾柱灸百会、关元,神阙(隔盐灸).
中风后遗症针灸治疗亦有较好疗效,可参考有关书籍。
[预防与护理)
一、预防
中风一病,既大且重,尤其中脏腑,死亡率较高,虽幸回苏,亦多留后遗症状,往往迁延日久,不易恢复,如不慎谨,又有复中可能。《丹台玉案》说.。苟不守禁忌必复中,而中必在于脏。中一次则虚一次,虚一次则重一次。。因此,本病的预防十分重要.《证治汇补.中风》指出。。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沈氏尊生书。中风源流》亦曰。。若风病既愈,币根株未能悉拔,隔一二年或数年必再发,发则必加重,或至丧命.故平时宜预防之,第一防房劳,暴怒郁结,调气血,养精神.又常服药以维持之,庶乎可安。。故对凡有中风先兆症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慎起居劳累,日常生活要有规律,对气候的急骤变化要注意调摄,防止过热过冷的刺激,避免房室劳累及其它过重的劳动,严防跌仆。
(二)节制饮食。饮食不宜过量,对膏梁厚味,肥甘生痰动火及烟酒酸辣刺激性食物要加以限制,最好禁食,身体肥硕之人更要控制食量,饮食宜清淡,应多食瓜果蔬莱,保持大便通畅。
(三)避免精神刺激。经常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恬谵无妄,清静内守,对大喜,大悲等过度精神刺激,要能够自持,泰然处之。
(四)服药调整机体阴阳气血.中风病人,发病前多有脏腑失调,阴阳偏胜、气血逆乱之先兆,可根据患者临床出现的症候,及时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治疗,以减少中风的发生。
二、护理
(一)对中经络患者,要积极治疗,严密观察,以防转成中脏腑。
(二)对卒倒昏仆患者,应头取高位,以遏其气血上逆之势,并保持病室安静,时刻注意脉搏、汗出及病情的变化。
(三)饮食宜营养丰富,但须清淡,避免肥甘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食水果,防止便秘。 .
(四)半身不遂或瘫痪病人,应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并按摩患侧肢体,阻止气血瘀滞。还应加强患肢护理,注意局部保暖,采取舒适的功能位置。同时鼓励病人自己多活动,以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变形。
(五)失语患者必须早期进行语言训练,从日常生活用语开始,由简入繁。
(结语]
总的来说,中风属危急重症,临床极为常见。对本病的认识,唐宋以前的医家,大多偏重于内虚外风入中。自金元以后,始认识到尚有火盛、气虚、痰湿、阳亢等内风原因,从而使中风的病因学说,由片面逐渐发展到全面,同时还充实丁不少治疗方法。究其发病原因主要在于机体积损正衰,脏腑失调,阴阳偏盛,气血逆乱。真中是由脉络空虚,风邪入中所致,类中,是由阳化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流窜经络,蒙蔽清窍而成。在临床表现上依据有无神志改变而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二大类。中经络又分外风与内风两证,外风多无先兆症状而有外感表现,治宜疏风解表,和营通络,扶正祛邪,内风常有先兆症状而无六经形证,治宜滋阴潜阳,镇旰熄风。中脏腑主要表现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须注意有闭脱之分。闭证又依其热象的有无分为阳闭与阴闭。二者除具有闭证的一般症状外,又各有其特点。治疗上,前者宜辛凉开窍,清肝熄风,后者宜辛温开窍、豁痰熄风。脱证则为元气衰败、阴阳即将离绝之证,治宜回阳救逆,扶正固脱。历代不少医籍中多采用辛开通关取嚏法治疗闭证,此疗法适用于气厥等证,中风临床巳很少应用。因中风系属风火上奔、气血上逆,络破血溢之患,如再用通关取嚏之法,则更加剧气血上奔之势,故临床当特别注意。至于后遗症状,多由邪留经络、气血不通所致,用药应以活瘀祛痰,疏通经络为主,同时还要分辨其风、火、痰,虚的偏盛情况,积极地进行辨证治疗。
[文献选录] .
《素问。阴阳别论》。。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灵枢。九宫八风》。。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
《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
《中藏经》.。风之厥,皆由中于四时不从之气,故为病焉。……有偏枯者,有失音者……皆起于风也。。
。风寒暑湿之邪入中,……或半身不遂……或口眼偏邪,或手足欹侧,或能行步而不能言语,或能言语而不能行步,或左偏枯,或右壅滞。。
《千金要方。论杂风状第一》。。中风大法有四。一日偏枯,二日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间。……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风懿者,奄突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
《济生方.中风论治》。。真气先虚,荣卫失度,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及其感也,为半不遂,肌肉疼痛,为痰涎壅盛,口眼喁斜,偏废不仁,神智昏乱……治疗之法,当推其所自。若因七情而得之者,法当调气,不当治风,外因六淫而得之者,亦当先调气,然后依所感六气,随证治之,此良法也.但发直吐沫,摇头上窜,面赤如妆,或头面青黑,汗缀如珠,眼闭口开,声如鼾睡,遗尿不知人者,皆不可治。。
《河间六书。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中风者,俱有先兆之证。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
《医学发明.中风有三》。。中血脉,则口眼喁斜,……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急。此三者,治各不同。如中血脉,外有六经之形证,则从小续命汤加减及疏风汤治之。如中腑,内有便溺之阻隔,宜三化汤或《局方》中麻仁丸通利之;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宜养血通气,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治之。中脏痰涎昏冒,当至宝丹之类镇坠,若中血脉、中腑之后,初不宜用龙、麝、牛黄,为麝香入脾治肉,牛黄入肝治筋,龙脑入肾治骨,恐引风深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
《丹溪心法.中风》;“肥人中者,以其气盛于外而欠于内也”。
《医学纲目。论中凤》;。中风皆因脉道不利,血气闭塞也。。
《景岳全书.诸风。论治中风》,‘凡治风之法,宜察浅深虚实及中经,中脏之辨。盖中经者,邪在三阳,其病犹浅。中脏者,邪入三阴,其病则甚。若在浅不治,则渐入于深。在经不治,则渐入于脏。此浅深之谓也.又若正胜邪者,乃可直攻其邪。正不胜邪者,则必先顾其本。此虚实之谓也。倘不知此,则未有不致败者。。
《景岳全书.厥逆》;。气血并走于上,则阴虚于下,而神气无根,是即阴阳相离之候,故致厥脱而暴死,复反者轻,不反者甚,此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而不知实由于下虚也,然上实者,假实也,其有甚者,亦宜稍为清理,下虚者,真虚也,若无实邪可据,则速当峻补其下。”
《医学准绳六要》:。病之生也,其机甚微,其变甚速,达士知机思患而予防之,庶不至于膏盲。即中风证,必有先兆,中年人但觉大拇指时作麻木或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内必有暴病。急屏除一切膏梁厚味,鹅肉面酒,肥甘生痰动火之物,即以搜风顺气丸或滚痰丸,防风通圣散时服之,因时培养,及审气血孰虚,更远色戒性,清虚静摄,乃得有备无患之妙。肥人更宜加意慎口绝欲,人参汤加竹沥煎膏,日不辍口方是。。 .
《金匮翼.中风统论》。中风之病,昔人有真,类之分,盖以贼风邪气所中者为真,痰火食气所发者为类也。以愚观为,人之为病,有外感之风,亦有内生之风,而天人之气,恒相感召;真邪之动,往往相因。故无论贼风邪气从外来者,必先有旰风为之内应,痰火食气从内发者,亦必有肝风为之始基。设无旰风,亦只为他病已耳,宁有卒倒、偏枯,歪僻牵引等症哉。。
《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虚固为中风之根也。唯中风之病由于虚,故腑虚则中腑,脏虚则中脏,血脉虚则中血脉,而其症各别。。
“脱绝者何?经曰:‘口开者心绝,。手撒者脾绝,眼合者旰绝,遗尿者肾绝,声如鼾者肺绝。’皆由虚极而阳脱也。若五症不全现者,急用大剂参、芪、术、附进之,或可救十中之一。若误服苏合香丸,中黄丸、至宝丹、活命金丹之类,即不可救。。
《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盖旰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旰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挟气血而上冲脑部,以致昏厥。。
盖盱为木脏,木火炽盛,亦自有风。此因肝木失和风自旰起,又加以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斯,脏腑之气化皆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致充塞其血管而累及神经。其甚者,致令神经失其所司,至昏厥不省人事。。
《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之由》:。脑充血证,其征兆之发现实较他证为尤显著。且有在数月之前,或数年之前,而其征兆即发露者。今试将发现之征兆详列于下:
(一)其脉必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或大于常脉数倍,而毫无缓和之意。
(二)其头目时常眩晕,或觉脑中昏愤,多健忘,或常觉疼,或耳聋目胀。
(三)胃中时觉有气上冲,阻塞饮食不能下行,或有气起自下焦,上行作呃逆。
(四)心中常觉烦躁不宁,或心中时发热,或睡梦中神魂飘荡。
(五)或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似有麻木不遂,或行动脚踏不稳、时欲眩仆,或自觉头重足轻,脚底如踏棉絮。
上所列之证,偶有一,二发现,再参以脉象之呈露,即可断为脑充血之征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