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BTI测试之正确打开方式

 聚微阁 2015-12-02

上一篇科普了一下性格测试中的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咳咳,这中文译名真拗口,以下全部简称MBTI)以及它耀眼光环下不为人熟知的学术争议。MBTI,又名MBTI 职业倾向测试,从设计之初便有着十分显著的职业辅导导向,目前的商业应用十分广泛。它或是你最有可能听闻或接触到的一项性格测试。鉴于自己亲身验证错误打开的各种辛酸波折,而为了你们能不走弯路少交学费,今天苦口婆心爱管闲事的絮叨大妈上体,来列一列常见的误操作。亦适用于其他性格测试。

***

常见误操作#1: 偏听偏信

网络上有很多免费测试版本,有些做个20道题就能给出答案。倒不见得不准,但随之相伴的指导性文字的表述都高度概化,简化到只剩下4纬8度。比如你是喜静喜闹?——喜静就更可能是I,喜闹很可能是E;又如你平时是不是喜欢做to-do list?——喜欢列清单多半是J,讨厌计划表就是P。在加深自我了解的路上,这般被快餐化的MBTI测试与星座分析、生肖解读其实已别无二致。但不同于后者广为熟知的娱乐性,它可能是顶着权威的名头。求知心切的你一不小心可能就偏听偏信,断章取义了。迷惑性大大的。

建议的正确打开方式:对该模型存在学术和统计上的缺陷有所认识(见:MBTI初体验),预防盲从权威、囫囵吞枣。同时,考虑到该模型毕竟花费了半个多世纪来不断修正和完善,值得去深一层了解你性格类型背后的含义。至少我觉得报告读起来还挺有趣的。

必须指出,我绝对不是帮着MBTI相关的咨询公司吆喝他们的收费报告或咨询服务。因为即便是认证讲师,也可能由于时间限制或自己被权威或商业推广目的洗脑,不能客观充分地评价模型效用和再测试度上的问题(是的,我见过)。这里只是想对有公司买单、能得到详细报告的同学建议:通读报告结果,并勇于提问、勇于质疑。这份测试不是真理,而是只是一种解读方式。而对于通过网络接触此项测试的同学们,只想打个预防针,你们误读误解以及发生下文其他误操作的可能性不小,同样建议提高警惕性和明辨性。事实上,该警示适用于本周所有测评的性格测试工具。网络上有糟粕,吸收信息要谨慎。

常见误操作#2: 断章取义

由于网络上我们接触到的MBTI都是高度概化的,比如ESFJ的小标题是“provider/提供者”,摘要包括“常常是活动的组织者,喜爱交际,健谈、善于协调和给大家带来娱乐,也乐于奉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确保他人的需求得到满足。适合的职业包括销售、教师、护士等。对于外在表象十分在意,也关注传统价值,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等。他们占人口的10%,女性比例为95%”。如果就看这么一段,能触发的疑问可就太多了,尤其如果你恰好是一位有雄心的男性:比如,护卫者、提供者这么个标签还不错,可是怎么觉职业推荐好像都很女性化,很辛苦?是不是测试错了,还是我有问题?或者,我现在天天一个人在实验室刷试管,但我还蛮喜欢生物的,不过如果测试说我更合适销售,毕业季是不是该去找份销售的工作?

不,你没问题。不,我不知道销售是不是你的职业终极方向。这些都是值得回味的问题,但切勿跳转太快,妄下结论。MBTI的完整报告自然具体全面得多,但重点不在于描述的详细程度有别,而在于你阅读这些信息的心态。

建议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是一项扩展自我认知的辅助工具,关键词:拓展、辅助。它并非面面俱到,更不是占卜八卦,不能帮你预测未来(谁都不能)。但它可以帮助你确认已知,指出可以留心或弥补的盲点。最终增进你对于自己和世界的了解,拓宽你对于工作的性质、类型、环境要求的思考,最终能够去接受更多的可能性,而非限制自己的选择。稍微靠铺的报告都会强调性格类型没有“好”与“坏”之分,但不同特点对于不同的工作存在“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它不能为你做出更换职业的具体结论,但是却可以促使你审视自己的现状、思考新的定位。

如果你对自己的梦想和期望,与报告中的分析建议存在很大的落差,这并不意味着终结。梦想和热情并不在测试的考察范围之内。或许测试结果指出你在一般情况下更偏向更逻辑分析,而非创造感知,但是如果你对于某项创作活动充满热情,如绘画、写作,你的这一热情将带给你更大的动力去提升能力、去靠近你的梦想。

常见误操作#3: 自惭形秽

作为社交动物,我们都免不了有些攀比的心理。即使报告或讲师再三强调,每一个性格类型都有其特别的优势和劣势,不分“好”/“坏”,但是在成功导向的今天,内心不免横向比较一下,看看自己的潜力值如何,有没有潜力功成名就、运筹帷幄。按着主流对于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等级的印象,于是稽查员、督导、操作者似乎就矮了统帅、发明家、倡导者一大截。(至少我当时就曾这么理解过)。同时环顾四周,似乎顺风顺水的同事都与你的性格特点截然相反,你苦于不被领导重视,于是就自觉不如人,低到尘埃里去。

建议的正确打开方式:此类测试其实能帮助你确认/重振信心才对。白纸黑字写着呢,请不要自我否定。尤其你若处在低谷期,内生的信心式微,就更不必拒绝外界的确认啦。或许你所处的环境或许并不是能够充分张扬你的特质和优势的理想归属,但外界的不认可并不构成优势现实存在的否定。在美国,自我探索和职业辅导开展得非常早,绝大多数的高中生都接受过类似MBTI的职业性格测试分析,以帮助其思考未来的选择方向。待到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院择业的时候,学校往往会再次提供免费的测试提供决策辅助。可想,对于社会经验相对有限的小盆友们,确认自己的天然优势和需要留心提高的不足之处有多么大的价值。对于早已踏出校门正在补习自我认知的我们来说,其实也是如此,只是我们往往需要和脑海中各种干扰和自我限定。比如什么是好?更多的功名就是更好?马云一样的商业领袖就一定比杨丽萍般的艺术家、或白岩松这样的媒体人好,或者你真的相信行行出状元,只有不适合自己的岗位?

当然,也需要提醒,如果你在接受测试的时候正面临长期、巨大的压力,或正遭遇其他严重负面影响情绪状态的事件,你的偏好回答可能存在严重偏差,建议待心情回复后重新测试。

常见误操作#4: 沦于宿命

你或许会说:4维测试结果的强度都在两极,一点不含糊,我天生就是这样的人,和另一极的真是冰火不相容啊;改变无望,我躲着走还不行吗?你或许会说说:MBTI的心理学专家说了,缺点/弱势项不少是天生的,不会变的。即便有些是后天长时间形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两天里改变,这都是命,胜败自有天数,于命斗是斗不过的。Well, well,性格特质存在有天生因素,当了爹妈尤其家有二宝的朋友应该都深有感触。但你确定不是在找个心理模型当借口吗?

建议的正确打开方式:MBTI报告内容是对测试结果的总结性解读,而且并非个性化的职业辅导。关键词:解读。它并非科学。如果报告中的一些建议,若你认真审视后相信并不适用于你,那样的建议尽可忽略。相关MBTI的统计跟踪,并无法证明不同性格的职业成功率有任何实质性的差别。而且别忘了,模型的再测度很低,只有51%。

我过去9年作过4次MBTI, 06/09/12年均为ISTJ,尽管原先很明显的J开始往中间靠拢。而到了14年我已经是ESTP,两个纬度发生了翻转。在身为ISTJ的那些年,个人发展意见包括“要有开放态度,敢于尝试探索新的可能性考虑问题更全面周到、更多考虑人的因素”,“增强做事的灵活性,学会变通的看待和接受新事物”。而时至今日,我已经很难想像自己以前是如何做到制定并遵循严格的计划(因为现在是严重落拉病友)、对于规范制度的一丝不苟谨小慎微(因为现在经常自己就提出要改改改)。或许我从来就是ESTP但是由于原先的习惯养成,因此I/J在我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少不经事对自己的天性缺乏了解?我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我相信,因为我选择去正视这样的不足,去不断平衡和调整,才促使我看到了变通、灵活那一端的美好,尝到了甜头才一步步地扭转了固定模式?孰是因孰是果,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但偏好是一种选择,我们可以选择成长。

此外,MBTI也是一项认识他人、尤其是性格差异的起步工具。16中性格型态中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通常有显著差异。比如一个内向实感Introvert– Sensing (IS) 的类型,可能更倾向于小规模的互动场景,进入讨论环节时也能可能更偏好有个具体的章程,谁说什么做什么有个清晰的指导框架。而不是一大群人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就讨论开了。吵吵嚷嚷的大会往往会让TA觉得很心累,尤其是当TA看到外向感受型Extraverted– Feeling (EF) 的同事似乎完全没有察觉你脑门上的黑线,还一幅很自在其中的样子。而有了模型的辅助,你更容易认识、接受、尊重任何人的差异。在MBTI测试普及率很高的企业组织内,MBTI还提供了统一共同的性格语言,使得初次合作的项目成员能快速破冰、高效地了解彼此的性格特性和思维方式的大方向,加速磨合。不过贴标签的方法再多快好省,也别忘了真正的亲密关系需要彼此真诚的了解。MBTI只是起跑器,100米冲刺还需要你自己撒开腿去跑哦。

(封图来源于网络)

②复制"瑾璟有叙"或英文"Purposeful-life",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③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以上公众号的名字,即可找到。

关注后输入1,可获取目录,目录随着账号的成长也在不断更新中

赞赏

人赞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