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学
解 表 剂
凡以解表药为主要组成成分,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肌表是入身的藩篱,所以外感六淫伤人,首先出现表证。所谓表证,是指六淫之邪侵入肌表而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脉浮等一系列症状者,此时邪气轻浅,应用辛散轻宣的药物使邪气从肌表而出,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得法,六淫之邪不能及时从外而解,则可内陷而变生他症,故解表剂在外感病的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汗法冠八法之首是寓有深义的。
由于外感六淫有寒热之别,入体有虚实之异,故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类,分别适用于表寒证、表热证及虚入外感六淫而致的表证。表寒证可因素体阳盛或素有内热而邪从热化,故辛温解表剂中可配伍适量的清热药;同样辛凉解表剂中亦可配伍适量的辛温药,但是这种寒热配伍必须切合病情,主次分明,否则互相牵制,反失其功,这一点必须结合代表方剂的组方持点具体分析、细心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扶正解表剂中的扶正药作用为助药力以祛邪,必须适量而用,以防过量恋邪而有碍解表。
解表剂除主要用于解除表证外,还可用于治疗:①麻疹初起。解表剂具有宣通肌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达,故麻疹初起可选解表剂。由于麻疹属于时邪疫毒所致,初起见肺卫风热证,故宜用辛凉解表剂。②水肿初起。解表剂具发散之功,能使水从汗液排泄,又可使肺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小便增多而水肿去。③疮疡肿毒、痢疾、疟疾初起。此类疾病初起多有发热恶寒等表证,使用解表剂一方面解除表证,一方面使邪从外走,里邪出表。总之,不论何病,只要有表证出现,都可选用解表剂。
解表剂多用辛散与轻宣之品组方,煎药不宜太久,以兔药性耗散,作用减弱。解表剂宜温服或服后避风寒,增加衣被,以助取汗。解表取汗,以遍身浆策微汗为佳,不可太过与不及,汗出不彻,病邪不解,汗出过多,易耗气伤津甚或亡阳亡阴。若表邪未尽,又出现里证者,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俱急者则表里双解。若病已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均不宜用解表剂。服解表剂后,禁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及药效的发挥。
7.1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剂,适用干外感风寒表证,临床症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囗不渴,无汗或汗出而仍发热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羌活、荆芥、防风、苏叶等。邪在肌表,常致肺失宣降,故常配伍宣肺止咳化痰之品;肺气受阻者常配理气药;风寒夹湿者,常配怯湿药。代表方为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等。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9g) 桂枝二两(6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g)甘草炙,一两(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 本方证病因为外感风寒。风寒束表,营卫首当其冲,寒性收引凝滞,致卫阳被遏,故恶寒。卫气奋起抗邪,邪正交争,故发热。腠理闭塞,故无汗。卫气受邪,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头身疼痛。肺主气,合皮毛,外邪束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故上逆而咳喘。综上所述,本方证病机为风寒束表,肺失宣降。
根据以上病机,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入肺与膀胱经,善开揍理,其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故用以为君。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散寒,既可助麻黄发汗解表,又可温经止痛,透营达卫而解除头身疼痛,用为臣药。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配一宣一降.加强止咳平喘之功,为佐药。炙甘草既可缓和麻桂合用之峻烈,使不致汗出太过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药仅四味,但配伍严谨,组方得当。徐大椿赞曰;“治太阳诸证,无一味不紧切,所以谓之经方。”
配伍特点 麻黄、桂枝相配,-一发卫气之郁以开腠理,一透营分之郁以和营卫,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
证治要点 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证治要点。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 桂枝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生姜三两(9g)大枣十二枚,擘(3枚)
用法 上五昧,叹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考,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方解 外感风寒表虚证,《伤寒论》渭之太阳中风,证因风寒束表,营卫不和所致。风为阳邪而上行,卫为阳气而主外,同类相召,两阳相并。风邪鼓动卫阳之气外泄,邪正相争,故令头痛、发热而卫强,即《伤寒论》“阳浮热自发”。卫伤则固护津液功能减弱,故令汗出而营弱。其恶风者,卫气不能固表之象也。鼻鸣干呕,乃因肺胃同司肃降,邪扰于卫,肺胃之气不利所致。风寒在表应以辛温发散而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故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即祛邪调正兼顾为治。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桂芍等量合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使表邪得解,营卫凋和。生姜辛温,即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意在益气补中,且可滋脾生津。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炙甘草调和药性为使。
配伍特点 发中有补,散中有收。辛散而不伤阴,酸敛而不碍邪,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
证治要点 本方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证治要点。
7.2 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症见发热、有汗、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咳嗽、舌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等。常用辛凉解表、轻清宣透的药物,如薄荷、桑叶、菊花、柴胡、牛蒡子、葛根等为主组成的方剂。因其风热为病,首先犯肺,致肺气失宣,同时使津液耗伤,壅结成毒。故此类方剂,每常配清热解毒、宣肺利咽、生津止渴之品,如银花、连翘、桔梗、芦根之类。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二钱五分(7.5g) 菊花一钱(3g) 杏仁二钱(6g) 连翘一钱五分(5g) 薄荷八分(2.5g) 桔梗二钱(6g) 甘草生,八分(2.5g) 苇根二钱(6g)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方解 本方主治为风温初起。所谓风温是指感受风热病毒所引起的外感热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以咳嗽为主症。受邪轻浅,敌身不甚热,口微渴。病机为风温袭肺,肺失宣降。
根据以上病机,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叶、菊花甘凉清轻,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同为君药。薄荷协桑、菊以疏散上焦风热;杏仁、桔梗宣肺降气,而止咳嗽,共为臣药。连翘苦辛寒而质轻,清热透表;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相配尚能利咽止咳,为使药。
证治要点 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证治要点。
临床应用及加减变化
l)本方主治风温初起,邪在肺卫,以咳嗽为主的风热表证。《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轻剂”,言其药轻力薄。若邪甚病重者,可仿原方加减。如“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是兼气分有热,可加石膏、知母;若“肺中热甚’’,咳嗽较频,可加黄芩,清热止咳;口渴者,加天花粉,清热生津。此外,若肺热咳甚伤络,咳痰夹血者,可加白茅根、藕节、牡丹皮之类凉血止血;若咳痰黄稠,不易咯出者,可加瓜蒌皮、浙贝母之类,清化热痰。
2)本方能疏风清热,加决明子、夏枯草加强清解肝经风热之力,可以治疗风热眼疾;加牛蒡子、马勃、玄参、板蓝根、土牛膝,可治乳蛾。
3)本方不仅用于风温初起,吴塘(鞠通)尚用本方治疗感受秋燥,症见干咳无痰者。此即叶桂(天士)所谓“温自上受,燥自上伤,理亦相等,均是肺气受病”之理。
使用注意 风寒咳嗽禁用本方。本方药味系轻清之品,故不宜久煎;若肺热甚者,可加味使用本方,否则药轻病重,难以奏效。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显著的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祛痰止咳、增强免疫功能及抗过敏作用。现代临床主要用于咳嗽明显而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之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者需加清热解毒药方可获良效。另外,本方还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结膜炎属风热者。
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 金银花一两(15g) 连翘一两(15g) 苦桔梗六钱(6g) 薄荷六钱(6g) 竹叶四钱(4g) 生甘草五钱(5g) 荆芥穗四钱(4g) 淡豆豉五钱(5g) 牛蒡子六钱(6g)
用法 共杵为散,每服6钱(18g),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也。病重时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方解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邪正相争,卫表开合失司,故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温邪上犯,故咽痛咳嗽;温邪伤津则口渴,邪在卫分,故舌尖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综上所述,本方证病机为温病初起,邪在肺卫。
根据以上病机,治宜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外散在卫之风热,内清在肺之热毒。方中重用银花、连翘为君,既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作用,又具芳香辟秽的功效。在透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多夹秽浊之气的持点。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助君药发散表邪,透热外出,此两药虽属辛温之品,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与大队辛凉药配伍,可增强辛散透表作用,皆为臣药。芦根清热生津,竹叶清上焦热,桔梗宣肺止咳化痰,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诸药,又可合枯梗清利咽喉,属佐使之品。
配伍特点 本方配伍持点有二,一是辛凉之中配以小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二是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并用,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
证治要点 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类方比较 本方与桑菊饮同为辛凉解表之剂,同有疏散风热作用,均可治疗温病初起,二方均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等五味药物,但银翘散中有银花配伍荆芥穗、豆豉、牛蒡子、竹叶,解表及清热之功较强,适用于热邪较重,重在卫表之证;桑菊饮中有桑叶、菊花、杏仁,肃肺止咳之功大,适用于卫表之邪较轻,重在邪伤肺络,以咳嗽为主症,发热不重,口微渴者。
7.3 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剂适用于体质索虚而又感受外邪的患者。体质素虚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这类患者,若单纯解表,则正虚不堪发散,单纯补虚,则易留邪,故用药必须邪正兼顾方可。常以解表剂分别配伍益气、助阳、滋阴、养血药物组成方剂,使表证得解,正气不伤。代表方剂如败毒散、再造散、参苏饮,加减葳蕤汤等。
败毒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柴胡洗,去芦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炒 人参各一两(9g) 甘草半两(5g)
用法 上为末,每服二钱(6g),入生姜、薄荷煎。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方解 本方所治证候系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所致的气虚外感证。风寒湿邪郁于肌表,故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失宣,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因其正虚气弱,无力祛邪外出,故脉虽见浮,但重按无力。
根据以上病机,治宜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方中羌活、独活并为君药,辛温发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川芎行血祛风,柴胡辛散解肌,并为臣药。桔梗升气, 枳壳下气,二药一升一降,气机得调,胸闷自除,咳痰减轻。前胡疏风祛痰,茯苓渗湿祛痰,皆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以益气和中;生姜、薄荷为引,且助解表之功,皆属佐使之品。配以小量人参补气,使正气足则能鼓邪外出,还可使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证治要点 以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证治要点。
泻 下 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属“八法”中的“下法”。
里实证所及范围甚广,包括气滞、瘀血、停痰、积饮、食滞、便秘、虫积等诸多有形之邪所引起的病证,本章只讨论治疗里实便秘和实热水饮证的方剂,余证治法另见其他专章。
由于病因不同,里实便秘的表现有热结、寒结、燥结之不同。同时体质又有虚、实之差异,故又有正虚里实的情况存在。而水饮内停有阳水、阴水之分,本章见证属水热互结的阳水。根据以上适应证,本章方剂可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和攻补兼施五类。另外,由于病情有轻重,病程有长短,所以具体应用时,还有峻下、缓下之别。
使用泻下剂,必待表邪已解,里实已成;若表证未解,里实已成,则应视表里证的轻重,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若兼血瘀、虫积或痰浊,宜分别配伍相应的药物治之;对老年体虚、孕妇、产妇或正值经期,病后伤津以及亡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另外,泻下剂大都易伤胃气,故得效即止,惧勿过剂。同时,服药期问应忌食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重伤胃气。
8.1 寒 下
寒下剂适用于热结里实便秘证,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潮热谵语,苔黄,脉实等,多以寒下法为治。常以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为主,若兼气滞不行,多配以厚朴、枳实、木香等以行气导滞,代表方如大承气汤;若兼水热互结,则可与甘遂、葶苈子等配用以攻逐利水,代表方如十枣汤。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 大黄四两,酒洗(12g) 厚朴八两,去皮,炙(15g) 枳实五枚(12g) 芒硝三合(9g)
用法 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J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l)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撒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方解 本方主治虽然有三,但以阳明腑实证为中心,其他热结旁流,以及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与阳明腑实证症状虽异,病机则同,皆为实热积滞内结肠胃,热盛而津液大伤所致。
阳明主里,统属胃肠,以通降为顺,传化物而不藏。伤寒之邪人里化热,或温热之邪内侵中焦,与胃肠中宿食、燥屎相结,气机阻滞,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频转矢气,脘腹痞满疼痛;糟粕结聚燥屎结于肠中,故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热在阳明,日哺(申至酉时)为阳明旺时,故日哺发热,如潮汛之有信;热扰神明,故神昏谵语;里热内盛,津液被蒸迫外泄,故见汗出;四肢察气于胃,故手足溅然汗出较为明显;有形之热消灼津液,真阴欲竭,故舌苔黄燥,焦黑起刺。以上诸症前入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是自觉胸脘有压重、紧张、闷塞感;“满”是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燥”是指热灼津伤,肠中粪便,既燥且坚;“实”是指热邪与燥屎互结,正盛邪实,大便不畅,腹痛拒按,苔黄,脉实等。
热结旁流乃里热炽盛,燥屎结于肠中,邪热蒸迫肠中粪水从旁而下,虽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热厥是由实热积滞,闭阻于内,阳气被遏,不达四肢所致。四肢虽厥而肚腹仍热,扬手掷足,烦躁不安。热盛于里,阴液大伤,筋脉失养,又可出现抽搐,甚至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之痉病,如邪热内扰,则见神昏,甚至发狂。
根据以上实热积滞内结肠胃,热盛而津液大伤的病机,治宜峻下热结,以急下实热燥结,存阴救阴,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方中首选苦寒之大黄荡涤胃肠为君,以芒硝咸寒泄热、润燥软坚为臣,与大黄相须而用,助其泻积泄热之力。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故又佐枳实行气破结,厚朴下气消满,既利肺、胃、大肠之气而除脘腹痞满胀痛,又藉其推荡之力,助硝、黄泻下热结。四药合用,共奏峻下热结之功。
本方峻下热结,可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之曰“承气”。
配伍特点 泻下与行气并重,行气以助攻下,泻下以助行气。
证治要点 以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苔黄厚而干,或焦黑燥烈,脉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8.2 温 下
温下剂,适用于寒结里实之证,症见大便秘结,腹痛喜温,手足不温,甚或厥冷,舌苔白腻,脉沉紧等症。寒凝非温不散,积滞非下不除,故本类方剂常用泻下药大黄配伍温里药附子、干姜等组成,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若寒实冷积,暴急发病者,则多以辛热峻下的巴豆为主组方,如三物备急丸。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三两(12g) 附子三枚,炮(9g) 细辛二两(3g)
用法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功用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寒积腹痛。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方解 本方主治寒实冷积,正气未伤之证。阳气不足,脾胃虚寒,运化失健,久而成寒积,故腹痛,大便秘结。胁下偏痛乃寒凝气滞之象。发热乃寒积内结,阻遏阳气,阳气被郁之故,并非内有邪热,一般在临床上并不明显。四肢厥逆乃寒邪内侵,阳气不通,不达四末之故,舌苔白腻,脉紧弦,亦是寒实之象。
寒实内结,非温不散,非下不去,故治以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里散寒,止腹胁疼痛为君。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为臣。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为佐。综观全方,大黄性虽苦寒,但与大量附子相配,则去性存用,三药合用,共奏温下之功。
证治要点 以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证治要点。
8.3 润 下
润下剂,适用于肠燥便秘之证。症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身热,口干,腹胀或痛,舌红苔黄,脉滑数等。其成因有二:一是素体火盛,肠胃干燥,或温燥太过,热邪伤津而致大便秘结;二是肾阳不足,或病后肾虚、关门不利而致大便秘结。前者宜润肠与寒下法同用,如麻仁、杏仁等配伍大黄,代表方如麻子仁丸;后者宜润下法与温肾同用,常用温补滋润通便药如肉苁蓉、当归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济川煎等。
麻子仁丸
《伤寒论》
组成 麻子仁二升(20g) 芍药半斤(9g) 枳实半斤,炙(9g) 大黄一斤(12g)厚朴一尺.炙,去皮(9g)杏仁一升,去皮,熬,别作脂(10g)
用法 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功用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 脾约证。肠胃燥热,脾津不足,大便秘结,小便频数。
方解 本方主治乃肠胃燥热,脾津不足之便秘,《伤寒论》称之为“脾约”。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今胃中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而致小便频数,分利太过,肠失濡润,故见大便干结。
根据“燥者润之”、“留者攻之”的原则,治以润肠泻热、行气通便。方中用麻子仁润肠通便为君药;大黄苦寒泄热、攻积通便,杏仁降气润肠,白芍养阴和里,共为臣药;枳实、厚朴下气破结,加强通便之功为佐;使以蜂蜜、润燥滑肠。诸药合而成丸,共奏润肠通便之功。
本方是在小承气汤基础上,减轻大黄、厚朴用量,加质润多脂的麻仁、杏仁、芍药、蜂蜜而成,一则益阴增液以润肠通便,二则甘润之性以减缓小承气汤攻下之力,而且原书用法中提到“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服用量小,这都说明本方重在缓下,其目的在于润肠通便。
本方又名麻仁滋脾丸、脾约麻仁丸、脾约丸。名“滋脾”、“脾约”者,都是明喻本方主治胃肠燥热、脾津不足、“其脾为约”之意。
配伍特点 本方润而不腻,攻而不峻,具有“攻润相合”的配伍持点。
证治要点 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为证治要点。
十枣汤
《伤寒论》
组成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份
用法 三味等份,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2g),羸人服半钱(lg),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 攻逐水饮。
主治
l)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鞭,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方解 本方所治病证,皆由水饮壅盛于里所致。水积胁下、咳唾引痛者,谓之悬饮。水饮迫肺,肺气不利,故咳唾短气,水停胸胁,气机受阻,故胸胁作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饮为阴邪,随气流行,停于心下,气结于中,则心下痞硬。水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见干呕。水停胸胁,清阳不升,饮邪上扰,则头痛目眩。脉沉主里,弦主饮、主痛。所谓实水即水肿属实证者。水湿壅盛,停积脘腹,上下充斥,内外泛溢,故一身悉肿。湿性重浊,其性下趋,故身肿下半身为重,水湿内积,攻窜上迫,则肺气壅实不降,阻滞气机则腑气不畅、气化不行,故肿胀喘满、二便不利。
以上二证,临床表现虽异,而水饮内积、邪正俱实则同,惧非一般化饮渗湿之剂所能胜任,治必峻剂攻逐。方中甘遂善行经隧之水,大戟善泄脏腑之水,芫花善除胸胁伏饮痰癖,三者皆峻,各有专攻,合而用之,相须相济,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之功甚著,经隧、脏腑、胸胁积水皆能攻逐。然三者秉性毒峻,大凡毒药治病,峻剂攻邪,最易伤人正气,损害脾胃,故配大枣肥者十枚煎汤去滓后温服,意在大枣之甘,益气和中护胃,缓和三药峻毒,一则使逐水而不伤正气, 再则减少药后不良反应。
证治要点 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证治要点。
和 解 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以及表里同病的方剂,统称和解剂,属于“八法”中的“和法”。
和解剂原为治疗邪入少阳而设,少阳属胆,位于半里半表,既不宜发汗,又不宜吐下,惟有和解一法讲为适当。然胆附于肝,互为表里,肝胆二经发病可相互影响,且肝胆疾病又可累及脾胃,导致肝脾不和,如胁胀或痛、脘胀腹痛、神疲食少,大便搪泄,脉弦缓等。若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又可导致肠胃不和,症见心下痞满,呕吐下利等。此外,表证末除,里证又急者,仅解表而里证不去,治其里而外邪难解。故和解剂除和解少阳以治少阳病外,还包括调和肝脾以治肝郁脾虚,调和寒热以治寒热互结,表里双解以治表里同病,所以本章方剂可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表里双解四类。
和方之制,和其不和也。故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兼表者,散而和之;兼实者,攻而和之。凡邪在肌表,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皆不宜使用和解剂。
9.1 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剂,适用于伤寒邪在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以及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常用柴胡与黄芩或青蒿相配的主组方。兼有气虚者,佐以益气扶正之品,以防邪深入;若兼湿邪者,佐以通利湿浊之品,导邪下泄。代表方如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另外,疟疾由邪伏膜原所致,以往来寒热为主症。膜原居半表半里,古人亦有“症不离少阳”之说,所以本节方剂亦可用于治疗疟疾。但疟疾有多种证候,治法与方剂也不是和解剂所能概括,仍应根据证候予以辨证选用恰当的治法与方剂。
小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 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甘草三两炙(6g)半夏半斤,洗(9g) 生姜三两,切(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l)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
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 本方为和解少阳,治疗少阳证之主方。少阳为三阳之枢,一旦邪犯少阳,徘徊于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故往来寒热,为少阳证之典型症状。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其支者,会缺盆,下胸中,贯膈循胁,络肝属胆,故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故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之症。肝胆郁热不解,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心中烦热,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舌苔薄白,是邪在半表半里,未入里化热之征。脉弦是肝胆为病,少阳经气郁滞,不得疏泄之主脉。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而寒热发作有时,系邪热内传,热与血结,故经水不当断而断。
根据以上病机,治疗之法,宜和解少阳。方中柴胡味苦平微寒,主升主散,为少阳经专药,用之轻清升散,可清透少阳半里之邪从外而解,重用为君;黄芩味苦寒,善清少阳相火,使半里之邪,得以内彻,故为臣药;君臣配合,一散一清,共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既扶正以助黄疸祛邪,又实里以防邪入,亦为佐药,甘草又能调和诸药为使。
配伍特点 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脾胃调和,则诸证自除。
证治要点 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苔白,脉弦为证治要点。
9.2 调和肝脾
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脾不和的病证。其证多由肝气郁结,横犯脾土,或因脾虚不充,肝失疏泄,而肝木乘脾,以致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以及手足不温等证。常用疏肝理气药如柴胡、枳壳、陈皮等,与健脾药如白术、茯苓、甘草等配伍组方。代表方如四逆散、逍遥散。
四逆散
《伤寒论》
组成 甘草炙(6g) 枳实破,水渍,炙干(6g) 柴胡(6g) 芍药(6g)各十份
用法 上四味,岛筛,白饮和,服方寸匕(3g),日三服。
功用 透邪解郁 疏肝理气。
主治
l)阳郁厥逆证 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脉弦。
2)肝脾不和证 胁肋胀闷,肮腹疼痛.脉弦等。
方解 本方在《方寒沦》中主冶“少阴病,四逆”。四逆证成因不一,见证亦各有区别。本证缘于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滞,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属于热厥或阳厥之范畴.与阳衰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的区别,正如李中梓(士材)所说“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肝郁脾滞则气不宣通,不通则痛,故脘腹或胸胁痛;肝郁脾滞不能升清降浊,是以泻利下重;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影响水道通调或及于心,或及于肺,则病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
根据以上肝郁气滞、肝脾不和的病机,治以透邪解郁,疏肝理脾。方中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芍药敛阴养血,柔肝止痛,与柴胡合用,敛阴合阳,条达肝气,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劫阴伤血之弊。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调畅气机之功,共奏升清降浊之效;与芍药相合,可理气血,治腹痛烦满。使与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与芍药相合,更能缓急止痛。四药合用,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和中缓急之功。
配伍特点 一散一敛,舒阳气而和阴气,且升散而无劫阴之弊,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共奏升清降浊之效。
证治要点 以手足不温,或胁肋疼痛,脉弦为证治要点。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甘草微炙赤,半两(4.5g) 当归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芍药 白术 柴胡去苗,各一两(9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方解 本方是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木土相关,常相互影响。若七情郁结,肝失调达,肝气郁结而乘脾,思虑过度,阴血暗耗,或脾失健运,营血化生不足而不能濡养肝体,肝气横逆,于是形成木不疏土、土不荣木的变化。足厥阴肝经“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颗,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肝郁血虚则两胁作痛,头痛目眩;郁而化火,故口燥咽干;肝藏血,主疏泄,肝郁血虚在妇女则可见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脾失健运则见神疲食少。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脾胃虚弱则营卫受损,不能调和而致往来寒热。
根据以上分析,本方证病机是肝郁血虚,脾失健运,重点是肝郁,故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以顺肝性,使肝气得以条达为君。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使营血生化有源。炙甘草益气和中,又可助茯苓、白术以健脾气,又可配白芍以缓急止痛。用薄荷、生姜者,意取薄荷辛散之性,助柴胡以疏散郁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煨过,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俱为佐药。柴胡为肝经引经药,又兼使药之用。诸药配伍,气血兼顾,肝脾共调,立法全面,用
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配伍持点 一是疏肝与养血并施,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二是柔肝与
键脾相配,实脾土而御木侮,木荣则土旺,为气血兼顾,肝脾共调之方。
证治要点 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证治要点。
9.3 调和肠胃
调和肠胃剂适用于邪犯肠胃,寒热夹杂,升降失常而致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肠鸣下利等症。常用干姜、黄芩、黄连、半夏等辛开苦降为主,配以人参、甘草补气和中组成方剂,代表方如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 半夏半升,洗(12g)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9g) 黄连一两(3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甘草三两,炙(9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主治 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方解 本方在《伤寒论》原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少阳之邪乘虚入内而致寒热互结的心下痞证。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中气虚弱,寒热互结,遂成痞证。满而不痛者,未与有形之邪博结也;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上见呕吐,下见肠鸣下利。
; 根据以上病机,治宜调其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之法。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辛开散结,苦降止呕。臣以辛温之干姜温中散寒。再用苦寒的黄芩、黄连泄热开痞。四药相配共成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剂。脾胃俱虚,当有所补,故用人参、大枣为佐,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使用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纵观其组成,乃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
配伍特点 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合用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为本方的配伍持点。
证治要点 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证治要点。
9.4 表里双解
表里双解剂适用于表里同病,表里同病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以及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等多种情况,本节主要选取治疗外有表证.里有寒症以及表证未解,里热已炽证候的方剂,常用解表药配合相应攻下药、清热药组成。代表方剂有大柴胡汤、葛根芩连汤等。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组成 柴胡半斤(12g) 黄芩三两(9g) 芍药三两(9g) 半夏半斤(12g) 生姜五两(15g) 枳实四枚炙(9g) 大枣十二枚 大黄二两(6g)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
方解 本方主治少阳与阳明合病,以少阳为主的病证。邪在少阳,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邪人阳明,化热成实之象,若里气壅实,升降不利,里热下迫,大肠传导失司,又可见协热下利之热结旁流征象。
由上可见,本方证乃邪犯少阳,阳明两经,症兼少阳、阳明之候。病在少阳,本应禁下,但在邪热内结,胃象已实的情况下,必须表里兼顾,故治以和解少阳,内泻热结。方中柴胡专入少阳,疏邪透表为君药。配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并配枳实,内泻阳明热结,又兼行气消痞,共为臣药。芍药缓急止痛,配大黄可治腹中实痈,配枳实可调和气血;半夏和胃降逆,重用生姜,止呕之功更著,以治呕逆不止;大枣和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兹将上方加减之具体药物及其意义分析如下。
因少阳之邪渐次传里.阳明实热已结,且正气不虚,故不用小柴胡汤之人参、甘草,呕逆不止,故重用小柴胡汤之生姜,以加强止呕之功,且生姜还有协柴胡加强散邪之功。本方治证虽有阳明热结,然其仅心下痞硬满痛,而未涉及全腹,可见其程度较轻,故方中仅用小承气汤之半(大黄用量减半,并去厚朴),加芍药主要是为了加强本方缓急止痛之功。
配伍特点 和解少阳之中寓内泻阳明之用,既不悖少阳禁下之旨,又表里同治,使少阳与阳明得以双解。
证治要点 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温 里 剂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能清除脏腑、经络间的寒邪,用以治疗阴寒在里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于''八法”中温法的范畴。
里寒证是与表寒证相对而言的,专指寒在脏腑、经络间的病证,其中有因 体阳虚寒从中生者;有因外寒直中,深人脏腑、经络者;有因误治邪陷,表乘虚人里者;有因过用寒凉,损伤阳气者,但总不外外寒人里与寒邪内生两方面无论内生之寒,还是外人之寒,都必然会引起经脉的收引和气、血、津液的凝涩呈现出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调等诸多病理变化,故里寒证不仅有但寒不热喜暖倦卧,口淡不渴,小便清冷,苔白脉沉的一般见症,还会因气血不得流畅, 液不能温化而出现诸如疼痛、吐利、痰饮、血瘀等病变。故温法常与理气、活血怯湿、化饮、治痰等法合用。里寒之证,五脏六腑皆可出现,且有在脏腑与在经络之别,其病机同中有异,具体治法也有所不同。本章方剂重点讨论脾胃虚寒、 中阳气衰亡和经络寒凝所致的病证,故相应分为温中怯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类,至于温法与其他治法结合治疗里寒证所涉及的方剂,可参阅有关章节。
使用温里剂,应仔细辨明寒热、真假。内真热外假寒之证,切不可误投温 之剂,以防火上添油。阴寒太盛服热药人口即吐者,可热药冷服,或少佐寒凉 品,以为反佐之用。本类方剂用药多为辛热温燥之品,对于素体阴虚或有失血 伤者,不可过剂,以防劫阴动血,或使寒去热生。若素体阳气虚弱,经用本剂治疗后,里寒虽去而阳气尚虚者,可配合补益剂治疗。至于四时寒暑,地土方隅, 须作为遣药定量之参考。
ll.l 温中祛寒
温中怯寒剂,适用于中焦虚寒证。脾胃属土,位居中州,主受纳,腐熟水谷运化转输精微,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总司入体之气机升降。中焦虚寒 胃失受纳,脾失运化,升降失司,化源不足。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泻利,食欲不振,肢体倦怠,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沉紧或沉弦等。常用干姜、吴荣英、蜀椒、生姜等配伍补气健脾药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理中丸,吴莱萸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等。
理中丸
《伤寒论》
组成 人参 千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各。,
用法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味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功用 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 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乱吐泻,以及胸痹等由中焦虚寒所致者。
才解 本方治疗乃中虚有寒,不能运化,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所致的脾胃虚寒证。中焦虚寒,升降失职,故为吐利腹痛,不欲饮食,甚则霍乱吐泻,舌淡苔白脉沉细等。阳虚失血,乃脾阳虚弱,血失所统,离经妄行之故。小儿慢惊_曾、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过服寒凉之品,或大病后调理不善,戕伤脾胃阳气,致土衰不能荣木,木虚不能养筋所致。病后喜唾涎沫,久久不已,是脾气虚寒,不能摄津,津上溢于口所致。胸痹乃由上焦阳气不足,阴寒之邪上乘胸中之气痹而不通所致。
综观本方,虽治多病,究其实质,,总不离中焦虚寒,故可异病同治,以温中散寒、补气健脾。方以千姜辛温大热,温中怯寒为君,配伍入参温补元气,振奋脾胃纳运为臣。君臣配伍,甘温益气,辛甘助阳,温而兼补,除中焦虚寒之功大增。脾阳不足,脾气不运,水湿易生,敌佐以白术,甘苦性温,健脾燥湿。炙甘草甘温益气,健脾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佐使之药。诸药合用,使中焦阳气振奋,脾胃纳运升降得以调理,统血摄液之力得以增强,吐利腹痛、失血喜唾诸症自愈,实为一首温补脾胃之圣剂。
配伍特点 全方药共四昧,药少力专。干姜配人参,是一温一补,温补并行,以温为主。干姜配白术,是一温一燥,温中燥湿,正是脾之所喜。人参配白术,又是一补一燥,补气燥湿,可复脾之运化。如此组方,温、补、燥并行不悖,相须相济,可使寒湿去,阳气复,中虚得补,健运有权,中焦虚寒之证,自可得解。
证治要点 以中焦虚寒所致之冷痛吐利为主症;以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为证治要点。
11.2 回阳救逆
回阳救逆剂,适用于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或内外俱寒,甚则阴盛格阳或戴阳虱肾阳乃一身阳气之根,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病至心肾阳衰,多为阴寒极盛,真阳将亡之重证。临床多表现为四肢厥逆,畏寒蜷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精神委靡,脉沉微细,或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全身性阴寒症状。甚至阴盛格阳于外,或虚阳浮越于上,而见身热干呕烦躁,两额淡红如妆等真寒假热征象。此时,非大剂温热不足以驱散阴寒,回阳复脉,挽救危亡。故常用附子、干姜、肉桂等为主组成方剂。若出现亡阳气脱者,又须与补气药入参相配。若阳气衰微,阴盛逼阳,阳浮于上或格阳于外,须少佐寒凉之品,以为反佐,或采用冷服法亦可防邪甚拒药。代表方剂有四逆汤,回阳救急汤。
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 附子生用,去皮、碎15g、 干姜8g、 甘草炙6g
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功用:回阳救逆
附子 君药 温肾壮阳,祛寒救逆
干姜 臣 温中散寒,助阳通脉
炙甘草 佐使 补脾胃,调诸药,缓姜附燥烈辛散之性,解附子毒
配伍特点一、取姜附大辛大热之品,协同相须,加强破阴复阳之力。二、附子、干姜一君一臣,脾肾两顾,既壮先天肾阳,又温后天脾阳,脾肾之阳共建; 三、峻中寓缓,使破阴复阳而无辛烈暴散之虞。
第三节 温经散寒
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诸证。本类证候,多由阳气外虚,营血内弱,复为寒侵,经脉滞涩,血行不畅。症见手足不温,肢体痹痛,肌肤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发为阴疽。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当归12g、 桂枝去皮9g、芍药9g、细辛3g、甘草炙6g、 通草6g、 大枣25枚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当归三两(15g) 桂枝三两(15g)君药补血和血、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和当归补益营血,和桂枝内和气血,细辛温经散寒,通草通畅经脉,大枣益气健脾养血,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去芦 白术 茯苓去皮'妇, 甘草炙各等份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15g),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晓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 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虚为君。白术苦甘温,健脾燥湿为臣,扶助运化,合人参益气健脾,为顺脾喜燥恶湿之性,佐以茯苓渗湿健脾。苓术平温合用健脾祛湿愈力。炙甘草益气调中为使。四药合用,共奏益气健啤之功。方名四君子,以取其作用平和之意。
配伍特点 以补气药与健脾祛湿药结合运用,而以补气为主,使脾胃健运,则湿浊亦除。
证治要点 以面色毗白,食少,气短,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证治要点。
附方
l)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各等各6g,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9),水一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二个,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量多少与之。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饮食减少,大便塘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现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
2)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即四君子汤加陈皮3g,半夏4.5g,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塘,胸脘痞闷,呕逆。
3)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人参3g, 白术6g,茯苓6g,甘草2g, 陈皮2.5g,半夏3g, 砂仁2.5g,木香2g,上加生姜6g,水煎服。功用:益气化痰,行气温中。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4)保元汤(《博爱心鉴〉〉):黄芪9g,人参3g,炙甘草3g,肉桂1.5g,(原书无用量,今据《景岳全书》补) ,上加生姜一片,水煎,不拘时服。功用:益气温阳。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以上四方均为四君子汤加味而成。异功散益陈皮侧重于益气健脾,行气化滞,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证;六君子汤配半夏、陈皮,重在益气和胃,燥湿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气逆或痰湿证;香砂六君子汤伍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功在益气和胃,行气温中,适用于脾胃气虚,寒湿气滞证。三方配伍的共同点均为补气药与行气化痰药相配,使补气而不滞气,消除痰湿的停留,促进脾胃的运化,宜于脾胃气虚兼有气滞痰湿中阻之证。保元汤中应用补气药为主,配伍少量肉桂以助阳,功能益气温阳,适用于小儿元气不足诸证。
12.2 补 血
补血剂适用于血虚的病证。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血虚往往影响它脏的功能而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淡,心悸怔忡,月经不调,舌淡脉细等症状。常用补血药如熟地、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气能生血,血瘀则气滞,又因为血易因虚而滞,故常常与补气、活血、理气之品相配,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 熟生地12g、 当归9g、白芍药9g、川芎6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159),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功用 补血和血。
主治 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方解 方中熟地甘温味厚,而质柔润,长于滋阴养血,用为君药。臣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佐以白芍柔肝和营,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四物相配,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血活血,可使营血调和。
配伍特点 方中地、芍为阴柔之品,与辛温的归、芎相配,则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
证治要点 以头晕心悸,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本方原治外伤瘀血作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妇人诸疾。本方是补血的主方,又是调经的要剂。蒲辅周说:“凡血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之二倍。”阳主疏通,阴主收摄,如果归、芎之用量重于地、芍,则阳胜于阴,阴从阳化而主疏通;若地、芍之用量大于归、芎,则阴胜于阳,阳从阴化而主收摄,使肝藏血而止崩漏,若地、芍与归、芎用量相等,疏通与生血、藏血功能均衡,又可行血、养血、润燥。汪昂说:“四物地、芍、归、芎用量相等,血家百病此方通。”说明本方不是单纯的补血方剂,而是血虚能补、血燥能润、血溢能止、血瘀能行的调血方剂。
12.3 气血双补
气血双补剂,适用于气血两虚的病证。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食少倦怠,气短懒言,舌淡,脉虚无力等。常用补气药如入参、黄芪、白术等与补血药如当归、熟地、白芍、阿胶等共同组成方剂。代表方如八珍汤等。
代表方剂
八珍汤
《正题类要》
组成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各9g、甘草炙5g
用法 加生姜二片,大枣五枚,水煎服。
功用 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方解 方用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加姜、枣而成,人参、熟地,益气补血,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助人参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共为臣药。佐以川芎人血分,活血行气, 补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姜、枣调补脾胃。诸药合用,共收益气补血之功。
证治要点:以气短乏力,心、悸失眠,头目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l)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6g、肉桂去粗皮3g、川芎6g、地黄洗酒蒸,焙12g、茯苓9g、白术焙9g、甘草炙3g、黄芪去芦12g、川当归洗,去芦9g、白芍9g,上为细末,每服9g,用水一盏,加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功用:温补气血。主治:气血不足,饮食减少,久病体虚,腰膝无力,面色萎黄,精神倦怠,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12.4 补 阴
补阴剂适用于阴虚的病证。阴虚病证常与五脏皆有关系,而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每以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虚烦失眠,腰腿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用补阴药如熟地、麦冬、沙参、阿胶、龟板等为主组成,由于阴虚易从热化,故常应配伍清热降火之品,或滋水潜阳之品。阴虚火旺者,配伍降火药。此外,根据兼夹证和药物持性的不同,有时常配补阳、理气、健脾渗湿之品。常用代表方有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炙甘草汤、一贯煎等。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熟地黄24g、 山萸肉、干山药各12g、泽泻 、牡丹皮、茯苓去皮各9g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温水化下三丸。
功用 滋阴补肾。
主治 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解 方中重用熟地滋阴填髓,大补真阴,为君药;山英肉温补肝肾而固精,山药健脾即肾益精,共为臣药,三药合用称为三补,君臣相合,滋肾、养肝、益脾,三阴并补,以肾为主。肾阴亏损,虚火上炎,则肾浊不降,故佐泽泻制水渗湿而珐肾中邪水,且防熟地之滋腻恋邪;丹皮清热除肝火而泻阴中伏火,并制山茱萸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称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诸药相配,滋而不寒,温而不燥,标本兼顾,以泻助补,共成滋阴壮水之剂。
配伍特点 本方的配伍待点有二,一为三补三泻,补中寓泻,以补为主,补不留邪,滋而不腻;二为肝、脾、肾三阴并补,而以补肾阴为主。
证治要点 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证治要点。
l)本方由钱乙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桂枝、附子而成,原方主治小儿 “五迟’’(即小儿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多由先天发育不良所致)。后世广泛用于肾阴亏虚的各种病证。若阴虚而火旺甚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有脾虚气滞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等以防碍气滞脾。腰膝酸软甚者,加杜仲、牛膝以强壮筋骨,小便数多者,去泽泻加益智仁以固精缩尿。耳鸣耳聋者,加石菖蒲、磁石、五味子。钱乙指出:“血虚阴衰,熟地为君;精滑头晕,山茱萸为君;小便淋漓,泽泻为君;心虚火盛及有瘀血,丹皮为君;脾胃虚弱,皮肤干涩,山药为君。言为君药,其分用八两,地黄只用臣药分两。”
2)知柏地黄丸(又名知柏八味丸,《医宗金鉴》):即六味地黄丸加盐炒知母、盐炒黄柏各6g,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服6g,温开水送下。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证。
3)杞菊地黄丸(《医级》: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各9g,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空腹服。
功用:滋肾养肝明目。
主治:肝肾阴虚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
4)都气丸(《医贯》: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6g,用法同上。
功用:滋肾纳气。
主治:肾虚气喘,或呃逆之证。
4)麦味地黄丸(原名八仙长寿丸,《寿世保元》: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9g,五味子6g,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空腹时用姜汤送下。
功用: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
12.5 补 阳
补阳剂适用于阳气虚弱的病证,临床上常见的阳虚有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有关心脾阳虚的方剂,散见于温里剂等章。本节主要论述肾阳虚的方剂。肾阳虚证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痛,下肢软弱无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尿后余沥,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细,尺部尤甚等。常用补阳药附子、肉挂、鹿角胶、巴戟天、杜仲等为主组成,经常配伍熟地、山萸肉、山药、拘杞子等滋阴药,即张介宾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若阳虚气化不行,水湿停滞者,常配伍渗湿利水药如获苓、泽泻、车前子等。代表方剂如肾气丸、左归丸。
肾气丸
《金匮要略》
组成 干地黄24g、薯蓣(即山药)、山茱萸各12g、 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g、 桂枝、 附子各3g。
用法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6g,日再服。
功用 补肾助阳。
主治 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方解 方中重用生地黄滋补肾阴为君药,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辅助地黄滋补肾中之阴。又加附子温补命门之火,桂枝温阳气,二药辛热入肾,又于水中补火,温助肾中阳气,升发少火,鼓舞肾气,兹阴药居多,温阳药较轻,其立方之旨,即取“少火生气”之义,而非峻补。正如何琴所言:“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药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若桂附量大,则化燥化火,伤阳食气,变生他证。佐以泽泻、茯苓,渗湿泄浊道,加之桂、附,温阳化气以作动力,则更能去水湿,消阴翳。丹皮清泄药于补中寓泻,使邪去,则补乃得力,并防滋阴药之腻滞。诸药合用,温滋而不腻,使肾阳抗奋,气化复常,则诸症自除。
配伍特点 本方配伍特点:一为补阳与补阴配伍,阴阳并补,而以补阳为主;二是滋阴之中配入少量桂、附以温阳,目的在于阴中求阳,少火生气,故方名“肾气”。
证治要点: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证治要点。
12.6 阴阳并补
阴阳并补剂,适用于阴阳两虚的病证。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畏寒肢冷,自汗盗汗,午后潮热等。常用补阴药如熟地、山茱萸、龟板、何首乌、拘杞子和补阳药如肉苁蓉、巴戟天、附子、肉桂、鹿角胶等共同组成的方剂,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别主次轻重。代表方如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等。
地黄饮子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 熟生地12g、巴戟天去心、山茱萸、石斛、肉苁蓉浸酒焙干各9g、附子炮 、五味子、 官桂、白茯苓、麦门冬去心、石菖蒲 、远志去心各等份6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一159),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薄荷五七叶,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
功用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 喑痱。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方解 方用甘温的熟地黄与酸温的山茱萸相配,补肾填精;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四药含用以温补下元为君。配伍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元。石斛、麦冬、五味子滋阴壮水,其中五味子与山茱萸合用尤可固肾收脱,使肾气摄纳有根,共为臣药。石菖蒲、远志、获苓合用,开窍化痰,配诸补肾药尤能交通心肾,是为佐药。用法中少加薄荷,辛凉轻散,善利咽喉,引诸药上行以宣窍,姜、枣以和中调药,诸药合用,使下元得以补养,浮阳得以摄纳,水火相济,痰化窍开,则喑痱可愈。
配伍特点 补阴药与补阳药相伍,阴阳并补,滋阴涵阳,水火相济;补肾与化痰相配,补肾重于化痰,是为标本同治,重在治本。治上与治下同用,治下补肾培其源,治上化痰洁其流,是为上下兼顾,而以治下为主。
证治要点 以舌喑不语,足废不用,脉沉细弱为证治要点。
理 血 剂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用治瘀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属于“八法”中“消法”之范围。
注意事项 1.首先必须辨清血证的致病原因
2.新瘀如宫外孕等证急,宜用汤剂,力大效速;久瘀如症瘕等证,宜用丸剂小量常服,以渐消缓散,祛瘀不伤正。
3.逐瘀过猛易伤正气,止血过急易致留瘀。
1 活血祛瘀
活血祛瘀剂,具有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作用,适用于瘀血证。瘀血证多因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或阳气虚损,鼓动无力,或寒客经脉,涩滞血液,或热入营血,血与热结,使血液运行不畅或迟缓而致。以刺痛、痛处不移、拒按,肿块、按之坚硬,紫绀,肌肤甲错,舌紫黯,舌上有青紫斑或紫点,脉细涩等为主要表现。
活血祛瘀剂中常配伍理气药和益气养血药,既使气行血活,又使瘀祛而正不伤;又因血性属阴,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此类方剂多加人温经通脉药以助温运血行,消散瘀血,且活血化瘀剂中药物不宜过于寒凉,以防凝血之弊。由于瘀血证成因较多,病机有寒热虚实不同,所以需根据病因病机配伍用药。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配伍疏肝解郁行气药;正气亏虚鼓动无力,瘀血内阻,配伍补气药使气旺血行;寒凝血瘀,配伍温经祛寒药以温经活血;血热相搏之热瘀,配伍清热凉血药以清热活血等。代表方剂如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等。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 柴胡3g、枳壳6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或急躁易怒,入暮湖热,唇黯或两目黯黑,舌质黯红,舌边有瘀斑,或舌面有瘀血点,脉涩或弦紧。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活血怯瘀;生地凉血清热又可滋阴养血合当归养阴润燥使瘀去而不伤正;牛膝活血祛瘀,通利血脉,且功擅苦泄下降,引胸中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开宣肺气,合积壳升降上焦之气而理气宽胸,又可载药上行,使药力作用于胸中;积壳行气宽中。甘草调和诸药。合而用之,活血行气,使瘀去气行,诸症可除。
配伍特点:血府逐瘀汤中药物的配伍,是以气血相互关系、气机升降运动、邪正辨证关系等理论为依据。具有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气血同治,升降并用以及活血怯瘀不伤正的特点。
证治要点: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为辨证要点。
2. 止 血
具有制止体内外出血作用,适用于出血证。出血证多因火热迫血妄行或阳气虚弱,不能固摄,或瘀血阻滞,血不归经等,使血溢脉外而致,以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为常见。
常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止血药为主组方,并审因论治,配伍用药。如热证出血以凉血止血药为主配伍清热泻火凉血之品;虚寒性出血证以温经止血药为主伍益气温阳健脾之品等等。
上部出血忌用升提药,可酌配牛膝、大黄等引血下行; 下部出血忌用沉降药,可酌用焦芥穗、黑升麻、黄芪以助升举。
十灰散
《十药神书》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份9g用法:上药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9g,食后服下。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方解:方中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茜草、白茅根凉血止血,为君药。棕榈皮收涩止血;桅子清热泻火,大黄导热下行,泄热化瘀,两药清降并用,折火热上逆之势,是''釜底抽薪’’之意;牡丹皮凉血散瘀,配伍大黄使止血而不留瘀,均为臣佐药。上十味药烧炭存性以加强收涩止血作用。以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药末,意在增强凉血化瘀止血之功。
配伍特点: 以凉血止血药为主,配伍收涩止血、清降止血、化瘀止血药物。凉血与清降并用,收涩与化瘀兼顾,止血作用较强,是一首急救止血方剂。
证治要点:上部出血,以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祛痰剂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除痰饮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为祛痰剂。
痰病成因很多,治法因之各异。如脾失健运,湿聚成痰者,治宜燥湿健脾化痰;火热内盛,灼津为痰者,治宜清热化痰;肺燥津亏,虚火烁液为痰者,治宜润燥化痰;脾肾阳虚,寒饮内停 或肺寒留饮者,治宜温化寒痰;痰浊内生,肝风内动,挟痰上扰者,治宜化痰熄风。
1.燥湿化痰剂
主治湿痰证,症见痰多易咯,胸脘痞闷,呕恶眩晕,肢体困倦,舌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或滑等。常用燥湿化痰药如半夏、南星等为主,配伍健脾理气药如白术、陈皮等组成方剂,代表方如二陈汤。
二陈汤
《大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 ) 橘红各五两(各15g)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用法 上药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方解方中以半夏为君,取其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降逆和胃。以橘红为臣,理气燥湿祛痰,助半夏化痰之力,一则理气使气顺痰消。痰由湿生,湿自脾来,故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俾湿去脾旺,痰无由生;煎加生姜者,以其降逆化饮,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祛痰而不伤正,并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以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兼和中。诸药合用,标
本兼顾,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祛痰的通用方剂。方中半夏、橘红以陈久者良。故方以“二陈”为名。
证治要点 本方主治湿痰。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或白润,脉缓、滑为证治要点。
2 清热化痰
清热化痰剂,适用于热痰证。症见咳嗽痰黄,黏稠难咯;以及由痰热所致的胸痛、眩晕、惊痈等,常用清热化痰药如瓜蒌、胆南星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等。
清气化痰丸
录自《医方考》
组成 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实麸炒 黄芩酒炒 瓜萎仁去油 茯苓各一两(各6g) 胆南星 制半夏各一两半(各9克)
用法 姜汁为小丸,每服6g,温开水送下。
功用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 痰热咳嗽。痰稠色黄,咯之不爽,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以瓜萎仁、黄芩为臣,瓜萎仁甘寒,长于清肺化痰,黄芩苦寒,善能清肺泻火,两者合用,泻肺火,化痰热,以助胆南星之力。治痰当须理气,故佐以枳实下气消痞,“除胸胁痰癣”;橘红理气宽中,亦可燥湿化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宣利肺气,半夏燥湿化痰。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之效,使热清火降,气顺痰消,则诸症自愈。
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热痰的常用方剂。以咳嗽,痰稠色黄,苔黄,脉数为证治要点。
3 润燥化痰
润燥化痰剂,适用于燥痰证。症见痰稠而粘,咯之不爽,咽喉干燥,甚则呛咳,声音嘶嘎等。常用润肺化痰药如贝母、瓜萎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萎散
《医学心悟》
组成 贝母一钱五分(5g)瓜蒌一钱(3g)花粉 茯苓 橘红 桔梗各八分(2.5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 燥痰咳嗽。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等。
方解 方中以贝母为君,取其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开痰气之郁结。臣以瓜萎仁润肺清热,理气涤痰通胸膈之痹塞。佐以天花粉润燥生津,清热化痰;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桔梗宣利肺气,令肺金宣降有权。如此配伍,润燥与理气合用,则肺得清润而燥痰自化,宣降有常则咳逆自止。
证治要点 本方为润燥化痰之剂。以咯痰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为证治要点。
4 温化寒痰
温化寒痰剂,适用于寒痰证。症见咳痰清稀色白,舌苔白滑等。常用温肺化痰药如干姜、细辛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苓甘五昧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金匮要略》
组成 茯苓四两(12g)甘草三两(9g) 干姜三两(9g) 细辛三两(5g)五味子半升(5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次。
功用 温肺化饮。
主治 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脉弦滑等。
方解 方中以干姜为君,取其辛热之性,既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阳以化湿。细辛为臣,以其辛散之性,温肺散寒,助干姜散其凝聚之饮;以茯苓之甘淡,健脾渗湿,不仅化既聚之痰,尤能杜生痰之源。佐以五味子敛肺气而止咳,与细辛、千姜相伍,一散一收,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且能启肺司开合之职。使以甘草和中,调协诸药。综合全方,温散并行,开合相济,使寒饮得去,肺气安和,药虽五味,配伍严谨,实为温化寒饮之良剂。
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寒痰的常用方剂。以咳嗽痰稀色白,舌苔白滑为证治要点
治 风 剂
凡以辛散祛风药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用治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
风病范围广泛,可分为外风与内风两类。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侵人人体之肌表、经络、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而引起的疾病,也包括风邪毒气从皮肤破损之处侵袭人体而致的破伤风。内风是指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风病,即内生之风。内风实证多因肝经热盛,热圾动风或肝阳偏亢,肝风内动;虚证多因阴虚动风或血虚生风。主要临床表现有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语言蹇涩、足废不用,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涡斜、半身不遂等。治宜平熄内风。
1 疏散外风
疏散外风剂,适用于外风证。本节所论述的外风诸病,主要指风邪侵袭经络、肌肉、筋骨、关节等处而致者,至于外感风邪,病在肌表,以表证为主要表现者,已在解表剂中涉及。.
外风治宜疏散,疏散外风剂常用辛散祛风药如羌活、独活、防风、白芷、荆芥、川芎、白附子等为主组方。因风为百病之长,寒、湿`热邪常依附于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多与散寒、除湿、清热药合用。由于风邪伤人经络,易致气血凝滞不行,故常配伍活血化瘀药使血脉流通,使滞留之风邪随之消除,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川芎 荆芥去梗,各四两(120g) 白芷 羌活 甘草各二两(60g)细辛去芦一两(30g) 防风去芦,一两半(45g)薄荷八两(240g)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食后清茶调下,常服清头目。
功用 疏风止痛。
主治 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方解 方中川芎性味辛温,用量较重,善于祛风活血,上行头目而止头痛,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痛或两侧头痛)《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入脑头痛”,《珍珠囊》称其为“诸经头痛之要药”;白芷、羌活具有疏风止痛之功,且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前额部),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头痛牵连项部),三药同为君药。薄荷、荆芥疏风止痛,清利头目;防风、细辛发散表邪,祛风止痛,且细辛长于治少阴经头痛,四药同为臣药。佐以茶叶苦凉,上清头目,降火生津,制约风药的过于温燥与升散;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诸药合用,疏风止痛,善治一切风邪头痛。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集合擅长祛风止痛的药物于一方,祛风止痛效果显著;二为大队辛温升散的风药之中配伍一味苦凉清降的茶叶,升降并用,制约风药的过于温燥与升散。
证治要点 以头痛,鼻塞,脉浮为辨证要点。
2 平息内风
平息内风剂,适用于内风证。内风之病,源于内在脏腑功能失调,即“风自内生”、“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不是外感风邪而引起,但因其表现与外风尤其是外中风相似,所以称为“内风”。内风有虚`实之分,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用药各不相同。
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论》
组成 羚角片一钱半,先煎(4.5g) 双钩藤三钱,后入(9g) 霜桑叶二钱(9g)滁菊花三钱(9g) 鲜生地五钱(15g) 生白芍三钱(9g) 川贝母四钱,去心(12g)淡竹茹鲜刮,与羚角先煎代水,五钱(15g) 茯神木三钱(9g) 生甘草八分(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主治 肝热生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方解 方中羚羊角咸寒,归肝、心经,凉肝息风止痉;钩藤甘、微寒,归肝、心包经,清热平肝,息风止痉,共为君药。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清热平肝息风,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清热平肝息风,二药为臣药,助君药凉肝息风。鲜生地、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滋阴增液,柔肝舒筋;川贝母、鲜竹茹清热化痰;茯神宁心安神,以上为佐药。使以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凉肝息风,增液舒筋而肝风可息。
配伍特点 本方配伍特点为凉肝息风药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
证治要点 以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安 神 剂
凡以安神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用以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本类方剂在临床运用时,一般是按虚、实分类论治,但在病因病机方面常是互为因果,症状上每掺杂出现,故在遣方选药方面,又必须标本兼顾,或重镇与滋养同时使用。安神剂中重镇安神类多由金石药物组成,滋养安神类多由滋腻补养药组成。二者长期应用都有碍脾胃运化,当中病即止,不可久服。脾胃虚弱者宜慎用或配合补脾和胃、理气药使用。某些药物如朱砂,可蓄积中毒须炮制得法,且不宜久服。金石类安神药如磁石、龙骨等均应打碎先煎、久煎,以求性味透达。
13.1 重镇安神
重镇安神剂,适用于心阳亢盛,火势扰心所致的烦乱、失眠、惊悸、怔仲、癫痫等,常以重镇安神药如朱砂、磁石、龙齿、珍珠母等为主组方,以潜镇心肝偏盛之阳,由于火势扰心,故常配伍黄连等清热泻火药以撤火势。阳亢多热,易耗伤阴血,故又常配伍生地黄、当归等滋阴养血药。代表方如朱砂安神丸、磁朱丸。
朱砂安神丸
《医学发明》
组成:朱砂15g、 黄连18g、 炙甘草16g
生地黄18g、当归18g
功用:重镇安神,清心泻火。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
惊悸怔忡,心烦神乱,舌红、脉细数。
方解 由于本方主证乃心神不安,敌治以镇心安神。心火偏亢,当镇其火,阴血不足,当补其阴血。方中朱砂,色赤入心,性寒清热,质重宁神,用为君药。黄连苦寒,清心泻火除烦,助君药清心安神为臣。生地滋阴清热,当归养血和营,补其不足之阴血,共为佐药。炙甘草甘缓益气,和药护中,既益耗散之心气,又防朱砂、黄连寒镇而伤胃,是为佐使。五药相配,既泻偏亢之心火,又镇浮游之心神,更补耗伤之阴血,兼益耗散之心气,实为标本兼顾之剂。使神志安宁,诸症自愈。
证治要点 以惊悸失眠、舌红、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补养安神剂
适用于阴血不足、虚阳偏亢、神志不安的证候。常因思虑过度、心血暗耗,或心肝血虚、心神失养;或心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症见虚烦不眠、心悸怔仲,健忘多梦等。常以补养安神药物如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茯苓、小麦等组成方剂。
天王补心丹
《摄生秘剖》
组成:酸枣仁、柏子仁炒、当归身酒洗、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9g、生地黄酒洗12g、人参去芦、丹参微炒、玄参微炒、白茯苓去皮、五味子烘、远志去心炒、桔梗各5g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方解 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为君;玄参、天门冬、麦门冬滋阴以清虚热;当归、丹参补血养血、润燥生津,使心血足而神.志安;人参、袄苓益气宁心,共为臣药;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养血安神,其中酸枣仁、五味子又可敛心气之耗散,远志开通心气使魂魄自宁;朱砂为衣镇心安神,兼治其标,桔梗一味为使,取其载药上行使药力上人心经。综观全方,滋阴、养血、益气、安神并用,补中寓清,标本兼顾,使阴血充、`心火降,则神志自安,诸症亦除。
证治要点 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
组成:酸枣仁炒15-30g、茯苓6g、
知母6-9g、川芎6g、甘草3g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虚烦不眠证。失眠心悸,虚烦不安,
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方解: 方中酸枣仁味酸色赤入心、肝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重用为君。茯苓益气宁心;知母滋阴清热助君药酸枣仁安神除烦。佐以川芎行气活血,条达肝气,与酸枣仁相配,一酸收,一辛散,相反相成,养血调肝。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
配伍特点 方中酸枣仁与川芎配伍,酸收辛散并用,酸收以补肝之体,辛散以利肝之用。
证治要点 以虚烦不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为证治要点。
甘麦大枣汤
《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9g、小麦15-30g、大枣十枚
功用: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 :脏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
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
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
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
方解 方用小麦为君,养肝补心,除烦安神;配以甘草,补养心气,和中缓急为臣药;佐以大枣益气和中,润燥缓急。三药合用,共奏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效。
证治要点 以精神恍惚,悲伤欲哭为证治要点。
固涩剂
凡以收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治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本类方剂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的原则立法,属于“十剂”中“涩可固脱”之范围。
1 固表止汗
固表止汗剂,适用于体虚卫外不固,阴液不能内守所致的自汗或盗汗证。常用益气固表药配伍收涩止汗药如黄芪、牡蛎、麻黄根等为主组方,代表方剂如玉屏风散、牡蛎散。
玉屏风散
《丹溪心法》
组成: 防风6g、黄芪12g、白术12g
用法:研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盅半,姜三片,煎服。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咣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两药合用,则“气旺表实”,使津液不易外泄,外邪不易内侵,是为“补”法。佐以防风走表祛风邪并御邪,助黄芪益气御风。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敛邪;防风得黄芪,法邪而不伤正。
配伍特点: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伍少量走表怯风邪之品,使补中寓散,散中有补。
证治要点:以自汗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脉虚为辨证要点。
2.敛肺止咳剂
敛肺止咳剂,适用于久咳肺虚,气阴耗伤之咳嗽、气喘自汗、脉虚数者。常用敛肺止咳药如罂粟壳、五味子、乌梅等配伍益气养阴药如入参、阿胶等为主组方,代表方剂如九仙散。
九仙散
《医学正传》
组成:人参另炖、款冬花、桔梗、桑白皮、五味子、 阿胶、贝母各2g、乌梅6g、罂粟壳6g蜜炙
用法:为末,作一服,加生姜一片,枣一枚,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
方解:方中重用罂粟壳,其味酸涩,功专敛肺止咳,为君药。五味子酸甘温,乌梅酸涩平,二药收敛肺气而止咳,配合君药加强敛肺止咳之力,为臣药。人参补益肺气;阿胶滋养肺阴;款冬花、桑白皮、贝母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兼清肺热,并可润肺,以上均为佐药。桔梗宣肺祛痰,载药上行,直达病所,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敛中有散,降中寓升,共奏敛肺止咳,补益气阴之功。
配伍特点:敛中有散,降中寓升,但总以收、降为主。这是本方配伍的一大特点。
证治要点:以久咳不止,气喘自汗,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3 涩肠固脱
涩肠固脱剂,适用于泻痢日久不止,脾肾虚寒,大便滑脱不禁之证。常用涩肠固脱药如罂粟壳、肉豆蔻、诃子、赤石脂等配伍温补脾肾药如补骨脂、肉桂、干姜、人参、白术等为主组方,代表方剂如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桃花汤。
真人养脏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6g、当归9g|、白术12g、肉豆蔻面裹12g、肉桂去粗皮3g、炙甘草6g、白芍15g、木香9g、诃子12g、 罂壳20g
用法:上锉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温服。忌酒、面、生冷、鱼腥、油腻。
功用:涩肠止泻,温中补虚。
主治:脾肾虚寒,久泻久痢。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腹痛喜温喜按,或下痢赤白,或便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脐腹疠痛,疲倦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迟细。
方解:方中重用罂粟壳酸涩,涩肠止泻,为君药。肉桂辛、甘、热,温肾暖脾,散寒止痛;肉豆蔻辛温,温暖肾脾,涩肠止泻;诃子苦、酸、涩,涩肠止泻;泻痢日久,耗伤气血,故用人参、白术益气健脾生血。以上药物同为臣药,助君药共奏温肾暖脾之功,而增涩肠固脱之效,则虚寒泻痢,脐腹疗痛诸证可愈。久痢阴血耗伤,故用当归、白芍养血补血滋阴;脾肾虚寒,气机阻滞,故以木香调气导滞,并能止痛,以上三味共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且能健脾益气,合白芍缓急止痛。
4 涩精止遗
涩精止遗剂,适用于肾虚封藏失职,精关不固之遗精;或肾气不足,气化失常,膀胱失约之尿频或遗尿。常用固精缩尿药桑螵蛸、莲子、芡实等配伍温补肾气药如沙苑蒺藜、益智仁、乌药等为主组方,代表方剂如金锁固精丸、桑螺蛸散、缩泉丸。
缩泉丸
《妇人良方》
组成:乌药、 益智仁等份。
用法 :酒煎,山药末为糊,丸约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盐、酒或米饮下。
功用:温肾怯寒,缩尿止遗。
主治:下元虚寒证。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舌淡,脉沉弱。
方解:方中益智仁辛温,温补脾肾,固 精气,缩小便,为君药。乌药辛温,调气散寒,能除膀胱肾间冷气,温散下焦虚 冷,以助膀胱气化,固涩小便以止小便频数,为臣药。更以山药糊丸,健脾补肾,固涩精气,为佐使药。三药合用,温肾祛寒,使下焦得温而寒去,则膀胱之气化复常,约束有权,尿频遗尿自可痊愈。
证治要点 以尿频,遗尿,舌淡,脉沉弱为辨证要点。
5 固崩止带
固崩止带剂,适用于妇女崩漏或带下不止之证。常用固崩止带药如椿皮、白果、煅龙骨、煅牡蛎等为主组方,随病症不同需配伍不同药物。若崩漏因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而见出血量多色淡质稀者,配伍益气健脾、补益肝肾药如黄芪、白术、山茱萸、白芍等;因阴虚血热,损伤冲任而见血色深红或黏稠紫黑者,配伍滋阴清热药如龟板、白芍、黄芩、黄柏等。若带下因肾虚湿热下注而见黄带臭秽者,配伍补肾清热怯湿之山药、芡实、车前子、黄柏等;因脾虚肝郁、湿浊下注而见白带清稀者,配伍健脾怯湿药如白术、山药`人参、苍术、车前子等。代表剂如固冲汤、固经丸、易黄汤、完带汤。
易黄汤
《傅青主女科》
组成:山药炒30g、盐黄柏6g、芡实30g 、车前子3g、白果12g
功用 :补肾清热,祛湿止带。
主治:湿热带下。带下色黄,其气腥秽舌红, 苔黄腻
方解:方中重用炒山药、炒芡实补脾益
肾,固涩止带,《本草求真》说:“山药之补,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胜于山药’’,二者同为君药。白果收涩止带,兼除湿热,为臣药。黄柏苦寒入肾,清热燥湿;车前子甘寒,清热利湿,共为佐药。五药合用,重在补涩,辅以清利,使肾虚得复,热清湿祛,带下.自愈。
配伍特点 : 补涩与清利兼施,补涩为主。
证治要点:以带下色黄,其气腥秽,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清热剂
1. 清气分热
清气分热的方剂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热在气分、热盛津伤之证。症见壮热烦渴,多汗,脉洪大滑数等,实即《伤寒论》的阳明经证;亦可用于热病后气分余热未消,气阴两伤之证,证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口干舌红、脉虚数等,本类方剂常以清热泻火、清心除烦的石膏、知母为主,由于热邪最易耗气伤津,故又多配人参、麦冬等益气生津,代表方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 石膏一斤,碎(50g) 知母六两(18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方用辛甘大寒之石膏为君,清肺胃气分之热,达热出表,并能止渴除烦;巨药知母,味苦性寒质润,寒协石膏以清热,润协石膏以生津,君巨相配,加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甘草、粳米甘缓和中,既能益气生津,又能缓和石膏、知母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药虽四味,但配伍严谨,效专力宏,清热生津之功显著。
配伍特点 一是取辛寒之品与苦寒质润之品相配,使清热生津之力倍增;二是寒凉药中配伍补中护胃之品,以防寒凉伤胃,祛邪而不伤正。
证治要点 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即“四大证”)为证治要点。
2.清营凉血
清营凉血是用于营血有热的两种方法。热入营分,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舌绛脉数为主证,清营的作用是清热养阴,解毒透热。营分有热,多由气分传变而来,故清营透热的功用,是清除由浅入深邪热,一从外透,一从营解,故清营分热常用水牛角、生地等配伍银花、连翘、竹叶促其透热转气,代表方如清营汤。热入血分,以每多迫血妄行而致出血、发斑,而且络伤血溢每易留斑,热与血结亦可留瘀。凉血的作用,是清血分之热以止血,散血分之瘀以消瘀,故清血分热常用水牛角、生地配用丹皮、赤芍等散瘀凉血,代表方如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
《温病条辨》 .
组成 水牛角(30g) 生地黄五钱(15g) 元参三钱(9g) 竹叶心一钱(3g)麦冬三钱(9g) 丹参二钱(6g) 黄连一钱五分(5g) 银花三钱(9g) 连翘二钱,连心用(6g)
用法 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 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数,舌绦而干。
方解 方中水牛角,苦咸性寒,清热凉血解毒,寒而不遏,且能散瘀,为君药。生地凉血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玄参滋阴降火解毒,三药为热甚伤阴者设,且助君药清营凉血,共用为臣。佐以银花、连翘、黄连、竹叶清热解毒以透邪热,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丹参性凉,入心、肝经,活血祛瘀,以防热与血结,为佐使之品。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养阴透热之效。
配伍特点 一是凉血药配伍滋阴清热之品,是为热伤营阴,渐迫及血者设。二是清热凉血药中,伍以清宣透热之品,意在为热邪初入营分,不致郁遏,能使热邪转出气分而解,是透热转气之法。三是凉血药配伍活血药,以防热与血结。
证治要点 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证治要点。
犀角地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水牛角(30g) 生地黄八两(24g) 芍药三两(24g) 牡丹皮二两(9g)
用法 上药四味,叹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l)热入血分证。身热谵语,斑色紫黑,舌绦起刺,脉细数,或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热伤血络证。吐血、便血、衄血、尿血等,舌红绦,脉数。
方解冶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用水牛角为君清营凉血,解毒清心;臣以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一可复已失之阴血,二可助君药解血分之热邪;芍药养血敛阴,且可助生地凉血而和营,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两味用为佐使。
配伍持点 一是清热之中兼以养阴,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二是凉血与散血并用,凉血止血而无冰伏留瘀之弊。
证治要点 以各种失血,或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证治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