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的引领力

 江山携手 2015-11-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长被赋予了多样化的角色和多重性的责任,其中比较统一的认识是认为校长必须具有管理者、教育者和领导者的三重角色与责任。的确,作为一名校长,只有深刻理解教育,才能以教育者的身份把握学校的组织性质和核心价值观;只有科学定位领导,才能以领导者的身份谋划学校发展和凝聚人心;只有准确认知管理,才能以管理者的身份遵循教育教学管理规律,既体现制度管理的严肃性,又体现情感管理的融洽性。

然而,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他的校长。”现代校长的主要角色就不能只是“学校保姆”,而更应该是“学校领袖”,就不应是赶着羊群的“牧羊人”,而更应该是举着大旗走在前面的“先行者”。其主要作用表现为引领力。

从校长的引领力上看校长的管理者角色,就要求校长走出“管得越细越好”和“管得越严越好”的误区,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理清思路、搞好协调、树立形象和凝聚人心上。

从校长的引领力上看校长的教育者角色,就要求校长始终思考为什么办学校、怎样办学校以及一所好学校应有怎样的愿景等深层次问题,做到懂教育、懂教学,进得了课堂,出得了名堂。

从校长的引领力上看校长的领导者角色,就要求校长始终保持一个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头脑,既有识别教育改革机遇的敏感性,又有捕捉学校发展机遇的胆识;既要善于把想的说好,又要敢于把说的做好。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的校长能够管理好一所学校,一个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的校长能够领导好一所学校。所以,校长的引领力首先表现为学习引领力。校长只有学问渊博,才能在改革、探索、实践学校管理中才思敏捷,焕发活力,才能引领学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急躁冒进、急功近利的校长能够管理好一所学校,一个好大喜功、低俗媚气的校长能够领导好一所学校。所以,校长的引领力必须体现文化引领力,用“静心办学”来引领学校文化变革,用“文化自觉”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用“基于学校”来引领学校特色发展,这也是现代校长角色的内在要求。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思想、人云亦云的校长能够管理好一所学校,一个缺乏创新、随波逐流的校长能够领导好一所学校。所以,作为一名校长,绝不能只做学校财产的看护人,绝不能只做上级文件的传声筒,必须在学习实践基础上思考,在思考探索基础上创新,激情满怀地、身体力行地按教育规律办事,按组织原则办事,不断提升组织引领力。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拉帮结派、作风漂浮的校长能够管理好一所学校,一个不思进取、精神不振的校长能够领导好一所学校。所以,作为学校的一校之长,必须不断地在人格引领力上下功夫,努力做到性格气质吸引人、处世任事引导人、道德品质影响人。

当前,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校长专业化的号角已经吹响,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校长的引领力,对于校长自身成长和学校教育发展非常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