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古论津 | 天津老人嘴里的“白眼儿红眼儿”到底嘛意思?

 wunianyi 2015-11-27



大爷大娘嘴里的称谓



天津老大娘领孩子上街,半路遇到邻居,邻居就会问:“这是红眼儿?还是白眼儿?”这要是让老外听见了,一定会大惑不解:“说我们老外是金发碧眼,你们中国人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怎么出来‘白眼珠’‘红眼珠’了?”原来,天津老年人在日常言语交际中,把自己的孙子、孙女称作“红眼儿”,把自己的外孙子、外孙女称为“白眼儿”。





白眼儿=白眼儿狼?


其实,“白眼儿”是“白眼儿狼”的省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狼”在中国文化中是以怨报德的动物。因此,中国人把忘恩负义的人比喻成“白眼儿狼”。例如:“全不想老师当年的培育之恩呐,文革一来,就陷害老师,批斗老师,真是个白眼儿狼啊!”

但为嘛把自己的外孙子、外孙女说成是“白眼儿狼”呢?首先指出:这是一种戏称(戏谑性称呼),带有开玩笑的意味。意为:尽管姥姥、姥爷再疼爱,但外孙子、外孙女毕竟是外姓人。天津俗语说:“外孙是姥姥家的狗,吃饱了就走。”

老人尽管嘴上笑骂:“你这个小白眼儿狼!”可对外孙疼爱有加,几天不见就想得慌。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姥姥和姥爷。






“红眼儿”吃“白眼儿”的挂落

中国人讲究称谓的系统性和对应化,就是相关的称谓得成龙配套。既然外孙子、外孙女雅号“白眼儿”,那孙子、孙女也别来个“空位”,干脆就称“红眼儿”,以示区别吧!有红是白的,多鲜乎啊!

从修辞角度分析,“白眼儿”使用的是借喻手法,而“红眼儿”却是仿拟手法产生出来的。天津人称孙子为“红眼儿”,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红眼儿”毫无瓜葛,与极端嫉妒的“眼红”也绝无关系,纯粹只是为了和“小白眼儿”相对应而形成的说法。这么看来,无辜的“红眼儿”是吃了“白眼儿”的挂落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

红眼儿白眼儿都是宝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传说与旧俗往往都有其真假虚实和片面刻薄的一面。在以前,一般家庭都是多子女。在“红眼儿”、“白眼儿”之俗中,老年人通常是看(kān)“红眼儿”,看(kàn)“白眼儿”,即以看护“红眼儿”为本分,以看望“白眼儿”为情分。所以“红眼儿”、“白眼儿”之俗中并没有伤害老人,也没有歧视孩子的意思,久而久之便成为公序良俗。
  时代进步到今天,很多家庭都已经是独生子女,“白眼儿”、“红眼儿”区别对待的观念也正在慢慢转变,一个新生儿的出生牵系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双方老人。而且四个老人轮流带孩子的现象也成为津城一种趋势。
  当今老人不论对于“红眼儿”还是“白眼儿”都刻骨铭心地疼爱,隔辈亲情超出当年对待自己子女的疼爱。甚至在很多老人眼里,“白眼儿”比“红眼儿”还得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