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

 柳河胜利图书馆 2015-12-02

 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

王孝君

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师教育技巧

1.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素质的三点最基本要求:

第一,  要深刻地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科;

第二,  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  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

2. 苏霍姆林斯基倡导的教师教育技巧:

第一,  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二,   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第三,  重视兴趣小组的指导;

第四,  真正的备课需要准备一辈子;

第五,  自我提高的技巧:读书与思考;

第六,  进行研究。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是教育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工作,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35年的教育工作和26年的校长工作中,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育素质和教育技巧。

一.  教师的基本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素质应该是全方位的,他所指的教师素质是个综合概念,不仅包括德智体美劳方面要求,还应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基本知识。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他认为,只有这样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公民”。

(一)  教师要深刻的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科

   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课程标准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知识,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课程标准宽广得多,课程标准的知识并不处在大脑的中心,而只是处在大脑皮质最积极区域的一个角落里,那时候他才能教育过程的精工巧匠。他们的课时计划里并不写叙述(演讲、讲解)的内容,而只写一些为了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所必需的关于课堂教育过程的细节的简短记事这些能手对课堂上所学的自己的那门学科的起码知识了解得异常透彻,以致在课堂上,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出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学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就使老师可以把精力完全的放到学生身上,可以根据课堂的反映来调整教学,而不是为了教学内容而放弃课堂情况的掌握,从而使他们的课堂教学进行得得心应手。他发现这些教师认真地按教科书备课,甚至把要讲的内容和顺序记在心里。但是,他们在课堂上仍很紧张,有时候连把准备好的直观教具也忘了是用。这是因为,教师把全部精力放在回想准备好的教材内容上,,讲起课来没有活跃的情绪;而教师缺乏活跃的情绪,学生就不感兴趣,自然就不愿意听讲,而教师由于只顾教学内容而无暇顾及学生的反应。这样的课可想而知,学生痛苦,老师也痛苦。

(二)  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质。”有些教师觉得,心理学是一门枯燥的科学,在学校里得不到实际的应用。但苏霍姆林斯基深刻的认识到要科学地、卓有成效的对学生进行研究,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经常地、用心的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儿童的心理,写儿童的“教育鉴定”,这种“儿童鉴定”要求弄清楚儿童复杂的精神世界深入了解儿童的欢乐和忧愁,启迪儿童的智慧,从而更有效地教育儿童。只有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不断的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没有扎实心理学知识的教师不会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广大教师更应该抓紧时间提高自己心理学方面的修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储备好这一基本的教育素质。

(三)  教师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

有位哲学大师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可见语言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师对语言的依赖更是不言自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向全体教师提出了这样一种要求,要“力求找到最鲜明、准确而又精确的语言外壳,是儿童形成关于一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如果教师都能用比较准确、鲜明而又精炼的语言授课,对于学生来说你那将是无比的幸福和快乐。有好的语言修养的老师上课将是事半功倍。

二.  教师的教育技巧

(一)  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建立跟儿童的友谊,这是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事。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于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了解儿童是热爱儿童、关心儿童和实施教育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他说:“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对孩子缺乏信任,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学和教育上的方法和手段都像纸板搭小房一样定然倒塌。”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他还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灵,必须关注孩子的个性,必须在爱孩子的基础上进行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感觉到你既是老师又是自己的朋友。

(二) 教师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所谓的差生,是因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儿童的个别对待。每个儿童都各不相同,教师要对每个儿童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像提水一样是个不相同的。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得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得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长久而且不牢固。所以他指出,“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在学习中,无论是作业的性质,还是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不能一般化。他举例子说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给学生布置23道甚至4道应用题,而给另一个学生只布置一道题。这个学生做的是比较复杂的应用题,而另一个学生做的则是比较简单的题。同时教师在评分时也要特别注意,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合适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正是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使大家都在愉快中得到成长。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的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这都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三)  教师要重视兴趣小组的指导

(四)  真正的备课需要准备一辈子

备课是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活动,是上好课的前提 。每一位教师和领导都非常清楚备课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备课、如何对被可进行督促检查,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还停留在写教案、应付学校的检查上。学校的督促检查,多数也只是对备课的数量进行量化,教案的质量和使用情况很难进行跟踪落实。(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哪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备课的确非常重要,但备课不仅要完成狭义上的备课——写教案,更要注意广义上的备课——备课是一生的准备,而不是为了备课而备课,不是简单的教育内容上的备课。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读书不是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那你就读科学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只有读的书多了,我们的知识才充足,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

(五)教师自我提高的技巧:读书与思考

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他所教授学科的专家,他要了解这些学科内的所有基础知识和研究的前沿动态,教师对这个学科的浓厚兴趣和丰厚的知识,是对学生的最好的激励。学校及学校所从事的一切活动赖以确立的基础,就是每个教师的多样化的知识、丰富的智力生活、宽阔的眼界和在学识上的不断提高。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这样“才能在孩子和家长中树立威信”,否则就“无法从事教育工作”。“真正的教师必须是读书爱好者”,教师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有时作为教师我们总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天天是上课、改作业、辅导、讲话,写各种各样的记录、总结,忙得自己都没有时间关心新闻,没有时间发展爱好特长,都快成为落伍之人了。思考是我们自我提高的不竭动力。在工作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很需要我们动一番脑筋。当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出现一些成功的经验来处理。但当遇到一些看似细小又难以根治的问题时,我们就常会把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而不能试图寻找可以根本性解决的方法。这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平时不善于通过思考来提高自己。老师要在读书中思考,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思考。要思考学生,要思考教师,要思考学校,要思考课程,要思考班级管理。总之,思考应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六)教师要进行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