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代人的清淡玄理之风

 知者众乐乐 2015-12-03

马未都评:


今天,我们通过两件藏品来感受晋代人的清淡玄理之风。以下是两个笔筒,一大一小,小的是用竹子做的,上面刻的题材是“竹林七贤”。这个题材自唐以后大量使用,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人实际上追求前辈人的文化修养,追求文人之风,所以“竹林七贤”在我们的文物上会大量出现。


竹刻“竹林七贤”笔筒 清早期

观复博物馆藏


下面这个大的笔筒是我最喜欢的,并且一直收藏着。它是用瘿木做的,瘿木就是树的树瘤部分或者接近树根的部分,那里有很多瘤状物,使它的纹理绞在一起,不是顺理成章的。



黄花梨瘿木“八爱”纹大笔筒 清代

观复博物馆藏



笔筒上刻着八个主要人物,每个人都有其历史和喜欢的东西。人物下面有两只鹅的是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人。



王羲之爱鹅


人面前有荷花的是宋代的周敦颐,他写过《爱莲说》。



周敦颐爱莲


在太湖石前鞠躬的是米芾,“米芾拜石”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知。


米芾爱石


端着酒杯的是李白,李白有“酒仙”之称。



李白爱酒



正在烹茶的是“茶圣”陆羽,旁边还有个小童在那儿煽风点火。




陆羽爱茶


一位老翁戴着草帽执杖而行,下面还有菊花,这是陶渊明。



陶渊明爱菊


旁边有梅花的是唐代的孟浩然,孟浩然爱梅。最后还有一个捧着砚台的人,他就是苏东坡。




孟浩然爱梅


这八个人当中,晋代有两个人,分别是陶渊明和王羲之;唐代有三个人,是李白、孟浩然和陆羽;宋代有三个人,周敦颐、米芾和苏东坡。一个笔筒上把中国历史上八位名人的爱好都刻在上面,反映了清代人对前辈的尊重。



苏东坡爱砚


《洛神赋图卷》 东晋 顾恺之 (宋摹本)局部



—— 摘自《醉文明》(叁)
风流虚无说晋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