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典舞蹈动作分解教程相关介绍
印度舞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具有独特的舞蹈技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表演给神看的舞蹈,因此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这也让印度舞多了一层神秘色彩,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印度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是戏剧的基本组成部分。 婆罗多舞是南印度的一种古典舞蹈流派。起源于今泰米尔纳杜邦。原系神庙舞女的敬神舞蹈。16世纪传入宫廷。现代形式的婆罗多舞是在18世纪晚期或19世纪早期发展起来的,但在1910年至1930年之间一度处于低谷,随后迅速得到复兴并登上舞台。婆罗多舞是一种独舞,通常由一名女演员演出,题材为印度神话。舞蹈分为六节:1.序,祈祷并致礼;2.纯舞蹈,演员随鼓乐节奏起舞;3.短舞,以表情和手势简略表现泰卢固语或泰米尔语伴唱歌词的内容;4.叙事舞段,以动作、表情和手势细腻表现全部故事情节,同时模拟几个不同角色;5.抒情舞段,以轻快的舞姿表现对婶的赞颂;6.纯舞蹈,动作迅疾,收煞爽利。第四节为舞蹈中心和高潮,演员须在作为道具的供盘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舞姿取自并模仿印度雕刻作品,演员须曲膝而舞。 卡塔卡利舞卡塔卡利舞也是南印度的一种古典舞蹈流派。起源于今喀拉拉邦。“卡塔卡利”意为“故事表演”。该舞蹈实际是承袭古代梵剧形式的舞剧,而且至今仍以梵语诗歌伴唱。当地民间在古代曾经流行演出舞剧,内容为神话传说,演出单位既有乡民剧团,也有职业剧团。卡塔卡利舞即从这些舞剧演化而来。该舞蹈植根于1500年前,在印度西南沿海流行也已近300年。主题多取自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经常在乡间神庙旁露天舞台通宵达旦地演出,月明之夜通常在旷野演出。舞者均为男性,运用24种基本手势、面部表情和动作叙述剧情。面部化妆浓墨重彩,类似中国京剧脸谱。绿脸代表高贵英武的正面人物,绿底红花脸代表妖魔,橙色脸代表王后、公主等由男性扮演的正面女角。化妆一次,须花费三个多小时。服装和头盔均亦十分考究。 卡塔克舞卡塔克舞是北印度的一种古典舞蹈流派。起源于今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的寺庙。“卡塔克”意为“说书人”。这些说书人在寺庙里讲述往世书中的故事,常以歌唱和舞蹈动作助兴。卡塔克舞由是诞生。最初与婆罗多舞非常相似。一度曾经是表现黑天与罗陀爱情故事的歌舞剧。穆斯林入侵后,卡塔克舞一时销声匿迹。后在17世纪始由莫卧儿皇帝恢复。莫卧儿王朝舞蹈音乐的影响使这种舞蹈的形式发生很大变化。演出地点也从寺庙转向宫廷。今天,卡塔克舞依然凝聚着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两种文化的成分。男女舞者可对舞蹈段落自由发挥节拍迅疾,动作复杂,强调旋转和足部动作,舞者踝系脚铃,脚掌配合鼓点快速踏击,铃声铿锵,令人闻之动容。其服装与主题多取自莫卧儿细密画。如果说婆罗多舞重在手势,那么卡塔克舞则强在足功。 曼尼普里舞 曼尼普里舞也是北印度的一种古典舞蹈流派。起源于今印度东北部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曼尼普尔邦。最初是山民在举行宗教仪式时跳的集体舞,表现内容属于地方文化,后受毗湿奴教派影响发生变化。早期舞蹈内容以舞王湿婆及其妻子雪山神女为中心,后受虔诚运动影响而以表现黑天与罗陀的爱情游戏为重点。最初的民间舞蹈经与古典舞蹈结合而成为一种抒情舞蹈。舞蹈音乐旋律古朴,舞蹈动作流畅娴雅。曼尼普里舞不像上述舞蹈那样注重面部表情和手势,它主要通过舞者腰身和四肢的轻柔流动来表情达意。 民间舞蹈 由于多种宗教、多种种族的存在,特别是由于众多少数民族和部落民的存在,印度民间舞蹈多姿多彩,异常丰富。在收获、结婚、添丁等喜庆的日子,居住在山野、森林和村庄中的人民都会翩翩起舞,表达自己的欢乐心情。舞蹈自古以来就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蹈在风格上存在巨大差异,但可依照舞蹈场合分为工作性、季节性、演武性、宗教性和仪式性五种。舞蹈动作以模仿自然和劳动等为特点,如表现自然富丽的色彩、季节的流转变幻和播种水稻、采集食物等。有些民间舞蹈亦很浪漫。例如,在素有舞蹈之乡之称的曼尼普尔邦,年轻人在月光下一边轻歌曼舞,一面谈情说爱。印度民间舞蹈是一座蕴藏着无数舞蹈资源的宝库,具有无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实际上,大多数技巧精湛的印度古典舞蹈起源于民间舞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