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阳古建筑奇葩宝王庙

 陆安桥1871 2015-12-04

贵阳古建筑奇葩宝王庙  

                       贵阳古建筑奇葩宝王庙

贵阳古建筑奇葩宝王庙

何先龙

宝王庙,又叫宝王宫,位于开阳县双流镇凉水井村犀牛洞,是目前已调查发现的世界唯一仅存的古代朱砂神庙,承载着贵州数千年朱砂开采的厚重历史,为黔中地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见证,是贵州建筑规制和雕塑艺术独树一帜的古建筑奇葩,2006年公布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宝王庙是目前世界唯一仅存的朱砂神庙

宝王庙是全世界迄今已调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朱砂神庙。早在商周时期,仡佬族先民濮人就成为夜郎国的主体民族,并产生了仡佬族最早的宝王神话传说。相传宝王就是西周仡佬族部落首领,因为献朱砂给周成王而被封为宝王,成为仡佬族信奉的宝王神。这一传说也有相关古籍史料印证,据《逸周书·王会篇》载,西周周成王大会诸侯时“卜人以丹砂”献,“卜人”即濮人,可见早在西周时由于朱砂开采和贸易促进了仡佬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了仡佬族和中央王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濮人献丹砂后,周成王就委任濮人首领为宝王管理仡佬族地区,因此宝王就是由朱砂开采而产生的仡佬族最早的政治和精神领袖朱砂神。关于宝王的传说在今天贵州开阳、务川和万山等盛产朱砂的地方仍然广泛流传,并且许多地方曾建有供奉宝王的朱砂神庙,可惜除开阳宝王庙外,其余宝王庙早已全部毁而无迹。

二、宝王庙是贵州数千年朱砂开采史的见证

贵州朱砂开采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在道真、务川一带开采,唐宋元明至清初开采中心转移到开阳白马一带,清代中期以后再转移到铜仁万山一带。务川汉墓中出土许多朱砂和朱砂饰品,表明秦汉时期务川一带仡佬族已大量开采并使用朱砂。开阳双流镇一带开采朱砂至迟始于唐代,因为新旧《唐书》和《贵阳府志》等都记载,由于开采朱砂,唐初于620年(武德三年)设置蛮州于巴江县(今开阳双流镇白马村同知衙),以宋氏任蛮州刺史,蛮州刺史宋鼎于782年(建中三年)到西安进贡进贡朱砂五百两,五代时清州刺史宋朝化又于927年入朝进贡朱砂五百两,宋鼎和宋朝化就是水东宋氏土司的先祖。宋元时期,开阳一带是仡佬族聚居区之一,1301年雍真葛蛮(今开阳县双流镇一带)土官宋隆济起兵抗元时,主体民族就是苗族和仡佬族,其中响应起义的就以底窝(今开阳禾丰)仡佬族总管龙郎影响最大。元末,白马一带朱砂开采规模逐步扩大,由于当时白马一带属云南省,冯氏因为朱砂矿渣在自家田里堆积成山而到云南告状;明代中期,白马朱砂开采规模进一步扩大,水东底窝马头宋德茂在白马附近谷龙新建了水银厂;明代中后期,随着朱砂经济的不断发展,宝王信仰在白马一带进一步深入人心,朱砂矿主为祈求朱砂神保佑采矿安全,并借此笼络人心,就在白马建起了宝王庙。清初,开阳白马、用砂坝一带朱砂开采盛况空前,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朱砂开采和冶炼水银基地,当时仅白马附近每天就有上万朱砂矿工开采,朱砂洞已分为四种:往下开洞叫井,平行开洞叫,往高处斜开洞叫天平,斜着往下开洞叫牛吸水;清朝1659年开始在白马、用砂坝一带征收水银税以充军饷,可见白马一带清初朱砂赋税不少,到康乾嘉道时期贵州全省只有开阳白马洞、用砂坝和斗府(今开阳县禾丰乡穿洞村斗甫)及修文红岩、白岩每年定额征收水银税,其中以白马每年征税二千多两银子名列全省之冠;康乾盛世时白马及其附近因为朱砂开采就形成了五大集市:白马洞(今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永兴场(今双流镇)、用砂坝(今双流镇用砂村)、狗场(今开阳县永温镇)和白杨林(今双流镇和金钟镇交界处),其中永兴场是闻名西南的大集市,始建于1610年,清初大街长140丈,宽7丈,大街两边还有小街巷10多条,街上有八大朱砂墏(矿)主开设了聚盛号、三合号、裕发号等八大商号,史称八大墏 ,是贵州历史上最早的商号。由于白马一带的朱砂矿以墏为主,所以至今仍有白马墏、广盆墏、观音墏等许多带墏的地名,并有许多废弃的矿洞,就是唐宋元明清时期开采朱砂遗迹;清末,先后有德国人李希霍芬、法国里昂商会中国经济考察团等对开阳白马汞矿进行过实地考察。民国初期,白马洞还有水银厂18家,炉灶70多座,一度欣欣向荣,可惜不久因欧战结束而纷纷倒闭。民国时期,瑞典人丁格兰、我国地质专家丁文江和罗绳武等先后对白马汞矿作了实地考察。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西南地质局开展了对白马的地矿勘探,同年11月贵州省公安厅开办贵州省开阳县汞矿厂,1964年开阳汞矿厂更名国营761矿并改采稀有金属铀矿,同时兼采朱砂,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白马仍有不少私人开办的朱砂水银厂。可见宝王庙是贵州数千年朱砂开采的历史见证。

三、宝王庙是黔中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物证

贵阳地区佛教于宋代传入,而儒、佛、道三教均始于元代汇聚贵阳。据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和清初《职方典》等载,贵阳最早的佛寺是开阳县双流乖西山的高峰寺。按明代《武林梵志》,五代末北宋初,水东宋氏先祖宋景阳在远征蛮州(今开阳)前曾为杭州胜果寺捐造大钟,可见宋景阳信佛佛教,因此宋景阳最早把佛教带入了贵阳地区,南宋水东宋氏发祥地蛮州乖西山出现水东最早的佛寺高峰寺,元初又在乖西新建了灵泉寺,都是水东宋氏信仰佛教的结果,也是贵阳地区最早的佛寺。更值得注意的是,高峰寺在宋末元初就有中原儒士鲁郎隐居读书,并传播儒家文化,故佛教一传入贵阳就有儒佛合一的趋势;而宝王信仰与道家炼丹密切相关,很早就成为道家神灵之一,故儒释二教进入贵阳后很快与宝王等当地道教相融合。宝王庙明代始建时是为供奉朱神宝王而建,乾隆、道光咸丰两次重建时在建宝王殿的同时,还建有观音殿和关圣殿,其中观音和关公分别是佛教和儒教家喻户晓的神灵之一,可见宝王庙是宝王、观音和关公合一的寺庙,是贵阳地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见证。

四、建筑规制和雕塑艺术独树一帜。

其一,宝王庙建筑布局独树一帜。

宝王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重建,道光二十八年至咸丰七年(1848-1857)八大朱砂墏主(商号)领首再次重建,占地数万平方米,包括戏楼、宝王殿、二殿、大殿、观音殿、关圣殿等主体建筑3000余平方米。按民国《开阳县志稿》录咸丰重建碑,重建时用银1500多两、铜钱700多串;此外用石工700余个、木工2300多个、雕工1600多个、小工300多个;吃米80多石。可见宝王庙清代道咸重修前后耗时九年,总投资数千两银子,足见工程浩大,在古代号称贫瘠的贵州,由民间自筹数千两银子兴建如此浩大的工程,实属罕见。可惜宝王殿、二殿和大殿等建筑均毁于咸同战火,所幸戏楼、关圣殿和观音殿幸免于火。民国七年(1918)庙内住持僧万齐等化缘重建了宝王殿五间,由于仡佬族迁走后宝王信仰逐步弱化,而重建的宝王殿主要居住尼姑,故民国重建的宝王殿改称尼姑殿。宝王庙现存建筑占地2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彻底打破了中打破了中国传统寺庙的中轴对称结构,坐西北向东南,依山就势建成参差错落的四殿院落,前面戏楼与牌楼门合而为一,戏楼左右为禅房;左禅房后为关圣殿;关圣殿后为观音殿;戏楼后有天井;天井后为宝王殿(尼姑殿);左禅房、关圣殿、观音殿和宝王殿之间外侧有围墙相连;右禅房和观音殿之间原有长十多米的照壁,照壁与右禅房相接处原有山门进出,可惜照壁和山门等已拆毁。因此,宝王庙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的中轴对称结构,依山顺势建成独特的不规则四殿参差错落结构,没有左右厢房(两廊),各殿之间靠围墙相连,围墙又兼作封火墙。宝王庙不仅是贵州现存的唯一没有厢房的寺庙古建筑群,而且在全国寺庙古建筑中也十分罕见。

其二,宝王庙戏楼大门和屋顶独树一帜

宝王庙戏楼大门原为进出庙宇的大门,整个戏楼明间为一个完整的牌楼门,故戏楼与牌楼门合而为一,牌楼门上部原有竖书“宝王庙”门额,顶部配“山”字形三剑直指苍天以配风水;屋顶采用中国古代等级最高的屋顶之一歇山顶,封建时代等级森严,房屋屋顶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其中以庑殿顶和歇山顶规格最高,只有皇家宫殿、陵寝和供奉神灵的寺庙等可用。其中,歇山顶在宋代称为“九脊殿”,在古代是仅次于庑殿顶的第二等级,由一正脊、四垂脊、四戗脊(垂脊下端岔向四隅之脊)和四个坡面组成的屋顶形制。南方称“脊”为“梁”,故南方称歇山顶为“九梁殿”,从空中鸟瞰古建筑屋顶,单体建筑有九根脊(梁)的就是歇山顶。歇山顶上半呈双坡状,下半转成四坡式,屋顶脊带曲直多变,四际山花瑞兽等富于装饰美,形象雍容华贵;四面飞檐翘角,翘脚上堆塑玉兔花草的等吉祥瑞物,令人耳目一新。宝王庙正是以其戏楼与牌楼门合为一体,及其歇山顶屋顶和飞檐翘角及其上所配玉兔等瑞物而闻名贵州,是贵阳地区目前已发现的极其的牌楼门和歇山顶古建筑之一。

其三,宝王庙木雕、石雕、浮雕和堆塑精妙绝伦

宝王庙现存清代戏楼和各殿撑拱、横梁和驼峰等均配有精致木雕。其中戏楼和关圣殿整棵横梁(楼枕)分别透雕长达4米和4.5米长龙,关圣殿藻井木雕盘龙、戏楼撑拱透雕麒麟等,戏楼背面和和关圣殿正面分别透雕“竹林七贤”、“九老菊图”、“福禄寿”和三国故事等,木雕还有描金装饰,整个木雕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关圣殿和戏楼柱础精雕大象、狮子、麒麟等瑞兽,戏楼墙侧配花瓶石雕;更令人叫绝的是戏楼牌楼门门楣和门框均为整块巨石精心雕刻而成,其中门楣为长约2.5米,宽和厚均约0.5米的巨石透雕“二龙抢宝”,门框两边为高约4米,宽和厚均约0.5米的巨型条石做成,分别楷书阴刻楹联:“一指秉精忠义立仁昭有赫声灵垂祀典,七珍呈异彩山辉川媚无穷利济荷神庥”,可惜20世纪80年代761矿关闭转产后将戏楼前覆盖了两米厚的泥土,故戏楼大门门框巨石被覆盖了两米,整个石雕栩栩如生,精美绝伦;戏楼及围墙上浮雕哪咤蹬风火轮、艺人杂耍、大象犁田和樵夫挑柴等图案,并配有文人诗画,浮雕内容十分罕见,令人拍手叫绝;屋顶堆塑玉兔等灵物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宝王庙堪称贵州古建筑木雕、石雕、浮雕和堆塑艺术精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