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马:豪车拥抱互联网

 方珺逸 2015-11-19

2015年可以说是互联网汽车概念风行的一年,各大车企和一些IT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汽车计划,做出了迅速将互联网汽车普及化的姿态。但实际上临近年末,大部分互联网汽车仍然只闻楼梯响。其实如同所有汽车行业的新鲜玩意一样,互联网这个“配置”首先会在豪华车上进行搭载,然后才会逐步向下普及。而豪华车领域的领头羊宝马,正是这场互联网汽车大潮中的风向标。


“钢铁侠”做不到的 看看BMW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所谓“互联网汽车”,他仍然首先是一款“汽车”,而非单纯的IT电子产品。因此,车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第一位的,而这点恰恰是传统车企的强项,也是一些进军汽车行业的互联网企业的弱项。



前不久美国著名的《消费者报告》指出,因为可靠性问题,该杂志已不再向消费者推荐特斯拉Model S电动车,Model S的电动机、天窗、车门等出现了一系列不稳定的问题。这则消息与之前特斯拉的多起“起火”事件一样,从侧面显示了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军企业,非一朝一夕之功,造车这件事更需要深厚的底蕴和积累。


而以宝马为代表的豪华车领军者,不仅拥有稳定可靠的汽车技术积累,而且正在以飞快的速度用互联网技术将自己武装至牙齿,这恐怕会让特斯拉们无法切走互联网汽车的大蛋糕。以BMW 5系车型为例,其在同级别中率先引入互联驾驶系统和最先进的第三代iDrive系统,带来了汽车技术与信息互联技术的革新。



在BMW 5系上,除了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超大9.2英寸显示屏等传统的豪华配置外,最大的卖点莫过于其领先的数字化和车联网。驾乘者在BMW 5系上可以体验到丰富的互联网服务,其中包括了我们最常用的QQ、大众点评、天气,也纳入了虾米音乐和喜马拉雅这样新鲜的APP,可以说应有尽有。



不仅如此,宝马还在以平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款APP的速度不断为用户提供更多App应用,这个首家为中国客户提供全面车联网服务的高档汽车制造商,正在创造一个车联网体验的闭环。正是这些领先同业的“软实力”,让BMW 5系在近日于宁波举行的互联驾驶媒体公开日中,获得了众多媒体一致的赞誉。


决胜互联网汽车关键词:大胆创新+先锋逼格


宝马在互联网和大数据领域的领先绝非一天成就,其实宝马本身的血液中就有互联网时代的基因。


众所周知互联网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基于用户需求的大胆创新,而在BMW 5系等宝马最新的车型身上,智能化、大数据分析、主动改善用户体验、瞬间响应,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典型词汇,都一一呈现。BMW 5系已经历三次重大产品升级,每一次升级都是基于用户反馈及宝马收集的大数据进行仔细分析、认真研发后的成果,这款在华销量已累计超过50万辆的车型正是基于这种“互联网思维”才成就了豪华商务轿车的标杆。



而在互联网时代,除了技术方面的大胆创新外,要吸引消费者蜂拥而至,还需要引领潮流的先锋逼格,这也是宝马的拿手好戏。事实上,正是因为宝马拥有其他豪华车品牌没有的年轻、时尚、动感的品牌个性,才吸引了苹果等企业纷纷登门以求合作。有消息甚至称,苹果希望以宝马i3为基础制造iCar,苹果的汽车团队还参观了宝马在德国莱比锡的工厂。这一切都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宝马在互联网时代的强大“吸粉”能力,这样的品牌造就的互联网汽车,当然会赢得市场的欢迎。



当然,互联网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变化和发展,而互联网汽车的含义也正在随之变化,宝马等该领域的领军企业也在不断为自己的互联网汽车增添新的亮点。宝马在2015年6月推出了车载iDrive系统及智能手机客户端上的“BMW互联驾驶在线商店”,成为全球第一个由汽车制造商提供的允许用户自行订购车联网服务产品的平台。7月,基于个人电脑版的“我的BMW互联驾驶”又正式上线,这增强了宝马与消费者的联系纽带,并为将来的数字化服务拓展创造了更有利条件。


宝马的“互联网化”正在以加速度前进,相信在宝马等企业完成豪华车领域的互联网化后,会有更多消费者体验到车联网和大数据带来的全新驾乘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