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们的现状,姚老师直接抛出了两项源于清华大学2014年基础数据调研的统计数据。其一,在研究生对导师的印象这一问题中,研究生们对导师们的学术产出、学术道德和学术热情方面,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有超过60%的同学认为导师忙于晋升和忙于赚钱;有超过50%的同学认为导师在行政事务投入太大。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与警惕。 其二,在导师对研究生的关心程度这一问题中,大部分研究生感觉导师对研究生的关心,除了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之外,对于研究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普遍主动关心不足,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感觉到了导师的主动关心,甚至有的研究生感到自己的导师完全不管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只能靠自己努力。姚老师认为这些现状对于清华大学来说已经是很严重,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国内其他的高校和研究者都进行了类似的调研,《博士生培养内在制度研究》一书中提到78%的导师和58%的博士生认为每一名导师适合指导1到2名学生,而实际却平均已达到了5.77名。而77%的导师和63%的博士生认为导师指导投入时间和精力“一般”或“不足”,不仅学生不满意,导师自身也对自己指导过少感到不满。由于近年研究生的大规模扩大招生等原因,我们有相当一批导师所指导研究生数量已经严重超过了自己的指导能力。 接着谈到导师应该如何具体去做,姚老师认为搞好教学是导师的天职,而做好科研是导师本分。天职和本分都是重要的,但也是有所差别的,导师育人为本。现在整个人才的成长和管理,都只是参照一些人才指标、发多少论文、评多少奖,非常害人,用这样的指标去进行科学研究,其实本身已经迷失了真正的科学价值,令人痛心。而按照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只逼着学生做实验发论文,则更只能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 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作为世界一流大学,不管是学校的行政人员还是导师本身,都必须把这看作是自己工作的核心。只有这样,大学才能真正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摇篮,而不只是一个科研的平台和导师自我成长的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